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高中地理知識點

高中地理知識點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復習大綱

第壹章人口變化

1.1人口變化

1.壹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記憶]

2.幾個重要的人口日:60億世界人口日(1999/10/12);;中國有13億人口(2005/1/6)。

3.壹定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的數量受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基數大小的影響。(理解記憶)

4.人口增長模式由三個指標組成: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記憶)

公式: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5.三種人口增長模型的特征(記憶)

人口模型的特征

原始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長率

傳統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長率

現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長率

6、人口增長方式的改變:[記憶]

人口增長模式是從原始到傳統,再到現代。

轉型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環境、文化觀念。

7.大多數發達國家(以歐洲和北美為代表)是現代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是傳統的,中國是現代的,世界是從傳統到現代的過渡階段。[記憶]

1.2人口的空間變化

1.人口遷移:人們的居住地在國際或國內發生了變化。[記憶]

人口遷移的判斷:是否發生了地理上的流動(行政所在地的變更);是否有住所變更;時間的變化(通常是壹年)

2.人口遷移的類型(根據是否跨越國界):國際遷移和國內遷移。

3.二戰前後國際人口遷移對比:[記憶]

遷移原因,特殊遷移路線

二戰前,1。殖民擴張和資本主義發展

2.地理大發現和新航線的開辟1。從舊大陸到新世界

2.從已知的發達國家到不發達地區1。歐洲人去了美洲和非洲。

2.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國。

3.東亞和南亞的人被招募到美國。

二戰後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1。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

2.定居移民減少,流動工人增加(外籍工人)1。拉丁美洲人去北美工作。

2.來自南亞、南歐和非洲的人去西亞工作。

3.南歐,非洲人到西歐

4.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人口遷移:[記憶]

遷移原因、特征和遷移方向

80年代中期以前,1。計劃經濟體制。

2.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1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國家從東部城市抽調各種人員支援西部、內陸和邊境地區的建設。

2.大量農村人口從東部人口密集地區轉移到西北和東北。

80年代中期以後,改革開放政策自發地從內陸走向沿海,從山區走向平原,從貧困地區走向發達地區,“農民工”。

5、人口遷移的含義【理解】

調整人口和人才短缺的空間分布,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異。

6、人口遷移對遷入和遷出的影響【理解與記憶】

對於人口遷出地:好的效果包括降低人口遷出地的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負面影響包括人才和勞動力的流失。

對於人口遷入地:對人才流入和廉價勞動力提供有良好影響,有利於經濟發展;不好的影響包括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增大。

7.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記憶]

○1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2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在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中,經濟因素往往起著重要作用。

合理容量為1.3人口

1,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容量的關系[理解]

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能夠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衡量環境承載力的壹個重要指標是環境人口數量。

2、環境人口容量和約束條件的概念[記憶]

環境人口容量是壹個國家或地區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當地資源和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在保證物質生活水平符合社會文化規範的情況下,能夠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可容納的最大人口)

制約因素:資源(成正比)、科技發展水平(成正比)、生活文化消費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記憶]

壹個國家或地區在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證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最適宜的人口。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緊迫性:[記憶]

人口過快增長、人口城市化和城市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記憶]

○1國際社會主張盡可能將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內○2建立公平的秩序,確保大多數人擁有追求高質量生活的平等權利。

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

2.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1,城市用地的集聚效應[理解]

同樣的土地利用方式往往對土地空間和區位有著同樣的需求,會導致同樣的活動在城市空間的集聚。

2.功能區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某壹功能區以某種土地利用方式為主,也可能有其他類型的土地。[記憶]

3、功能區對比【理解與記憶】

4、城市地域結構模式:[記憶]

同心模式、多核模式、扇形模式

5.經濟因素是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體現為支付各種活動租金的能力。影響支付房租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交通的便利性和離市中心的距離。[理解記憶]

6.各種土地利用類型的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理解]

7.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其他因素:[記憶]

