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奠定了中國科學技術的雛形。這時,中國進入了青銅器時代,鑄造和冶煉青銅器的是夏人。
技術高超,原始瓷器也出現了。到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科技體系基本奠定。鐵的用途很廣,煉鋼技術和鑄鐵軟化技術也出現了。夏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農業年鑒。有大型水利工程,包括都江堰和鄭國渠。創建十進制系統。本發明可以進行四則運算,乘法、開方等復雜運算,可以表示和計算零、負數、分數。壹些學者認為,計算有助於印度-阿拉伯數字系統。九因宋,世界上最簡單的乘法表,沿用至今。世界上最早的目錄之壹出現了。回歸年的確切長度被確定了。中醫理論初步建立。
秦漢時期編輯此段
中國古代的各種科技都已經趨向於九章算術。
成熟。農業中的輪作制度已經建立。中醫著作《神農本草經》、《傷寒論》出現。《九章算術》定義了中國古代數學體系。造紙術已經發明並得到了很大的改進。造船技術非常成熟。長城的修建反映了當時中國先進的建築技術。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動儀。有壹種衛星導航技術(跨洋衛星導航)。廁所的發明是世界上第壹個使用廁所的國家[2]。
魏晉南北朝時期編輯此段
劉徽、祖沖之和張子欣在數學和天文學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貢獻。裴秀的《六體地圖學》開創了中國古代地圖學的基礎理論。賈思勰的《齊·姚敏書》標誌著農學的成熟。王叔和的《脈經》、皇甫謐的《針灸經甲、乙》、陶弘景的《神農本草經》豐富了中醫學的體系。葛洪對煉金術的研究為中國的原始化學做出了貢獻。馬軍在機械制造方面的成就代表了中國古代機械制造的水平。謝飛和魏夢突然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車床。
隋唐宋時期編輯此段。
主要項目:宋代的科學技術隋唐時期經濟文化發達,使得科學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到了宋代,中國古代科技發展達到頂峰。
元代時編輯此段
阿拉伯和波斯的科學技術傳入中國。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前,招募了“歸隱星士”。他們翻譯並帶來了托勒密的《天文文集》、伊本·優努斯的《哈基姆星表》(又譯《哈基姆歷》)等天文著作。1260年,元朝繼承了晉國的舊制度,設立了四天臺。1271年,回族天臺正式成立,1312年,回族田健成立。後來,以紮瑪拉丁(又譯紮馬魯丁和紮瑪拉丁)為代表的壹大批天文學家受命管理這類工作。中國人在這個時候開始使用阿拉伯數字。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王勛、郭守敬完成了《紀年歷》的編纂。紀年歷以365.2425天為壹年,距離地球繞太陽壹周的實際時間只有26秒。擬定服役日歷時,列出了三次插值公式(求錯法),用疊基法、求錯法、勾股法、矢分法進行了細致的計算,其中將穆斯林發明的弧三角法應用於割圓術,得到了“矢分割圓術”(即球面直角三角形的解法)。1303年,朱世傑撰寫了《四元玉鏡》,將“天師技能”擴展為“四元技能”(四元高階聯立方程),提出了“消元”的解法。朱世傑還研究了有限級數的求和,並在此基礎上得到了高階差分的插值公式。壹般認為,歐幾裏得的《幾何原本》前六卷是明代徐光啟在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的幫助下翻譯介紹到中國的,但也有學者認為,早在元代,這本書就已經被來華的穆斯林帶到了中國。[3]中醫有了很大的發展,金元時期出現了四大學派。醫學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出現了“兼收並蓄,互通有無”的局面,極大地豐富了醫學知識的內容。