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州地方誌》記載,公元927年,福建王(洪)在壹個午後去西湖遊玩。“有數百艘浮船,每艘載有二三十名宮女,穿著短衣服,打著鼓。並乘大龍舟觀看。”《八閩通誌》載:南唐寶達十四年(956年),汀州刺史倡議縣、村社在端午節舉行龍舟競賽,給參賽選手綢緞,給優勝者銀碗。到了宋代,從福州都督程師孟題寫的詩中可以看出。詩中說:“三山空靈茂,壹目十裏平。千人騎在流上,千人奔出重城。今差之廣,鯨輕戰。而我之前也是醉敬,回了華明。”盛況可見於明代謝的詩《觀西湖渡》。詩中說:“壹湖如鏡,壹舟藏蓮花。形勢應是放艾節,* * *聽彭之歌,影起群龍,浪滿成功,眼飛散雨,鼓急震浪,草紅袖密,戰起。即使在戰亂的日子裏,端午節也沒有停止過。如清順治三年(1646)“五月,百姓不敢盡興,鄭之龍,平公卻引軍營官兵在西湖打龍船”。
民國初年,端午節期間,全國人民仍自發進行龍舟競賽。民國二十二年(1933),教育部下令全國推廣龍舟賽後,有關部門起初組織比賽。民國35年(1946),省福州公x體育館在福州南臺(亞洲碼頭至第壹碼頭)舉行龍舟賽大會,30余支龍舟隊參賽。夏陽隊獲得1,邦州隊排名第二,兩岸觀眾達到5萬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全省各地龍舟比賽非常活躍。與此同時,南安縣水頭、石井壹帶也舉行龍舟賽,還結合了“水上捉鴨”的遊戲。1952年,松溪縣舉行賽龍舟,慶祝土改勝利。有船參賽,縣令魏掌船,擊鼓為號。觀眾聚集在宋河兩岸為勝利歡呼。同年端陽節,隴西、平和、南靖、海城、長泰、華安等縣有龍舟103艘,是隴西特區(今漳州市)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壹次端午節。從65438到0953,這項傳統活動由各級體育部門組織。福州舉辦閩江首屆市級龍舟大賽,352名運動員參賽,兩岸民眾超過5萬人。這壹年,僑領陳嘉庚先生回到廈門,親自監督10龍舟的建造,並要求集美學校的師生和當地村民進行正規的賽艇技能培訓,修建龍舟比賽的比賽池。1956年,他在雪村海邊建造了壹個長100米,有8至10條泳道的賽龍舟池。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這個村莊在端午節舉行龍舟比賽,來自鄰近城市和農村的人們聚集在海邊觀看比賽。
“文革”期間,龍舟競渡被列為“四舊”,暫停使用。20世紀70年代末,全省各地逐漸恢復了龍舟比賽。20世紀80年代,這項傳統體育活動有了新的發展。1982 12 2月,龍海縣角美公社組織20艘龍舟作為代表進入表演賽,迎接即將在公社召開的全國農村體育工作會議。1984年,國家體委將龍舟賽列入正式體育項目後,福建城鄉的龍舟賽更加活躍。三明、漳州、上杭、漳平、羅源都造新船組織比賽。福洲郊區夏普村,村裏只有3000多人,卻新造了18條龍舟,平均每180人就有壹條。所有新建的龍船壹般都可以按照國家統壹的賽艇標準建造(長15m,寬1.1m)。同年9月,夏普村男子龍舟隊首次代表福建參加在廣東佛山舉行的1全國“屈原杯”龍舟賽,獲得亞軍和精神文明獎。
1985端陽節期間,龍舟3000多艘,男女運動員40萬人,觀眾400多萬人。龍海縣石馬鎮還將龍舟賽與城鄉商品經濟交流會結合起來。當天,他們不僅組織了12個鄉(鎮)的龍舟隊參賽,還利用端午節開展了城鄉物資交流,營業額達40多萬元。同年7月2日,福州夏普男子龍舟隊、鼓山女子龍舟隊參加在湖北宜昌舉行的第二屆全國“屈原杯”龍舟賽,均獲第三名。1986年省龍舟賽在福州舉行,馬尾、夏普、濱江、遠東、姜鐘、向倩代表隊參加,向倩代表隊獲得1。同年7月25日至28日,長崎龍舟賽大會在日本舉行。作為福建省體育代表團,福州龍舟隊、向倩隊應邀參賽,並獲得800米直道賽表演賽第1名,比賽決賽第2名。與此同時,新加坡龍舟隊到訪福建,在福州西湖與福州龍舟隊進行了壹場友誼賽,主隊獲勝。從此,龍舟這個中國體育的瑰寶開始走向世界。
1987年3月,福建省龍舟協會成立。從此,龍舟比賽被納入各級體委的競賽規劃。6月1日,福州市、福州三山聯誼會在福州舉辦首屆“三山杯”龍舟賽,來自閩侯、永泰、長樂、連江四縣和福州倉山、臺江、郊區、馬尾四區的八支龍舟隊,永泰縣、福州郊區的女子龍舟隊進行表演賽。9月至13,全國龍舟協會、省龍舟協會在廈門集美舉辦“嘉庚杯”國際龍舟邀請賽,澳大利亞、日本、澳門、福建順德、廣東廈門等地的龍舟隊參賽。順德隊1,福建隊第二,廈門隊第三。同月,第三屆“屈原杯”龍舟賽在四川樂山舉行,富州郊區的夏普男隊和鼓山女隊參加,均獲第四名。夏普男隊因不服裁判,在頒獎儀式上故意摔壞槳和紀念品,被取消兩年參加全國龍舟賽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