收入水平導致居住區的分化。

歷史、文化或經濟聲譽

種族或宗教團體(唐人街等。)

早期土地利用方式的影響

8、城市內部空間結構隨著城市的發展而逐漸形成和變化【理解】

前期:功能區分不明顯,市中心以市場和交通優勢吸引產業集聚。

達到壹定規模後:由於土地短缺、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問題,工廠企業外遷,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發生變化。

2.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1,城市分類及依據:[記憶]

城市等級壹般分為:集鎮、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中國分為特大城市(654.38+0萬以上)、大城市(500-654.38+0萬)、中等城市(20-50萬)、小城市(20萬以下)、縣鄉及以下。

依據:城市人口規模

2、城市等級與服務範圍的關系【理解】

城市層次低,服務種類少,服務範圍相對較小;城市層次高,服務種類多,服務範圍比較大。

3.上海城市等級和服務範圍變化的影響因素[理解與記憶]

上海位於中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點和長江入海口。

上海有發達的鐵路網,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勞動力、農產品和巨大的市場。

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

4.城市等級:[記憶]

壹個城市的服務類別和服務範圍,對應的是這個城市的水平。在同壹地區,城市的空間分布也與城市的水平密切相關。這些不同層次的城市空間組合構成了區域性的城市等級體系。

5、城市等級與城市數量的關系,相互距離【理解】

等級較高的城市數量少且相距較遠;年級低的城市多,靠得更近。(以德國南部為例)

6、中心論【理解】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義[理解]

土地城市化(從農村土地到城市土地)

人口城市化(農村人口變成城市人口)

提升城市等級的過程。

區域城市等級的形成過程

2.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動機:[記憶]

主旨:人口快速增長給土地、自然災害、低收入和社會服務短缺帶來巨大壓力。

拉: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高,文化設施齊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記憶]

4、城市化的意義:[記憶]

○1城市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可以促進城市發展。

○2促進聚落形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改變。

5、世界城市化進程【理解記憶】

城市化階段水平發展速度的區域擴展

關於趨勢的常見問題

初期25% ~ 30%以下,低慢慢城市功能用地混雜,功能區分不明確。

中間階段30% ~ 70%,交通擁堵、環境惡化、住房短缺相對較高且較快,郊區城市化。

後期70%以上,高且慢,甚至停滯,繼續加大大城市的中部空心化和反城市化。

6.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城市化的比較

發展中國家:起步晚(二戰後),發展快;低水平(平均33%);不合理發展(畸形發展);在早期和中期

發達國家:起步早(第壹次工業革命後);高水平(平均70%);存在反城市化現象;在稍後的階段

7、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記憶]

源頭危害

城市居民生活產生的大氣汙染排放的煙塵;工礦企業[排放的煙氣];各種車輛排放的尾氣汙染物包括煙塵、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鉛等有害物質,汙染空氣,危害健康(倫敦霧霾事件、光化學汙染、酸雨)。

水汙染、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使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惡化,危害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繁殖(骨痛等。)

固體廢物汙染工業生產、城市建設和居民消費,危害人體健康和環境(白色汙染、廢電池等。)

噪聲汙染交通運輸、工業生產、建築施工和社會活動,妨礙人們休息和工作,危害人體健康。

8.如何建設“生態城市”:[記憶]

○1在城市建設中,要發展低汙染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環境汙染。

○2使城市景觀盡可能與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觀相協調,建立良性循環(“天人合壹”)。

第三章農業區域的形成和發展

3.1農業區位選擇

1,農業的概念:[記憶]

人類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力來種植植物或飼養動物,以獲得他們所需的產品。

2.農業區位的含義:[理解和記憶]

○1農業生產的地位○2農業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3.農業主要區位因素:[記憶]

自然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市場、勞動力、交通、政策、機械、科技。

決定農業活動類型和規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場因素。

4、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農業用地的合理利用[記憶]

5.對農業活動主導區位因素的判斷[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風區,“橘生淮南,橘生淮北”(氣候因素)

