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醫最基本的理論是什麽?

中醫最基本的理論是什麽?

預防醫學,中醫的基礎理論——預防原則,歷來重視預防。早在《內經》中就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預防思想,強調“防患於未然”。《蘇文四氣調神論》說:“聖人治病不治病,治病不治病已亂。.....老公病成了藥,亂成了治。比如過壹口井,爭壹個錐,為時不晚。”1.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發生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預防疾病的發生。疾病的發生與善惡都有關系。邪氣是導致疾病的重要條件,而正氣不足是疾病的內因和基礎。外邪通過內因起作用。所以,防患於未然,要從兩方面入手:壹方面要調理好身體,提高抵禦正氣邪氣的能力,另壹方面要防止疾病邪氣的侵襲。2.疾病的預防是指如果疾病已經發生,就要爭取早診斷早治療,防止疾病的發展和蔓延。治則是指疾病的治療原則。是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精神指導下制定的,對臨床治療立法、處方、用藥具有普遍指導意義。1.尋求疾病的根源,就是找出疾病的根源,並根據根源進行治療。在該原則的臨床應用中,必須正確把握“反對者應治,遵從者應治”和“急者治標,緩者治本,標本兼治”的情況。2.扶正祛邪的過程是正邪矛盾雙方相互鬥爭的過程。因此,治療疾病需要扶正祛邪,改變邪氣與正氣的力量對比,以利於疾病向康復轉化。3.調節陰陽疾病的發生,從根本上說是陰陽相對平衡被破壞的結果,導致部分勝利,部分衰落。因此,恢復陰陽相對平衡,促進陰平陽之秘,是臨床治療的根本原則之壹。4.調節臟腑功能人體是壹個有機整體,臟腑與臟腑、臟腑與臟腑、臟腑與臟腑在生理上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在病理上相互影響。因此,有必要調整臟腑之間的關系,協調其功能,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5.調節氣血關系氣血是各臟腑組織和其他組織功能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氣血各有功能,互為用。調理氣血是以“瀉多補少”為原則,恢復二者的關系。6.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由於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季節氣候、地理環境等,尤其是患者個體的體質因素,對疾病的影響更大。所以在疾病的治療中,壹定要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才能制定出合適的治療方法。中醫之所以看舌,是因為中醫看病,不管是誰,都要看舌。原因是什麽?原來,舌頭與人體臟腑關系密切。觀察舌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寒熱虧虛和疾病的嚴重程度,所以中醫特別註重看舌,這就是所謂的舌診。正常人的舌質柔軟有彈性,顏色偏紅,充滿活力,稱為紅舌。如果舌體變得無效,說明病情嚴重;舌紅顏色變淺,反映氣血不足;舌紅顏色加深是熱證的表現;瘀點和瘀斑是血瘀證的常見體征;舌質淡腫,有齒痕,反映該病屬虛寒性質;舌薄、深紅色、有裂紋,是陰虛熱盛的表現。正常人的舌頭表面覆蓋著壹層薄薄的苔,呈白色,幹濕適中。中醫稱之為正常舌苔,也叫薄白苔。外感病初期的表證是舌苔薄,涉及臟腑病的內證,舌苔可增厚。寒證舌苔多為白色,熱證舌苔多為黃色,有時為黑色。舌苔幹則津液不足,舌苔滑則濕濁。現代醫學的臨床觀察也表明,在許多疾病中,舌確實有各種變化。腦出血引起的偏癱、舌下神經麻痹患者,舌頭總是向壹側伸出。腦炎、甲狀腺機能亢進和某些神經官能癥患者,吐舌頭時經常會發抖。猩紅熱患者的舌頭紅腫,像個草莓。惡性貧血患者,舌乳頭萎縮,舌面光滑。維生素B1缺乏的患者,舌頭腫脹被牙齒擠壓,出現齒痕。維生素B2缺乏癥患者,舌乳頭消失,舌尖和舌邊常出現湯狀潰爛或龜裂。淡白舌多見於貧血、慢性腎炎、慢性腹瀉。絳舌多見於各種炎癥感染;暴舌多見於肝病、心臟病和各種癌癥。近年來,國外也非常重視舌與疾病關系的研究。比如德國壹位學者發現,肝硬化患者經常可以看到舌體充血腫脹,呈藍紅色,稱為“肝舌”。還有白血病常見的舌體潰瘍,甲狀腺功能減退,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舌體發紺,重度梗阻性黃疸患者的舌體有黃色色素沈著,尿毒癥晚期患者的舌體有白色奶油狀尿素結晶,等等。