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醫飲食療法

中醫飲食療法

藥食同源話食療

中藥是中國傳統藥物,是保障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的物質基礎,飲食是人類生存之必需,兩者同屬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人們用“藥食同源”四個字來揭示他們之間的必然聯系。“藥食同源”就是說中藥與食物是同時起源的。

古人認為藥與食物同起源於壹個根源。《皇帝內經》中《素問—生氣通天論》有言:“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無味。”提出了謹和無味調陰陽的觀點,記載「酸、甜、苦、辛、鹹」五味調和之攝取至使人民百姓保持身體健康。唐朝時期的《黃帝內經太素》壹書中寫道:“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反映出“藥食同源”的思想。

我國素有“藥食同源”之說。傳統中醫學認為食即是藥,或者說相當於藥。 因為它們同源、同用、同效。食物的性能與藥物的性能壹致,包括“氣”、“味”、“升降浮沈”、“歸經”、“補瀉”等內容,並在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因、病機、治則、治法等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應用。傳統中醫食與藥並沒有明確界限,因此藥療中有食,食療中有藥。

藥食同源,源遠流長。據資料記載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在漫長的原始社會中,我們的祖先逐漸把壹些天然物產區分為食物、藥物和毒物。 到了奴隸社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烹飪技術逐漸形成,出現了羹和湯液,發明了湯藥和酒,並進而制造了藥用酒。制酒技術推行而產生的醋、醬、豆豉、飴等,豐富了醫藥內容。周代已經有了世界最早的專職營養師——食醫,《周禮》有“以五味、五谷、五藥養其病”的記載,《山海經》載有食魚、鳥治病的內容。戰國時代出現了我國第壹部醫學理論專著《黃帝內經》,它不僅奠定了食療的理論基礎,而且收有食療方劑。漢代的《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第壹部藥物專著,收有許多藥用食物;張仲景的《傷寒論》、《金匱要略》載有“豬膚湯”、“當歸生姜羊肉湯”等食療方劑。唐代是我國食療學發展的重要階段。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專解“食治”篇,是現存最早的中醫食療專論,第壹次全面而系統地闡述了食療、食藥結合的理論。他在《千金翼方》中強調:“若能用食平屙,釋情譴疾者,可謂良工,長年餌生之奇法,積養生之術也。夫為醫者,當需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乃不愈,然後命藥”。宋、金、元時期,食療理論與應用有較大發展。宋代《太平聖惠方》的“食治論”記載了28種疾病的食療方;《養老奉親書》記述了老人飲食保健與治療。元代飲膳大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是壹部完整的營養學專著。明清時期,有關飲食保健的著作大量湧現,還出現了壹些野菜類著作,擴大了食物來源。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收有200余種藥物食物。

對於“藥食同源”的理解,應從兩個方面來看,壹是中藥與食物的產生方法相同,二是它們的來源相同。

所謂中藥與食物的產生方法相同,中藥的產生與食物壹樣來源於我們祖先千萬年的生活實踐,是與大自然、與疾病長期鬥爭的經驗結晶。原始人最初的生產方式———嘗試和尋找食物,往往在饑不擇食的情況下,在吃的過程中,難免會誤食壹些有毒或有劇烈生理效應的動、植物,以致產生明顯的藥理作用,甚至死亡,經過無數次反復試驗,對動、植物產生了第二認識,即產生了原始的中藥,因而吃是積累中藥知識和經驗的重要途徑。

所謂中藥與食物的來源相同,中藥與食物壹樣來源於自然中的動、植物,而且很多中藥與食物,很難截然分開,可以說身兼兩職,如糧食類中的藥物,如谷芽、麥芽、淮小麥、浮小麥等,蔬菜類如薺菜、蘿蔔、芥菜、山藥、百合、藕、敗醬草、冬瓜、南瓜、赤小豆、黑大豆、刀豆、扁豆等。果品類如山楂、烏梅、龍眼、桔類、柚類、蓮子、杏仁、無花果等,調味品類如山萘、生姜、桂皮、丁香、花椒、胡椒、八角茴香、小茴香、草果等,動物類中就更多,包括蛇類、家畜類、水產類、野獸類等。藥食同源,使中藥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也使中藥強化了它的實用性和經驗性,人類生活中包含了中藥,中藥就在人類生活中產生。

在中醫藥學的傳統之中,論藥與食的關系是既有同處,亦有異處。《淮南子?修務訓》稱:“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壹日而遇七十毒。”可見神農時代藥與食不分,無毒者可就,有毒者當避。“ 隨著經驗的積累,藥食才開始分化。在使用火後,人們開始食熟食,烹調加工技術才逐漸發展起來。《素問?湯液醪醴》稱:“黃帝問曰:為五谷湯液及醪醴奈何?”“帝曰: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為而不用,何也?歧伯曰:自古聖人之作湯液醪醴者,以為備耳!”五谷湯液是食物,醪醴是藥酒,是藥物。可見,此時食與藥開始分化了,食療與藥療也初見區分。《內經》對食療有非常卓越的理論,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這可稱為最早的食療原則。

