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必修3知識1
百家爭鳴與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壹,“百家爭鳴”的出現
1,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
(1)政治上,分封制崩潰(周王室衰落,諸侯爭霸)。
(2)經濟上,井田制崩潰(牛耕鐵犁的使用和推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確立。
(3)階級關系:“士”階級活躍,受重視。
(4)思想文化上,學術逐漸下移,“民學”(私學)出現。
2.“百家爭鳴”的含義
指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不同流派的知識分子。其中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影響最大,各派各有主張,但相互間有相通之處。儒墨法家重在政治道德;道家側重於宇宙本身及其發展規律的探索。各種理論的中心和最終歸宿都是為了尋求治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這反映了中國文化中的* * *精神。
3.“百家爭鳴”的含義
(1)儒家思想是在吸收和融合各家之長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成為以後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2)“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次思想解放運動,極大地推動了當時和後來的社會歷史發展。
第二,早期儒家思想家的思想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禮”之說;倡導建立文明的禮樂社會。關註政治人事,遠離鬼神。
(2)教育思想:開創了中國古代私人講學的風氣;通過教育活動運行自己的想法;關註人的全面發展。
(3)孔子的歷史地位: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教育家和文化傳播者。
2.孟子
(1)思想內容: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學說,發展了他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學說,提出了“重民輕君”的思想。
(2)影響:對儒學的發展有重要貢獻。
3.荀子
(1)的主要思想:強調“天有其規律”,提出了“天命所歸,用之有道”的思想,對“禮”也有深入的論述。
(2)地位:廣泛吸收了各種思想的精華,豐富了早期儒學的思想內容,成為儒學的“集大成者”。
第三,其他學派的主要觀點
1,道家(莊子)
(1)老子
“道”是世界之本;樸素的辯證思維;壹個“小國寡民”的社會。
(2)莊子
崇尚天道自然無為;追求“自由”。
(3)影響力
老莊崇尚自然、追求超越功利的精神自由的傾向,對中國古代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2.法家
(1)李悝
魏的政治改革:重耕重罰。
(2)商鞅
秦國有兩次改革:拋棄舊制度,重農抑商,加強中央集權,以官為師。
(3)壹切都是韓非子做的
法家思想是法家理論的集大成者和系統化者;主張加強君主集權,實行賞罰分明,重賞農事;主張“物是人非,則備變。”
(4)影響
它對中國專制政治制度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統壹全國起到了重要作用。漢代以後,他的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體系中,成為維護專制政權的工具。
3.墨家學派
(1)墨子
“相親相愛,互惠互利”;非攻、尚賢、尚同,非樂、非命、葬、儉;認識論和邏輯學的貢獻。
(2)影響力
漢代以後逐漸消失。
高二歷史必修3知識2
第二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壹、從“無為”到“有為”
1,漢初的“無為而治”
(1)原因
秦末戰亂頻繁,社會經濟破壞嚴重——漢初社會貧困。統治者為了恢復生產,安定人心,吸收了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2)措施:與民同休政策(休養政策)。
(1)降低地租;
②從為庶人賣身為奴婢;
(3)讓大批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4)免除某些稅捐和徭役。
(3)影響力
①積極效應:經濟恢復和增強;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繁榮,國力增強。
(2)負面影響:社會存在隱性危機:王國問題、土地兼並、匈奴入侵等。
2.從“無為”到“有為”
(1)原因
(1)漢初的休養生息,使漢朝經濟恢復發展,國力壯大(基礎和條件)。
(2)社會存在潛在危機(王國問題,諸侯勢力擴張;土地問題的階級矛盾尖銳;邊境問題困擾匈奴)
(2)目的
加強中央集權,適應國家統壹發展的形勢,鞏固統治
(3)主要措施
(1)政治上——頒布赦令(諸侯死後,長子繼位,其他子嗣分壹部分土地給列侯,列侯歸郡縣管轄。)
(2)軍事上——對匈奴采取強硬政策,北擊匈奴、衛青、霍去病。
③思想上——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
(4)從經濟上改革貨幣制度;鹽鐵官營;穩定物價
二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議
1.董仲舒提交
(1)董仲舒的歷史地位
漢代儒學的代表使儒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中的關鍵人物。
(2)董仲舒的壹生
生活在文帝、景帝、武帝時代,大學問家,三次回應,得到武帝賞識。
作品:《春秋故事》、《天人三策》
董仲舒對《春秋》的解釋非常有名,他的理論都可以在《春秋》中找到。換句話說,他的理論權威來自《春秋》,這就是為什麽他把他的作品稱為《春秋範路》。
(3)貢獻(其思想特征)
將道家、陰陽五行的壹些思想融入儒學,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時代特征的新儒學體系。
2、思想主張
(1)提出“春秋大壹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中央集權的需要。
(2)提出了“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和“天人合壹”、“天人互動”的理論——加強君權的需要。
(3)提出“三綱五常”,這是生活標準。