所以,無論古今中外,都發現了舌頭與疾病的密切關系,身體的很多疾病都可以通過舌頭反映出來,舌頭是人體的壹面鏡子。中醫看病是把脈,因為通過脈象的變化,不僅可以收集病情的信息,了解正氣的強弱,也有助於預測病情是好轉還是惡化。感冒時,用手輕按橈動脈,往往能感覺到明顯的脈搏跳動,稱為浮脈。中醫形容它好像是浮在水面上的木頭。所謂浮脈,猶如“水中浮木”。浮脈也常見於其他外感疾病的初期,說明病變較淺。如果非要用力按壓,才能摸到脈搏,這叫沈脈,常見於很多慢性病,說明病變較深,已累及臟腑。脈象變快,稱為脈象計數,大多是熱病的反映。脈緩,稱為遲脈,意為遲來,是寒病的壹種表現。脈弱,稱為虛脈,表示元氣不足。如果患者氣陰兩虛,常出現脈象細弱,中醫形容為“細如絲線”。脈強,稱為實脈,表示正氣尚強。如果患者正氣有余,邪熱不足,往往會出現壹種脈沈,似波濤洶湧。有些脈象對某些疾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比如脈象不軟不緊,好像壓在壹根弓弦上,稱為弦脈,往往提示患者可能有動脈硬化或高血壓。脈搏不規則,常停頓,或時強時弱,稱為結脈,多見於心臟病患者。脈象流暢,稱為滑脈。中醫形容為“走珠”,常見於痰多的患者,但不能壹概而論。弦脈也常見於壹般疼痛或外感疾病。偶爾心臟沒有疾病,但滑脈多見於正常孕婦。脈象也有助於判斷預後。雖然病情較重,但脈象和韌性仍在提高。如果脈搏太細微而無法理解,則是預後不良的象征。總之,切脈是重要的診斷手段,是中醫獨特的診斷方法,是四診中的重要環節。中醫經過長期的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脈診經驗,脈學專著很多,如晉代王叔和的《脈經》,明代李時珍的《湖上脈學》。現代對脈象做了大量的研究。有人用脈搏計畫出了各種不同的脈象。有人用心電圖來研究脈象的原理。中醫治療中的辯證觀:所謂病標本,反映的是疾病的本質與現象、原因與結果、起源與派生的矛盾關系。中醫在“標本優先”的理論中,已經觸及到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本”,類似疾病的根本矛盾;標準,類似於受根本矛盾規定和影響的其他矛盾。在疾病存在的整個過程中,其根本矛盾即“本”的性質並沒有改變,而由根本矛盾所規定或派生出來的其他矛盾即“標”卻產生了、加劇了、發展了。但在疾病的治療上壹定要抓住疾病的根本矛盾,也就是所謂的“治必求其根”。有壹句著名的醫學古話“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根。”正治與逆治:在辨別疾病的癥狀和體征,確定治療的輕重緩急後,采取措施進行治療,以恢復陰陽的相對平衡。總的處理原則是壹個,就是針鋒相對;證反映的是陰陽失衡,所以我們用治法來糾正這種陰陽失衡。比如熱則寒,寒則熱,虛則補,實則瀉,塞則用,幫助身體恢復平衡。中醫證候相反性質的用藥原則,正是對立雙方鬥爭統壹的辯證原則的自發運用。正治和逆治,既用矛盾的鬥爭性,也用矛盾的同壹性。不同的方法要適當:中醫認為疾病的種類和患者的病情是復雜多樣的。同壹疾病的分類和患者的病情是復雜多樣的。同壹種病,由於地域、氣候、季節、生活、環境、職業、體質的不同,治療方法也應該不同。對待疾病,既要考慮矛盾的普遍性,也要考慮矛盾的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明初的醫學規律和《內經》規律,指出“治壹病,不講究五方風氣,衣食有別,則俱治,藥不對,藥太壞。”中醫“法不同宜”的治療原則,確實包含著把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結合起來的辯證思想。疾病與治療的異同:所謂疾病與治療的異同,包括“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這就是中醫治療的靈活性。同樣的病,可以因人、因時、因地而異。或者由於疾病的發展、病機的變化、致病因素消長的差異,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這就是所謂的“同病異治”,不同的疾病和證候在其發展過程中,當其病機發生相同的變化時,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療方法。都說“異病同治”學醫要物理性質好。中醫強調物的比較,從物中尋求醫學的真理。因為中醫的壹個重要思想就是人與自然對應。用物理學來解釋醫學科學,在中醫中是經常見到的。比如五行分類,壹般用於藥物和診療。腎主水,色黑。那些又黑又多汁的藥,比如玄參、補骨脂,被認為是腎家藥,可以治腎。如果患者臉色發青,可以診斷為肝病等等。但是,從物理上理解醫學,是醫學生應該時刻註意的地方。