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隋唐洛陽城的都城布局

隋唐洛陽城的都城布局

隋唐洛陽城分為外城、皇城、宮城三壁。外城周長28公裏,城墻全部為夯土,基寬15 ~ 20米。洛陽城的平面是正方形的。東墻長7312米,南墻長7290米,西墻長6776米,北墻長6138米。墻下有石板砌成的下水道。

在外城墻的四面有八個門。丁丁門的南墻寬28米,東西門寬7米,中間的門洞寬8米。

城內街道縱橫相交,寬度相匹配。街道被分成許多小巷,形成棋盤式的城市布局。

丁琪媛門大街是城市的主幹道,是隋唐洛陽城最重要的街道,寬度為116米,最寬處為140米。

據唐六經記載,城內有103方,已探明64方。廣場的平面是正方形,邊長從500米到580米不等。每個廣場周圍都有圍墻,圍墻中間有門,廣場中間有十字街。城中還有三城,都是中國著名的貿易市場,南城最為繁華。城內縱橫三街,四面三門,交通十分便利。郭城是都城的外輪廓,也叫雒城,對都城起保護作用。唐代洛陽城是在隋代洛陽城舊址上恢復建造的,是壹座南北向呈準長方形李芳布局的中世紀城堡式城市。在郭城,隋代只有短墻,唐代高約5.22米。外郭有八座城門,穿過郭城南門——丁丁門和天津橋、皇城和宮城軸線,形成了唐代洛陽城的中軸線。據陸機《洛陽紀》記載,唐代洛陽城外有* * *十二門,城內有三條大道。中間壹條是官道,是文武官員平日穿官服,面對晉朝聖人的專用通道,而普通百姓只能通過左右兩邊的大道入城,從左到右進入。

丁丁門

主入口:丁丁門

丁琪媛門是隋唐洛陽城的南門。建於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丁丁門內隋朝稱建國門,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王平定後改名為門。丁琪媛門三門路門楣建築結構,門址是以城門樓為主體的建築群,兩側排列著城樓,其間連接著城墻。整個遺址由碼頭、門洞、闕樓、飛廊、馬道、水涵、國城南墻、門外道路和運河組成。從隋唐到北宋,丁丁城門的基本格局沒有明顯變化。

天街

丁琪媛門大街是城市的主幹道,又名天街,是隋唐洛陽城最重要的街道,寬116米,比北京的長安街還寬。考古學家挖掘了這條道路延伸出丁丁門的部分,發現其最寬處達到140米以上,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寬的古都道路。而且路土多達16層,最早的是隋朝的路土,最晚的是新中國成立前後的路土,說明這條路從隋唐洛陽城開始修建到新中國成立,已經使用了1300多年。

城市的東北面和南面是方時的居住區,***103方時。商業貿易集中在市內的石楠、西施和北市三個市場,其中北市和石楠也是國際商品的主要集散地。為了貿易的方便,三個城市都靠近通航運河,可以直達大運河。

李芳是住宅、宗教寺廟和中央或地方行政機構的所在地。李芳的街巷布局包括:東、西、北、南四條街,李芳城墻內的街巷,以及其他的小巷和彎道。這樣,十字街與小巷、彎道壹起構成了隋唐洛陽李芳的內部結構,民居分布在小巷和彎道中。郭城的李芳有三分之壹位於漯河以北,多為貧困家庭,其余位於漯河以南,多為達官貴人的住所。其中很多都被精心打造為園林,其中最著名的有:白居易的路宅、仁和巷的李賀故居、牛桑如貴人園、午後的喬莊綠野堂等。皇城叫太尉城。它以天宮“三壁”中的太尉院命名。太尉院是三元的上墻,位於紫微院下東北。在北鬥的南方。太尉鎮是唐朝中央機關的辦公地,是首都的外院。皇城長1817步,寬1378步,周4930步,城墻高30尺,是隋唐時期最大的皇城。

首都最宏偉的建築是皇城和宮城。建築宏偉,庭院清澈開闊,象征著封建政權的至高無上。皇城位於漯河都城西北角最高處,南起今天的洛河橋,北至燒溝村,東至老城北街,西至西宮電影院。與京城北部的西京長安皇城布局不同。原因之壹是自然地理條件。帝都“七天樓”的軸線要對準易闕,使之符合風水格局。

在皇城的正南方,它對準了丁丁門和天津橋的端門。市內南北方向四條街,東西方向四條街。宋代李《洛陽名園》《浣溪澗》園曾說:“北望,隋唐千宅,延綿十余裏。”

主要入口:魏紫宮

宮城,位於皇城的北面,以“守如北辰”之名,稱為魏紫城和魏紫宮,是武則天時期的太初宮。它是唐朝皇帝舉行儀式、接待外國使節和皇室宴飲居住的地方,相當於明清時期的皇宮。魏紫宮長1620步,寬800步,每周4921步。它的墻高四英尺八英尺(約15米)。它的面積規模和城門高度都在長安的大明宮和太極宮之上。庭院幽深,緊湊,相對布置,井然有序,美觀寧靜。宮城在皇城的北面。應天門,宮城的南門,位於周公寺西側的丁琪媛路上。大門兩側有城垛,城垛外有闕樓,有回廊相連(回廊長38米,寬約11米)。由此可見應天門塔的盛況。

