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盔甲,唐宋時期達到巔峰。其中尤以北宋時期的冷鍛甲為最強。
文章開篇,我們簡單梳理壹下中國鎧甲發展史。
中國鎧甲,最早有竹木制作的。大概上古時期,斬木為兵。用削尖的木頭做兵器,鎧甲也只好采用竹木制作。但是部落首領等重要人物,有可能穿戴青銅制作的甲胄。民間傳說蚩尤82兄弟銅頭鐵腦,可能就是戴了青銅頭盔。
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普遍裝備皮甲。所謂皮甲,就是皮革制造的鎧甲。
戰國策講,吳國“衣水犀之甲者,億又三千。”意思是吳國有穿著水牛皮鎧甲的戰士十萬三千人。可見當時的鎧甲的材質,以皮革為主。大家不要以為皮革鎧甲質量不好,其實經過加工處理的皮革非常堅韌,有很強的防禦力。
秦始皇兵馬俑坑中,有很多石制的鎧甲,其實都是模擬皮甲的形制制作的。真正的秦兵所穿的應該也是皮甲。因為石甲,制作非常復雜,費工費力;防禦力極低,還非常沈重,沒有任何使用價值。所以不可能有人穿石甲。
秦漢之際,鐵甲逐漸走上歷史前臺。
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和鐵資源的累積,鐵甲逐漸成為戰場的主流。近年來出土的西漢鎧甲,都是鐵甲。在長安、洛陽、內蒙、河北等地,都曾經出土過漢代鐵甲。其工藝已經非常成熟。壹套漢代鐵甲,有2400多片鱗片。防禦力很強。
復原的漢代鐵甲
漢代以後,魏晉南北朝,鎧甲又有重大發展,防護面積更大。防禦力也更強。特別是出現了馬鎧。所謂甲騎具裝者也。《宋史·儀衛誌》:"甲騎,人鎧也;具裝,馬鎧也。"
唐朝十三鎧。
唐代的鎧甲,***有十三種。根據《唐六典》記載,十三種鎧甲分別是:明光、光要、細鱗、山文、烏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
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烏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制造材料命名。
十三鎧中,以明光甲最為知名,防禦力也最強悍。
另外,很多人以為鎖子甲是西方獨有。其實早在唐代我們中國就有了鎖子甲。可能還真就比西方還早幾百年。中國之所以壹直盛行麟甲,就是因為麟甲比鎖子甲更抗擊打,比板甲更靈活。
總之,唐代的鎧甲極其堅固。以至於刀劍等利刃難以對其造成傷害。很多武將士卒,紛紛改用鐵鞭、鐵鐧、骨朵等打擊類兵器。
更上壹層樓的宋代鎧甲。
宋代鎧甲在形制、材質等方面,與唐代鎧甲壹脈相承,只是增加了防護面積。宋代著名的步人甲,就是在唐代步兵鎧甲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壹種能覆蓋全身的重型鋼鐵紮甲。
宋代最強悍的鐵甲,並不是漢族發明的。而是西北的羌族。他們制作的冷鍛甲,獨步天下,堪稱中國鎧甲的巔峰。
冷鍛甲,故名思議。是用冷鍛技術制造的甲,宋沈括於《夢溪筆談》卷十九中對其有詳細的說明。
青堂羌善鍛甲,鐵色青黑,瑩徹可鑒毛發,以麝皮為綇旅之,柔薄而韌。鎮戎軍有壹鐵甲,櫝藏之,相傳以為寶器。韓魏公帥涇、原,曾取試之。去之五十步,強弩射之不能入。嘗有壹矢貫劄,乃是中其鉆空,為鉆空所刮,鐵皆反卷,其堅如此。凡鍛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鍛之,比元厚三分減二乃成。其末留箸頭許不鍛,隱然如瘊子,欲以驗未鍛時厚薄,如浚河留土筍也,謂之"瘊子甲"。今人多於甲劄之背隱起,偽為瘊子。雖置瘊子,但原非精鋼,或以火鍛為之,皆無補於用,徒為外飾而已。冷鍛甲之前,鐵甲壹般都是加熱之後進行鍛打。這樣方便加工。提高效率。
但是羌族人,采用獨特的冷段技術,“不用火,冷鍛之,比元厚三分減二乃成”,生生將壹片片厚厚的金剛,用錘子敲打到三分之壹的厚度!這其中所消耗的人力可想而知。而其強大的防禦力也令人不可思議。“去之五十步,強弩射之不能入”!
所以說,冷鍛甲才是中國鎧甲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