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浪域名的是與非
周城
摘要:在日本,新浪域名讀作“Hina”,與“支那”的現代讀音相同。“支那”壹詞早在西學東漸之前就從中國傳入日本,其讀音“hina”並非來自“China”或“Sino”。雖然“支那”在早期並無貶義,但在辛亥革命後,日本盲目堅持將誤導性的“支那”作為中國的國名,徹底改變了“支那”壹詞的本來性質,“支那”成為日本蔑視中國的典型象征。因此,國內商業機構不應使用“支那”及其音譯詞“支那”或“新浪”作為自己的商業名稱。反觀日本,雖然“新浪”、“新浪”與“誌那”同音,但並不是“誌那”的標準音譯形式。所以,把“新浪”、“新浪”等同於“知乎”,進而認為有必要給新浪改名,是值得商榷的。
關鍵詞:新浪。com域名;智娜;中日關系。
壹.導言
最近有人就“新浪”是不是日語“支那”的羅馬註音,新浪是否應該改域名“新浪”等問題展開激烈爭論。有人認為,日語“支那”最初來源於西班牙語單詞“中國”和“西諾”,兩者都是中國古代自稱“秦”的音譯,不必對其過於敏感,更不要搞“文字內戰”,否則會影響中國網絡產業的發展[1]。也有人認為,“支那”是少數日本人對中國的貶義詞,“新浪”是其羅馬註音,所以新浪不應該用“新浪”作為域名,否則會讓大部分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感到很尷尬[2]。新浪的解釋是,雖然“新浪”在日本可能有壹些特殊的含義,但在古印度和古希臘,它是對中國的尊稱。問題的關鍵在於,新浪的域名是“Sino”和“China”的組合,與日語的“zhina”無關,沒有必要給新浪改名。
筆者認為以上三種說法都是有缺陷的,其* * *傳播的缺陷在於爭論各方都沒有準確全面地把握日語“支那”。基本事實不清的論點,即使再精彩,也毫無意義;即使結論正確,也沒有說服力。因此,本文擬對日語“支那”的語音、詞性、羅馬註音等基本問題進行考察,進而對新浪域名的是非問題談壹些粗淺看法。
第二,現代日語“zhina”的發音來源於西班牙語的“China”還是“Sion”?
梵文“cinasthana”中的“Cina”和“Mahachinasthana”中的“中國”來源於秦國的秦,雖然語音上的論證很有力,但學界對此並未達成共識[4]。但長期以來,人們公認“cinasthana”和“Mahachinasthana”是古印度對中國的稱謂,漢語中的“zhina”,葡萄牙語、荷蘭語、德語、英語中的“China”,法語中的“Chine”都源於梵語“cinasthana”或“Mahachinasthana”。
據考證,唐等僧人在著作中描寫赴印度取經時,將印度古稱“Mahachinasthana”對中國的音譯為“Mahazhina國”、“Mahazhina國”、“Mahasinian”。梵文Mahachinasthana中的Maha是“大”的意思;“sthana”讀作“Stan”,意為“邊疆”;“中國”是“秦”的發音。所以“Mahachinasthana”的意譯應該是“大秦國”。但唐代僧人並沒有意譯,而是音譯,於是中國典籍中開始出現了壹組同義音譯詞:“支那”、“支那”、“四年”、“支那”。此後,這些音譯詞不時出現在中國典籍中,但總的來說,出現的頻率並不高;而且即使出現,也多是作為歷代對中國的統稱[6]。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壹些具體的情況下,比如在編纂不同朝代的中國人的佛教著作時,只記住某個朝代的名稱顯然是不合理的,所以人們不得不使用壹個跨越多個朝代的通稱。在當時,雖然人們可以自由選擇其他通用名稱,但對於佛教弟子來說,毫無疑問,沒有壹個通用名稱能比源自梵文的譯語“支那”更能體現他們的虔誠和博學,所以“支那”在佛教經典中更為常見。
