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類長文本閱讀材料契合和當下“創新型”國家的熱點問題,材料壹以中國的四大發明“印刷術”切入,以中國印刷業遭遇危機為背景,講述了西方印刷技術的發展,以及與西方相比,中國傳統印刷術處理漢字的困難。材料二承接材料壹,介紹了解決中國傳統印刷難題的第四代排字機的運用原理和研制過程,指出我國精密漢字排照系統的自主創新與研制成功,使中文印刷進入了“光與電”的時代。材料三繼續接著材料二自主創新的問題,討論中國應如何利用傳統技術,實現現代的自主創新。
三個材料在內容上實現了傳統文化與科學技術的巧妙結合,這是本次實用類長文本閱讀的壹個特色,兼顧文化性和實用性。與壹模、二模考試相比,在長度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通過歷次考試已經適應了這樣的文章長度,在閱讀文章上應該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從出題上來看,這次三個材料分別出題,基本上題目都只與壹個材料有關,這樣出題信息相對集中,也為考生減輕了不少壓力。再者,與模擬考試相比,本次考試實用類文本的題目基本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也減輕了考生尋找信息點的壓力,節省了考試時間。最後,本次考試這是的題目答案基本都從文本中來,需要學生積累的題目比較少,只有兩個題目涉及考察到了學生的文化文化素養,壹個考查字音字形,另外壹個考查成語中字詞的意思,都相對簡單。
2、古詩文閱讀部分
古詩文部分原本應是整張試卷當中相對穩定的部分,但在這次考試中也體現出壹些新意。具體來說,文言文考查了兩篇文章,雖然兩篇文章都比較短,但閱讀量也相對增加,相對於現代文來說,古文閱讀量的增加使學生在文本理解上增加了更多的困惑點。文段壹考查了《呂氏春秋·去私》的內容,是壹段論述性文字,與學生平時接觸的人物傳記稍有不同,也體現了近幾年北京高考文言文文本選擇多樣性的特點。本次考試,選擇題考查點相對傳統,第壹題分兩小題考查實詞的意義,第二題考查虛詞,第三題考查文句理解;主觀題稍有新意,第壹個主觀題考查翻譯,第二個主觀題要求運用恰當是熟語描繪文章中提到的人物,考查學生的文化積累,第三個主觀題要求學生回答“善”在語境中的具體所指,也是壹個文意理解的題目。總體來說題目不難,雖稍有新意,但並無難點。文段二是這次文言文考試的亮點,內容來自於學生都熟悉的《論語·侍座》,采用了兩個標點版本,要求學生按照新的版本補充文句的說話人,然後根據自己的理解評價兩種標點方式的優劣,這就要求學生對課內文本相當熟悉,並且對文中的人物性格、誌向有相當的了解,這樣才能做出恰當的評價。本題不僅要求學生有讀懂文本的能力,而且要求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有自己的理解評價,難度較大。
詩詞部分考查了蘇軾的《醉翁操》,表達了蘇軾對歐陽修寄情山水、在自然中感受天籟之音的贊美。考生對蘇軾和歐陽修都相對比較了解,文本難度較低。從題型上來看,可以說是非常傳統,毫無新意。第壹題考查詩歌內容,第二題考查詩句手法,都是采取選擇題的方式,與2015年高考《奉陪鄭駙馬韋曲》如出壹轍。根據古詩的中心和手法,出題人設置了6分的古詩文默寫,考查了《琵琶行》《醉翁亭記》和《歸去來兮辭》等篇目。雖然采取理解性默寫的方式,但有4分都給了上下句,難度不大。
再有,斷句在本次考試當中沒有出現,是近幾年北京古詩文部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
3、散文閱讀部分
散文閱讀是本次考試最穩定的部分,從文章到題型都是學生最熟悉的內容,考察的都是散文最常規的三大題型:概括題,詞句賞析題和詞句理解題。選擇題的考察相對來說比較有新意,第壹個選擇題考查了現代漢語中壹詞多義的實詞的意義,第二個選擇題是對文學知識常識的考察,比如說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詩人年代等;也。文章選材為近幾年大熱的傳統文化類,以梅花入手,贊揚了梅花所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學生理解起來難度不大。
4、作文部分
第壹個題要求學生向同學介紹《三國演義》《四世同堂》《巴黎聖母院》和《平凡的世界》中的任意壹部作品,兼顧學生語文素養的考查和語文應用能力的考查。四部作品包含古今中外,要求學生有壹定的閱讀量,但四部作品學生都相對熟悉,難度不大。第二個題目讓學生發表對首都不文明現象的看法,屬於議論型微寫作,要求學生選擇壹種不文明現象進行論述,考查學生的論述能力及語言得體表達能力,學生很熟悉,沒有什麽難度。第三個要求學生以“圓”為題,寫壹首詩,考查學生的抒情能力和想像能力,具有文學素養的學生可以寫這個題目。
大作文部分破天荒地出了兩個有導語的命題作文,背離了前幾年材料作文的出題方式。第壹個命題作文“假如我與心中英雄生活壹天”,契合了“愛國主義”的熱點,特別適合學生發揮想象力,寫成壹篇記敘性文字,學生平時接觸這類文體較少,文學素養高、熟悉民族英雄人物的學生可以寫這個作文。第二個題目“深入靈魂的熱愛”,這個題目要求學生寫對生活中器物的愛,既能寫出記敘文、也能寫成散文,議論文也有立論的角度,可以談論現代人信仰缺失等問題,不過學生要註意“深入靈魂”這幾個字,要突出“靈魂”深處的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