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當代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令人擔憂
現代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生活在優越的家庭環境中,缺乏艱苦生活的訓練。他們享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物質成就,卻不明白成就的來之不易。他們思想活躍,自我意識強,但相當壹部分人集體觀念和社會公德意識淡薄,心理素質較差。他們註重自我、功利和道德取向的多樣化。有的把父母的地位、家庭的經濟條件、生活消費水平作為個人價值的體現。我們在中學生中做了壹項調查。當被問及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是否願意犧牲個人利益時,19.3%的中學生表示不願意或基本不願意,32.1%的同學認為人應該及時吃喝玩樂,不管別人。45.4%的學生崇拜風格明星,只有24.6%的學生崇拜革命偉人,偶像崇拜已經到了癡迷的程度;在社會公德方面,有的學生與自己的行為和認知脫節,認為社會公德可有可無,有的甚至認為社會公德是不必要的約束,限制了個人自由;壹些學生對幫助他人和參與社會福利工作漠不關心。鑒於這種情況,加強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的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二,中國傳統文化與人才培養
社會生活中的人總是從既定的歷史傳統、民族心理、文化氛圍、生活環境出發,在這些因素的交互影響下成長發展。雖然人們總想擺脫舊的傳統,抹去舊的烙印,創造新的生活和新的道德,但卻永遠無法克服傳統的影響。因此,如何剔除傳統中消極的東西,發揚和發揮其積極的方面,應該成為我們專門研究的課題。
首先要知道什麽是傳統。總的來說,傳統是過去的事情,是長期積累在社會生活和人們心理中,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仍然發揮影響和作用的現象。傳統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在人類的所有傳統中,文化傳統對人才的培養和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文化傳統是人類在今天之前所創造的精神現象的總稱,其內容主要包括從某種價值取向出發的哲學、政治、經濟、法律、倫理、文學、藝術和宗教思想的綜合。文化傳統雖然有很多內容,但是有自己的核心。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化傳統的核心可以說是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這種追求是貫徹在壹切思想中的壹條主線,即對美與醜的向往,對人類幸福的向往,對高尚道德品質的向往。因此,我們在研究傳統文化的時候,要重點研究它與人才培養的關系,因為在人類傳統文化中,有值得我們借鑒、吸收和弘揚的因素和內容,對人類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那麽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什麽呢?顧名思義,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創造的精神現象的總稱。它包含了極其豐富的內容。就其主要內容而言,可以概括為三個特點:
1,崇尚道德,自強不息。
在中國整個傳統文化中,倫理思想貫穿始終。揚善抑惡,追求崇高的思想道德,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陶冶美好的精神情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思想,也壹直是大多數思想家所追求的。在與人相處中,既要有自強不息的創造精神和進取精神,又要有設身處地、愛人如己的寬廣胸懷。只有“與天地和諧”,才能算是壹個高尚的人。
所謂自強不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壹種不屈不撓的艱苦奮鬥、百折不撓、鍥而不舍的精神。中國古人所提倡的精衛填海、龔宇移山、誇父追日等故事,就是這種精神的生動體現。自強不息的精神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得以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精神支柱。無數仁人誌士英勇不屈,以至於不惜犧牲生命捍衛領土,維護國家尊嚴,都離不開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
2.它強調理性和智慧的重要性,追求真理和辯證思維,具有濃厚的思維傳統。
中國先秦最著名的儒、墨、道、法四家,都非常重視理性和智慧,強調人對真理認識的重要性。以老莊為首的道家特別註重辯證思維。在老莊看來,任何事物都有其對立面,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相互轉化,任何事物都是既絕對又相對的,絕對中的相對,相對中的絕對。我們把自然和人類社會看作壹個統壹的整體,力求從整體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角度去觀察和分析這些現象。《大學》說:“古之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國;如果妳想治理妳的國家,妳應該首先把妳的家人聚在壹起;要想家人團聚,先修身體;欲修身,先正心;要想正確,先真誠;如果妳想真誠,先讓他知道。知理而後誠,誠而後正,正而後修,修而後同,同而治國,治國而後平天下。”這段話全面系統地表達了儒家關於人生根本意義和目的的觀點,認為人要在完善自己的基礎上完善自己的社會,同時在完善社會的過程中完善自己,生生不息。
3.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識和人文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在文學藝術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是人類所有文化中最重要、最寶貴的瑰寶之壹。中國人壹直喜歡用詩歌的形式來表達他們的思想和感情。起源可以追溯到《詩經》之前的舜帝時代。這壹傳統歷久彌新,貫穿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詩經》以其鞭撻社會醜惡、向往美好生活的獨特智慧,審視著不同境遇下人們的思想感情;《楚辭》尤其是《離騷》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永恒傑作,表現了關心人民、熱愛祖國、追求理想、改造現實的頑強奮鬥精神。此後出現了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幾次文藝發展高潮,創造了絢麗多彩、光彩奪目、魅力永存的文藝,以其獨特的方式孕育和培育了中華民族特有的人文素質和民族精神。
第三,傳統文化與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來看,中國傳統文化對培養和提高人的思想、審美、文化和道德素質具有重要意義。21世紀是壹個各方面競爭激烈的時代。如果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發展,就有可能被淘汰。競爭有很多方面,包括經濟競爭、科學競爭、管理競爭和人才競爭,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競爭。在人才的競爭中,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中國傳統文化中崇尚道德、重視智慧、強調文化藝術修養、註重人文素質培養等思想,有利於新時期人們思想素質的提高,應認真加以弘揚。
第四,傳統文化道德教育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中國傳統道德規範無論是在今天還是在未來都具有重要價值。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僅在中國,在世界各國,人們的道德素質都下降了,這是市場經濟負面影響的結果。市場經濟解放了人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極大地促進了財富的增加,但同時也充分張揚了人們的利己主義和貪婪欲望,從而造成了與傳統道德的激烈沖突和世界性的道德水準下降。
因此,在道德建設中,弘揚優秀傳統道德,抑制人的利己主義和貪欲的膨脹,做到克己復利,是壹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絕不能脫離本民族的文化傳統。任何文化都是既繼承又創新的。民族性和時代性的統壹是壹切民族文化發展的普遍規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道德建設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和發展。要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用切實有效的優秀道德規範教育人,繼續從娃娃抓起進行人生觀、道德觀教育,培養適合21世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