“支那”壹詞從中國傳入日本,可以追溯到9世紀初。日本著名僧人空海大師在他的著作中多次使用“止那”壹詞[7]。由於空海於804年至806年隨唐朝使節赴唐朝學習佛經,因此可以推斷,他書中的“支那”是從唐高僧那裏學來的,或者是從中國典籍中學來的。總的來說,在東西方文化大規模碰撞之前,除了少數佛教人士為了顯示自己的博學和對先賢的虔誠模仿而使用“支那”壹詞稱呼中國之外,壹般日本人很少使用“支那”壹詞稱呼中國。這壹時期日本作品中常見的中國稱謂有“漢漢圖”、“唐唐圖”、“中土”、“中國”以及相應朝代的名稱,如明、清[8]。雖然中國的朝代經常更換,但近代以前的日本人總是喜歡用帶有“漢”或“唐”字樣的名字來指代中國或中國人。
西學東漸後,日本開始與西方直接接觸,所以西班牙語“中國”壹詞傳入日本只是時間問題。1713年,儒家諾伊白石在翻譯介紹荷蘭地理書籍時,首次將“中國”與“支那”聯系起來,但他加在“支那”上的音標筆名的讀音不是“支那”,而是“阿沁”[9]。1783年,zhina也被采用作為藍雪梯的譯名,但他在這個譯名上加的註音只是“Xiyina”[10]。西化運動興起後,受西班牙語“中國”壹詞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外國學者將中國稱為“支那”,但這些外國學者在著作中將“支那”標註為“支那”的數量非常有限[11]。翻閱明治初期的教科書,我們不難發現,這壹時期有[12]根據英文“China”的讀音,為“zhina”添加假名;根據中國傳統稱謂“唐”的“卡拉”和“毛老考”的讀音,唐還有壹個筆名[13]。值得壹提的是,日本文部科學省發行的兩本地理教材,都將“zhina”的讀音標註為“QIA伊娜”[14],似乎意在倡導按照英語“China”的讀音訓練和閱讀“zhina”壹詞。
“支那”演變成中國常見的稱謂,讀音統壹為“阿信”,其實是甲午戰爭[15]以後的事了。為什麽甲午戰爭後“支那”的讀音變成了“支那”,而不是“中國”的英文讀音,也不是中國早期的日文名稱“卡拉”、“毛老考Xi”?這是壹個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壹位民國初年留日學生認為,這是因為“支那”的讀音與日偽、物件、將死諧音或諧音[16]。雖然我們很難斷言“支那”向“支那”的語音演變壹定與這些詞的諧音有關,但不管日本人是否用“支那”這個具有這些諧音意義的稱謂,在鄙視中國的社會環境下,聽者往往會聯想到這方面,這是事實。日本社會本應避免這種誤導的聲音,但實際情況就是想扭轉。如果甲午戰爭後,日本人仍然堅持明治初期文部省建議的方向,把“支那”用英語發音為“中國”,那麽至少問題不會復雜到生活在日本的中國人根據“支那”的發音把“支那”解釋為木偶或物體。
從以上觀點來看,有人認為現代日語“支那”的發音來源於西班牙語“中國”,這是不符合史實的。如果日語“支那”的讀音真的是由“中國”演變而來,那麽它的註音應該是“查伊娜”而不是“Xi那”。日語雖然音位不多,但也不是不能區分兩個音。
至於日語“zhina”的讀音“Hina”來自西班牙語“Sino”的說法,不值壹駁。誠然,西方社會有時用“Sino-”來表示“中國”,如“中美關系”表示“中美關系”,“漢學”表示中國研究等。但是,這些地方的“Sino”都是連詞,並不是用來單獨表示“中國”的語言。而且“Sino”在18世紀以前的西方著作中並不多見,但在“中國研究(法語:漢學,英語:漢學)”18世紀興起於法國,19世紀開始流行於歐洲之後,它就成了壹個常用術語[17]。受西方中國學的影響,日本京都的壹批學者在20世紀初組成了壹個名為“支那學會”的研究組織,並於1920年開始出版名為《支那研究》的學術期刊[18]。這裏的“支那學”雖然是“漢學”和“國學”的對應語,但“支那”並不是“國學”的音譯,而是意譯。初學日語的人都知道,“na”和“no”的語音假名完全不同。如果妳想音譯“西諾”,妳應該把它翻譯成“Xi昂”而不是“Xi那”。
值得指出的是,日本仍有部分右翼分子聲稱按照以往的習慣稱呼中國為“支那”。他們的壹個借口是,日語“支那”的發音“Hina”來自西班牙語單詞“中國”。既然中國允許歐美人叫“中國”,為什麽不允許日本人叫“Hina”[19]?這群人為了博取社會的同情和支持,不得不用這種方式誤導輿論,但如果我們也信以為真,甚至傳謠,那將是壹種悲哀。
3.中國的網站是否應該使用日語“支那”的註音作為域名?
