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思想家,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壹,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壹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二、孔子
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範:“克己復禮為仁”。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並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觀點。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余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大。
三、 鄧析
春秋末法家先驅,名家。鄭國人。曾任鄭國大夫,並創 辦私學,以所作《竹刑》(寫在竹簡上的法律)教人,宣傳法治,“民之……學訟者不可勝數”(《呂氏春秋?離謂》)。他“操兩可之說,設無究之詞”,對後來辯者頗有影響。《漢書?藝文誌》著錄《鄧析》,系後人托名所作。
四、 曾子
以孝行著稱。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認為“忠恕”是孔子“壹以貫之”的思想。又主張“慎終(慎重辦理父母的喪事)追遠(虔誠追念祖先),民德歸厚”、“犯而不校(計較)”等。《大戴禮記》中多記載其言行,相傳《大學》亦為其所著。後世封建統治者尊其為“宗聖”。
五、子思
戰國初哲學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孫。相傳曾受業於 曾子。宣揚儒家道德觀念“誠”,以為“誠”是世界本原,以“中庸”為其學說核心。孟子曾受業於他的門人,將其學說加以發揮,形成了思孟學派。後世封建統治者尊其為“述聖”。
六、墨子
春秋戰國時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創始人。承襲殷周傳統思想形式,但增入“非命”與“兼愛”等內容,反對儒家的“天命”和“愛有差等”說,以為“執有命”是“天下之大害”,力主“兼相愛,交相利”,不應有親疏貴賤之別。處世奉行“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精神。其“非攻”思想,反映當時人民反對戰爭的意向,其“非樂”、“節用”、“節葬”等主張,為反對貴族“繁飾禮樂”和奢侈享樂生活。又重視生產,強調“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
七、莊周
他繼承並發展老子“道法自然”觀點,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主張齊物我、齊是非、齊大小、齊生死、齊貴賤,提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壹”的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為文汪洋恣肆,想象奇麗
八、 荀子
其學說總結先秦諸子學術思想,對古代唯物主義有所發展。如反對天命、鬼神迷信之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思想。如以為人能通過“天官”(感官)及“天君”(心)之知覺認識客觀,並強調思維優於感覺。又認為“凡萬物異則莫不相為蔽”,為獲得正確認識,必須使心“虛壹而靜”。與孟子“性善”說相反,認定人性生來本“惡”,“其善者偽也”,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才可以為善。其政治觀為“禮治”與“法治”相結合,堅持儒家“正名”說,強調尊卑名分,主張“法後王”(效法文、武、周公之道)。
九、董仲舒
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將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串為壹,形成封建神學體系。其說以“天人感應”說為中心,以為“君權神授”,“天”對地上統治者經常用符瑞、災異等表示願望或譴責。又將天道和人事牽強比附,以論證其“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觀念。還提出“三綱五常”的封建倫理,並宣揚“黑、白、赤三統”循環的歷史觀。
十、 揚雄
提出以“玄”作為宇宙萬物根源之學說,並強調如實地認識自然現象的必要,並認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終”,駁斥了神仙方術的迷信。在社會倫理方面,批判老莊“絕仁棄義”觀點,而重視儒家的學說,認為“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法言?修事》)。
十壹、王充
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論學以為“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猶夫婦合氣,子自生矣”(《論衡?自然》),即“氣”之運動產生萬物。自然界之“災異”,是“氣”變化之結果,與人事無關。又以為:“夫天道,自然也,無為;如遣告人,是有為,非自然也”(《遣告》),人之生命與精神,均以“精氣”為物質基礎,“死而精氣滅”(《論死》),不承認有脫離形體而獨立存在的靈魂。
十二、 嵇康
崇尚老莊,講求養生服食之道。在哲學上,認為“元氣陶鑠,眾生稟焉”(《明膽論》),肯定萬物均稟受元氣而生。又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說,主張返回自然,厭惡儒家煩瑣禮教。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