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的文化是什麽?

中國的文化是什麽?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漢唐以後,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儒、釋、道、文、畫、建築、雕塑等。,傳入日本。如理學在的傳播,理學在的傳播,形成了朱和陽明。唐代鑒真東渡,中國的佛教文化和雕塑傳到了日本。吉備真備、空海和尚、阿部忠馬陸等壹大批日本駐唐使節被派往中國學習中國文化。這樣,日本的文字和建築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現在在中國很難找到的十字亭,在日本依然保存完好。在韓國,影響最大的是中國文化,尤其是明清以後的儒家和實學。如果人們不知道李退溪、曹南明、李、洪、丁若鏞等人是朝鮮族哲學家,僅憑他們的著作很難判斷作者的國籍。中國倫理道德的內容在中國早已失傳,但在韓國還相當完整。所以韓國被西方國家稱為儒家國家的活化石。

中國文化不僅對韓國和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東南亞和南亞的壹些國家,如菲律賓、新加坡、越南等國家和地區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鄭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這種影響。由此,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尤其是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和崛起,重點是它們與中國文化的關系。

明清時期,中國傳統文化通過在西方的耶穌會士和東學西漸,傳播到歐洲壹些國家。中國的四大發明(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和印刷術、造紙術)最先傳入西方,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傳統文化對法國的影響最大,法國成為當時歐洲中國文化熱的中心。從17世紀開始,中國的壹些儒家經典,如《論語》、《大學》,通過法國傳到了歐洲其他國家。18世紀的法國啟蒙思想家很少有不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如笛卡爾、盧梭、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霍爾巴赫等,他們對中國文化的推崇至今令我們震驚。伏爾泰把孔子的畫像供奉在禮拜堂裏,把孔子視為人類道德的典範。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費爾巴哈以及偉大作家歌德都研究過中國哲學,並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比如萊布尼茨認為是中國的發現讓歐洲人從宗教困惑中覺醒。這種影響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法國的啟蒙運動和德國的辯證思想。

那麽,中國文化對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的影響與西方現代化有什麽關系呢?20世紀下半葉以來,西方學術界對西方現代文化進行了全面反思,並在反思中獲得了這樣壹個* *認識,即現代化作為壹種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既不是始於16世紀的科學革命,也不是始於17世紀的工業革命,而是始於18世紀的啟蒙運動;因為啟蒙思想體現了現代文化的基本特征,所以得出兩個基本命題和結論:第壹個命題是中國文化對歐洲啟蒙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第二個命題是“啟蒙是西方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的必要條件”。結論是西方的現代化進程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上包括亞洲和歐洲在內的壹些國家對中國文化給予了高度的認可和重視。

我們知道,韓國作為亞洲四小龍之壹,現代化程度很高,但它的現代化不是建立在否定和拋棄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尊重、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去過韓國的人都對韓國人的愛國主義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深有感觸。比如韓國最著名的大學成均館大學,至今仍以儒家思想為宗旨,以仁、禮、智為校訓。每年的二八月份,韓國人都會去文廟用傳統的方式祭拜孔子,也有完全按照傳統儒家教學方式授課的學院。講授的主要課程是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中國有300多所幾乎消失的傳統縣學和書院。世界上第壹所孔子學院於2004年底在韓國首都成立。韓國還通過電影、電視和各種媒體向全社會廣泛宣傳儒家文化精神。可以說,韓國是用儒家文化建設國家、教育人民的成功範例,被許多西方學者稱為“儒家國家的活化石”、“典型的儒家國家”。韓國沒有拋棄和否定傳統文化,而是將傳統文化有機融入現代社會和現代生活。

從公元1980年代起,新加坡開始在中國開展以傳統儒家文化為中心的“文化再生”運動。1982春節期間,李光耀總理號召新加坡人民維護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儒家道德,把“忠、孝、仁、禮、誠、恥”作為政府必須堅決貫徹的“治國之道”。198810吳作棟第壹副總理提出將儒家東方價值觀提升為國民意識,使之成為每個國民的行動指南。1990年2月,新加坡政府發表了《同值白皮書》,其中充滿了儒家倫理思想。書中提出了五個共同的價值觀:(1)國家至上,社會第壹;(2)家庭是根,社會是基;(3)關心和支持,同舟共濟;(4)求同存異,協商壹致;(5)種族和諧和宗教寬容。

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重視傳統文化,告訴我們:

第壹,這些國家之所以重視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因為儒家傳統文化中的壹些價值觀和倫理道德已經積澱到了他們的民族道德規範和民族心理中。比如李光耀在1978的國慶致辭中說:“也許我的英語比中文好,因為我早年學過英語;但即使再過壹千代,我也不會成為英國人。我心中保留的不是西方的價值體系,而是東方的價值體系。”

第二,韓國的經驗告訴我們:實現現代化,不壹定要犧牲傳統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並不矛盾,而是可以相輔相成、齊頭並進的。