新浪公關部認為,任何企業在命名時都不可能參考所有的語言,所以新浪命名“新浪”是正常的,不考慮日語“支那”的特殊含義;既然是巧合,新浪上的域名“新浪”。com和日語“zhina”發音相同,新浪當然沒有必要更改這個使用多年、影響廣泛的名字[20]。顯然,這種解釋與只要主觀動機沒有問題,即使客觀上對他人造成了傷害,也不承擔責任的理論沒有區別。筆者認為,如果新浪的域名真的是日語“支那”的標準註音,那麽新浪就有必要考慮如何妥善處理其域名給眾多生活在日本的中國人帶來的困惑。
為什麽中國旅行者對日語“支那”如此敏感?難道只是因為日本人口中的zhina與布偶、物件諧音?不要!大部分日本人之所以強烈反對日本人用“支那”稱呼中國,是因為中日之間發生了“國名事件”,讓中國所有人都深感屈辱。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時,日本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並沒有立即正式承認中華民國。在正式承認之前,如何稱呼中國?當時的駐華大使提出用與清朝和中國無關的支那稱呼中國[21]。1913年7月,日本政府根據公使對華提議,同意今後無論中國名稱如何變化,日本都稱中國21為“支那”。
1913年10月,袁世凱就任大總統,日本政府正式承認中華民國。雖然在中文版中使用了“中華民國”的稱謂,但在提交給日本天皇的奏折中使用了“支那* * *與中華民國”的稱謂。北洋政府發現日本對華稱呼不統壹後,立即指示駐日代理公使與日本外務省交涉。但在談判過程中,日本外務省自始至終堅持不放棄用日語“支那* * *和中華民國”稱呼中國的既定方針,只答應用中文“中華民國”稱呼,而不用“支那* *和中華民國”[22]。
當中國人通過艱苦的鬥爭終於結束了封建統治,建立了亞洲第壹個* * *共和國,有了壹個全新的國號的時候,作為近鄰的日本並沒有馬上承認,甚至單方面給中國冠以“支那* * *共和國”的中文國號。對中國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尷尬的了。因此,壹些有識之士從壹開始就對日本使用“支那”稱呼中國表示擔憂,甚至抵制[23]。但由於民初政局動蕩,關心“支那”稱號的人寥寥無幾。
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爆發時,中國人民的抗日情緒空前高漲。當然,這種情緒也體現在《支那》的片名上。
1919年11月,留日學生在中國出版的《大汗東遊》中,對日本稱中國為“支那”進行了猛烈抨擊。書中寫道:“雖然冒充中國繼承日本體制,讀漢文佛經,但‘中華民國’二字,甚至‘中國’二字,並不為政府和民眾所重視;而且蔑視我國,連‘摩訶斯年’都不用,只說切掉前兩個字後的左音就是支那。報紙、書籍、言論都叫支那。拋棄政府文件中的“中華民國”二字,刻意使用“支那* * *和國家”二字。不僅不符合國際禮儀,簡直不把我國當國家。中華民國成立八年了,日本人還是不承認。”[24]
先後留學日本的郁達夫、陳獨秀也在文章中鞭撻“支那”的稱號[25]。
在支那留學的學生表示無法承受被日本人稱為“支那”的屈辱的同時,反對日本稱中國為“支那”的聲音也在中國日益高漲。尤其是在北伐戰爭成功,南京國民政府正式統壹中國之後,這種呼聲達到了高潮。1930年5月,南京國民政府委員會書記楊希季在講話中公開譴責“支那”這壹稱謂[26]。後來國民政府指示外務省,今後凡是含有“支那”二字的日本公文壹律拒收[27]。6月下旬,《上海民國日報》(23日、24日)、《武漢日報》(26日)、《廣東民國日報》(30日)等報紙也發起了反對使用知娜的倡議。
面對中國民間和官方的反對,1930年10月,日本外務省要求內閣討論將中國的日本官方國號改為“中華民國”。日本內閣會議雖然采納了外務省的提議,但並未就中國的簡稱達成壹致[28]。因此,在這次內閣會議之後,雖然日本政府文件中不再出現“支那* * *與中國”的稱謂,但日本社會中簡稱“支那”的現象並未減少,甚至連外相在國會答辯的正式場合仍用“支那”稱呼中國。