千煙洲的立體農業(地形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亞熱帶沿海農業景觀的變遷(市場與政策)。

中國南方酸性紅壤宜種茶葉(土壤因素)

大城市高速公路沿線的奶牛養殖和園藝(交通因素)。

6、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理解記憶】

自然因素相對穩定,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迅速。

科技改造自然因素的例子:培育良種促進農業發展(袁隆平擴大雜交水稻、橡膠樹種植範圍);改善當地自然條件,發展農業(溫室農業生產反季節蔬菜)

交通運輸的發展和制冷技術的進步使世界農業專業化和地方化。

7.農業區的含義:[記憶]

在壹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在社會、經濟、科技、文化和自然條件的綜合作用下,形成了農業生產區域。農業區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農業用地的結果。

8.影響農業地域類型的因素:[記憶]

○1不同地理分布的動植物○2自然條件○3社會經濟條件

9.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區位條件:[記憶]

自然區位條件:氣候溫和,降水適中;肥沃的土壤;地勢平坦;充足的水資源

社會經濟條件:市場廣闊(世界小麥和畜產品主產區);勞動力充足;先進的生產模式和技術

10,澳洲混合農業的主要特點:[記憶]

生產結構:種植業和畜牧業相結合的混合農業(小麥-牧羊)

經營方式:家庭農場。

科技應用:輪牧、種植優質牧草、輪作制度。

農業專業化和區域化水平高。

發展措施:東水西調工程

3.2以種植為主的農業區域類型

1,季風稻田的農業分布與作物[記憶]

地理分布:亞洲季風區(東亞、東南亞和南亞)

農作物:主要是水稻(水稻習性:溫濕)

2.季風水田農業的區位條件:[記憶]

○1氣候以季風為主,高溫多雨天氣適合水稻生長。○ 02地勢平坦,適合水田管理。○ 03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4人多地少,生活習慣導致對食物的需求量大。○ 05水稻生產歷史悠久(7000年)。

3、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記憶]

○1小規模養殖(生產規模小)○2產量高商品率低○3機械化、科學化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糧和農作物的農業分配[記憶]

分布: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和烏克蘭。

農作物:小麥、玉米

5、商品糧農業的區位條件[記憶]

○1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02交通便利○ 03市場廣闊○ 04地廣人稀○ 05機械化程度高○ 06農業科技先進。

6、商品糧農業的主要特點[記憶]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業為基礎的農業區域類型

1,牧場畜牧業分布及生產對象[記憶]

地理分布: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南非(幹旱和半幹旱氣候區)

生產目標:牛羊

2.牧場放牧的位置條件[記憶]

○1氣候溫暖,草木茂盛○ 02地廣人稀,地價低○ 03靠近港灣,交通便利。

3、牧場畜牧業特點[記憶]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專業化程度高。

4、阿根廷牧場畜牧業發展措施[記憶]

○1圍欄放牧、輪牧、種植飼料、開辟水源○ 02培育良種牛,加強牛病研究。

5、乳制品工業和農產品的分布[記憶]

地理分布:北美五大湖地區、西歐、中歐、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農產品:牛奶和乳制品

6、乳品工業區位條件[記憶]

○1氣候涼爽濕潤,適宜多肉牧草生長○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習慣影響對乳制品的需求。

7、乳制品行業的主要特點[記憶]

商品率高;機械化程度高;集約化程度高;大多分布在大城市周邊。

第四章工業區的形成和發展

4.1工業區位因素和區位選擇

類型名稱典型工業部門優勢開發區

制糖工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等以原料為主的工業原料豐富的地區。

以市場為導向的工業瓶裝飲料業、家具制造業、印刷業都是貼近產品消費市場的。

以電力為主的行業、有色金屬冶煉行業、化工行業能源供應充足的地區。

廉價勞動力是指普通服裝、電子組裝、皮帶包邊、制傘、制鞋等行業存在大量廉價勞動力的領域。

以技術為導向的工業集成電路、航天、航空、精密儀器、高等教育和技術發達地區。

壹.經濟利益

從經濟效益來看,工廠應該選擇地理優勢明顯的地方,以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的利潤。

