全國各地的中秋節習俗
河北省
南皮縣在7月15日帶著水果、臘肉、酒和錢去祖墳。而抱麻谷到田梗,叫“薦新事。”廣平縣中秋節以鮮食祭祖,並為孫輩準備蔬果、蒸羊,稱為“送羊”。7月15日,清河縣上墳祭掃,給女兒獻上蒸羊。
[山西省]]
永和縣的士人在這壹天祭祀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在中秋節宰羊,與神靈壹較高下。據說這樣可以增加羊的產量。肉也給了親戚,而那些窮人和沒有羊的人則以羊的形狀蒸面條代替。陽城縣農民用麥屑制作貓、虎、五谷,在田間祭祀,稱為“下田”。在瑪依縣,中秋節以小麥粉為孩子的形狀,稱為“面人”,是親戚送給孩子的。新縣的農民在中秋節那天把五色紙掛在田稈上。
河南省
中原祭拜商丘縣地方官時,門口掛了壹面紙旗,據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秋節放風箏。7月15日,知縣在門前畫了壹個灰圈,並在圈內燒了紙鑼祭祖。
[山東省]
長島的漁民用木板做成小船,在上面貼上“給×××”的紙條,或者是給在海裏淹死的人立個牌位,上面放上食物、衣服、鞋襪,然後點上蠟燭。已婚男人把船放進海裏。在沾化縣,家家戶戶收集馬可和新鮮草葉搭建棚子,稱之為“馬屋”,並請祖先放在裏面祭祀。淩渡縣稱中元節為“掐節”,家家戶戶都吃簡陋的飯菜。
陜西
臨潼縣在7月15日燒紙祭祀麻姑。城固縣的農民會在中秋節喝酒,稱為“掛鋤頭”。延農,中秋節早上到田裏,挑選最高最密的稻穗,掛壹面五色紙旗,取名“田贊”。
江蘇省
吳縣居民在中秋節用錫紙折疊元寶,沿路焚燒,稱為“鬼緣”。儀征縣至今還流傳著壹種紙鬼,裏面有碗燈、賭徒、酒鬼、高官等。宜興縣中元節河裏有四條船,壹條是烈焰口,壹條是佛女念佛,壹條是錫紙元寶燒,壹條是河燈。董賢村民在這壹天吃扁食,這是壹種用面粉和糖做成的簸箕狀食物。上海放河燈時,船尾裝飾紅綠紙燈籠,稱為“獨孤”。
四川省
在四川省,中原有燒紙祭祖的習俗。即把紙錢疊好,封在小信封裏,信封上寫著收信人的姓名和名稱,收到的信封數量,換絲人的姓名和時間。據說鬼門關在7月15日關閉,所有家庭都要“把孩子送到石鼓”。成都人用紙把“花盤”捆起來,放上紙錢和水果供品,在屋裏走來走去,說:“親愛的朋友,鄰居,以前的居民,不願意回去的鬼魂,請把它們放在花盤上,送妳們回家!”說完後端焚化屋外。
[浙江省]
嘉善縣將中秋節的雨水視為稻米豐收的標誌。在桐廬縣,人們在中秋節晚上唱鑼在野外撒米,這被稱為“給食物”。浙東的蘭社,請了24個老太太壹邊念經,壹邊“走八結”。中秋節在天臺吃“餃子餅”和春卷差不多。還有貼路燈的習俗,六個壯丁為壹組:壹個敲鑼,壹個打梆子,壹個提燈籠,壹個沿途撒鹹飯,壹個沿途立香(插在壹塊紅薯或芋頭上),壹個沿途立豆腐、飯團(放在大樹上),大約每百步設壹個祭品。
[江西省]
吉安人過年燒紙,孕婦禁止疊紙錠。據說孕婦折的紙錠焚燒後不能被鬼攜帶,送到冥界也是不行的。釋放火焰時,法師向觀眾投擲包子和水果。傳說女人搶到壹個包子,第二年就有了孩子。壹個搶包子的孩子,壹輩子都不會擔驚受怕。安遠縣的祭祖從7月12日開始,早晚燒香敬茶。第十五夜,燒衣服,獻紙錢。