《惠惠方》是我國大型綜合性惠惠醫學古籍。作者不詳。它有36卷,在北京圖書館可以找到壹些剩余的副本。該書多為中文書寫,有許多阿拉伯語和波斯語醫學術語及中文音譯。從殘書目錄中可以看出,《惠惠方》是壹部具有中西特色的醫學經典,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傷科和皮膚科。研究中國醫學史的學者從殘存部分推斷,《惠惠方》約有6000-7000方,其價值相當於中國古代醫書《外臺秘笈》。1291年,郭守敬指揮修建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包括7座水閘,每座水閘相距約半公裏,與鬥門同設計。郭守敬的設計是調節運河各段水位,引導船只通過水閘和鬥門的關閉和開啟順利通過。工程完工後,元世祖親自將這條164英裏長的運河命名為“通惠河”。通惠河是我國工程建設史上的傑作,其巧妙的方法與現在國外壹些運河使用的方法基本相同。元世祖在任時,開始重視農業,制定了有利於農業發展的政治措施,使農業水平大大提高。王鎮編著的《農書》有37卷36冊,是對中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全面系統的論述。《農書》共13萬余字,300余幅圖,全文分為《農桑通決》、《百谷譜》、《農氣圖冊》三部分。《農林牧漁水利》包括對農林牧漁水利的全面論述,提出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農耕思想。《百谷譜》介紹了各種作物的品種、特性、栽培、種植、收獲、貯藏和利用,將作物分為糧、菜、果、雜六大類,奠定了我國作物分類學的基礎。植物人物的描寫也是以往書籍中前所未有的。《農業機械圖冊》是農業圖書的重點部分,共分20類,包括田制、糧倉、船車、灌溉、養蠶、纖維編織、麻類等。它詳細介紹了257種農業機械,並配有306張插圖,比以往所有的農業機械書籍都更有價值。在活字印刷上,王鎮設計了木制活字和轉輪排字架,在1298用木制活字印刷了《旌德縣誌》;他的《制作活字印刷書法》(附於《農書》壹書末尾)是最早系統介紹活字排版印刷的科技文獻。
編輯這壹段明朝時期
總結
明朝的科技成就如繁星,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湧現出許多著名的傑作。徐霞客遊記
明初,由於朝廷鼓勵墾荒,水利和農業技術有了很大進步,手工業的繁榮造就了手工業的百科全書,如宋的《天工》,在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實用和科學價值。明熙宗經常親自參與木工的研究和實踐活動。明太宗年間,由於鄭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動,繪制海圖和使用圓規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他民間的科學著作,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地理著作《徐霞客遊記》等,都是流傳至今的科學名著,也是靠上壹層樓成就了中國的建築技術。16世紀,西方逐漸脫離黑暗時代,文藝復興開始,西方科學突飛猛進。大量西學隨傳教士進入中國,如徐光啟和傳教士利瑪竇翻譯的《幾何原本》。由於科舉推行八股文模式,刪減數學內容,珠算盛行,以計算為基礎的中國古代數學走向衰落。
數學
數學方面,王文素寫了算術寶典,程大偉寫了算術巨著,徐光啟譯了《幾何原本》,李之藻用同壹種語言寫了算術。
天文學
天文學方面,名著《白猿祭三光》(作者不詳)載有132幅雲圖,趙有勤撰寫了《皮象新著》,徐光啟吸收西洋歷法成果編撰了《崇禎歷書》,李之藻撰寫了《洪蓋通憲圖》,王希禪闡述了《孝安新法》。安裝中國第壹臺天文望遠鏡:雍。
地理
在地理方面,鄭和航海圖的編制,徐霞客寫的《徐霞客遊記》,最早的世界地圖《大通用地理圖》出現。顧著有《虞照誌》和《天下郡國誌》。
體系結構
建築方面,明初大規模土木工程,修建紫禁城,修建萬裏長城,擬寫成萬裏長城。