九壹八事變後,日本外務省開始明確反對使用“支那”簡稱中國。當然,這樣做的動機並不是為了尊重中國人的情感需求,而是因為偽滿洲國成立後,作為國家概念的支那,和作為地理概念的支那,在空間上不再重疊。這時,如果繼續簡稱中華民國為支那,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支那作為壹個國家,就像支那作為壹個地理上的國家壹樣,包含滿洲。因此,日本外務省於1932年10月決定,為避免不必要的混亂,不再稱中華民國為“支那”;如果要稱呼中國,總會用全稱“(大)中華民國”[30]。
日本外務省的上述決定並未得到日本社會的廣泛認可。有學者陸續撰文指出,地理學中的“支那”是指中國,不包括長城以外的滿洲和蒙古[31]。既然滿洲在地理上不屬於“支那”,那麽繼續稱“中華民國”為“支那”當然不會混淆視聽。受此輿論影響,民眾和日本其他政府部門並沒有緊跟外務省,而是繼續稱中國為“支那”。幾年後,日本軍部挑起全面侵華戰爭。於是,日本外務省也壹改以往慣例,開始效仿軍方用“支那”稱呼中國,將“盧溝橋事變”稱為“支那事變”。
日本戰敗後,中國作為戰勝國派代表團到東京。應中國代表團的要求,盟軍最高司令部政治顧問團對“支那”的稱謂進行了調查,確認“支那”的稱謂含有貶義,於是在1946年6月命令日本外務省不得使用“支那”稱呼中國[32]。根據這壹指示,日本外務省迅速向各大報紙、政府各省、都道府縣發送了題為《關於避免使用支那稱呼的事項》的文件[33]。後來,文部科學大臣將這份文件轉發給各個學院和大學[34]。於是,“支那”的稱謂開始從日本政府文件、學校教科書、報刊雜誌、廣播中消失[35]。
時至今日,除了少數右翼分子仍在用“支那”稱呼中國,不斷刺激中國人的心理創傷外,正直的日本人拒絕使用這個詞,有關部門甚至堅持將教科書中戰時著作中的“支那”壹詞改為“中國”[36]。這個時候,如果中國的網站公然使用“支那”的註音作為域名,而且不給人壹個滿意的解釋,生活在日本的華人和了解中日關系歷史的海內外同胞會有什麽感受?
4.現代日語中“支那”的羅馬註音是“新浪”嗎?
《東京新聞》發表了題為《支那不是貶義詞》的報道。報道第壹段寫道:“運營中國最大門戶網站的新浪網21日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做出如下政策:拒絕部分學者提出的‘新浪(zhina)是對中國的貶義詞’的更名要求。理由是:‘Hina源於英語中國,本身沒有侮辱的意思。’[37]顯然,在這篇報道中,記者將“sina”音譯成了“Hina (zhina)”。換句話說,對於日本人來說,“新浪”的發音和“支那”沒什麽區別。
我們說日本Sina.com上域名“sina”的讀音是“Hina”,和現代日語“zhina”的讀音壹模壹樣,但我們能說現代日語“zhina”的羅馬註音是“Sina”或“SINA”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考察壹下現在的日語羅馬拼寫的形成過程和主要內容。
眾所周知,葡萄牙是最早與日本接觸的西方國家。隨葡萄牙商船赴日的耶穌會士為了方便傳教,翻譯了壹批天主教教義、祈禱書等傳教資料。因為當時大部分傳教士都不認識日本文字,所以這些翻譯資料都不是直接用日文書寫,而是用羅馬字拼寫。在這些翻譯材料中,日語音節“Xi”被拼寫為“Xi”[38]。這套由耶穌會士建立的拼寫規則,在日本禁教鎖國後被束之高閣,因此對後世沒有任何影響。
在禁教鎖國期間,只有荷蘭與日本保持著經常性的聯系。在與荷蘭人的交流過程中,日本出現了壹批精通荷蘭語的荷蘭學者。他們中的壹些人在寫書介紹荷蘭語的音韻特點時,試圖用日語假名標註荷蘭語的語音,從而建立日語假名與羅馬字的對應關系。例如,1810年,藤林春道制定了假名和羅馬字的語音對照表。在這個表中,筆名“Xi”的羅馬拼寫是“si”和“Xi”[3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美、英、法、德四國勢力在日本迅速擴張,英國式、法國式、德國式羅馬拼讀接踵而至,但競爭的結果是美國傳教士、醫生平文(,1815-191)筆名“Xi”在這種羅馬拼讀中被拼讀為“施”[40]。今天流行的“修正素體”,即“標準體”拼寫就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