[福建省]
在永福縣的中秋節,已婚婦女必須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稱中原為“燒紙節”。出嫁的女兒把父母的衣服長袍準備好,放在壹個箱子裏,這個箱子叫紗箱,送到父母家。福建中部元代中期有普渡的習俗,城鄉都要舉行,其經費由沿門民眾籌集。即使是最貧窮的家庭也會盡力籌錢來應付。有句諺語:“普渡不交,瘟疫在眼前。普渡不出力,矮子來接。”普渡的時候也有兒童樂隊的表演。
[廣東省]
7月15日,曲江縣的林姓人祭祀祖先和狗頭王,並賞賜給上帝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載歌載舞的小男孩和女孩。龜山縣人把7月14日作為中秋節。據說因為當年元兵南下,為了避免兵荒馬亂,所以提前壹天慶祝節日。在澄海縣,祭祖和竈神是在中元節舉行的。德慶州中原人用冬葉裹粉做餅,叫“橋”,祭祖。在古代的潮陽縣石鼓,富裕的家庭會買犁,水車,甚至窮人家的女孩,寫在紙上,在給食物的時候撒。如果妳買不起農具或妻子,妳可以得到壹張代金券。
[廣西省]
陽山人以七月十四日為連眼節,殺鴨祭祖,當日路上無行人,稱為“躲鬼”。
[雲南省]
騰越人祭祀祖先後,燒包,將壹根黃瓜雕成船形,稱為“黃瓜船”,隨包焚化。
臺灣省的中秋節習俗
清光緒初年,福建巡撫王開泰所寫的《臺省雜詠》中,有壹首普渡詩說:“道場滿鬼,玉蘭原古意猶存;但怪紅註貼門,肉山酒池慶中原。”詩裏說的是100多年前,臺灣省舉行七月十五的時候,兩人壹起在壹個道場舉行。
紅紙,又稱中原門牌,是目前臺灣南部省份特有的習俗。這種小門牌是中原節前貼在房屋門楣或門上的,表示壹家人參加某寺廟的祭祀活動,屬於道教祭祀物品。
在民間所謂的“鬼月”期間,臺灣省各地都會舉行各種祭祀活動。它大致分為三個主要階段:
七月的第壹天:
就是鬼門關打開的那壹天。晚上各家都準備了豐富的祭祀儀式,準備拜門,祭奠好兄弟,俗稱“月上孝”或“拜門”。有(1)五種碗(雞、鴨、魚、肉、菜等。)那可就更豐富了;(2)糕點、糕點、酒;(3)水果;(4)米粉和大米;(5)廁所;(六)銀紙、服裝、鞭炮。
7月15日:
除了上面提到的“蘭會所”和“三公皇帝”的祭祀活動外,還有壹個重要的中元節民俗活動——普渡。臺灣省的普渡分為“公立”和“私立”。
普通士兵:
民間節日初期,各地輪流在鄉村或城鎮舉行普渡,讓七月的每壹天都爆滿,讓鬼每天都有飯吃。但後來,輪流吃拜拜逐漸成為壹種奢侈的習慣。不僅讓貧苦農民難以忍受,還經常在普渡大擺宴席時引發喝酒打架等事故。後來,普渡在7月15日舉行。前些年,鹿港地區流傳著壹首《普渡歌》,從中可以窺見當時普渡的盛況。
七月初壹,有水燈,第二宮,第三米市,第四武文廟,第五城隍廟,第六土城,第七姑娘生日,第八新宮,第九興化媽祖宮入口,第十港底,第十壹菜園,第十二龍山寺,第十三衙門,第十四鬼城,第十五舊宮,第十五舊宮。
龔普
公仆是當地最大最重要的普渡。所謂公仆,就是所有的村落都要在同壹天圍繞著同壹個寺廟舉行祭典,著名的“基隆中原節”就屬於這壹類。
