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我們民族的母親河,千古流淌,孕育了世界上最古老最燦爛的文明。根據山西省芮城縣黃河東岸西後渡遺址發現的654.38+0.8萬年前古人類使用的石器,可以認為早在654.38+0.8萬年前黃河流域就有人類活動。西後渡出土了30多件石制品,是中國大陸發現的最早的人類文化遺存代表。
西方後都文化中用動物骨角制作工具和用火的材料,不僅是黃河流域最早的代表,也只有在中國其他地區和世界上才能見到。
——反映猿人文化的有:
西後渡猿人文化
於1961年前在山西芮城西後渡發現,屬於中國北方舊石器時代早期猿人文化。
藍田猿人文化
1963 ~ 1964發現於陜西藍田公王嶺和陳家窩,其中公王嶺猿人距今100萬年~ 11500萬年,陳家窩猿人距今50 ~ 59萬年。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猿人文化。
大理猿人文化
1978發現於陜西大理天水溝,距今近30萬至50萬年,屬於猿人文化晚期。
——反映古代智人文化的是:
丁村古文化
1954 ~ 1976發現於山西省襄汾縣汾河東岸丁村。距今7 ~ 9萬年,屬於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為早期智人。
河套新人文化
1922和1956 ~ 1960發現於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約3萬年前為晚期智人。
——現代人直接從新人類進化而來,分為四個階段:
細石器文化
從10000年到7000年前,黃土高原的很多地方都發現了這個時代的文化遺址,比如陜西大理的沙園,山西沁水的夏川。
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年至3700年,根據最早發現地點及其所代表的發展階段,可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仰韶文化發現於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河南澠池縣仰韶村,距今1921年;中期稱為龍山文化,發現於距今5000年至4100年前的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後期稱為二裏頭文化,距今4100 ~ 3700年。首次發現於河南偃師二裏頭,為夏朝文化遺址。
半坡遺址位於陜西省Xi東部浐河東岸的半坡村,是黃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遺址,屬於仰韶文化的早期類型,距今約6000年。遺址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分為居住區、制陶區和墓葬區。1953年春,Xi安在建紡織城時,發現發掘面積為1000平方米,獲得了豐富的文化遺存。
青銅文化
距今3700年至2700年,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為二裏崗文化,即鄭州商城文化,距今3620年為商代早期文化;中期為殷墟文化,即河南安陽小屯村文化,大致為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屬於商代晚期文化。晚期為岐山文化,為陜西岐山鳳雛村西周都城文化遺址。
鐵文化
出現在公元前770年春秋早期,如河南新鄭倉城發現的春秋鑄鐵遺址、河南衛輝市谷瑋村發現的戰國墓遺址、Xi安周邊發現的隋唐都城文化遺址等。
中石器時代是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之間的過渡階段或中間環節。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為了配合黃河三門峽水庫的建設,在陜西省大荔縣沙園地區發現了15遺址有被敲打過的石屑和石器,* * *采集標本3000余件。根據這些石器的特征,認為它們是中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存,因此命名為中國第壹個中石器時代文化——沙源文化。