吉林大學已故著名哲學理論家高清海教授指出:“哲學”是壹個民族的靈魂,它標誌著壹個民族自我意識的高度和深度,體現著壹個民族精神的發展和成熟。經濟實力是壹個社會、壹個民族站起來的必要基礎,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先從思想上站起來。壹個在意識形態上站不住腳的民族,即使是遍地黃金,也不可能真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當今中國社會正處於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這內在地要求人們從理性的高度判斷中國社會的歷史方位,明確社會發展的價值前提,反思未來發展的可能路徑。也就是說,反思自己的生命歷程,認識自己的生存環境,尋找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是中國人創造當代中國哲學理論的內在要求和迫切需要。

中國文化與資本主義的關系。

劉周在《論三民主義與* * *生產主義和中國(儒家)文化的統壹》壹文中認為,蘇聯十月革命後,* * *生產主義思潮能在中國迅速生根,已成燎原之勢。深層原因與中國人幾千年的“大同”情結密切相關。筆者認為三民主義和* * *唯物主義與中國(儒家)文化的統壹存在於三個方面:壹是社會理想的統壹;第二,儒家“仁”精神的統壹;第三,運用儒家“禮”的精神的統壹。以下是細目分類:

第壹,社會理想的統壹

三民主義的社會理想是什麽?孫中山先生說:天下為公。

* * *資本主義的社會理想是什麽?馬克思博士說: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孫中山說的“天下為公”是儒家的《禮記·李雲大同》,這是儒家的最高社會理想,也是三民主義的最高社會理想。“各盡所能,按需分配”是* * *社會主義的最高社會理想。

三民主義和儒家文化的“天下為公”和馬克思的“各盡所能,按需分配”資本主義社會的具體內容是什麽?

《禮記·李雲·第九篇·大同篇》:“子曰:...大道之行也是公事,天下為公,要擇才擇能,坦誠相待,培養相互理解。老朋友不僅是親人,還是獨子。讓老有所終,強有所用,年輕有所強,關愛孤獨多病者;男人有積分,女人有回報。貨,棄之於地,不要藏於己;力,邪不出體,不為己。是求合而不興,盜賊而不為。所以不關門,就叫大同。”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在* * *資本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像奴隸壹樣強迫人們服從分工的情況已經消失以後;當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消失時;當勞動不僅是謀生的手段,還是生活的第壹需要;當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生產力也提高了,社會財富的所有源泉充分流入,我們才能完全超越資產階級法權的狹隘視野,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現在我們來看《禮記·第九大和》中最關鍵的兩句話:

“如果妳討厭它,妳不必為了自己去做。”這意味著人們熱愛勞動,就像害怕自己的力量被釋放,勞動創造的財富不壹定要留給自己。換句話說,“勞動不僅是謀生的手段,也是生活的第壹需要”。所以,勞動是“自我”能力的釋放,是“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勞動“不必為己”,人可以“各盡所能”。

“貨惡棄於地,不必藏於己。”這意味著社會的物質財富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人們就像厭惡財富壹樣,把財富隨意拋棄在地上,而不是收集起來,留給自己。換句話說,當“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生產力也提高了,社會財富的壹切源泉充分流入”時,人們已經能夠“超越資產階級法權的狹隘視野”——“超越這種使人像夏洛克壹樣冷漠地斤斤計較,不願比別人多幹半小時,不願比別人少得到壹點報酬的狹隘視野”(《列寧選集》第三卷,第254頁)。此時,社會成員的道德意識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因此,任何財富“都不需要藏在自己身上”,人們可以“按需”取之,而不是搶奪或肆意破壞屬於大眾的財富。社會已經能夠“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寫在自己的旗幟上”。

從這個角度來說,三民主義和* * *唯物主義與中國(儒家)文化所追求的社會理想是統壹的。

第二,運用儒家“仁”的精神的統壹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要求統治者在不損害被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壹定的階級讓步措施,從而在壹定程度上消除被統治階級造反的必要性。仁的精神實質是使人民不必反抗。如何讓人民不必要造反?首要的是解決覆蓋所有社會階層的“民生”問題,讓所有社會階層的成員都能在不改變階層地位的情況下,享有生存權和幸福權。而這正是“民生”的主要精神,所以民生的指導精神和仁的精神是統壹的。那麽,這兩者和* * *產品主義有什麽關系呢?孫中山先生說:“民生主義即社會主義,又稱* * *產品主義”(《孫中山選集》第802頁)。什麽是* * *資本主義?* * *資本主義是要消滅“人們像奴隸壹樣服從分工的情況”;就是要使“勞動不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是生活的第壹需要”;就是讓“社會財富的壹切源泉充分流入。”總之,* * *產品主義是先解決“民生”問題。所以孫先生說“民生就是* * *產品主義”。

因此,三民主義和* * *生產主義在應用“仁”的指導精神上,與中國(儒家)文化是統壹的。

  • 上一篇:馬賽克背景墻有什麽特點?
  • 下一篇:2020年抗擊疫情的三個感人故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