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傳統漫畫的形式

中國傳統漫畫的形式

最早的卡通和漫畫的出現與早期國家的發展

/lsmh/newsShow.asp?id=19

本傑明簡介

本傑明,原名張斌。著名的漫畫家和插畫師都是華人世界乃至國際漫畫家的壹線水平。服裝設計專業畢業,從事服裝設計、免費廣告插畫、動畫制作等行業。

這位傳奇青年藝術家以其獨特的前衛畫風和貫穿作品的“真”精神贏得了無數掌聲。從賣出65438+萬冊的《地下室》到獲得東方國際原創漫畫藝術大賽金龍獎,再到剛剛問世的《我們要去哪裏》,本雅明壹直堅持水彩畫和寫實畫風,用漫畫小說的形式讓受到日本漫畫影響的中國孩子眼前壹亮。

本傑明新書《我們去哪兒》封面1漫畫人物。

本傑明在書上簽了名。

觀眾在本傑明的作品前拍照。

4動漫迷在照片板上“塗鴉”。

2006年,金鷹漫畫嘉年華又迎來了壹位帥氣的漫畫家。是的,他是本傑明。

這位國內新銳的實力派漫畫家,電影《七劍》海報的作者,剛來長沙時就對國內的漫畫家提出了批評。

昨天,本傑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漫畫發展緩慢是因為“漫畫作家的創作水平太差”。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是國內漫畫家的優勢。

漫畫家應該反思自己。

“為什麽有人喜歡看日本漫畫?因為別人的東西比我們的好。如果能出好作品,還擔心賣不出去嗎?”昨天早上,本傑明穿著時尚休閑的衣服,坐在房間裏,帶著壹些興奮談論他對中國漫畫的看法。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量日本動漫產品湧入中國市場,使得中國本已脆弱的動漫岌岌可危。這種情況在當時並不被重視,很多漫畫家仍然認為自己的作品是最好的。本傑明說,現在漫畫家終於意識到沒有人讀過他們的作品,抱怨也隨之而來。他們抱怨政府對動畫不夠重視,但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作品中的問題。“讀者心中形成了很高的閱讀預期,但實際上國產漫畫作品很難達到自己要求的高度。這種反差讓很多讀者對中國漫畫失去了信心。”

本雅明認為,要改變中國漫畫的落後局面,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漫畫家的努力,尤其是漫畫家,不僅要對中國漫畫的現實負責,還要反思自己創作中存在的問題,而不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自己身上。

中國漫畫應該符合中國國情。

看過《記住》的人都知道,本雅明的漫畫有很強的現實主義風格。豐富多彩的畫面風格,厚重深刻的人物形象,貼近時代的故事內容,使本雅明漫畫成為反映社會現實的利器。用本雅明自己的話說,他的漫畫“反映了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下的社會生態”。

本傑明說,中國現在就像壹個大工地。大家都在工地上忙著生存,卻很少考慮自己未來的生活方向。當欲望與現實發生沖突時,他們往往會處於自我的迷茫之中。此時,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已經變得越來越模糊,甚至只存在於欲望的滿足和釋放中。“我的漫畫有壹種原始的凝重和粗獷之美。雖然它們有時令人沮喪,但卻能讓人反思。”本雅明說,他的作品風格就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形成的。

另外,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是國內漫畫家的優勢。“特別是壹些經典的文學作品、民間故事、成語故事,都可以作為漫畫的題材。”本雅明認為充分利用這些主題應該是中國漫畫發展的助推器。

莫比烏斯環並不容易。

盡管對中國漫畫的現狀不滿,本傑明還是肯定了國內漫畫家的努力。“莫比烏斯環並不容易。我相信背後有壹個優秀的團隊。”本傑明稱贊這部動畫電影投資654.38+0.3億元。

“看完這部電影,我很感動。在某些技術方面已經達到世界水平。雖然在劇情和管理上還有先天不足,但這並不能讓我們否定中國動畫的努力。”本傑明說,雖然《莫比烏斯環》票房表現不理想,但本傑明相信,只要電影背後的團隊還在,“他們的下壹部作品壹定是中國最好的!”

體驗了中國三四十年代的傳統漫畫。

大概1930,我是浙江壹中的壹名中學生。我的第壹幅漫畫是幾個學生打疫苗時做鬼臉,刊登在校刊上。後來我模仿當時流行的詩詞漫畫,畫了幾個采蓮的姑娘。用它作的詩是《荷田甜在江南》,抄自樂府。

