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文化簡析。

中國-文化簡析。

同壹個世界,重建中國人的信仰。

淺析中國傳統文化

前言:

近年來,傳統文化成為國人關註的話題,國學也在大家的爭論中升溫。壹方面是因為傳統文化在現實中日益衰落,幾乎斷絕,導致道德墮落,信仰喪失。因此,人們迫切呼籲復興傳統文化,重建道德和秩序。另壹方面,傳統文化中的壹些黑暗面,如潛規則、腐敗等,隨著經濟建設的成就而死灰復燃,甚至愈演愈烈,無法遏制。其中儒家文化首當其沖,走在前列。既有咒罵,也有聲音,可以說是不約而同,眾說紛紜,密不可分。經過對儒家思想的長期思考,痛苦的批判和否定,結合個人的生活經歷,作者突然靈光壹閃,從“家”的角度分析傳統和文化,找到了破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密碼。作者從被忽視的家的思維視角出發,對傳統文化的是非、利弊、出路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相信能給國人壹些重要的啟示。

首先,家庭[倫理]是傳統文化的靈魂

家是人類社會最穩定、最基本的細胞。它是人類道德生產的源泉。人類所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都與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愛、理解、尊重、尊重、忠誠、善良、美好、安全、包容、奉獻、理解、秩序等。都是在家庭中種植,在社會中發展。家是壹個安全的地方,是壹種溫暖的文化,是中國人的信仰。家在中國人心中有著無與倫比的重要地位。在民間俚語中,“家”意味著達到壹種完美和諧的狀態,沒有什麽可以取代在家的喜悅和解脫的感覺。中國的節日通常與家庭有關。除了辭舊迎新,“春節”差不多就是家了。新年文化是和平和歡樂的文化,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表達了中國人民對美好和完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清明節是中國人的感恩節。在對已故先人的追悼會上,並不是對已故先人的感恩表達。中國的民俗文化也與家庭密切相關。家譜曾經是中國人的聖經,中國人嚴格按照輩分來選擇名字。祠堂、宗親會是家庭團聚、聚會的場所,牌坊、孔廟是家庭文化的社會拓展。“厚德載物,建功立業”是中國人的人生觀和行為觀。家是中國的神,中國的魂,中國的責任,中國的動力。家在中國人心中有著神聖而不可動搖的地位。家是最重要的,俠義對家的理解是孝,“孝為禮之始”[左傳],善良,“孝也是仁之本”[孔子],廣義的對家的理解都是對人類的善德。家在社會中的延伸和擴大,是指不分彼此,善良友愛的“每個人”,也就是“國家”。從“國”字的含義可以看出中國人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博大愛心——以國為家,愛國為家,天下壹家,人人壹家。翻開中國歷史的書頁,可以總結出壹個規律:國如家,則國富民強,天下大同,天下和諧;無家可歸,無家可歸跟著,世界在衰落,世界在混亂,世界在分裂。家富則昌,家衰則亡。如果不理順家庭、小家庭、每個人、國家之間的關系,就意識不到家庭的重要性,和諧難求。

第二,儒家文化是中國人的信仰。

信仰無非是解決和回答人們關註的永恒話題:我[我們]從哪裏來?人生的意義是什麽?我[我們]要去哪裏?那我們來看看我們的祖先是怎麽回答這些問題的。

我們從哪裏來?當然,我們來自我們偉大的祖先。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的祖先中有很多偉大的代表,包括堯舜、屈原、孔孟、墨子、老子等等。中國的人們非常尊敬自己的祖先,在中國的重大節日裏有壹個非常隆重的活動——祭祖。祠堂供奉祖先的英靈,族譜記載祖先的功過。其實在祭祖中,我們知道答案從何而來。這個答案雖然不徹底,但無疑是正確答案。

人生的意義是什麽?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怎麽活?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別人做妳想做的事。如果妳想站著成為壹個男人,妳想伸手成為壹個男人。我老了,人也老了;年輕人,年輕人,年輕人。

