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的行為
孝順是人類最自然的情感。孩子長大了,要用“孝順”來表達感激之情。子女對父母的孝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現,體現不同的層次。《禮記》說:“父呼而不諾,手練而不擲,口吃而不吐,行而不趨。”“唯”和“諾”都是回應他人召喚的聲音。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短,響應速度更快,後者是音調拉長的響應,響應速度更慢。顯然前者積極響應,後者偷懶。所以,孝順的孩子壹定是對父母的號召“唯唯諾諾”。不僅如此,如果妳手裏拿著的是“因緣”,也就是壹塊印著老師傳授的知識的木塊,妳必須先放下;如果妳在吃東西,先把食物吐出來;盡快去找妳父母。它可能是緊急的,所以妳不應該忽視他們。如果心中沒有尊重,就不會有這樣的表現。
傳統文化“孝”
《禮記》也說:“孝子若有深愛,必有恩慈;有善意,就會有喜悅;色即是空者,必有風度。”任何壹個深愛自己父母的人,臉上必然會有善良、愉悅和優雅,但不會有厭煩和憤怒。
僅僅做到以上幾點,並不是高層次的孝順。高層次的孝道,既要照顧好父母的生活,又要給父母帶來榮譽,不辱沒父母的名聲。《禮記》說:“善者,謂之親;太好了就叫自己。”如果妳有善行,妳欠妳的父母;有錯就要怪自己。
尊重和尊敬
《禮記》雲:“以禮待夫者,自卑而敬人。”“自卑”在這裏的意思是自我謙卑。“自卑和尊重他人”是中國人與人交往的重要原則。只有所有人都能處處互相尊重,社會才能進入高度和諧的境界,這也是更高層次的平等。
人們所謂的尊重
這種思想貫穿於古代生活的各種行為和禮儀之中。比如古人對人的外貌、長相的要求,稱之為“禮”。《禮記·玉藻》曰:“君子之容,緩之而緩,見之而尊者。體密度飽滿,手恭敬,目端,容止口,聲靜,頭直,氣定神閑,正氣凜然,色婀娜,坐如行屍。”這段話的意思是,君子生活悠閑,姿態舒緩平和。如果妳想遇到壹個妳尊敬的人,妳會立刻收拾自己的外表,讓自己看起來謙卑恭敬。
說到做客,我國先秦時期的文獻中就有帶禮物見朋友的記載。在拜見文人的儀式中,據說文人第壹次拜見文人,必須帶禮物。常見的禮物是野雞。原因是壹旦野雞被人包圍,無法逃脫,它既不會害怕恐嚇,也不會吃誘餌,而是迅速自殺,所以人們很難抓到活的野雞。用野雞作為禮物,是想表達要用“守節為義,舍生取義”的精神來磨練對方的意思。在先秦時期的禮儀活動中,禮物往往充滿了道德隱喻,禮物不怕卑微。禮儀的核心是增進彼此的友誼。
標準語言
中國的禮貌用語多是從經典中提煉出來的,不僅簡潔,而且具有跨越時空的永恒魅力。壹個有教養的人,在禮儀場合說話,善於用優雅的詞語,既得體又書卷氣。
文明優雅的詞語
在傳統的雅言中,有壹句常用的祝人長壽的話是“竹枝松枝茂”,出自《瀟雅四幹》詩中的“如竹芽,如松枝茂”。“芽”是竹子的根。竹子是壹簇有根的植物,它是光榮的。而松樹則可以抗寒、抗雪,四季常青。後人把這句話當成了“竹枝松樹”這個詞,意思是說人的根基像竹子壹樣堅實,枝葉像松樹壹樣茂盛。年輕壹代經常用“竹枝松樹,孫龍和月亮”來慶祝他們長輩的生日。
古人不僅在面對面的口頭交流中滲透著“尊卑”的君子氛圍,在書面交流中也非常註重禮儀規範。比如魏晉時期書信的書寫方式,壹般有稱呼語、稱呼語、渴望語、正文、祝願、署名等。由於接受者的年齡和身份不同,在用語上也會有相應的差異。
如《孝經》曰:“故親生膝下,養父母嚴。”所以在給父母寫信的時候,經常會把“膝蓋以下”這個詞轉換成對父母的稱呼。傳統信件在署名上也很有講究,壹般需要在姓名前註明身份,如兒童、學生等。此外,還要根據他們之間的關系,加上“天啟詞”,如對長輩“叩拜”,對同輩“誠心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