由於平仄文字的拼寫主要是為了滿足西方人學習日語的需要而制定的,1885年,日本著名學者在蘭學者早期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壹套羅馬拼寫法,後來被稱為“日式”[41]。雖然“四”的發音與西方主要語言中的筆名“Xi”不同,但“日式”的倡導者仍然堅持用它來表達日語音節“Xi”。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規定“si”等羅馬音節的讀音,才能使五音圖的羅馬拼寫更加工整[42]。
如果我們比較壹下“日式”和“標準式”,不難發現它們之間有壹些明顯的區別。比如“日式”的首字母只用壹個羅馬字母,而“標準型”的首字母同時用壹個字母和兩個字母;“日式”不僅要求句子首字母大寫,還要求所有名詞首字母大寫,而“標準式”只要求句子首字母大寫。學者們就這兩種拼法的對錯展開了廣泛而激烈的爭論[43]。於是,在民族主義高漲的1937年,日本內閣推出了壹套羅馬拼法,叫做“命令式”。這種拼法除了簡化了“大”的筆名[44]之外,幾乎可以說是“日式”的翻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3日,即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的第二天,盟軍最高司令部向日本發布第二號令,明確命令日本政府在街道、村莊、車站設置羅馬地名時,采用“修正平原”或“標準”拼寫法。就這樣,被禁多年的“標準樣式”在美軍的介入下開始復興。
戰後,壹直將“祈使式”視為軍國主義產物的“標準式”支持者強烈要求日本政府廢除“祈使式”拼寫。另壹方面,“命令”的支持者主張,1937年通過的“命令”的拼寫應該在內部繼續,其依據是盟國沒有否認“命令”。兩大派系之爭的結果是,日本內閣於1954年底以通告的方式頒布了日本羅馬拼讀法。
通知裏有兩張表“日語羅馬拼寫”。第壹個表和1937年出版的《指示文體》壹模壹樣,第二個表是“標準文體”、“日本式文體”、“指示文體”不同部分的列表。通知在序言第壹條、第二條規定:壹般情況下,應當使用表壹所列的拼法,但在涉及國際關系或者過去的慣例難以改變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表二所列的拼法;第六條規定:“句首和專有名詞前綴用大寫字母書寫,專有名詞以外的名詞前綴可以用大寫字母書寫。”[47]
顯然,通知是妥協的產物,既肯定了“標準體”,又肯定了“指示體”和“日本體”於是,日本出現了幾套法定的日語羅馬拼寫體系。之後,由於英語影響的迅速擴大,英式羅馬拼寫,即“標準”拼寫在日本社會越來越流行[48]。現在,不僅街道和車站上的羅馬標誌用“標準方式”拼寫,日本人和公司的譯名也幾乎無壹例外地采用了“標準方式”拼寫。比如大家熟悉的“三菱”翻譯是“Mitsuibishi”而不是“Mitubishi”;東芝(日語發音:陶布魯諾)的譯名是東芝,不是Tosiba。
從上面可以看出,羅馬字“之那”在今天的日語中,理論上有兩種拼法:壹種是“新浪”,是“祈使式”拼法,與“日語”拼法壹模壹樣;另壹種是“Shina”,這是壹種“標準”拼寫。但無論用哪種拼法,專有名詞“之那”的羅馬註音前綴都必須大寫,因為這是5月4日日本內閣通告中明確規定的。所以嚴格來說,“新浪”、“新浪”並不是日語“支那”的羅馬拼寫或英文翻譯。
雖然現代日語“zhina”理論上可以同時拼寫為“Sina”和“Shina”,但實際上人們總是根據英語的發音將“zhina”拼寫為“Shina”。例如,美國加州大學Feugueur教授在《中日研究》發表的壹篇論文中,將日語“zhina”拼寫為“Shina”[49];如盟軍司令部政治顧問團在壹份關於“支那”的調查報告中,也將“支那”拼寫為“支那”[50]。如今,根據越來越有影響力的日語拼寫規則或“命令式”拼寫規則將“zhina”拼寫為“Sina”已經過時了。
