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村,位於江蘇省江陰市區東,華士鎮西。華西於1961年建村,最初面積0.96平方公裏,人口1500多人。40多年來,在吳仁寶老書記的帶領下,華西人努力發揚“艱苦奮鬥,團結歸口,服務分配,實績到位”的華西精神,建設了壹個社會主義新農村。近年來,華西先後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模範村民委員會”、“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化典範村示範點”、“全國鄉鎮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鄉鎮企業先進企業”、“全國大型壹檔鄉鎮企業”、“全國鄉鎮企業科技工業園”等殊榮。並被國內外各界人士,贊譽為 “天下第壹村”!華西金塔是它的標誌性建築,七級十七層,高98米。
華西村,始終堅持走***同富裕的道路不動搖。目前,村民家家住300到600平方米的別墅,有1000萬到1億的資產,有1到3輛小汽車。2005年,華西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全村還建有塔群、隧道、龍西湖、橋文化、天安門、山海關、世界公園、農民公園、以及百米金塔、千米長龍、萬米長廊、萬米長城等80多個旅遊景點。自改革開放以來,已接待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賓客來考察、訪問。現在,每年遊客接待量在1000萬人以上。
“個人富了不算富,集體富了才算富;壹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算富。”華西富了,堅持做到“三不忘”(不忘國家、不忘集體,不忘左鄰右舍及經濟欠發達地區)。2001年6月份以來,通過“壹分五統”的方式,將周邊16個村納入華西***同發展。目前,壹個面積超30平方公裏;人口超3萬人的大華西,人心所向,壹呼就應,文明富裕,穩定和諧。今後五年內,華西還要投入資金5.2億元,搬遷村民2700戶,在“山北”建設壹個“萬畝農林科技示範園區”。這樣,既可以通過“拆老廠房建新廠房,拆老屋基建新公寓房(別墅‘修修補補’)”的方式,節約土地2500畝,又能建成壹個以“糧、果、樹、漁”匯聚的生態旅遊觀光園。
新的2006年,村黨委老書記吳仁寶同誌,又被中央確定為第三批保持***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第壹個全國重大典型後,在全國產生了積極、巨大的影響。現在,按照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強調的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華西村又制訂了新的“十壹五規劃”。也就是“十壹五規劃”內,要實現“五個五”(到2010年,實現年銷售500億,幸福、富裕5萬人,花5個億到外省、市合作搞5個旅遊景點,建壹座50萬平方米的物流“商貿城”,接待國內外遊客500萬人,迎接建村50周年)的新目標,實現經濟和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努力建設壹個更加文明富裕、協調和諧的“天下第壹村”!
千百年來,從中國農村裏只走出去過零星的暴發戶,壹個區域的整體富裕則是從未有過的事。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中國絕大多當數農民終於告別了饑寒的威脅,日益走上了小康之路。更有些地區,從本地的實際出發,堅持集體經濟,實現了***同富裕。典型的如江蘇的華西村、北京的韓村河村、河南的南街村等等。這類明星村的***同特征是,都有壹個願意幫助群眾集體致富、團結有效率的黨支部和村委會,都有壹個目光長遠且有威望的領頭人,都拋棄了單壹的農業經營,有壹個或幾個具有相當規模的龍頭產業。在物質方面得到較好滿足的同時,這些村莊的精神文明建設情況如何,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樣的效果,積累了什麽樣的經驗?帶著這些問題,我參加了北京大學研究生赴華西村學習考察團,用壹周的時間,對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情況進行了了解。華西村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組建的,現有380戶人家、1500多人。70年代,華西村開了間小五金廠,從此沖破單壹農業經濟,走上了農副工綜合發展之路。1995年,該村為中國鄉鎮企業最大經營規模第三名,最高利稅總額第壹名。目前全村95%以上的勞動力投入了工業生產。村民收入來源有基本工資、超產增效獎金和公***福利。村裏沒有壹個暴發戶,也沒有壹個貧困戶。 黨支部和村委會是華西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者,村裏保持著"壹套班子、幾塊牌子"的組織結構,下屬"精神文明開發公司"負責具體策劃實施。華西村黨支部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由來已久。華西村是六十年代農業學大寨運動的典型,當年的不少模範人物,今天仍在村領導班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現今起著精神文明宣傳教育作用的設施多是在八、九十年代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陸續建造的。這些設施主要包括:展現創業歷程的華西之路農民公園;貫通全村、彩繪畫棟的萬米長廊;作為華西村象征建築的華西金塔;功能齊全的體育,天下第壹村"的氣勢,又兼顧了教育與實用的功能。如華西之路農民公園既是村史教育基地,同時也是休憩場所;多少年來在農民心目中視為神聖之物的寶塔,現在成了華西人接待親朋、飲食購物娛樂的賓館;而匯集了各國代表性建築的世界公園,則不僅是只供觀賞的建築模型,還是可以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所有這些,都體現出華西人講求實際、不務浮華的農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