應天門

主入口:應天門

宮城東南的東宮、北部的陶光園、中部北部的會友殿、西北的九洲池的發掘,特別是武則天時期宮城的唐明遺址,是洛陽隋唐時期最重要的考古發現。遺址的位置、形制、建築特征與文獻記載的明殿[開元二十八年(740)改名漢元殿]頗為吻合。夯土廟基中間,有壹個由四塊大青石組成的巨大柱基。柱基礎外環直徑4.17米,內環直徑3.87米。它的發現為進壹步了解宮城宮殿布局,逐步恢復宮城和皇城的建築,建立了準確的標誌。

天堂

主入口:天堂

天庭,即武則天皇後的佛殿,是武則天命薛懷義主持的宮中供奉佛像的重要場所。據《子鑒》記載,天庭位於北部,共五層,三樓俯瞰(高約90米),可見天庭之高,內有大佛。因為太高了,天堂建成不久就被壹場巨大的風摧毀了。後來,武則天下令重建。“在江陵采柴幾年,壹天就要幾萬人,花費上萬億。”

其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隋唐洛陽國家遺址公園內。建於武則天統治時期的唐明和天堂是東都洛陽宮城最高的兩座建築。他們改變了宮殿中軸線正殿單層的傳統,使洛陽宮城宮殿的立體輪廓和風格更加宏偉。

發布詔令的大廳

主要入口:唐明

唐明是武則天時期洛陽皇宮的主要大廳。從應天門到宮城,可以看到皇宮中最高最宏偉的宮殿建築——唐明。相當於北京明清紫禁城的太和殿。它象征著皇帝的威嚴,震驚世界。

唐睿宗懸拱三年二月(687年),武則天拆除了正殿甘源殿,在裏面建了壹個大殿,初名“萬象祠”。武則天田童萬歲元年(696年)三月,唐明被毀後的第二年,重建的唐明重新落成,重建後稱為“田童宮”。

唐明原為隋朝修建的幹陽殿,後四毀四建,九易名。根據《子同治簡》和《唐紀》的記載,唐明有三層,底部是方形的,每壹面都塗有壹種顏色,分別代表四季。中間層的十二個面模仿了壹天的十二個小時。頂層呈圓形,四周是九龍雕塑。中間有壹根周長約15米的巨大木柱,上下貫通,故又稱萬象神龕。唐明是歷史上最大的小野寺建築,90米×90米的正方形底座,高88米。它是唐代建築技術的頂峰。其建築技術和施工工藝令人震驚。其他小城鎮瑤宜市在宮城北部狹長,東西長約2100米,南北寬約120米。耀邑城北為圓城墻城,東西長2110米,南北寬460(西端)~ 590米。圓墻城北墻是外郭城北墻的西段。這兩座小城不連續的城墻,連接兩座城中間的門道,圓墻北墻中間的龍光門都被探索過。在皇城的東邊,發現了東城。城址呈垂直長方形,南北長約1270米,東西寬約620米。在宮城的東北角和西北角之外,有壹座較小的東西向城市。

從考古發現來看,小城中最重要的是東城北部的韓家倉城。城市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725m,東西寬615m。有四個城門,即倉東門(東門)、倉中門或圓墻門(西門)、德裕門(北門)和韓佳門(南門)。德裕門開挖為單門洞,寬4.9米,深17米,門洞留有車轍。在東北和南半部,已經開發了287個糧食地窖,有東西排和南北排。先後發掘出12個糧窖,其中9個有題寫磚,題寫唐代的陸道、長壽、萬歲天、聖歷,記載了倉城糧窖方位、儲存糧食的品種和數量、糧食來源、入窖年份、官職和運政管理人員姓名。160號窖池還存有約25萬公斤碳化谷物。韓家倉城的發掘為研究隋唐時期大型官倉的倉儲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韓家倉

主分錄:含加倉

楊迪建東都時,在恭城的東面和北面修建了大型糧倉,唐代擴建,隋唐中央政府設立。據考古勘探,韓家倉城平面呈長方形,四面夯土墻,總面積43萬平方米。在含嘉倉的160號地窖中發現了唐代炭化粟的遺跡。據估計,這個地窖當時儲存的糧食約為50萬斤。

惠洛倉

主入口:回洛倉

回羅倉遺址位於隋唐洛陽外郭鎮西北約1 km處,瀍河區小李村、馬坡村以西。2004年,在大約36000平方米的區域內發現了4條道路和71個筒倉。這些筒倉有規律地排列著,東西壹排,南北壹排,***12壹排,9壹排,筒倉間距8-10米。在壹個地窖中出土了壹塊刻有“大業元年”銘文的殘磚,推測地窖的年代為隋代。

  • 上一篇:量規的測量步驟
  • 下一篇:樟樹為什麽能驅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