舉行這種公祭時,主持人必須是當地的富人,才能捐很多錢來招待鬼魂。不過據說餓鬼要是吃不飽,就會纏著師傅上課。所以大家都不願意當大師課,所以後來大多都是寺廟主持,這也是後來大家把“妙普”叫做“公普”的原因。
立式燈桿,普渡燈籠
此外,在儀式中,“豎燈籠、點公燈籠、放水燈”、“搶孤兒”等習俗也是中秋節的重要活動。
立式燈桿、普渡燈、水放電燈
在臺灣省民間普渡法會或中原節,活動正式開展前,會有豎立花燈、點普渡燈或放水燈等活動。
垂直燈桿:
在舉行公祭儀式的前夕,如果妳想通知孤魂野鬼前來接受公祭儀式,妳必須在寺廟前“豎起壹根燈籠桿”來召喚靈魂。
所謂“燈籠桿”,就是幾尺高的木桿或竹桿,頂端掛著燈籠,晚上點亮。民間認為桿子越高,聚集的鬼越多。為了避免太多的餓鬼應付,平時只豎起兩三尺高的燈籠,只有用大普渡的時候,才豎起五尺以上的燈籠。
普渡燈籠:
此外,在普渡時期,中國中南部的人民協會在自家門口掛上“普渡燈”,旨在為孤魂野鬼照亮道路。送燈人必須每晚焚香禮拜,點上小燈,第二天早上再焚香關燈。
除了房前屋後的私人普渡燈,有些村落的出入口處還有公共燈籠,也有寺廟在鬼月裏支起燈籠照亮道路。不過,不管是誰設置的,都必須在6月底前完成,鬼月過後才能移除。
釋放水上燈
至於淹死的“好兄弟”,則用“水燈籠”通知。水放電燈是基隆、中國和香港特有的活動。水上燈分為“水上燈座”和“水上燈排”。
水上燈頭:壹種是圓形燈籠,壹種是做成房子形狀的水上燈,俗稱“紙壺”。
水上燈排:以木材為原料,紮成長四五尺,寬十余尺的筏形,分成數千或數百格,每格掛燈。
水燈遊行由樂隊帶領,有時男女老少裝扮成魚、蝦、水族參加遊行,遊覽城市街道後到達河岸。河岸上有壹張桌子,上面放著三個祭品。請和尚道士念經,然後把房子形狀的水燈放入水中。水燈是各大姓氏提供的,上面標明了自己的姓氏。相傳水燈流得越快,走得越遠,表示姓氏的運氣越好。
抓住壹個孤兒
在板橋、頭城、恒春、澎湖等地,元代中期流行“搶孤”活動,搶孤有兩種孤棚:米棚和孤棚。
米棚:
小範圍內,棚子上放壹筐米,可以通過法師的“溶食法”融化成十個或者壹百個,避免餓死,危害人間。壹般在正式搶孤兒之前舉行,是搶孤兒儀式的前奏。
在頭城抓孤兒
頭城搶孤兒的活動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間,但在民國38年前後因故被取締,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這個中斷了43年的民間節日才得以恢復。
謝燈扁擔,跳鐘馗。
鬼月結束時,還有“普渡貢收燈”、“謝燈扁擔”、“跳鐘馗”等相關活動。
普渡公共照明,謝燈極:
普渡之後,相對於點普渡燈、立燈籠、立竿的活動,下午四五點鐘必須拜鬼,請鬼回家結束整整壹個月的拜鬼活動,所以大多安排在7月底或8月初。這種祭拜儀式在民間也被稱為“月底孝順”,祭祀和儀式與七月初壹的“拜門”相同。
鐘馗:
鐘馗舞是臺灣早期常見的道教活動之壹。傳說鐘馗是唐朝科舉考試的狀元。當他準備去見唐朝的國王時,皇帝因為他濃眉和醜陋的外表把他趕出了金典。鐘馗氣得把頭撞在金典上死了。皇帝後悔了,但為時已晚,就給他壹把青銅劍,命他走遍天下殺魔。
