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節日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

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節日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

春節是全國人民慶祝的節日。無論是遠道而來求學的孩子,還是背井離鄉的辛苦遊子,在春節來臨之際,都會趕回家與親人團聚。中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春節的民俗也各不相同。作為壹個深圳人,我在深圳度過了十多個春節,發現深圳仍然保留著豐富的傳統文化遺產和傳統習俗。歷史上,6000多年前先民在此開荒,1700多年前東晉在此建縣,600多年前在此建南投古城、大鵬鎖城,300多年前大量客家人在此定居繁衍。深圳的前身寶安縣,當地居民既有廣府人,也有客家人,部分家庭至今仍居住在此。改革開放20多年來,深圳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和長城以南的百萬施工大軍,從而帶來了全國幾乎所有地區的文化。這就造成了深圳豐富多彩、多姿多彩的民俗,所以深圳的過年習俗極其獨特多樣。

和全國壹樣,深圳的原住民也把春節叫做過年。農村進入臘月中旬,就做準備,比如做年糕,買新衣新鞋,理發。23日至25日被稱為“占蔔年”。在送竈神上天的這壹天,家家戶戶都在竈神寶座前焚香點燭,有的甚至為儀式準備了糖果糕點和茶果,委托竈神向玉帝報告壹年來的善惡行為,並代其祈福。女人們開始忙於采摘茶葉(蛋糕)和清洗家具。從這壹天起,有許多禁忌,如不罵人和說謊。

五六年前,每到過年,深圳數百萬新移民、打工者返鄉團聚。深圳鬧市區冷清,沒有過年的味道。今天,隨著城市的發展,新移民和農民工加強了對城市的認同感。這種情況有了根本性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深圳過年。深圳人口結構和文化結構混合包容的特點,使得深圳過年逐漸形成新的民俗。

壹個是逛花市。作為壹個地處嶺南的城市,深圳過年逛花市的習俗絲毫不遜於廣州和香港。深圳春節今年已經舉辦了33屆。每年的花市都很熱鬧,新移民和外來務工人員也把除夕逛花市視為必去之地。二是除夕夜的習俗。過年前幾個月,大大小小的飯店、餐廳就壹直在大做文章,打廣告,用各種招數吸引人們提前預定。至於食譜,都是吉祥的,“從此幸福”。第三是旅遊過年。春節去外地觀光旅遊,是很多深圳人尤其是年輕人的選擇。國內的黑龍江、西藏、雲南、新疆、港澳,國外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甚至歐美,到處都有深圳人的足跡。比起吃團圓飯,聊天,看電視,逛花市,年輕人

他們似乎對家庭旅行更感興趣,因為他們通常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快,春節假期給了他們放松和旅行的好機會。據有關部門統計,每年初壹至初四有四五萬人乘坐民航航班出行。

雖然我是深圳人,老家是汕頭,但對家鄉的春節習俗還是略知壹二。壹種是祭祖。祭祖是為了紀念他們,說起來也很有意思,讓他們和我們壹起過年,表現了潮人謹慎追求未來的傳統美德,壹切美德孝為先。二是吃團圓飯。家家戶戶的房子全部裝扮壹新後,除夕將至。於是,家庭主婦們忙著準備壹年中最豐盛、最有意義的團圓飯。大多數人吃火鍋,潮汕人說是“圍爐而聚”的意思。三是發壓歲錢。這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在潮汕,只有沒工作過的才有壓歲錢,工作過的會給壓歲錢。潮汕人給很多壓歲錢。人們認為給予更多證明過去壹年有更多的收入,他們希望新的壹年有更多的收入。四是拜年,發“大吉”拜年,也叫“拜義”。初壹的淩晨,人們起床穿上新衣服,做的第壹件事就是祭奠自己。往往是晚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把期望給晚輩。早飯後,他們每個人都給親戚朋友拜年。潮汕俗話說“初壹初二有拜年之意,初三初四無意拜年。”都說越早拜年,越能看出它的誠意。所以有的人起床後馬上去給親戚朋友拜年,回來後才吃飯。無論人們帶多少禮物,橘子(潮州橘子)都是不可或缺的。大橘取其諧音“大吉”,取多取少無所謂,但不能是奇數。拜年的人進了親戚朋友的門,要看著不同的人,說不同的問候語。對老人說壹句“新年好”“壽比南山”,他們會露齒而笑。對於有工作的人,說“工作順利”“新年高”,聽的人會很愉悅;如果妳是商務人士,妳聽到最多的就是“新年大賺”“恭喜發財”;如果孩子在讀書,最希望的就是在新的壹年裏學習進步,取得優異的成績。給他們發這個問候,他們會對妳很友好的。落座後,主人會泡著名的潮汕工夫茶招待客人。臨走前,主人會在受禮人的禮物中留下兩個橘子,然後拿出自己的橘子進行交換,以求給對方帶來好運。

除了春節的習俗,還有壹些禁忌要避免。因為正月是壹年的開始,潮汕人往往將其視為新年吉兇的標誌。所以過年期間有很多“禁忌”。語言方面,禁止說“破”、“壞”、“無”、“死”、“輕”、“殺”、“輸”、“窮”等壹切不吉利的話。在行為方面,妳應該格外小心,不要打碎杯子、盤子、碗和盤子。不小心摔壞了,在場的人都要馬上說兩句吉祥話。

  • 上一篇:請問《月影傳奇》之後有沒有新的俠義之戀單機版?謝謝妳。
  • 下一篇:二年級語文梅花教案第壹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