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木蘭詞》中有“鏡上畫黃”的詩句。中國最早的剪紙作品見於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公元386-581年)團化五幅剪紙。這些剪紙被反復折疊,圖像之間沒有相互覆蓋。
剪紙在唐代壹直處於大發展時期。杜甫《彭亞行》詩中有“溫湯足我足,紙足我魂”的句子,以剪紙招魂的習俗已在當時民間流傳。現藏於大英博物館的唐代剪紙,可見當時剪紙的手工藝術水平極高,畫面構圖完整,表達了壹種天地之間的理想境界。流行於唐代,雕刻的花木圖案具有剪紙的特點。比如日本正倉醫院的“堆陽”圖案,就是典型的手工切割藝術表現形式。到了唐代,還出現了剪紙制作的雕版印刷。人們用厚紙把它刻成蠟紙,然後把染料印在布上,形成美麗的圖案。此外,敦煌莫高窟還出土了唐代和五代的剪紙,如雙鹿塔、寶塔和鹿塔等。,屬於“功德紙”範疇,主要用於供奉佛像和裝飾寺廟道場。其畫面構圖復雜,內容具體,還有《菩薩像》、《抱菩薩像》等水墨畫,是剪紙和繪畫的作品。南宋時期,已經出現了以剪紙為職業的職業藝術家。據宋人細心的《武林舊事》記載,此時杭州已有數百個“小經濟體”。其中,有專事“裁紋”的,有擅長裁“各家之字”的,也有專事裁“各色”的。
宋代造紙業成熟,紙制品種類繁多,為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例如,它可以作為民間禮品的“煙花”,貼在窗戶上的“窗花”,或作為燈籠和茶杯的裝飾。宋代民間剪紙的應用範圍逐漸擴大。江西吉州窯用剪紙作為陶瓷的圖案,通過施釉和燒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間也用剪紙的形式,用驢、牛、馬、羊等動物的皮在皮影戲中雕刻人物;藍印花布工藝制作的雕刻版,用油紙板雕刻成圖案,刮印的圖案用剪紙工藝制作,分陰陽刻。長隊應該被切斷,以區分事實和真相。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藝術成熟並達到頂峰。民間剪紙手工藝藝術的應用範圍更廣,比如民間燈籠上的花飾、扇子上的裝飾圖案、刺繡圖案,都是用剪紙作為裝飾進行再加工。中國更多的人經常把剪紙作為裝飾品來裝飾家居,美化家居環境。比如門垛、窗花、櫥櫃花、婚禮花、天花板花,都是用來裝飾門、窗、房間的。
剪紙藝術雖然來自民間,但在清朝已經成為壹種民族藝術,甚至當時的皇室和國家都離不開剪紙。北京紫禁城的坤寧宮是清朝皇帝的婚禮洞房。按照滿族習俗,皇宮前後窗的窗紙都是貼在外面的。墻壁貼著壁紙,四角是黑色的“Xi”剪紙角花,天花板中央是黑色的龍鳳花剪紙。宮殿兩邊過道的墻上也貼著剪紙。從剪紙的圖案、材料、色彩來看,與普通農民的天花板花、墻花相比,除了剪紙圖案略大外,基本沒有區別。20世紀初,在蔡元培、魯迅、劉半農、周作人等先進知識分子的倡導下,五四新文化運動奠定了中國民俗學的雛形。他們廣泛收集民間文獻資料,同時也盡量收集民間藝術作品,包括民間剪紙。20世紀30年代,藝術家陳誌農在北京開始了民間剪紙的研究和創作。他以速寫和剪影的形式,描繪了老北京的大量風土人情,如街頭小販、作坊工匠、大排檔和采茶工、集市和廟會、市場裏的閑人。
20世紀40年代,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剪紙開始出現。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了“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文藝方針。此後,延安陸毅藝術家陳書良、張定、李群、顧源、夏風等人開始學習當地具有深厚群眾基礎的民間剪紙,收集、挖掘、整理和研究民間剪紙,創作了大量反映邊區人民生產、生活和戰鬥的新剪紙。作品采用傳統的民間風格,描寫了抗日戰爭和邊區建設的新內容。它促進了大眾剪紙的產生和發展,革新了傳統的民間剪紙。1944期間,西北民間新剪紙作品首次在陜甘寧邊區展出,拉開了新中國成立後剪紙藝術發展的序幕。可以說,延安剪紙開創了中國剪紙的新紀元。
新中國成立後,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指導下,藝術家們創作了大量表現社會主義新人、新事物的新剪紙,開辟了剪紙創作的道路,豐富了我國民間裝飾藝術的形式和內容。在新剪紙的創作中,兒童、體育、雜技、歌舞也成為剪紙最常見的題材。
剪紙藝術自誕生以來,在中國歷史上從未中斷過。它豐富於各種民俗活動中,是中國民俗歷史文化中最豐富的藝術形式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