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紅夷大炮技術特征
紅夷大炮是16至19世紀之間的英制前裝重型滑膛炮,經中國人仿制後,種類多達百種。其技術特征是: 1)彈藥較重,可達數公斤乃至10公斤不等。彈丸是由石、鐵、鉛等材料制成的球形實心彈,奇巧絕倫,形制及使用方法多種多樣,是以直接撞擊目標而起破壞作用的。如此藥彈相稱,保證其射程較遠,殺傷力較大。 (2)炮管長度2壹3米,呈前細後粗型,口徑大多在100毫米以上,倍徑(指火門至炮口之距離與內徑的比例)之比多在20壹40之間。其鑄造極為復雜,采用整體模鑄法,有科學的工序和法式要求,並有新型設備、儀器等輔助設施的配合。各部比例合適,炸膛的幾率低,所鑄之炮的質量提高。 (3)多系重型鐵炮,也有銅制,自重35壹500()公斤不等。如紅夷大炮在中國的發展頂峰是在清康熙朝,此時所造的905門火炮中,重量在250公斤以上者有201門,其余為250公斤以下的輕炮。 (4 )紅夷彈藥施放程序化、“炮表”化。此外其尾部較厚,有尾珠,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調整射角,配合火藥量改變射程。炮身上裝有準星、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紅夷炮由車運載,可以任意奔馳。
[編輯本段]紅夷大炮的局限性
紅夷大炮鑄造精良,威力不凡。相對於中國的傳統火器,從紅夷炮鑄造所遵循的“模數”、施放時的“炮表”化、輔助設施的配備、炮彈的多樣化、射程的遠近(射程可達2-4公裏不等)、爆炸力的高強度中可看出,其威力著實驚人。但它的局限性也不小,如長於攻城,拙於野戰,更別提守城了。裝填發射的速率不高。且炮體笨重,無法迅速轉移陣地,故在野戰時,多只能在開戰之先就定點轟擊,當對方情勢發生逆轉,則往往無法機動反應。
[編輯本段]紅夷大炮在寧遠大戰中
寧遠城堡裏面的要塞炮是從澳門外海遭遇風暴擱淺的英國巡洋艦上打撈的18磅艦炮。全中國只有兩個地方部署(北京20門和寧遠10門)。 這種架退式前裝滑膛火炮,每發射壹次,都會嚴重偏離原有射擊戰位。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需要經歷復位、再裝填,再次設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驟。訓練最有素的英國海軍也只能2分鐘壹發的射速。 前裝火炮是沒有可能提高射速的,因為發射壹次以後,必須灌水入炮膛,熄滅火星,以幹布幫在棒子上伸入炮膛去擦幹,再填入火藥,助燃物,塞進去炮彈,然後再點放,這些動作相當緩慢和煩瑣,還不包括修正炮位。 這是前裝火炮的通病,能兩分鐘壹發就不錯了,可惜壹匹奔跑的戰馬在壹分鐘內能跑的距離相當可觀,來得急開第二炮嗎? 所以前裝火炮的特點是射速慢,但威力大,轟城墻沒有問題,可對付騎兵那是笑話。 紅夷大炮在實戰中表現優異,引起了明朝的重視,除了進口以外還大量仿制,但是明朝末期國力不濟,無法鑄造和進口更多造價昂貴的紅夷大炮。但是紅夷大炮以逐漸成了明朝軍中重型火器的中堅力量,將原來的重型大口徑火銃淘汰。 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徑火銃在原理上與這些紅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裝滑膛火門點火式的,但是具體做出來就大有區別了。明朝前期火銃多以銅為原料,內膛呈喇叭型,炮管顯得單薄,以其口徑而言炮管顯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與現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銃”相同。這種火銃與紅夷大炮相比火藥填裝量少,火藥氣體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過熱,射速也慢,以銅為材質雖然不易炸膛,但是費用教高(銅是鑄造貨幣的金屬),而且銅太軟,每次射擊都會造成炮膛擴張,射擊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為武器而言壽命太短,唯壹的優點是重量輕。在動輒重數千斤的紅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銃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紅夷大炮在設計上確實有其優點,它的炮管長,管壁很厚,而且是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3米左右,口徑110-130毫米,重量在2噸以上。 紅夷大炮最突出的優點是射程,對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環節,即使現今也不例外。