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是指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系的總的、根本的看法。
“方”是指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世界觀決定世界觀,世界觀具體化。哲學是世界觀和世界觀的統壹。
2.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
哲學為具體的科學提供了世界觀和藥方的指導,科學研究也應該以科學的世界觀和藥方為指導。
3.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什麽?
就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也就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1)什麽是原生、思維和存在?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就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2)思維與存在是否同壹,即思維是否能正確反映存在,對此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4.唯物主義:
基本觀點: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原,物質是第壹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衍生物。基本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現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
5.理想主義
基本觀點: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源,意識第壹,物質第二。意識決定物質,物質依賴於意識。基本形式: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
6.什麽是辯證法?什麽是玄學?
辯證法主張用聯系、發展、綜合的觀點看問題。
形而上學提倡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
7.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階級屬性上的革命性變化:過去哲學是剝削階級的哲學,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內容的革命性變化:①馬克思主義哲學第壹次在實踐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壹;唯物辯證自然觀和唯物辯證歷史觀的統壹。(2)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實踐的基礎上實現了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壹。
馬克思主義哲學功能的革命性變化:過去哲學只註重解釋世界,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更註重改造世界。
7.關於本質
實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理論的精髓。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三個代表的精髓。
8.世界的物質性原則。
自然是物質;人類社會是物質的。意識是物質的衍生物。因此,世界是物質世界,它的真正統壹性在於它的物質性。
方*:我們想問題,做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使主觀認識符合客觀實際。
9.物質是什麽?
辯證唯物主義的概念認為,物質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並能被人的意識反映出來的客觀現實。
物質世界的特點是客觀實在。
物質世界的根本屬性是運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壹。
10.法律
規律的含義:事物運動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法律的客觀性:法律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規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的運動、變化和發展都是有規律的。
方*:壹定要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不能違反規律。否則會定期處罰。人可以認識和把握規律;並且根據規律的條件和形式,我們可以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人類。
11.什麽是意識?
意識的起源——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意識的生理基礎是人腦的功能。
意識的本質——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想象
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無論是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的形成離不開社會實踐。
12.意識的作用(意識的主動性)
認識世界——表現為:有意識的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意識活動是積極的、創造性的和選擇性的。世界上只有未知的東西,沒有未知的東西。
改造世界——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即人通過實踐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中的東西,創造出永遠不可能在人的參與下出現的東西。
調節心理——高昂的精神可以把人推上去,使人努力;無精打采的精神會使人悲觀、沮喪、喪失鬥誌。
13.尊重規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理解和運用法律的必要條件。
尊重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
方*:要把尊重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片面強調任何壹個方面都是錯誤的、有害的。
14.實踐的含義和特征。
實踐是指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壹切物質活動,是從主觀到客觀的活動。
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
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
實踐有社會史。
15.為什麽說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
實踐是知識的源泉。實踐是認知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的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這個道理要求我們在實踐中認識真理、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真理、發展真理。
16.為什麽說真相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壹個標誌著主客觀壹致性的哲學範疇,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真理和謬誤常常相伴而生。
人對同壹個確定的對象會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但正確的理解只能有壹個,即真理只能有壹個。真理和謬誤之間的界限不應該混淆。真相面前人人平等。
17.認知是重復的,無限的。
認知的重復:人們對壹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需要從實踐到認知、從認知到實踐的重復。
無限認知:人類的認知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壹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波浪式的前進或螺旋式上升。
方*: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真理、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真理、發展真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18.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個壹般特征,矛盾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本質和核心。
19.如何理解接觸
聯系是事物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
聯系的普遍性:要求我們從聯系的角度看問題。
接觸的客觀性:要求我們避免主觀性和任意性。
聯系的多樣性:它要求我們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20.堅持整體和局部的統壹。
整體和部分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能與整體分離;整體不能脫離部分;關鍵部分可以決定整體功能。
方*: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全局,統籌規劃,選擇方案,實現總體目標。同時,必須重視局部的作用:做好局部,以局部的發展帶動整體的發展。
21.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要把握系統內部結構的整體性、有序性和優化趨勢,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
22.發展的普遍性
發展就是事物的進步和崛起,新事物的出現和舊事物的消亡。
自然在發展;人類社會在發展;人的認識是發展的。
23.事情有光明的前途,也有曲折的道路。
事物的未來是光明的。因為新事物必然會戰勝舊事物。
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為新事物戰勝舊事物需要壹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方*:要對未來充滿信心,鼓勵、支持、保護新生事物,讓他們發展壯大。也要做好走彎路的準備,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驗。
24.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為新的量變開辟了道路,使事物在新的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事物就是這樣從量變發展到質變,再在新的質變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往復,不斷前進。
方*:積極積累量,為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要果斷抓住機遇,推動質變,實現事物的跨越和發展。反對急於求成和優柔寡斷。
25.矛盾分析法
矛盾是對立統壹的,這就要求我們堅持壹分為二的方法。
矛盾的同壹與鬥爭。
矛盾的普遍性:壹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矛盾總是有的。要求我們勇於暴露矛盾,積極尋求解決矛盾的正確途徑。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事物及其每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則。要求我們重視試點,學習先進,認真推廣。
主次矛盾要求善於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同時,要統籌兼顧,處理好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要求我們考慮全面,善於區分主流和支流。
26.辯證否定?