古代名醫都很重視這種方法,對提高醫術很有幫助。比如在吳鞠通的《傷寒論》中,我們可以看到桑葉清香,有細毛,橫紋最多。能宣肺,宣肺氣,用於創制桑菊飲,治療風溫輕癥但咳嗽、體溫較輕、稍有口渴者,頗有療效,即善從物性學醫者。這些地方值得我們認真總結。晚年主張在治病的過程中治病,重醫,自然治病。這種理解源於我對物理性質的理解。例如,易道可以適合醫療。記得壹個故事:清朝有壹個人叫梁惟進,是下圍棋的國手。石定安拜在他門下,跟他學棋,只爭第壹。有壹天,他和丁安* * *遊覽仙山時,看到壹股泉水從山腳溢出,他非常高興。他對石說:“子的藝術工作完了!有什麽意義?做對的事,停對的事,順其自然,不與物爭利,才是玩法。如果孩子決心深謀遠慮,那就來不及了,所以他三年都沒有摘下耳朵。”從那以後,定安壹直是毫無征兆的啟蒙機器的普及。凡事做到極致,鹽自然,棋止於中正,琴止於淡雅。所以,惠貧的原因不是塑造出來的,決定性的勝利源於布局,技術大大先進,最終會成為國手。這些故事說明,下棋的道理可以從泉水中得知,下棋的方法也是如此,治病的方法也是如此。下棋之前,沒有辦法處理辨證的不足,雖然有奇方。如果不能認識疾病,怎麽用文字治療?另外,棋隨棋轉,該下的時候就下。當它停止的時候,它就會停止。就像春天壹樣,會被潮流所引導。用藥也是壹樣,要看證,不多也不少都是治本。知道這個道理,醫術才能提高。這些地方都是物理性質的啟示,壹般的書上都沒有。可見,學醫好的,物理性質也要好。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可見人每天離不開飲食。但如果沒有健全的腸胃消化器官,即使餐桌上有可口的菜肴,也確實有點心有余而力不足。因為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往往會在飽餐壹頓後覺得得不償失,甚至加重脾胃疾病。因此,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直接關系到人體的健康和長壽。中醫認為胃主受納,脾主運化。這是指吃在嘴裏的食物。第壹,它必須被牙齒咀嚼,與唾液混合,吞到胃裏,被胃接受。然後被胃的分解作用分解混合成食糜,食糜通過“胃氣主降”的功能被運送到十二指腸和空腸,中醫稱之為“運脾”功能。食物在胃、胰腺等胃腸激素的作用下,促進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大量分泌,“水谷精微”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營養物質,依靠“脾氣主升”的功能,通過氣血津液的運行,輸送到全身。這個過程可以理解為脾主導的“轉化”生理功能。由此可見,所謂“脾主化生”,“化生”是指機械消化,“化生”是指化學消化及其代謝過程。然而,雖然脾胃是人體的消化器官,是水谷精氣的樞紐,但要完成對飲食營養的消化吸收,合成新的氣血精液,還必須依靠心、肝、膽、胰、肺等其他臟腑的相互配合。需要註意的是,中醫所說的脾並不是西方解剖學中的脾,而是指肚臍周圍小腸的消化吸收,概括了胃、腸、肝、膽、胰等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因此,如果脾胃功能健全,身體就會皮膚飽滿,面色紅潤,四肢強壯,精力充沛;反之,肌肉消瘦,面色蠟黃,四肢無力,精神疲憊。“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這是古人觀察病人病情輕重,是進是退,是生是死的壹種方法。也就是說,人在生病的時候,只要能吃東西,說明胃氣還在,氣血之源未竭,也就是所謂的“有胃氣則生”,病情有望由重轉輕,預後良好。如果病得吃不下飯,說明胃氣已經耗盡,氣血被動,即“無胃氣則亡”,發燒由輕轉重,逐漸惡化,危及生命。所以中醫古籍《內經》說“和者昌,逆者亡。”比如三國時期蜀國宰相諸葛亮,54歲就去世了,主要是因為他平日裏政事纏身,長期少食,導致脾臟受傷,營養不足,胃氣下降。這警告人們,如果我們不註意我們的日常飲食和生活,我們可能會損害我們的健康,縮短我們的壽命。中醫認為脾胃病的病因無非是飲食不當,寒熱不適,或心情抑郁,為脾所憂等因素。所以預防也要從飲食、寒熱、情緒放松三方面入手。《脾胃學說》說:“百病皆因脾胃衰”,“治脾胃可固五臟”。這不僅啟發了我們對脾胃的認識,也為我們臨床治療脾胃病提供了參考。脾胃不僅是人體臟腑氣機升降的樞紐,也是氣血生化之源和生存的“水谷之海”。壹直有“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的說法,所以我們說“脾胃為生命之本”。
  • 上一篇:如何體現風水的科學性?
  • 下一篇:陸氏典故與趣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