元代中期普渡末年,民間會以“舞鐘馗”之禮,邀鬼出亡,而舞鐘馗有兩種方式:壹是由人表演木偶戲,二是由真人裝扮。據說不管是哪壹種,人們都認為在鐘馗跳舞的時候,有很重的沙耆,沒事就盡量不要留在現場。如果他們必須留在現場,他們也必須戴上保護性的護身符,他們不能說話,更不能喊別人的名字。
孤獨的小屋:
腳手架由覆蓋著奶油的竹子“孤柱”支撐,中間豎立著綁著不同食物的“孤棧”。參賽者向不同方向的孤棚行進,最先在孤棚頂部搶到祭品的隊伍獲勝。這個活動不是靠蠻力就能完成的,而是要靠智力,整個團隊必須齊心協力把隊友送上孤棚頂。這項活動已成為頭城中秋節期間最重要的活動,吸引了許多遊客。
早些年,廟前建有壹個高臺,上面堆放著三祭、五祭、湯圓、孤飯和山珍海味。和尚或道士念經超度靈魂後,鑼聲壹響,數百人沖進孤棚搶奪供品,造成混亂,人員傷亡頻繁,這也是關門的原因之壹。
後來,搶孤兒的活動雖然保留了搭棚的傳統習俗,但改變了過去與鬼爭食的混亂方式,在集體努力下舉行體育比賽,直到今天。
新竹的中秋節是由臺灣地位最高的“淩薇公都鎮神”駐守的。每年中秋之主都要來領土,成為年中的壹件大事。由於七月鬼門關大開,怕鬼魂在死人中作祟,必須邀請黃成大人到屯井鎮壹遊,以保平安。像往常壹樣,城隍作巡時,會邀請附近寺廟的神靈參加盛會。遊行的主角是黃成勛爵的神轎。隨行的還有童團的頭領、藝亭,以及面目猙獰、畏布的七爺八爺(即範將軍、謝將軍)。壹串“孤兒餅”掛在七老爺和八老爺的脖子之間,女人們常常求著回去給她們年幼的孩子吃。據說吃了可以讓孩子平安長大。
黃成邊界的路線還包括新竹的鄭家廟。鄭氏家廟是開臺文人鄭永熙的家廟。早年城隍剛翻修重建時,全靠鄭的捐助。因此,每年中秋節,都會去鄭家廟表達他的感激之情。
在臺灣省的客家聚落中,元普渡以新浦的益民廟公埔為代表。益民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康熙六十年(1722年)朱壹貴之亂和乾隆元年(1782年)林之亂。當時全國各地響應的民兵紛紛出省,洗劫民宅。新竹地區的客家人為了保衛故土,組織了自己的衛隊與之戰鬥,前後死亡數百人。當地鄉紳將他們的屍骨壹起埋葬在現在的益民寺,每年7月20日舉行普渡。乾隆皇帝賜匾“褒忠閣”作為獎勵。
益民寺普渡的壹大特色是自清代以來每年舉行的神豬神羊比賽。前五名的豬必須都在1000斤以上。兩只聖羊的選擇是根據角的長短。1976年,方寮村有兩只8寸長的聖羊。為了讓豬羊更搶眼,主人還會為它們搭建漂亮的展覽棚,給豬羊戴上眼鏡和帽子,打扮成紳士模樣,十分可愛。
普渡的儀式在農歷七月十八日拉開帷幕。19日迎來義士,晚上有水燈、陣頭、旗幟、鑼鼓表演等活動。7月20日上午10點有公祭,中午12點供奉,下午布施。17點,網落寞,23點,落寞。寺廟還表演了三天的和平戲,提供麻糖粥給信眾吃。糖粥是益民寺的傳統習慣之壹。在早期,益民寺偶爾會幫助壹些窮人,所以它煮糖粥來滿足窮人的饑餓。中斷多年後,1988年,在慶祝寺院二百周年時,我又煮了糖粥給信眾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