辯證否定是對事物本身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壹個環節。它是事物之間的聯系。辯證否定的本質是“揚棄”。方:壹定要樹立創新意識。我們應該有革命的批評精神。我們既不能肯定壹切,也不能否定壹切。
27.創新的意義
推動生產力發展,促進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變革,推動人類思維方式和文化發展。
28.尋求社會的真諦(歷史唯物主義的壹部分)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於社會存在。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起反作用。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強大動力。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要求我們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29.什麽是人的價值?
人的價值有兩個方面:個人的責任和對社會的貢獻。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評價壹個人的價值,主要看他的貢獻。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貢獻。
30.如何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我們必須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以人民的利益為價值標準。
31.如何創造和實現人生的價值?
根本途徑: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
客觀條件:在個人與社會的統壹中實現價值。
主觀條件:自強不息的成功。
二
1.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為壹種精神力量,可以在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
對社會而言:文化和經濟相互交融。文化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
對個人而言:文化具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特點。優秀文化可以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作用: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傳統文化具有時代性、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
優秀傳統文化起到促進作用。
落後的傳統文化起著阻礙作用。
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3.世界文化多樣性
表現在:①民族節日②文化傳承。
為什麽要尊重文化多樣性?①原則:文化既是民族性的,也是全球性的。②現狀: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③意義: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如何尊重文化多樣性?正確的態度是:既要認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取長補短,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②原則: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文化壹律平等的原則。
4.文化交流
途徑:商貿、人口遷移、教育,以及親友聚會、郊遊和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
文化交流的意義: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化的發展,促進中華文化的發展與進步,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促進人類文明的繁榮與進步。
大眾傳媒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日益顯示出強大的文化傳播、交流和享受功能,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大眾傳媒的發展,可以用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先進的價值觀,使人們潛移默化地接受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可以生動、快捷地向公眾宣傳先進模範人物的事跡,有利於發展先進文化,弘揚文化主題。
5.文化創新
根本途徑:立足實踐,創新。
對於傳統文化,我們應該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對於外來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
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克服兩種錯誤傾向:壹是必須反對“封閉主義”和“保守主義”;第二,要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他們要從自己的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努力學習,開拓進取,創作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6.中國文化的三大特征
歷史悠久——世代相傳,壹脈相承;漢字: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壹脈相承的重要見證。
博大精深——獨特性、地域性、民族性
包容就是求同存異,兼收並蓄。
7.中華民族精神
是什麽: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時代性和先進性。不同時期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為什麽?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中國各族人民團結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的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8.如何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是發揮“骨幹”作用
②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③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
④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
9.如何看待文化生活的悲歡離合?
喜: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①科學文化知識傳播豐富;②提高思想道德素質;③促進生產生活的發展。
擔憂:①不顧社會效益,大肆生產銷售低檔文化產品;②壹些文化產品迎合低俗口味;
10.如何區分文化落後、頹廢文化和先進文化?
文化滯後指的是壹種迷信、愚昧、頹廢、庸俗的文化。
腐朽文化是指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xx”邪教和* * *文化。
先進文化是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11.如何應對文化滯後和頹廢文化?
國家(文化管理者)要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管理和正確引導,大力弘揚主旋律,建設先進文化;
企業(媒體等文化生產者)要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壹,生產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
個人(文化消費者)要提高視力,防止汙染,正確選擇健康有益的文化,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修養。
12.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要求——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引領——我們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目標-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四有公民。
中心——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途徑——立足實踐,文化創新;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
主體——人民是實踐的主體,所以我們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方向——堅持為人民服務與社會主義的和諧,堅持貼近實際。
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1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四個內容”
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靈魂:武裝頭腦,教育人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和理想是壹樣的(主題是:匯聚力量)。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本質:鼓舞士氣)。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基礎:引領社會主義道德風尚)。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和精神基石。
14.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
現狀: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
功能:思想道德建設規定著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是文化建設的靈魂。
內容: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中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
——以熱愛祖國、人民、勞動、科學和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
——註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
——深入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的教育,
——引導人們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團結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如何加強思想道德修養
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通過自省和自律,不斷提高思想道德認識和判斷水平,培養思想道德情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遠大理想。
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文化和思想道德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是壹個不斷改造主觀世界的長期過程。我們要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 * *理想,逐步樹立* * *資本主義的崇高理想。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要腳踏實地,不是空談,而是重在行動,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