學習名著《原野》。
醫學科學
在醫學上,明朝成祖整理了普濟方,李時珍寫了《本草綱目》,楊繼洲寫了《針灸學名著》,陳世功寫了《正宗外科學》,吳有興寫了《瘟疫論》,張景嶽寫了《經典》,明朝是世界上第壹個接種天花疫苗的國家。
農業
在農學方面,於宗寫了《種樹書》,朱婷寫了《救荒草藥》,馬壹龍寫了《農學論》,屠本君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海洋生物專著,和於傑合寫了《獸醫學》壹書《元亨治馬》,徐光啟寫了《農業政策》壹書,還有玉米、紅薯、土豆、花生。
軍事學
在軍事科學方面,毛著有《軍事謀略》並出版了名著《火龍經》,趙世貞著有《神器譜》,孫著有《西之神機》,著有《火攻精要》,王煉編撰了中國第壹部系統的機械工程專著《新器圖》,戚繼光著有《紀紀》。
武器技術
兵器技術:1372年造了碗口矛,1377年造了手矛(小口徑管狀),14年底發明了“神火飛鴉”,1453年造了青銅矛(滑膛式),6543.00000000606年1558年第壹批1580年,戚繼光發明了“自制鋼輪火”(效果類似地雷);1642年,火槍出現在南京。
物理學
物理學方面,朱載堉寫了《節奏的本質》壹書,宋寫了《天工開物》,方以智寫了《物理學概論》,千家萬戶進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火箭發射試驗,孫做了放大鏡、顯微鏡等幾十種光學儀器,寫了《鏡子的歷史》。
清朝時編輯這壹段
康熙經過30多年的規劃、測繪工作,制成了《禦圖》。這張地圖“不僅是故宮的全景”
當時亞洲所有地圖中最好的,也比當時歐洲所有地圖更好更準確”[5]。乾隆年間,明嘎圖等人兩次被派往新疆等地測繪。最後,根據故宮全景圖和新的測繪資料,制作了乾隆故宮全景圖。這兩張圖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乾隆年間,官方修訂了《醫宗金鑒》九十卷,收集了許多新秘籍和經驗方,並對《金匱要略》和《傷寒論》進行了多次考證,是介紹中醫臨床經驗的重要著作。王清任的《糾正醫林中的錯誤》壹書強調了解剖知識對醫療的重要性,並對古籍中有關臟器的記載提出了質疑。他通過對屍體臟器的解剖研究,繪制了25種“我的眼睛校正臟腑圖”,糾正了前人的壹些錯誤。王希禪著有《小安新法》、《五行釋》等十幾部天文學著作。,肯定了西方歷法的先進之處,也指出了其中的許多不足和錯誤。他還對日月食的算法、天文資料的應用、回歸年的長短、歲差常數等問題提出了較為中肯的意見,促進了中國歷法算術的發展。梅文鼎整理和闡述了中國古代的歷書,還研究和介紹了西方的科學,有86種關於天文、歷法和數學的書籍。他的《中西數學通論》壹書幾乎總結了當時世界上所有的數學知識,達到了當時中國數學研究的最高水平。在書中的“方程論”部分,闡述了中國古代方程的獨創性,指出這種算法是西方所沒有的。中國古代算法的成就也在畢達哥拉斯度量和九數保古中得到證明。在“剖塊測量”和“幾何校正”部分,介紹了西方的球面學,討論和發展了西方的立體幾何。在準備、計算和比例數解法中,對西方對數和伽利略的比例規進行了講解和介紹。明加圖是四卷本《割線圓密度和效率的方法》的作者。由於當時從歐洲傳入的割線圓三法(圓直徑為圓周、孤背為正弦、弦背為法向量)只有公式,而沒有方法證明,中國創造了割線圓連接比法證明三個公式,並進壹步創造了“弧背為弦”、“弦背為弦”、“弧背法向量”等壹系列新公式,這些公式都是用的解析方法求解的。龔振麟在1841首創了鐵模鑄造法,撰寫了《鐵模鑄造圖解》,是世界上最早論述鐵模鑄造法的科技文獻之壹。李獨立發明對數演算,提出組合恒等式中的李恒等式。1872年出版了《查數法》,這是中國最早的素數理論著作。然而,由於清朝的文字獄和明朝延續科舉的八股,中國文人的思想變得僵化,到了宋代,他們失去了自由和活躍的思想。康熙純粹是對西方的科學技術感興趣,他扼殺民智,不讓樊漢人接觸科學技術。況且雍正禁教,後來閉關鎖國,西方先進的科學無法傳入中國,中西互相學習的機會也就失去了。中國科學逐漸失去了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