1932因考試中反對搜查被學校開除。1933,去了上海大同大學附屬高中。當時上海是漫畫最繁榮的城市。可以說是漫畫家雲集,漫畫報刊眾多。1933開始上學,壹邊投稿壹邊進入漫畫界。他的大部分作品發表在林語堂主編的幽默刊物《論語》、《宇宙之風》、《時代漫畫》、《上海漫畫》和以魯、、、葉為中心的《獨立漫畫》上,部分作品還發表在《大美晚報》、《新報》上。中國大多數漫畫家都是自學成才的。那時候,我們的前輩,比如豐子愷、、魯、葉,都很照顧我們這些初學者,也有很多漫畫家,比如張樂平、、。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只是個初學者,幾乎不可能追上他們。當時模仿的是上海英文報紙《紫林西報》的俄羅斯漫畫家薩帕茹。他的卡通線條流暢,人物形象生動準確。但這種模仿並不能讓我出人頭地,所以我就把人多的大場面作為我的漫畫符號,在30年代末得到了同行的認可。我不知道創造力的價值,但我得到了它。真是“瞎貓碰上死耗子”。那時候我的世界觀和藝術觀都不成熟。政治上,因為痛恨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的長期野蠻侵略,以及在中國執政的蔣介石對日本的不抵抗政府和專政,所以改變了政治思想,特別是在1936看了斯諾的《西行漫記》(原名《紅星照耀中國》)之後,對中國的* * *產黨有了壹點了解。所以1938年,上海被日本占領,成了壹個島。我不想做亡國奴,就辭了銀行職員的工作,瞞著母親去了延安。

我是1940年4月在延安魯迅文藝學院加入中國* * *生產黨的,秋任黨支部書記,總支書記壹直呆到人民日報編輯部,1952。這對於我來說也是壹次心智的鍛煉,但我在這篇文章中只談我在漫畫中的藝術和思想的變化。

當我去陸毅的時候,我開始在學校的墻報上發表漫畫,那仍然是上海的風格。墻報在學校門口橋兒溝那條街,有人來看墻報。當他們看到卡通片時,他們轉身離開了。這時候我們都在附近的合作社裏偷偷觀察,說明我的漫畫不被群眾欣賞,畫了兩三遍之後,我就再也沒興趣畫了。1942年春,同為滬上左翼漫畫家的蔡若虹、張鄂在軍社舉辦安諷刺展,諷刺開會遲到、坐在窯洞門口養雞吃雞蛋的“新居民”等幹部思想作風;兩個女幹部互相搭訕:“妳當科長就要結婚了”,話題“科長行”;那個洗頭洗腳的小子,口袋裏揣著幾支自來水筆的紅軍幹部,題為《文化水平提高了》。延安很少舉辦這樣的展覽,很多幹部都來參觀。不久毛主席大概知道了這件事,就帶了幾個隨從去看漫展。那天是我值班,我陪主席看的。偶爾聽不懂,就做了壹些解釋。因為時間太久,想不起來問的是什麽作品。我看了以後送上門,請毛主席批評。毛主席回答,“漫畫要發展”。當時我水平低,不敢問是什麽意思。毛主席沒說什麽。展覽結束後,康生要求將展覽送到當時安塞縣的社會部門,時間大約是三四月份的1942。“諷刺展”當時並未引起波瀾,周揚也泛泛而問。但當時蔡若虹似乎對諷刺展有些意見。展覽結束後,他把三個人的畫都放在壹起,由他保管。這些畫被造反派拿走,直到“文革”,再也沒有歸還。我不知道他們在哪裏。

1942年5月,中央召開文藝座談會,對整個文藝起了很大的作用,明確了文藝為廣大人民服務的方向,使許多文藝工作者從亭臺樓閣走向工農兵。但我並不是壹下子就明白了這種變化,而是逐漸明白了。現實是我漫畫農民就是不愛看。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前寫的《新民主主義論》中也講了新文化的大眾化、民族化、民主化、科學化,在《反對黨八股》壹文中也講了為中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清新活潑的中國風、中國氣派。這些都是我在腦子裏琢磨的。1943期間,我隨陸毅藝術團下鄉,看到的都是話劇和秧歌,但也體會到了當地藝術受群眾喜愛的程度。當時還有壹位文學系的孔覺同誌。他下鄉的時候收集了壹些群眾的語言、成語、歇後語,所以孔傕的小說在當時很受群眾歡迎。但他收集的群眾語言是保密的,我和他是老鄉,我就借了看。真的是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於是我效仿帶著筆記本下鄉,收藏了十幾年,直到“文革”被造反派拿走,大概有十幾本,後來再也沒有歸還。就舉壹個例子,我從群眾收集的成語中,畫了壹幅漫畫《死老鼠摸不著冷》,諷刺審判中的“四人幫”張春橋的醜惡行徑。我的很多漫畫都是用這種生動的語言,人們喜歡看我的畫。

1942年8月,毛主席接見了三位漫畫家,這也是中國現代漫畫史上的壹件大事,過去也寫過文章。毛主席說我在延安《解放日報》上發表漫畫諷刺沿河植樹存放不當,指出哪個地段管理不善,否則對沿河植樹整體不利。因此,分清個別與壹般、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對於克服當時漫畫的不當誇張和片面性非常重要。這種問題存在於我們的諷刺展覽作品中。