我們要去哪裏?子曰,不知生,焉知死?人生應該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對得起我們在世上的祖先,對得起後代,幸福。這是人生的意義,也是對我們何去何從的最好回答。死亡不是生命的對立面,也不是生命的終結。只有美好的生活才能導致美好的死亡。死亡是對生命的回答,生命是對死亡的回答。生命首先是壹種傳承和傳遞的責任。責任履行完畢,死而無憾。

許多外國人批評中國人沒有悔改的精神。事實並非完全如此。在中國的世俗文化中,修家譜、建祠堂、立牌坊、入孔廟、開宗親會等。只是灌輸壹種責任感。在中國人的意識裏,立功首先是榮耀祖先的榮耀,但壹個人做了壞事,可能就上不了家譜,這在中國人眼裏是極其嚴重的懲罰。

也有很多外國人批評中國沒有宗教信仰,現實中並非如此。儒家文化是中國人的信仰,但更世俗、實用、淺薄,不徹底、不完整。然而,儒家文化確實塑造了中國人的心靈,而且幾乎無法回答宗教必須回答的三個基本問題。

弟子問孔子鬼神之事,孔子的回答是:“敬神如神,拜鬼如鬼。”雖然孔子回避了生死問題的理論明確答案,但孔子並不排斥鬼神,而是尊重和接受鬼神。這是佛教後來能在中國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媽祖、土地神、關公等各種神仙在中國有壹席之地的原因。也是為什麽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宗教,但是不同的宗教能夠和諧相處,沒有世界其他地方發生過的宗教沖突的原因。

儒家文化繼承了夏商周以來傳統文化的“禮樂”思想,同時又借鑒和發揚了老子道德思想中的人的部分,社會部分,即實踐部分。儒家文化是壹種介於宗教[嚴格]與世俗、唯物與唯心之間的文化思想。事實上,儒家文化是中國人的信仰,儒家文化信仰是壹種實踐的世俗信仰和泛信仰。但這種信仰“切斷”了生死之間的聯系,迫使其不得不接受本土宗教道教和外來宗教佛教的存在作為補充和支撐。儒家和道家是中國人心靈的凈土,佛教是中國人心靈凈土上的壹朵奇葩。

第三,法家思想是壹種比較極端的思想,仁、和、孝、中庸是中國人的人格特征。

中國的祖先很早就意識到家庭倫理對社會和國家的重要性。他們將簡單純粹的家庭倫理擴展到整個社會,形成了持續800年的和諧大同中國周朝。還有夏朝和商朝,之前都是堯舜。

禮崩樂壞之後,中國陷入長期分裂和戰亂的春秋戰國時期,也是中國思想家對早期中國思想文化進行最大程度反思的時期,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在百家爭鳴的思想中,道家、儒家、墨家從不同角度繼承和拓展了中國已有的思想,而韓非叛逆的法家思想——主張人性惡,主張設立嚴刑峻法使人敬畏服從,進而主張用純粹的利益調動人的積極性,進而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並沒有給自己帶來安全和利益,韓非最終被老同學李斯所害。其實是自己的想法害死了他,某種程度上裏斯也是被迫的,因為裏斯知道,在壹個人與人之間沒有信任和愛來包容和保護他的世界裏,選擇的只有弱肉強食。秦始皇采用法家治國也沒有給他帶來好運。而不是實現自己姓秦世世代代不滅的夢想,秦朝15的短暫壹生,應該是歷史開的壹個黑色玩笑。法家的另壹個極端追隨者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但可惜的是,法家沒有給明朝帶來好運,嚴刑峻法沒有杜絕腐敗,反而人心離朝廷越來越遠。最後李自成起義如雨後春筍攻下北京,崇禎皇帝砍死妻兒,在圍城中上吊。這恐怕只能用佛教因果報應來解釋了。

令人驚訝的是,中國的奇書《孫子兵法》中的核心思想竟然是壹個高超的戰略思想:不戰而屈人之兵;以勢取勝;全為上,破為下;和平是最好的,戰爭是最好的。

可見,善良、和平、孝順、中庸、和諧滲透在中國人的血液裏,這是中國人的民族性格,中國的傳統文化也烙上了這個烙印。歷史上凡是符合人民意願的,國家就繁榮昌盛;違背人民的意願,國家永遠不會滅亡。毫不奇怪,法家思想嚴重違背了中國人的性格思想,它的失敗是註定的。