3.影響(將情況轉化為實踐)
董仲舒的思想非常有利於扭轉內外懈怠的局面,深受漢武帝賞識。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並付諸實踐。
第三,儒家思想成為正統
1,漢武帝尊孔措施
(1)政治方面:很多儒家都參與了國家大事。他規定地方定期選舉孝子和清官在中央為官,甚至平民和儒生互相提拔。這明顯擴大了官員隊伍,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鞏固了封建統治的基礎,成為漢武帝文誌武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用人方式上也給後來的封建王朝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啟示。
(2)思想上: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
(3)教育:儒家經典《五經》是國家教科書。設置國子監和地方學校,開展儒家教育。這是封建國家利用政權的力量興辦教育,提倡儒家思想,勢必對整個社會的教育產生壹定的引導作用。)
2.西漢時期的儒家教育。
(1)儒家經典成為國家規定的教科書,教育被儒家壟斷。
(2)國子監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儒學的地位。
(3)建立縣縣學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體系。
3.獨尊儒教的結果——正統思想文化的主流。
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並逐漸成為中國兩千多年傳統文化的主流。
高二歷史必修3知識3
第三課宋明理學
第壹,三教融合
1.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的獨尊地位發生了動搖。
儒學搖擺不定的原因:漢末至魏晉南北朝,社會動蕩,士人對儒學心存疑慮;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對儒家思想的影響。
2.隋唐三教融合,嚴重挑戰了儒家的正統地位。
(1)隋代儒家提出三教合壹的思想,又稱“三教合壹”,主張以儒家為主,調和吸收佛道學說。
(2)唐朝統治者推行三教並行的政策,即尊道、崇佛、崇儒。佛道的發展開始挑戰儒家的正統地位。
3.儒家思想的復興。
(1)先生-韓愈
(2)崛起——北宋士大夫
二,朱成理學
1,理學
(1)概念:北宋儒生突破漢唐儒學的束縛,融合佛道,闡釋儒學的義理。他們建立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稱之為“理學”。
(2)興起的社會條件:宋朝為了加強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重文輕武,提倡尊儒讀經;宋代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科技文化的進步,理學對自然和社會規律的思考,都是宋代科技文化發展的結果。從魏晉到唐代,儒釋道的長期爭論和融合奠定了基礎。
2.朱成理學的代表人物。
程顥、程頤和朱。
3.朱成理學的主要思想。
(1)二程理學(北宋)
①“正義”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凡事只有壹個正義,有理才有據。-核心理念
這是理學的核心思想,是典型的客觀唯心主義。)
(2)正義與倫理直接相關。
認為“理”既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也是人類社會的最高規律。三綱五常等封建禮教、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自然法則的體現,不可改變。認為正義是世界的本源,體現在社會上就是儒家的道德倫理,體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主張通過“師事”的方法來把握“理”。
程、朱主張理解世間萬物的正義性。窮物窮理,就是教人從待人接物的具體事物中去理解道家所講的自然道理。吳歌是知識的基礎,知識是吳歌的目的和深化。求知是指通過事物實現對天理的真知。
(2)朱的理學集大成朱的理學。
(1)天理與三綱五常的密切關系,提示天理是作為道德規範的三綱五常,強調“存天理,滅人欲”。
(2)“物”概念的深化——“物”是指正義、人倫、聖言、世故。“取經”的目的是理解道德的善,而不是尋求科學的真理。
4.朱成理學在當時的影響。
(1)適應了統治階級的需要,成為南宋以後的官方哲學。
(2)《四書章句註》成為後來科舉考試的教材。
(3)學術思想向海外傳播,在日韓形成“齋藤優子學”。
(4)以三綱五常維護封建專制,壓抑和扼殺人的自然欲望。儒家士大夫積極維護封建統治秩序,致力於社會道德教育。
第三,王陸的心性論
1.代表人物:陸九淵(南宋)、王陽明(明代)
2.陸九淵的“心學”思想
①以“心”為宇宙萬物的本源,提出“心”即“理”的觀點
(2)強調“宇宙即我心,我心即真理”,認為世間萬物皆在我心。
(3)認為窮理不必向外探究,反思內在正義。
3.王陽明的“心學”思想
(1)王陽明的“心外無物”與“心外無理”
(2)“良知”與“知行合壹”
王陽明的“心即理”、“良知”、“知行合壹”都強調道德的自覺和主導。
4.朱成新儒學與王陸新儒學之比較
1,* * *相同點:
(1)的內容是壹樣的:都是儒家思想的體現,都繼承了孔孟的“仁”、“禮”思想,都認為世界本來就是“理”。
(2)影響是壹樣的:(1)都是幫助統治者維護專制統治,壓制和扼殺人民的自然欲望;(2)都重視主觀意誌的力量,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中華民族性格的塑造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差異:
(1)對世界本原的具體理解不同:朱成理學認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王陸理學認為世界本原是內在的“心”,認為世界本原是“理”。
(2)對“理”的把握方式不同:朱成的理學主張“以物秉知”的方法,王陸的理學提出求“理”就是內心反省,克服私欲,回歸良知成為聖人。
高二歷史必修3知識相關文章:
★高二歷史三門必修知識總結,基礎解讀
★高二歷史三門必修知識總結。
★高二歷史必考的三個知識點。
★高二必修三歷史知識點2020
★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三知匯總(完整版)
★高二歷史三個必修知識點的歸納。
★高中復習歷史必修3知識點總結
★高二歷史必考的三個知識點的盤點。
★高中歷史三門必修知識總結
★高二歷史必修最新三個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