自中石器時代以來,黃河流域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中心。中石器時代的特點是:社會經濟生活以漁獵采集為主,屬於自然經濟,農業尚未出現。在中石器時代,細石器的廣泛使用促進了狩獵和采集經濟的發展。幾十年來,在黃河流域發現了大量以細石器為主的文化遺存,這不僅可能填補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空白,而且說明中國中石器時代細石器最發達的地區是黃河流域。有考古學家認為,正是在中國北方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以工藝美術傳統為代表的中石器時代文化,進而發展成為黃河流域以農業經濟為主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此,從中石器時代開始,黃河流域就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中心。
黃河流域歷代都城的史實如下:夏朝都城為陽城(今河南登封),商朝都城為亳(今河南商丘),後遷殷(今河南安陽),周朝都城為濠井(今陜西xi安),秦都城為鹹陽,西漢都城為長安(今陜西Xi安),東漢都城為洛陽,魏晉均為洛陽、隋唐。
黃河流域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幾十萬年前,這裏就有人類的痕跡。新石器時代遺址遍布黃河兩岸和上下遊。進入階級社會後,黃河流域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壹直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們親切地稱之為中華民族的搖籃。
黃河流域是中國開發最早的地區。當世界大部分地區還處於蒙昧狀態時,我們勤勞勇敢的先輩們就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砍柴割草,勞動生活,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
早在舊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就有人類活動。1963年在陜西藍田發現的“藍田猿人”的頭骨、牙齒和上頜骨,距今已有80萬年的歷史。山西襄汾發現的“丁村人”也有20萬歲了。黃河河套地區的“河套人”及其文化,河南安陽小南海發現的洞穴遺址,距今都在5萬年以上。在這漫長的時間裏,我們的祖先通過辛勤的勞動,不僅發展了人類的物質形態,還創造了舊石器文化。他們不僅發明了火,還制造了粗糙的石器和骨頭。經過不斷的實踐,他們學會了鉆磨技術,能夠從事狩獵和捕魚。中國傳說中的燧人氏和優超氏可能就是這壹時期的代表。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人口劇增,生產文化迅速發展。65438年至0920年,河南澠池縣仰韶村出土了許多石器、骨器和陶器,包括紡織用的石斧、石刀、石杵、石鋤和石紡車、縫紉用的骨針和彩陶,就是著名的“仰韶文化”。據考古學家考證,仰韶文化延續了壹千多年,早期距今已有六千年左右。經過大量的發掘,考古學家發現仰韶文化遺址分布在從青海、甘肅到陜西、山西、河南的各地。65438年至0953年在Xi安發現的半坡村遺址是這壹時期的典型代表。當時,半坡人已經開始種植糧食,飼養牲畜,懂得紡織,用草、土和木結構創造了大規模的小屋,並挖了壹個儲存糧食的地窖。居民區周圍修建了大量深5-6米、長300多米的溝渠,改變了洞穴的原始狀態。制陶技術已經相當發達。在出土的陶器中,有各種各樣的紅陶和精美的彩陶。陶器表面的動物圖案栩栩如生,反映了古代人的藝術才華。彩陶上還有壹些雕刻符號,大概是我國的原始文字。
新石器時代晚期,黃河流域處於氏族社會大變革的歷史時代。生產工具進壹步改善,父權制取代了母權制,私有制開始出現。山東大汶口65438年至0959年的發掘初步揭示了這壹時期的面貌。據考古學家廣泛調查,山東黃河南北都發現了大汶口文化的遺跡,相當於仰韶文化中晚期,可能延續時間更晚。從發掘情況看,此時的生產工具已經是穿孔的石斧、扁薄的石鏟和鹿角制成的短柄鶴嘴鋤。石斧、鐵鍬、鐵鍬、鑿子都是硬度極高的石頭,有的還用硬度為11度的蛋白石。在壹些發掘的墓葬中,還發現了許多玉飾、飲器和精美的象牙雕刻。特別引人註目的是,大汶口壹號墓中有壹把孔雀綠的骨鑿,時間長達壹年。據測定,其中含有大量的銅,很可能是當時使用的銅。另外,從大汶口的墓葬可以看出,當時有很多壹男壹女合葬的墓葬,墓葬規模有大有小,隨葬品的數量也是千差萬別。這種情況在仰韶時期的墓葬中並不多見,說明社會已經過渡到以父系為中心的時代,貧富分化越來越明顯。