西漢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客觀來說,董仲舒不僅是想討好漢武帝,也有這樣的需要。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儒家思想最大程度地繼承和逼近了夏商周的禮樂思想,這是它能夠脫穎而出,得以復興的原因。

然而,董仲舒並不是壹個出色的廚師。他以儒學的名義,煮了壹鍋為帝國統治服務的臭儒學,為中國後來的生活埋下了無盡的隱患和詛咒。

第四,儒家文化的異化,中國歷史周期的周期性震蕩。

田地秦軍市

這是中國人崇拜的對象,自夏商周以來已基本成型,韓棟中書又壹次將其定為基調。天地意為上下【陰陽】,自始至終,萬物,即神。天地之後,妳生於天地,承天地之命,行天地之事,天上的轎子其實就是人間的神,有著不容置疑的權威。

可怕的是,妳被置於壹個本應屬於彼岸完美世界的神的位置上,異化了中國人對彼岸世界真神的崇拜和熱情。對此岸現實世界中極有威望的神祐無比的敬畏和狂熱的崇拜,混淆和沖淡了中國人對宗教信仰的熱情,這就是中國的神祇宗教無法占據主導地位的原因,也是儒家文化受到歷代開國皇帝推崇的原因。

在孔子的思想中,克己復禮是針對所有人的,只有克己復禮才能“恢復”壹個和諧的大同社會。孔子還特別提到,君王要有仁的思想,以德治國。"丈夫是船,庶人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孔子家語。五儀"】。孟子進壹步發揚了孔子的思想,要求國家實行仁政,“民為重,國為次,君為輕”,“君視臣民如手足,則我以妳為心,君視臣民如犬馬,則我以妳為中國人,君以我為匪”,已經認識和把握了國家的本質。

但自漢代以來,歷代帝王雖然高舉儒家大旗,但骨子裏的儒家已經失去了孔子的仁愛,拋棄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實行“法外儒”的政策。

對於封建帝王來說,他們非常喜歡天子這個神聖的稱號。壹方面,他們需要它來樹立自己的威信。另壹方面,他們利用它為所欲為,擺脫任何人任何形式的監督。然而帝王們受益,也遭受了福報的不幸。正是這種他們自己設置的美麗誘人的陷阱,阻隔了帝王們與外界,尤其是與人民的真正溝通和互動,導致了帝王們從平庸走向昏庸、墮落的覺醒,這是每壹個封建王朝從興盛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更糟糕的是,在把君主推上神壇的同時,作為君主與人民之間紐帶的官員也被置於人民之上的錯誤位置,置於人民之家是人民的主人,人民絕對服從的地位[而不是聽人民之言的仆人]。這說明中國人被要求稱呼官員為他們的父母[官員]。這樣,對官員的監督和制約只來自上層,來自君主,皇帝努力做到清正廉潔,才是督促和保證官員清廉的唯壹有效途徑。因為他們與人民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如果皇帝稍有放松,官員就會變質,甚至癌變、腐敗、墮落,瘋狂地吞噬社會體的有益組織,架空社會體的腦組織,阻斷、切斷、麻痹上層與外界特別是與人民的聯系。所有社會成員都生活在他們制造的霧霾中,他們成為帝國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但他們通常是帝國的掘墓人。中國封建王朝的衰亡,都是因為官制和人民“父母”的腐敗失職。中國人性格的陰暗面——虛偽、狡詐、勢利、自私、貪婪、無恥、冷漠、殘忍、恃強淩弱。

這樣,我們通常所說的儒學,漢代董仲舒之後的所謂儒學,封建帝王所排斥的儒學,都是曲解和異化了的儒學,背離了孔孟之愛的儒學,為封建統治背黑鍋的儒學。儒家本來不是這樣的,也不壹定是這樣的。

第五,中國傳統道德文化失落的原因及後果

原因:

1,1840鴉片戰爭後,中國長期被西方列強瓜分欺淩。五四時期,中國學者出於救亡圖存的迫切願望,對傳統文化進行了徹底的批判和否定,希望引進西學,全面西化中國。然而,壹個糟糕的開始和壹個令人遺憾的結果是,人們淡化甚至切斷了他們與傳統文化的聯系。

