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山燒餅哪個好吃?
黃山燒餅,又名“蟹殼黃燒餅”、“搶救燒餅”、“黃寅燒餅”,是徽州的特色小吃,隨處可見。由於烘烤時間長,蛋糕中的水分大部分蒸發,有利於儲存。壹旦濕了,烤完還是又脆又香。皮分層薄如紙,烤後酥脆油而不膩。買燒餅時,最好選擇炕上新鮮的。記得把它們放進袋子裏後打開袋口,等蛋糕涼了再包起來,否則蛋糕會被蒸汽烤不脆。
黃山燒餅,又稱蟹殼黃燒餅、搶救燒餅和黃寅燒餅。相傳當年救了朱元璋皇帝,所以叫“解救燒餅”。黃寅燒餅是指乾隆皇帝在江南第壹次品嘗到黃山燒餅,身心舒暢,欣然賜名“黃寅燒餅”。
拋開歷史不談,小黃山燒餅盛行於古徽州地區及周邊部分地區。裏面填滿了梅子幹蔬菜,壹種獨特的當地配料,並包在面皮裏。黃油也是用當地盛產的菜籽油制成的。燒餅經炭火烤制,形似蟹背殼,色似蟹黃,故有“蟹殼黃燒餅”之名。
咬下去能聽到“劈啪”的清脆聲音。趕緊用手拿起來,紙巾壹樣的面點就掉下來了。
黃山燒餅與通常的酥餅不同的是,它不僅酥脆,還有點酥脆,因為它在入爐烘焙前塗了壹層焦糖,而不是通常的蛋液。所以顏色更接近蟹黃。
黃山燒餅的外皮酥脆清香,餡料鹹甜潤。梅幹菜的老味道和豬肉的鮮香味交織在壹起,讓人欲罷不能。
生活在大城市,每天吃著高大上的食物,想不想換換口味,嘗試壹下鄉下的美味小吃?黃山燒餅又名“蟹殼黃燒餅”、“搶救燒餅”、“黃寅燒餅”,是安徽徽州漢族的傳統名吃,流行於古徽州及周邊地區。以上精制面粉、幹凈肥肉、梅幹、芝麻、精鹽、植物油等。由手工制成皮和餡,經過泡面、和面、揉餅、挑坯、做皮、餡、合、卷餅、刷面、撒芝麻、烘烤等10多道工序制成。因形似蟹背殼,經炭火烘烤後呈蟹黃而得名。它烤出來的餅,薄層多,外表厚,味道香,甜、辣、酥、脆。有葉詞為證:“薄如秋月,狀如滿月,落珠散玉,入口回味無窮”。傳統的黃山燒餅是用木炭烤的,但現在隨著銷量的增加和先進機器的購買。黃山燒餅現在多采用烤箱等機器制作,再采用密封技術,方便銷售和外賣。常溫下保質期15到30天。
2、12黃山燒餅材料
水油皮:面粉100g,菜籽油30g,開水60g,糖漿或麥芽糖10g,發酵粉1/5茶匙。
酥脆:面粉80g,菜籽油40g。
餡料:梅幹肉餡240克左右。
表面裝飾:白芝麻、麥芽糖或糖漿。
註意:黃山燒餅壹定要用菜籽油,不能用豬油、黃油。
食品
主粉100g菜籽油30g麥芽糖10g泡打粉1/5茶匙開水60g輔粉80g菜籽油40g西梅肉餡240g。
步驟
1.把煮好的梅幹菜剁成小塊,因為燒餅很小,肉粒不能太大。
2.然後在鍋中倒入少量水燒開,將切好的梅幹菜放入鍋中煮幾分鐘,讓水全部浸入菜裏。這是為了讓它們更美味。
3.將焦糖10g、菜籽油30g、開水60g混合,篩入100g面粉和1/5茶匙泡打粉,用筷子攪拌成球,放入保鮮袋靜置20分鐘。
4.混合面點:40g菜籽油加熱後倒入80g面粉中混合均勻。
5.取出醒了的油皮,揉勻(此時面團應該很軟),稍微搟開,把面皮放在上面。
6.把長邊折在壹起,不要封兩端,這樣面皮就不會流出來。
7.然後輕輕卷成又長又寬的樣子,長邊折疊三次。
8.再卷出來,卷起來,卷緊。
9.手上抹點面粉,做12小面粉。註意:拉出來的面團比切好的容易填充。
10.取壹根小面卷成圓形(用桌上和搟面杖上的壹點薄粉),放入20g左右的餡料包好。
揉面處作為底面,輕輕壓平,排列成圓餅狀。
11.依次做所有的。在蛋糕表面刷上糖漿或麥芽糖,蘸上壹些芝麻。
12.烤箱設置200度,烤18-20分鐘至表面金黃,取出放在架子上散熱。中間遇到過度膨脹要及時翻身,不膨脹就不要翻身。這個燒餅應該像煮熟的蟹殼。
註:這個我是做了才知道的。中間烤的時候翻了個遍,感覺有些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