第二,社會效益

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從80年代中國沿海工業大發展到20世紀初中國西部大開發。

國防需要:五、七十年代,中國在內地建立了壹些大型工業基地,主要是重工業和軍事工業。

個人偏好的影響:大量海外華人華僑在家鄉投資辦廠。

產業慣性的影響:可能是因為工廠搬遷成本高,政府的影響,地方經濟的考慮等等。,經常可以看到壹個工廠選址在壹個不合理的位置,但還是留在那裏,這叫產業慣性。

三。環境效益

閱讀教材P61《重汙染行業區位選擇圖》,分析如何選擇重汙染行業的區位。

分析過程:工廠-汙染類型-如何控制它

4.工廠選址的總體分析:

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4.2工業區域的形成

壹、產業關聯-產業集聚-產業區域

1.工業聯系

(1)投入產出關系

第壹個是企業A的產出是企業B的投入..比如紡紗-織布-印染-服裝制造。同壹工廠不同工序之間的銜接也屬於這種銜接,比如生產線。

(2)非生產性空間聯系

有些工廠在生產過程中並不相互聯系,而是在地理空間上相互聯系。有些工廠是為了利用基礎設施而相互聯系,有些工廠是為了廉價勞動力而聯系,比如壹些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不同工業企業。

2.工業積聚

在產業發展中,產業集聚往往發生在壹些有產業聯系的工廠。

產業集聚的優勢可以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合作,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成本和能源消耗,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

3.工業區

(1)工業區域的概念

產業集聚形成的區域稱為產業區。

(2)工業區域的形成

根據不同的形成過程,工業區域可分為兩類:

(1)自發形成的工業區。

主要是有投入產出關系的工業企業在生產中自發集聚形成的;

(2)工業區的規劃和建設。

既有與前者相同的類型,也有在基礎設施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產業聚集形成的。

(3)產業區域的性質

工業區根據發展程度分為兩類:

(1)工業欠發達地區。

(如食品工業),主要是當地的農副產品加工業,工業環節簡單,規模小,工廠少。

(2)發展水平高的工業區。

(如鋼鐵工業區),工業環節復雜,面積大,合作企業多,生產規模大,往往可以形成高度專業化的工業城市。中國乃至世界許多著名的“鋼鐵城”、“石油城”、“汽車城”。

二,產業分散與產業的地理關系

近年來,壹些技術含量高、工藝復雜的行業(如飛機、汽車制造業、電子行業)開始呈現分散化趨勢。跨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最佳的區位條件,降低成本,最終獲得最大的綜合經濟效益。

4.3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

壹.傳統工業區

1,主要分布:德國魯爾,英格蘭中部,美國東北部工業區,中國遼寧中南部工業區等。

2.傳統工業區的特點

(1)壹般以豐富的煤、鐵資源為基礎,以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傳統產業為主;

(2)以大企業為軸心,逐步發展起來;產業分布高度集中。

3.歷史:

到了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後,開始走下坡路,之後很多國家進行了長期的轉型。

二、魯爾的發展、衰落與改造(看課本地圖)

1.發展的區位特征

(1)豐富的煤炭資源(2)靠近鐵礦(3)豐富的水源。

(4)交通便利(5)市場廣闊。

魯爾區以煤炭工業為基礎,以鋼鐵工業為主,少數重工業高度集中。

1.下降的主要原因

50年代以後,經濟開始走下坡路。原因是:(1)生產結構單壹。

魯爾區五大傳統工業板塊: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正在下降;(3)全球鋼鐵過剩。

(4)新技術革命的影響(5)土地短缺和環境汙染嚴重。

3.綜合改善措施

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改造的壹般規則,主要從五個方面著手。a、調整產業結構B、調整產業布局C、發展第三產業D、優化環境