大約4000年前,原始公社崩潰,的兒子打破了舊的“退位”制度,繼承了禹的王位,建立了世襲的奴隸國家。根據古代文獻的記載,夏朝存在了四五百年,壹般居住在以河南、山西、山東為中心的黃河中下遊地區。奴隸制雖然破壞了原始公社的公有制和平等,但它打破了過去的氏族範圍,擴大了生產規模和社會分工,為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和科學文化的創造開辟了前所未有的廣闊前景。從近幾年河南偃師縣二裏頭和河北唐山大成山的發掘可以看出,最晚在夏朝晚期就有青銅器,夏朝早期很可能是青銅器時代。銅冶煉業的出現引起了社會的第二次大分工,手工業和農業分離開來,標誌著古代文化的繁榮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
大約三千五百年前,以河南為中心,在黃河兩岸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商朝。它是壹個高度發達的國家,有種族奴隸制。數百萬奴隸的辛勤勞動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的更大發展,在文化、藝術和自然科學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據考古學家考證,偃師二裏頭遺址是商朝最早的都城,所謂“商湯居郝好”。這裏除了發現商代早期都城遺址和富麗堂皇的宮殿外,還出土了壹批銅渣、坩堝片、銅鈸(箭)、銅鑿、銅刀、銅錐、銅鉤、銅鈴等器物,經鑒定均為青銅制品。這證明商代早期青銅器不僅在生產工具上廣泛使用,而且在消耗量大、回收率低的箭頭上也有大量使用,這在世界其他地區的青銅文化中是罕見的。在河南鄭州,又發現了壹處商代早期的遺址,有陶器作坊、骨器作坊、銅器作坊等大型手工作坊,出土了許多金飾、玉器、瑪瑙、貝殼、銅器制品。此外,還發現了釉陶和商代古城墻,為研究中國原始陶器的出現和古代城市的建設提供了重要資料。
商代中期盤庚王遷殷後,科學文化的繁榮達到了新的高度。在河南安陽的“殷墟”,近幾十年來出土的文物不計其數。這裏的“司母戊”大方青銅鼎重1500多斤,高137厘米,長110厘米,寬77厘米,花紋絢麗,結構復雜。它是世界上古代青銅器中唯壹宏偉的巨人。另壹件商代石編鐘,旋律優美,聲音悠揚,長84厘米,高42厘米,刻有栩栩如生的老虎,是中國最古老的藝術瑰寶。特別是這裏發現了幾十萬件單個字三千多字的甲骨文,記述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活動,保存了壹批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月食、星宿、風、雲、雨、雪、虹、霞等天文氣象記錄。這壹切充分顯示了三千年前中國文化的成熟。
在商朝,壹直認為只有青銅器,沒有鐵器。然而,近年來河北槁城鐵邊銅鈸的發現打破了這壹結論。據初步考證,此兵器出土於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3世紀的壹座墓葬中,銅鈸的刀刃為熟鐵。當時,黃河從天津附近通過槁城以東入海。這種武器的發現表明,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商奴隸不僅熟練地掌握了煉銅技術,而且知道如何使用鐵。
西周以後的春秋戰國時期,黃河流域開始了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新的生產關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冶鐵成為重要的新興手工業,各諸侯國紛紛使用鐵器生產工具,極大地推進了農業。隨著生產的發展,新的封建生產關系取代了舊的奴隸制生產關系,城市經濟繁榮起來。秦的鹹陽,魏的大梁,趙的邯鄲,齊的臨淄,都成為當時的名城,臨淄甚至達到了20多萬人的龐大規模。這時,思想文化生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活躍,反映各個階級和階層利益的各種流派相互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他們競相辦學著書,形成了古代學術思想史上所謂“百家爭鳴”的局面,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典籍。
