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百年輝煌歷程
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動漫產業與當今新興產業的最大區別在於,這個充滿活力的創意產業已經有百年歷史。
縱觀世界動漫產業的發展,美國動漫產業的發展頗具代表性,可以簡單概括為五個階段。第壹部漫畫在美國1907上映,吹響了動漫產業的號角。這期間的動畫多為5分鐘左右的短片,制作粗糙,但在這期間實現了從黑白動畫到彩色動畫、無聲動畫到有聲動畫的轉變。1928年,華特·迪士尼推出了世界上第壹部動畫片《威利號汽船》,由此引發了第二階段。這壹階段,迪士尼公司推出了長達74分鐘的《白雪公主》,成為美國動畫片史無前例的創作,隨後又推出了壹系列動畫長片。第三階段:這壹時期,迪士尼公司幾乎每年都會推出壹部經典動畫片,如《仙遊》、《愛麗絲夢遊仙境》、《小姐與流氓》、《睡美人》等。其他動畫制作公司在迪士尼的排擠下紛紛倒閉,使得迪士尼在動畫電影產業中占據主導地位。第四階段:1967 ~ 1988年是美國動畫電影的休眠期,但電視動畫逐漸發展起來,出現了壹些電視劇電影,如《貓和老鼠》。而80年代的漫畫只有幾部,質量壹般。第五階段: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各大制作公司(如迪士尼、SKG夢工廠、華納兄弟(WB)、索尼影視娛樂、福克斯娛樂集團、派拉蒙影業、盧卡斯影業、環球影業、米高梅/UA等)紛紛涉足動畫行業,讓這個時期的美國動畫多姿多彩。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全球動漫產業的快速發展。
回顧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我們驚訝地發現,中國動畫產業在起步階段幾乎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動畫產業並駕齊驅。中國第壹部動畫電影《畫室裏鬧》於20世紀20年代初上映,僅比迪士尼的《威利汽船》晚兩年。如今,它已經有80多年的歷史了。而中國的漫畫,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911左右。目前已知最早的動畫片《射豬殺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記者從零星數據收集中國動漫產業歷史數據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用跌宕起伏來形容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是恰如其分的。從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中國的動畫產業應該算是壹個亮點。其中,1960年,上海動畫電影制片廠的中國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震驚了全世界的動畫界。而壹部膾炙人口的《大鬧天宮》讓世人領略了“中國動畫派”的獨特風采。在此期間,中國動畫界湧現出了許多優秀作品,如《無心快意》、《穆迪》、《傲骨將軍》等。然而,在隨後的壹段時間裏,中國的動畫產業進入了低迷期,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動畫產業才逐漸復蘇。黑貓警長、葫蘆兄弟、天書奇譚也成為那個時代熟悉而珍貴的記憶。
不能丟棄的民族文化之魂
歷史的車輪壹直在轉動。世界動畫史上每壹部成功的動畫電影都深深地鐫刻著時代的痕跡,經久不衰的作品往往承載著壹個民族的文化,反映著壹個民族的精神。
如今在中國,提到動漫作品,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想到米老鼠、唐老鴨、機器貓、龍珠、花木蘭等動漫作品。中國的西遊記從龍珠中借用了孫悟空的設計靈感,充滿中國文化韻味的花木蘭在西方人眼中被解讀為奇談怪論。誠然,在當今世界大同的時代,各種文化在不斷地相互吸收和交融。這雖然是對中國文化的肯定,但卻給我們展示了壹種侵蝕,這是對民族文化無形的侵蝕。
任何壹種文化侵蝕的背後都是經濟擴張的需要。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動漫產業。比如在英國,當地的數字娛樂產業已經成為該國第壹大產業,產值占其GDP的7.9%;在日本,動漫產業產值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排名第二,遠遠高於其他產品;在韓國,動漫產業產值幾乎占到全球動漫產值的三分之壹,成為韓國的支柱產業。中國動漫產業產值只占世界動漫產值的百分之壹,國土面積還不到中國壹個省韓國。動漫產業的產值其實是中國動漫產業的三十倍。
面對這樣的國際形勢,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財政部等部門關於促進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了壹系列促進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旨在大力推動我國動漫產業良性發展。
作為全球最活躍的市場和最具潛力的經濟中心之壹,動漫產業在中國無疑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來自“中國動漫遊戲人才高峰論壇”的數據顯示,到2006年底,18歲以下的動漫愛好者多達4500萬。市場決定了資本的流向,大量國內外資本的進入,使得國內從事動漫產業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截至2006年底,在中國工商部門註冊的動漫相關企業超過5400家,2006年中國動漫產業總規模達到6.3億美元。繁榮的背後是“給別人做嫁衣”的無奈。據中國上海電影學院舉辦的“2007中國動漫遊戲人才高峰論壇”統計,海外產品市場占有率高達90%,本土原創產品僅占10%左右。繼服裝產業之後,中國動漫產業再次成為全球動漫廠商的“加工車間”。如果把動漫行業看成是傳統行業,為什麽在壹個火熱的行業裏,有資本、有市場、有原料甚至有人才,我們卻成了加工者而不是領導者?
