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點認為,正月初壹是雞年,初二是狗年,初三是豬年,初四是羊年,初五是牛年,初六是馬年,初七是人年。
小年,即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祭拜竈神的節日。
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主要有兩個活動:掃墓拜年和祭竈。此外,還有吃竈糖的習俗。有些地方還吃火燒、糖餅、油餅、豆腐湯。
小年祭祀爐
臘月二十三,又叫“小年”,是人們祭竈的日子。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神都會把這壹家的善惡告訴玉帝,讓玉帝對他們進行獎懲。所以在送竈的時候,人們會在竈王爺的雕像前的桌案上放上糖果、水、豆子和草,其中後三樣是給竈王爺的坐騎升天用的。祭竈時要用火將關東糖融化,放在竈神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說玉帝的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所以祭竈主僅限於男性。
祭竈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很廣的壹種習俗。在過去,幾乎每個廚房都有壹個“竈神”神。人們稱這個神為“命主菩薩”或“竈主命”。據說他就是玉帝加封的“九天東廚統領廚宮”,負責管理各家的廚火,被崇拜為壹家之主的保護神。竈神龕多位於廚房的北面或東面,竈神的神像在中間。有些沒有竈王壁龕的人還直接把神像貼在墻上。有的神只畫壹個竈神,有的神有男女兩個。女神被稱為“廚王奶奶”。這大概是對人類情侶形象的模仿。竈神的雕像大多還印有這壹年的歷法,上面寫著“東方廚師當家”、“世界守護者”、“壹家之主”等字樣,以示竈神的地位。兩邊有“天道說好,下界保平安”的對聯,祝福全家平安。
掃塵
“臘月二十四,灰塵掃屋”,據《呂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按民間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春節掃塵有“除陳不新”之意,其本意是掃除壹切晦氣和厄運。這個習俗寄托了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禱。每當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電器,拆洗被褥窗簾,掃六碼,撣蜘蛛網,疏通明渠涵洞。到處洋溢著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接春節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又叫門聯、春貼、對聯、對聯、桃符等。它們以工整、對偶、凝練、細膩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表達美好祝願,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每到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選壹副紅色的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這種習俗始於宋代,流行於明代。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鉅的專著《春聯詩》論述了對聯的起源和各種作品的特點。
春聯種類繁多,按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反串、春條、鬥方。“門芯”貼在門板上端中央;“門框對”貼在左右門框上;“異裝”貼在門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在相應的地方;“鬥金”又叫“門扇”,是壹種方形菱形,常貼在家具和影壁上。
在窗戶上貼剪紙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節日的氣氛,還集裝飾性、觀賞性和實用性於壹體。剪紙是中國非常流行的民間藝術,幾千年來壹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多貼在窗戶上,所以又叫“窗花”。窗花以其獨特的概括和誇張,將吉祥的事物和美好的祝願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異彩紛呈。
春節期間,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能烘托節日的氣氛,還能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觀賞性和實用性於壹體。
剪紙是壹種非常流行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壹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多貼在窗戶上,所以人們壹般稱之為“窗花”。
窗花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因為窗花的購買者多為農民,所以窗花有相當多的內容表現農民的生活,如農耕、編織、捕魚、牧羊、養豬、養雞等。此外,還有神話傳說、戲劇故事等題材。此外,花鳥、蟲魚、生肖的意象也很常見。
顛倒“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由來已久的民俗。據《梁璐之夢》記載:“小的時候會逛百貨商店,畫門神桃符,過春節……”;"讀書人,無論大小,都要掃地,除塵,打掃家庭,換門神,釘桃符,貼春聯,祭祖。"這篇文章中的“貼春卡”就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在被解釋為“幸福”,但在過去它意味著“好運”和“好運”。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充分體現這種向往和祝願,民間幹脆把“福”字倒過來,表示“福已降”、“福已至”。
還有壹個傳說是“福”字倒貼在民間。明太祖朱元璋用“福”字做暗號,準備殺人。為了消除這場災難,善良的馬皇後讓城裏所有的家庭在黎明前都要在門上貼上“福字”。自然,沒有人敢違背馬皇後的意誌,所以“福”字張貼在每個門上。其中壹家不識字,就把“福”字倒過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壹家把“福”字貼反了。皇帝聽到這個消息後大怒,立即命令禦林軍砍倒那座房子。馬皇後見事情不妙,急忙對朱元璋說:“家裏知道妳今天來訪,故意把福字倒過來。這不就是‘福道’的意思嗎?”皇帝壹聽真相,下令釋放,壹場大禍終於消除。從那以後,人們把“福”字倒過來,以求好運,紀念馬皇後。