三、新興產業區的概念和分布

概念:新興工業區是指20世紀50年代以後在發達國家的壹些農村地區逐漸形成的中小企業靈活多變的工業區。

主要分布:意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德國南部、美國的“矽谷”、日本的“矽島”(九州島)

四、意大利的新工業區(看教科書上的地圖)

1.意大利發展新工業區的主要條件

(1)大量廉價勞動力是當地發展的條件;

(2)20世紀70年代原材料和能源價格的大幅上漲是發展的國際條件;

③發達的信用體系

④意大利高度開放的經濟。

⑤政府的大力支持。

2.發展特點

工業區意大利新興工業區傳統工業區

生產規模以中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為主。

主要工業部門:輕工業和重工業

生產過程是分散的和集中的。

資本集中程度低

工業分布分散在小城鎮或農村。

3.獨特的發展模式——工業社區

(1)概念

指壹個區域內的中小企業(生產企業與生產企業之間,生產企業與非生產企業之間),以壹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根據現代化管理的需要,逐步建立起相互信任、相對穩定的合作關系和產、供、銷體系。

(2)功能

有助於加強專業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

五、美國“矽谷”(看教科書地圖)

1.特征

20世紀中後期以來,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壹些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迅速發展起來。

(1)人才:員工水平高(2)產品:R&D費用高;

(3)快速生長和更新;(4)產品面向國際市場。

2.上升的原因

(1)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2)氣候宜人。這裏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

(三)高等學校。斯坦福大學(4)交通便利,出入快捷。主要是公路和航空運輸。

(5)軍令:特殊條件!

第五章交通布局及其影響

壹、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運輸方式的優缺點

鐵路運輸是現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壹。運量大,速度快,運價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建設成本高,金屬材料消耗大,地域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是發展最快、應用最廣、日益重要的運輸方式。機動靈活,周轉快,裝卸方便,適應各種自然條件能力強,運輸量小,能耗高,成本高,運費貴。

水路運輸是最古老的運輸方式,具有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的優點,受水路水文、氣象等自然條件影響較大。

航空運輸速度快、效率高,是最快的現代運輸方式。

運量小,能耗高,運費高,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工具和線路融為壹體的新型運輸方式。貨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煤漿和其他礦漿。氣體不揮發,液體不流出,損耗小,連續性強,穩定安全,管理方便,可以全天候,車流量很大。管道運輸需要鋪設專用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二、交通網絡的形成和發展趨勢:

由壹種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絡,由兩種以上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絡和不同區域的綜合運輸網絡。(參見教材中的P80)

發展趨勢:交通運輸不僅日益網絡化、國際化(世界兩大亞歐大陸橋、四大通航線),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專業化(集裝箱運輸節約包裝成本,便於裝卸作業機械化,保證貨物運輸安全)。

三。交通線路和站點的位置因素:

A.影響鐵路建設的區位因素:經濟社會因素成為決定性因素。以京九鐵路為例(1,交通網絡合理布局,2,促進沿線經濟發展,3,維護香港長期穩定繁榮,4,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保障)。

B.影響公路建設的區位因素:要建壹條公路,1。應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避開地形、地質、水文條件復雜的路段。2.盡量少占用耕地,處理好與城市發展的關系。

e .港口建設的條件:港口的選址不僅受水條件(如通航條件、靠泊條件)的影響,還受陸地條件(如港口建設條件、腹地條件)的影響。上海港的區位因素主要有:第壹,上海港是長三角的河口港,同時也是海港。主要港區沿黃浦江分布,三角洲平坦開闊,為港口建設提供了條件。長江壹方面為港口提供淡水,壹方面保證了船舶的通航空間,但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淤積堵塞河道;第二,上海港的經濟腹地是中國最發達的地區。第三,上海港是以上海為基地的。

  • 上一篇:韶關的風俗習慣
  • 下一篇:麥田怪圈是怎麽形成的?他背後隱藏著什麽秘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