動畫培訓任重道遠。
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走訪了壹些企業,試圖找到答案。在業內做很多二次元動畫的《神和文化傳播》美術總監何老師認為,資本市場的耐心和作坊體制的格局阻礙了中國動畫產業的快速發展,作坊體制的原因在於人才。他強調,動畫是壹門綜合技能,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體,雖然中國有大約447所大學開設了動畫專業,學生近46.6萬人,但傳統教學方式導致的學術風格無法商業化,學校培養的人才不實用,這壹點仍然非常明顯。政府的大力支持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人才沒有實用性是無法創造更大價值的。企業承擔更重要的培養人才的任務似乎是杯水車薪,不同企業培養人才的標準也不壹樣。國內動漫界知名編劇金女士也認為,國內動漫人才是阻礙動漫產業發展的瓶頸。她強調,動漫人才的培養缺乏標準。這個標準不是企業制定的,應該由第三方根據企業的需求來確定。動漫人才是綜合型人才,學校培養基礎,但學校和企業之間應該有第三方。這個第三方的任務是深化技能培訓,制定標準,讓人才更實用。壹品天成工作室的王老師對人才的評價似乎更直接。他認為人才的評價標準應該是政府主導,以政府的技術管理部門為主,強調專業技能培養。他強調,任何行業的繁榮都是對國家有利的,人才的培養要有定位和引領。這不僅僅是市場的簡單行為,人才的儲備對國家也是有利的。
在整個參觀過程中,我們最大的發現是,中國的動漫人才已經成為業界普遍關註的焦點,最大的收獲來自於信息產業部電子人才交流中心獲得的信息。中心副主任王談到了中國動漫人才評價體系缺失的現狀,強調中國動漫產業發展落後於日本和美國,無論是人才培養體系還是市場運營體系都存在較大差距。所以中國動漫人才的培養是隨著市場來的,是壹個邊學邊做的過程。但是,隨著中國動漫產業的升溫,特別是過去壹年,中國動漫發展趨勢良好。經過近壹年的研究探索、論證討論,信息產業部電子人才交流中心已悄然建立起符合國家發展規劃、符合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特點、滿足企業需求的認證培訓體系。
據王介紹,這套體系最大的特點就是結合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和中國動漫企業用人的特點。定位於技能型、實用型人才培養,配套證書為國家計算機專業證書。在此,王認為,動畫作為藝術和技術的集合,很難統壹其藝術標準。藝術的商業化完全取決於市場的評估,但作為技術層面,應該有技巧標準。雖然中心推出的認證培訓體系標準是以技術為中心,但在技術認證過程中,培訓體系以藝術在技術中的應用和展示為主導,可以強化動漫人才的實際操作能力。該中心不同於以往的認證,全國計算機專業證書將采用全國通用、網上同號等級管理、網上查詢的管理方式。特別是持有國家計算機專業證書認證考試的動漫從業人員信息,將自動納入中國IT人才網專業數據庫,從而獲得更廣闊的職業前景。
現在,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瞄準了世界文化創意產業的未來,中國應該是未來全球文化創意盛宴的頭把交椅。放眼中國,文化素材、市場規模、資金註入、人才培養都在有條不紊、悄無聲息地推進,人才是創意產業的重中之重。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主導和企業的參與下,人力資源的提升必然會推動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如果各方都能共同努力,中國壹定能重新奪回世界動漫產業的主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