我個人覺得在延安接受這種教育很重要,促使我轉變政治立場,改變藝術觀點。但當時延安被國民黨包圍封鎖,經濟困難,刊物少,藝術實踐少。只能說當時處於思想醞釀階段。可以說,自己在延安的漫畫創作的轉變,要在東北實踐才能實現。

在東北日報四年,我畫了很多以反對美帝國主義為主題的政治漫畫,幫助蔣介石打內戰。社長、總編輯、編輯的指導和幫助,以及群眾的鼓勵,讓我的漫畫成長。我的漫畫被放大貼在街上,被東北解放軍的壹些縱隊作為時事教科書。我還創造了壹個穿著美軍軍服的人,太陽穴上貼著兩塊黑色的方形頭痛膏,這是舊上海的青紅幫流氓經常用的。這個形象既展示了蔣介石的出身,也展示了蔣介石在戰場上屢戰屢敗的“痛與痛”。當時東北解放區的軍民都認識貼著頭痛膏藥的江主席,於是我被國民黨特務機關列入哈爾濱暗殺黑名單,因為我“侮辱了領袖”。

1949結尾,我被調到北京人民日報社。當時看到了三位蘇聯漫畫家的作品,Kuklinikeser,他們都在藝術學校接受過基礎訓練。我在漫畫裏有點自慚形穢的時候,是在壹所黑暗的中學,也恰逢當時對蘇聯“壹邊倒”的“熱潮”。這種學習是無效的。從65438年到0953年,壹位波蘭畫家Kobzdyi訪問了中國,看到了我的作品。他直言我的漫畫沒以前好看了,讓我醒悟。

新中國成立後,我去了北京,後來我被分配到中國美術家協會工作。我們不能只關註漫畫的壹個方面,我們的視野已經擴大了。過去東西方接觸比較生疏,有很多古典的民間藝術,延安沒有。

中國傳統繪畫,我在中學時就有機會接觸,因為我的叔叔是中國清代大書法家何。他家有很多書畫,但那時候我還小,看不懂很多國畫。大概,大部分都是古色古香,單調乏味。進城後,當時中國畫還沒有轉型,仿古、仿舊之風很強。但是齊白石的畫不壹樣。他的詩和畫讓人感覺煥然壹新。從他的畫中,我了解到中國的詩和畫本來就是中國創造的,中國畫是可以用的。漫畫為什麽不能用?這樣的移植對漫畫的民族化肯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當然會有困難。我不會寫詩,漫畫裏的老五字七律也不和諧。我會用打油詩或者順口溜代替古詩詞,也是很好的搭配。我也很重視白石老人用的題目的巧妙:他畫了壹盤紅櫻桃,題目是“我女兒的嘴色”,畫了兩只小雞相撲,題目是“我們明天會互相呼喚”,不同於西方壹些畫櫻桃畫櫻桃,雞畫雞。我們現代漫畫裏也有壹些外來的教條,比如說沒有文字的漫畫才是上品。這幾年西方漫畫都用《無題》做標題,我們也跟著做。如果無題用得好,漫畫也能增添趣味。無題用不好,別人看不懂。現在很多無題漫畫其實都想不出標題。除了書法,我的書法沒有基礎,但可以和我的畫統壹,兩者並不互相排斥。小學暑假作業裏練的是《淩飛經》字帖,簡直是煎熬,每壹筆都要模仿,束縛了人的手腳。我喜歡看漢字的結構和氣勢。我從何典那裏不知道廣東人管畫畫叫“畫”,但我明白那是兩種筆法的統壹,所以我不想學“中”“偏”之類的用筆方法。我真的學會了,我的漫畫又變成了國畫的味道。總之,我在漫畫中尋求“民族化”,不想以國畫的形式。我不希望漫畫被國畫過去,所以成了老話,賠了夫人又折兵。

漫畫需要大量的營養來滋養先天不足。中國的文學、藝術、文化、歷史、民俗,甚至醫學知識都可以選擇閱讀。買了中藥方子才知道黃金也可以入藥。所以我覺得壹個漫畫家最好是壹個知識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聖人。以前我們國家有兩個年輕的漫畫家,他們的漫畫理念與世俗不同。後來才知道,他們倆都是大學哲學系畢業的。可惜兩人都沒畫漫畫。如果我能學好哲學,我的漫畫思想深度會不壹樣。

我畫漫畫已經70年了。因為熱愛漫畫,所以不怕變心,也不怕自己受挫,所以堅持下來。我愛我的國家,我也愛中國* * *產黨,雖然我犯過錯誤。沒有這些,就沒有我漫畫的成長和發展。

  • 上一篇:魯爾區對中國東北地區可持續發展啟示
  • 下一篇:中國四大名魚的黃河鯉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