從秦漢大壹統帝國建立到北宋,黃河流域仍然是我國的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生活在江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傑出的才華創造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據史料記載,在漢代,人們已經發明了造紙術,制造了“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用於測量天象和測試地震方向。隋代發明了印刷術,宋代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對世界文明影響巨大的指南針和火藥,也早在11世紀前就廣泛傳播。陜西省1957年出土的“灞橋紙”是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的遺物,比史書記載的東漢蔡倫造紙術早200多年。
與此同時,城市建築的規模更為壯觀:幾代人的帝都長安是西漢絲綢之路的起點,南通巴蜀西達西域的樞紐。城市範圍比同時期西方著名的羅馬城大三倍以上。唐代長安東西18裏,南北15裏,人口196萬。它的街道和廣場井然有序,它的規模在國內外特別受稱贊。北宋東京(今開封)周五十余裏,汴河、采河、廣濟河、金水穿城而過。在中世紀,它是壹個非常繁榮的大都市。今天,從宋代畫家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當時東京宏偉的建築、美麗的風景、舟楫和賽馬。
從秦漢到北宋的1000多年間,黃河兩岸的勞動人民不僅從事生產勞動,而且修築長城,開渠,修渠,修建宮殿、寺院、陵墓,進行了浩大的工程建設。至今,黃河流域的地面和地下都保存著許多古建築和藝術珍品。寧夏的秦曲、漢曲、唐來曲,Xi安唐代的大雁塔,河南登封北魏的宋嶽寺塔,開封的宋塔,洛陽東漢的白馬寺,山西唐代的南禪寺、北居濟堂,陜西的秦始皇陵、漢唐陵,河南龍門石窟的石佛,甘肅麥積山的泥塑,都充分展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術水平和傑出的藝術成就。
近日,考古人員在陜西臨潼秦始皇陵附近發現了秦俑,出土了580件大型武士俑,高約65438±0.8米,大小與真馬相似,還有24件帶戰車的陶馬。該坑總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埋有各類陶俑約6000件,並有大量實用兵器。坑內馬俑排列整齊,氣勢磅礴。身著鎧甲的勇士們精神抖擻。這種氣勢磅礴的軍陣場面,再現了秦始皇大軍強馬壯,橫掃六國的壯麗畫卷,是非常珍貴的藝術遺產。這些兵馬俑的雕塑制作再次向我們展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創造力。
讓我們在華夏文明的初始群裏尋找壹顆璀璨的星吧。
讓我們盯著黃河,從西到東;
讓我們以時間和空間的順序,細數黃河文明由遠及近的波瀾;
黃河太古老了,太神奇了。在我們的聖地沒有人的時候,甚至沒有猿類的祖先,河流就已經存在,咆哮著。中國的神話說,它和長江、珠江壹樣,是大盤古的血脈,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水是如何流出天堂的
黃河的源頭是卡日曲,它發源於青海的巴彥喀拉山脈山麓,流經四川至東部的甘肅,寧夏至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從山東北部至渤海,全長5494公裏,是僅次於長江的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分為三段,上遊在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河口至呂蒙,是河南中遊;路萌下面是下遊。
在黃河的源頭,小河的北面有三條支流,稱為紮西,西面的支流稱為古宗列曲,西南面的支流是黃河的鄭源卡裏曲。三部曲合二為壹,向東流入星辰大海。這條從冰雪封山中湧出的河流,清澈見底,汩汩而活潑,像壹個貪玩的孩子,整日整夜地唱著歡快的歌;黃河上遊穿山越谷,起伏湍急,水流依舊清澈;到了中遊,從河口到夢露,流經黃土高原,含沙量大大增加,水色暗黃。壹望無際的高原上成千上萬的溝壑,就像黃土的巨龍,壹起被河水擁抱,或者像成千上萬的土方被龐大的推土機陣列拱起,同時又要被推進河裏築起無數的堤壩。好像不是河流沖走了黃土,而是黃土會在億萬年裏每天掩埋河流。倔強而無拘無束的河水沖破泥堤和土壩,壹路狂奔,柏楊攜帶著它捕獲的泥沙,從山西壺口飛下來,震撼著古天,卷起馮剛,隆隆隆隆,徹夜不眠。直穿呂蒙,地勢平坦,華北平原舒展胸懷,撫摩洶湧的河流。河水漸漸緩了下來,好像經過壹場搏鬥後正在休息。泥沙從懷中放出,沈入河底,年復壹年堆積,月復壹月下沈。於是在河的兩岸築堤,這些堤壩逐年增加,河底高於地面。黃河的水變成了地上的河,仿佛從天上來,奔向大海。