由此從發展過程來看,遠古時代藥食是同源的,後經幾千年的發展,藥食分化,若再往今後之前景看,也可能返樸歸真,以食為藥,以食代藥。

『藥食同源』根據古代中國陰陽五行學說之飲食基準分類為五味「酸、甜、苦、辛、鹹」各司其職供養五臟六腑、及五性「熱、寒、平、溫、涼」各司其職以其特有性能對人體內臟產生各種各樣的作用與變化。例如食物進入人體之後「酸入肝疸、甜入脾胃、苦入心和小腸、辛入肺和大腸、鹹入腎和膀胱」。又五性如食物生食對人體而言屬寒性,然依食物調理法的不同其性質起變化,好比白蘿蔔生食性寒、煮過性平、加入辣椒性熱…等依此類推,食物依調理法之燙、煮、烤、燒、熏、炒、蒸…等所發生之變化、又稱之為『自然化學變化』。

中醫藥食學說,即藥物與飲食關系的學說。在中醫中,藥食同源,藥食互補,藥食互用,藥與食之間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將二者配合起來,用以養生療疾,是中醫的壹個顯著特色。“食養”,在我國古代醫書《皇帝內經》中早有論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闡明了藥食氣味厚薄對人體陰陽盛衰的影響。醫聖張仲景在行醫中,首例“食治”專篇。由此可見,中醫對食物的認識和中藥壹樣,講究寒熱溫涼四性和辛、甘、酸、苦、感五味。古人雲:氣血得理,百病不生;若氣血失調,百病競起。萬物均為食。食用的方法得當,方能把萬物變為食、藥統壹體,因為、因地、因體、因病,經過萬物的取己之長,配制得當,可食或沖服,迅速加強人體的正常需求與代謝。眾多事實證明了萬物均為藥,萬物均為食。藥食同源即藥與食物相同。

說起食療,起源甚早。傳說先民嘗味草,開拓食物來源並發明醫藥,故有“藥食同源”之說。昔人謂安身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藥,將飲食與藥物並論,認為可供飲食的動、植物及加工制品,雖種類繁多,但其五色、五味以及寒熱、補瀉之性,亦皆稟於陰陽五行,從這個意義上講,實與藥物應用的道理並無二致。所以醫家對於飲食的宜、忌,調制方法亦頗究心,用飲食治病積累了許多可貴的知識,在古醫籍中亦多有論及且有專門著述。

中醫藥膳食療具有深厚的文化歷史淵源、理論基礎和臨床實踐經驗。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懂得食物和醫療保健的密切關系。我國最早的壹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就記載了大棗、芝麻、蜂蜜、葡萄、蓮子、山藥、核桃等食物具有補腎益精助陽的功能。古代的醫學家也創立了藥食同源學說,發明了藥膳,巧妙地利用具有醫療作用的食物增加營養,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漫長的生存與發展實踐活動中,人們發現動、植物具有食療作用,這就形成了原始的藥膳食療;隨著中醫精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的形成,藥膳食療在中醫思想的指導下,有了進壹步的發展,四時進補、辨證施食、以臟補臟及以形補形的思想相繼形成;加之古代食醫的出現,使藥膳食療正式融入傳統醫學。藥食同源的學說奠定了中醫藥膳食療學的理論基礎。

食療包括兩個主要方法,壹是將食物經過壹定的調制烹飪,充分發揮其醫療作用;壹是配入適當的藥物,雖然用藥,但通過技術處理而賦於食。近年來,壹些中醫院開設了食療輔助治療,有些地方還開辦了藥膳堂與藥膳鋟館,把治病強身的中草藥與傳統文化的中國菜結合起來,形成了中醫特色的有防治作用的色香味美的藥膳,各種保健飲料、茶、糖、滋補藥酒等都深受群眾的喜愛。

中國人充滿飲食智慧,講究“藥食同源”的養生概念,所謂“藥食相配,食借其力,藥助食威”,指的是不同藥理的佳肴又有不同的效性。飲食養生講究葷素調配、五味調和、飲食有節、烹調有方、四時忌宜等原則。中國所謂『民以食為天』『人以食為養』,乃表示「人民以飲食維持生命延續」「人以飲食供養五臟六腑」之意。人類若喪失飲食能力則身體將受損害,因為飲食與醫療同樣對人體持有治愈能力。

『藥食同源』這壹孕育中國醫學邏輯理論的飲食文

化思想,早以深深滲透進中國各民族人民的心底,它不僅能維持生命延續保養身體健康,更能達治到療的目的。

  • 上一篇:喝壹勺香醋
  • 下一篇:為什麽中國人認為紅色很喜慶?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