明朝自制鐵火銃的最大射程不超過三裏,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險;而壹般三千斤的紅夷大炮可以輕松打到七八裏外,史籍記載最遠可達十裏!十裏相當於現代五公裏多,相當遠了,曾經對這個數據產生過懷疑,但是西方的同類型火炮的性能證明了這個數據是準確的(當時西歐各國已有領海這壹概念,當時的領海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來定的,16世紀末期的領海是三海裏,約合五點五公裏)。遠射程的紅夷大炮結合開花彈,成了明朝末期對抗後金攻城的最強武器。當時的戰法為:將後金的騎兵誘入城頭紅夷大炮射程,然後用開花彈集火射擊,效果顯著。 1639壹1642年,明清雙方展開松錦大戰,雙方均使用了紅夷大炮,明軍在關內加緊造炮,清軍把紅夷炮用於大規模的野戰和攻堅。清軍僅松山壹役,就調運了炮彈萬顆,紅夷炮37門,炸藥萬斤,到陣前備用。松錦戰前,清軍由於火炮量有限,質量低劣,攻城時,每每不下,因而攻堅戰往往被視為畏途。松錦壹降,清軍再攻堅城,往往炸毀城墻近百米,這在以前明清戰爭史上是絕無先例的。明軍對清軍火炮的長足進展十分驚訝。如1639年明將樊成功口報:“達賊將松山25,26兩日狠攻,城中拾得打進炮子601余個,俱重十余斤,目下南墻所裝紅夷炮37門。 松錦戰後,明軍關外火炮大多落人清軍之手,只有駐守寧遠的吳三桂部,尚存有十多門紅夷大炮,而此時屯兵錦州的清軍已擁有近百門紅夷大炮。清人曾揚言:“將炮壹百位擺作壹派,憑它哪個城池,怎麽當得起三四日狠攻?當時尚為明朝服務的著名西洋傳教士兼軍火專家湯若望驚呼道:“彼(指清軍)之人壯馬潑,箭利弓強,既已勝我多矣,且近來火器又足與我相當?孰意我之奇技,悉為彼有。”“目前火器所貴西洋大銑,則敵不但有,而今且廣有之矣。這段話反映了湯若望的震驚,也說明了壹個難以逆轉的嚴酷的真情實況。 公元1642年,皇太極命漢八旗諸頭領率所部炮匠到錦州鑄神威大將軍炮,1643年又派人赴錦州督造紅夷炮,像這樣壹批批地遣官造炮,說明當時的錦州已成為清軍火器的制造基地。今人黃壹農認為:當時所鑄成的35門鐵心銅體的“神威大將軍”火炮,其品質已達世界最高水平。此炮以銅鑄之,前細後粗,長2.83米,隆起四道,重1950公斤,用藥2.5公斤、鐵子5公斤,安裝在四輪炮車上,具有身管長、彈藥量大的優點,是攻摧堅城的利器。清軍於1644年人關後,農民軍雖還能利用原有的不成規模的火炮和新制火炮與精於騎射、擅長野戰和炮戰的清軍抗衡,但他們再也無法阻擋以先進的紅夷炮群裝備為主的清軍。清順治年間,出於鎮壓農民軍和消滅南明抵抗政權的需要,火器生產的勢頭有增無減。清廷在北京設立炮廠、火藥廠,由兵仗局統壹管理,由此導致了清代第二次火器生產的高潮。 不能不說紅夷大炮對中國火器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此後二百余年,清朝進行了大量的仿制,盛極壹時,可說紅夷大炮的式樣已經成為軍隊火炮的制式,從而壓制了其他先進火器的研制和裝備。從整體上說,清朝對紅夷大炮沒有進行過任何技術革新,只是壹味加大重量,以求增加射程,火炮的制造工藝遠遠落後於西方。 第壹次鴉片戰爭時期,虎門要塞的大炮重八千斤,射程卻不及英艦艦炮,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江陰要塞竟然裝備了萬斤鐵炮“耀威大將軍”。這些炮看似威武,實際上射程還不如明朝進口的那些紅夷大炮,加之開花彈的失傳造成與英軍對抗時吃虧不小。十九世紀中葉是西方武器大換代的時期,火炮技術大大改進:工業革命使得武器制造業使用了動力機床對鋼制火炮進行精加工,線膛炮和後裝炮也開始裝備軍隊;火炮射擊的理論與戰術在拿破侖的實踐中新的發展;同時因化學的進步,苦味酸炸藥、無煙火藥和雷汞開始運用於軍事,炮彈的威力成倍增長。反觀清朝的火炮,仍然使用泥範鑄炮,導致炮身大量沙眼,炸膛頻頻,內膛的加工也十分粗糙,準心照門不復存在,開花彈也失傳,缺少科學知識兵勇的操炮技術比不上明朝!兩百年前讓明朝的先進武器紅夷大炮在兩百年後已經風光不在,老態龍鐘,無法抵禦西方列強的入侵了。 紅衣大炮本為西洋火器,明朝所用紅衣大炮多為進口,雖然也有仿制但質量遠遜於原品,既然明朝工匠自己都造不出好的紅衣大炮又如何能幫後金造出更好的神武大炮,而後金在經濟、科學、文化、工藝等方面全面落後於明朝,更不可能自己造出更好的大炮,因此後金所造大炮必然借助外力,而後金周圍有能力制造超過紅衣大炮的國家只有俄國,再看康熙年間皇帝親征以壹萬清軍對抗600俄軍,得勝後不但釋放了所有俄軍俘虜並發還武器,而且在後來簽訂的條約中還做出了很大讓步,將大片土地劃給俄國人,實在不像凊軍所為。兩件事加在壹起似乎可以得出這樣壹個結論,當年後金以北滿的土地換取了俄國人在火器方面的支援,而當清朝在中原的統治穩固後,便將俄國人趕出了北滿,只給了額爾古納河以西的壹塊土地,這有點像戰國時期秦國的張儀用600裏土地欺騙楚王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