動詞 (verb的縮寫)摘要
從上面的考察可以看出,有些人認為“Hina (zhina)”起源於英語國家的中國,本身不含侮辱性的意思”[51]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支那”壹詞早在9世紀初就從中國傳入日本,但日本與西方的第壹次接觸發生在16世紀。怎麽能說日語“支那”起源於西班牙語中國呢?!而且智娜的發音“hina”和“China”沒有直接的關聯。“中國”在早期傳入日本時,確實被翻譯成了“支那”,但譯者竹刀白石所加筆名的讀音是“阿沁”,而不是“支那”。幕末改革之初,日本與西方的接觸急劇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把中國稱為“支那”。但是,即使在這個時期,“支那”的讀音也沒有統壹為“支那”。“支那”真正成為日本人對中國的通用稱呼是在甲午戰爭之後,也是在這個時期,其讀音統壹為“支那”。因此,人們可以合理地懷疑,“支那(hina)”演變成中國的主要稱謂,在某種程度上帶有勝利者蔑視失敗者的感情和心理。
誠然,“之那”這個詞從字面上看並沒有什麽不好的意思,但壹個詞的意義和性質不能只看它的音標,還要看它使用的語境。維特根斯坦對這壹點理解得再透徹不過了。“壹個詞的意義就是它在語言中的用法”[52]。“理解語言不需要特定的語言遊戲和特定的生活形態;根據指稱關系理解詞義;.....諸如此類,都屬於語言用法的混亂,對語言用法範圍的誤解會導致哲學上的混亂或哲學上的問題。”[53]有些人在考察詞義時,只看到了詞和符號的要素,很少考慮語音的要素,更不要說語境也是考察語義的重要因素。在他們看來,只要“支那”本身沒有貶義,就沒必要太在意。如果是這樣,人們不禁要問:“之那”的含義難道不是人們在語言活動的過程中逐漸賦予的嗎?
辛亥革命後,作為外國的日本政府傲慢無禮,無視中國人民和政府的要求,拋棄了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中文名,單方面指定具有誤導性的“支那(hina)”作為中國的官方稱謂。這就徹底改變了“支那(hina)”這個詞的本來性質,“支那(Hina)”也因此演變成了日本人蔑視中國的典型象征。經過漫長的浴血奮戰,中國終於在日本崛起為戰勝國,並通過戰勝組織命令日本不得再使用這壹稱號,從而伸張了正義,實現了無數先烈的夢想。今天,作為他們的後代,我們當然不同意少數日本右翼分子翻案,再次用“支那(hina)”稱呼中國;當然,我們不贊成國內商業機構(包括網站)使用“支那”或其註音作為企業名稱。
但也要看到,用“支那(hina)”作為中國的國名和用其諧音作為商品名,畢竟是兩回事;況且,在日本,新浪的英文名“sina”及其網上域名“SINA”只是現代日語“zhina”的諧音,並非“zhina”的羅馬註音或英譯;更何況,連“新浪”都不是日語“支那”常見的羅馬註音。因此,我們不能因為Sina.com的“支那”曾經是壹個蔑視和侮辱中國的名稱,就要求它改變長期使用的域名“新浪”。抹掉用“支那”稱呼中國和用“新浪”作為網站域名的區別,混淆日語“支那”的諧音和其法定羅馬註音的區別,最終傷害的是我們自己的民族尊嚴。
新浪網上的域名風暴。com再次證明,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文社科這個“平臺”的支撐。如果新浪在命名時就考慮到了“新浪”和日語“支那”的諧音,就不會引起後來的爭論;如果他們對日語“之那”的發音、詞性、註音做了徹底的調查,在危機發生時就不會做出這樣的解釋了。當前,在大力推進科技興國和促進高新技術發展的同時,必須重視人文社會科學的教育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