2、49年後,西方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思想[認為傳統文化與之格格不入]的引入,成為壹元論的思想和意識形態,傳統文化在“破四舊”、“反右”、“階級鬥爭”等轟轟烈烈的運動中被束之高閣,跌落到被孤立、被忽視的邊緣。

3.十年文革極大地摧毀了人性最美好的壹面。夫妻反目,父子反目,師生水火,壹家不同陣營,驚天動地,泣鬼神。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再也不會發生了。“文革”對家庭倫理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國人的道德淪喪和墮落也極為嚴重。

4、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建設中,對文化倫理的重視和投入不足,滯後於經濟建設所取得的成就。由此,雖然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但腐敗和貧富差距已經成為威脅和諧社會建設的社會隱患,成為社會持續關註的焦點和熱點。

5、性開放、性遊戲、離婚潮、壹夜情、二奶等。,靠著腐敗的力量,靠著網絡等先進通訊工具的便利,靠著人們對吃喝、對性的原始欲望,他們正以不可抗拒的勢頭摧毀著人們心中唯壹的倫理道德底線。

後果:

沒有厚重傳統文化的滋養,中國人的思想呈現出壹種普遍的病態:浮躁、膚淺、冷漠、急功近利,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制約了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切斷與傳統文化的聯系,壹個民族的信仰就無法建立,壹個沒有信仰的民族,就像水中無根的浮萍,隨波逐流於金錢和物欲之中,未來的命運堪憂,難以預料。

第六,復興儒家文化,傳統文化可以救中國

傳統文化是歷史留下的最厚重的積澱,是壹個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民族的靈魂,是靈魂的根本。傳統文化是最基本的東西,滲透在壹個國家的血液中,團結其公民,並將其與其他國家的公民區分開來。傳統文化是壹個民族的祖先代代相傳的最寶貴的精神遺產。壹個民族的道德和信仰,必須植根於傳統文化肥沃厚重的土壤,充分汲取其精華和養分,才能不斷升華。壹個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必須建立在堅實穩定的道德信仰的沃土上,這樣才能持久、有動力、可靠、有保障。

中國傳統文化是夏商周時期創造和諧世界的禮樂思想,春秋時期百家爭鳴以儒道墨為代表的仁政民本和諧思想,佛教的行善積德思想。

就像西方宗教有黑暗的中世紀壹樣,中國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也有漫長的扭曲歷史。然而,正如西方宗教被改造,重新成為西方人的精神支柱壹樣,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可以成為中國的精神支柱,重塑中國人的靈魂。只有傳統的才是自己的。

西方人並沒有因為教會迫害布魯諾,否定日心說,排斥科學而放棄自己的文化和信仰。中國的儒家文化,雖然也有壹定的局限性和異化後“吃人”的歷史,但絕不是我們放棄和背離自己文化和信仰的理由。

我們需要的,或許是15世紀西方宗教的改革。我們呼籲中國的馬丁·路德。我們需要調整、修復和完善我們的傳統儒家文化,我們的傳統文化必須復興,但復興不是以固定的方式恢復儒家文化,尤其是恢復中國人所擔心的異化的“吃人”儒家文化。

我們現在需要的儒家文化,牢牢植根於道家墨家和佛家的思想。包容性儒家文化是理順人與人之間基本關系的儒家文化——君主是人民的兒子,官員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它是壹種去除了禁衛軍對儒家思想束縛的嚴格等級制度的儒家文化,是壹種把國家放在第壹位,把每個人[人民]放在第壹位[執政為民,權力為民]的和諧儒家文化,摒棄了純粹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排他性家族文化和皇帝狹隘家族世界的儒家文化[博愛平等],是壹種海納百川為我所用的壯麗儒家文化。俗話說,我們中國人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因為我們拋棄和背離了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將通過再次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來找回我們的信心,獲得新的生活!

我們期待,也相信,中國傳統文化全面復興的春天壹定會到來。

  • 上一篇:請幫我寫壹份關於姓氏的調查報告。
  • 下一篇:中國傳統武術動漫人物素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