黃河自古泛濫。早在人類社會出現之前,黃土高原就已經是溝壑縱橫,不可估量的黃土湧入河流。黃河輸入量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密切相關。黃河幾乎周期性地泛濫,壹方面攜帶著泥沙,另壹方面創造了廣闊而肥沃的沖積平原。正是在這片黃色的原野上,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燦爛的旱作農業文化。黃河以她靈活博大的胸懷哺育了黃河文明的先民,實現了黃巖部落與其他部落文明的大融合。這是我們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與黃土、水、土的關系,在性質上是壹個地球化學過程,有沒有做過,很難說。這壹方水土,孕育了燦爛的文明,也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壹個過程。黃河的演變給了我們民族深遠的啟迪和力量,成為我們精神的象征。黃河本身的秘密,比如泛濫的周期性,排沙的峰谷周期性,黃河歷史上幾次突然晴的奧秘,從古至今治理黃河的經驗教訓,都值得我們長期沈思。然而,滔滔黃河激勵著我們的民族,卻是我們應該永遠宣傳的精神旗幟。
黃河是我們的財富。
黃河是我們的象征。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
沿著黃河走。
在文明初始階段的中國大地上,有許多點綴著地域特色的文化中心。多中心的不平衡發展是這壹時期的特征。當時的文化中心大致可以分為北方文化、南方文化、長城沿線文化、西北文化、東北文化五個部分。南北文化過渡帶和東西文化過渡帶的交匯,就像壹個大十字架,形成了中國史前文化最發達的地帶。這就是今天Xi-洛陽-開封的史前文化區,也是黃河流域文明的發祥地。
世界上古代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大多位於江河湖海之畔或河流交匯處。埃及的尼羅河、印度的恒河、美索不達米亞的元葉上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是古代人類文明的脈絡。古老的兩河培育了灌溉農業,也讓文學和數學之樹發芽成長。輪子的發明使交流和貿易成為現實,楔形文字的出現使巴比倫人真正走向文明。所以在公元前3500年之前,世界上第壹批真正的城市就誕生在兩河流域。
然而,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以單壹的灌溉農業為基礎的。壹旦失去了灌溉條件,古代文明也隨之衰落,於是古巴比倫文明被埋沒在永恒的塵埃中。
我們的古代文化不是。當時,東亞季風正席卷中國。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雖然沒有兩河城那麽好用,但卻為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多種多樣的生態因素,為他們發明創造更高更復雜的技術來利用自然條件奠定了客觀基礎。黃河和長江都發源於高山,而不是兩江市的平原原野。從巖石中噴湧而出的河流,必須要有高科技才能使用,而廣大地區的多中心文化,使得中國文化的發展不會因為某個中心的衰落而消亡。因此,中國古代文化的不間斷、持續發展是客觀必然。
自古以來,我們的黃河就在今天的華北平原上演著“龍搖尾巴”的活劇。頻繁的改道、過度的洪水和大面積黃土原野的形成,為旱作農業提供了廣闊肥沃松軟的土地。這個地區的氣候相當規律,雨季正好處於農作物的生長期。因此,適合黃壤帶生長、成熟期短、易保存的谷子成為這壹時期的主要糧食作物。黃河流域的古文化經歷了自身的長期發展和演變,並充分吸收了周邊地區的文化精華,最終成為中國早期文明的主流。
黃河古文化遺址幾乎覆蓋了整個流域。黃河中下遊廣大地區是仰韶文化的集中地,從陜西關中、山西晉南、河北濟南到河南大部分地區,甚至遠至甘肅、河套、河北北部、河南東部、湖北西北部的邊界。早期的代表是陜西臨潼的姜寨。面對姜寨村的廢墟,妳會有無限的遐想。古代先民群居的地方,把古代帶給妳。河北中南部的磁山文化、河南的裴李崗文化、關中、隴東的老關臺、大地灣文化是仰韶文化的前身。黃河上遊甘肅的馬家洞文化和齊家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晚期,生產和社會發展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甚至有人判斷齊家文化的外延可能已經屬於奴隸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