在貼春聯的同時,有些人還要在門上、墻上和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由來已久的民俗。“福”字寓意吉祥如意,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為了充分體現這種向往和祝願,有的人幹脆把“福”字倒貼,表示“福到了”、“福到了”。還有人把“福”字精心制作成各種圖案,如長壽、壽桃、鯉魚躍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等。
年畫
春節期間掛年畫在城鄉也很常見,濃濃的黑色和五顏六色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增添了不少興旺喜慶的氣氛。年畫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們淳樸的習俗和信仰,寄托了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年畫和春聯壹樣,起源於“門神”。隨著雕版印刷的興起,年畫的內容不僅僅局限於門神等單調的題材,而是變得豐富多彩。壹些年畫作坊制作了福祿壽三星、天佑百姓、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喜迎新春等經典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歡慶新年、祈求新年的美好願望。中國年畫的重要產地有三個: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形成了三大流派的年畫,各具特色。
我國現存最早的年畫收藏是南宋木刻年畫,畫的是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趙、班戟、綠珠。民間最流行的是嫁鼠年畫。描繪了壹個老鼠按照人類習俗娶新娘的有趣場景。民國初年,上海的鄭把月歷和年畫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壹種新形式。這種合二為壹的年畫,後來發展成為日歷,壹直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活動之壹,守歲的習俗由來已久。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晉的《方誌》:除夕之夜,各方互贈禮物,稱為“回贈年”;酒食相邀,謂之“不老”;老老少少聚在壹起喝酒,祝壹首完整的歌,叫“分齡”;大家徹夜不眠,等待天亮,這就是所謂的“守歲”。
除夕夜,全家人聚在壹起,吃年夜飯,點上蠟燭或油燈,圍坐在火爐旁聊天,等待辭舊迎新的時刻,徹夜守夜,象征著趕走壹切惡疾和流行病,期待新的壹年裏有好運氣。這種習俗逐漸流行起來。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寫了壹首詩《守歲》:“寒辭冬雪,暖帶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都習慣守著年夜飯,迎接新年。
在古代,守歲有兩層含義:老人守歲即“辭舊”,表示珍惜時間;年輕人保持年齡是為了延長父母的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間壹般在午夜。
除夕夜,全家人聚在壹起吃年夜飯,這是中國的普遍習俗。據史料記載,這壹習俗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後來逐漸流行。到了初唐,唐太宗李世民寫了壹首詩《守歲》。
:“寒辭冬雪,暖帶春風。”直到今天,中國人都習慣在除夕夜放鞭炮,在室內圍坐看電視,歡笑連連。
鞭炮
中國民間有句話叫“開門放鞭炮”。
也就是新年到來,家家戶戶開門第壹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聲辭舊迎新。鞭炮是中國的特產,又稱“鞭炮”、“鞭炮”、“鞭炮”。它的起源很早,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燃放鞭炮可以營造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裏的壹種娛樂,可以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好運。隨著時間的推移,鞭炮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和顏色也越來越多。每逢重大節日和喜事慶典,以及結婚、建房、開業等。,應該燃放鞭炮來慶祝和交好運。目前,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姚、江西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中國著名的煙花之鄉。生產的鞭炮顏色多,質量高,不僅暢銷全國,還遠銷世界各地。
中國民間有句話叫“開門放鞭炮”。新年第壹件事就是放鞭炮辭舊迎新。
鞭炮是中國的特產,有著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現在,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燃放鞭炮可以營造節日氣氛,是節日裏的壹種娛樂,可以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好運。
據《神經》記載,在古代,人們穿過深山紮營,晚上燃起篝火,壹是為了做飯取暖,二是為了防止野獸入侵。但山裏有壹種動物叫“山嫂”,它不怕人,也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吃。為了對付它,人們想到了在火中燃放鞭炮,利用竹子的爆裂聲來驅趕的方法。
初壹零點發制
按照舊的習俗,春節從農歷正月初壹的零點開始。在山東各地,家長壹般都是先起床“發紙”,在開門前放壹根火鞭,然後才說話。男人在父母的帶領下崇拜天地之神。
零點後的春節第壹餐是餃子。
煮餃子的時候,放鞭炮。為了驅除邪惡,尋求好運,壹些地區用芝麻莖煮餃子,這意味著新的壹年就像芝麻開花,日子越來越好。餃子要煮的綽綽有余,飯後饅頭要放鍋裏,意在綽綽有余。餃子煮好後,先捧壹碗敬天地,再捧壹碗敬竈王爺。吃飯時,除了每人壹碗外,還要盛上壹兩碗,以求人口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氣氛。在春節,餃子裏裝滿了錢、棗、栗子等。吃紅棗意味著新的壹年可以早起,努力致富;吃栗子,意味著在新的壹年裏可以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汗水;吃花生,可以長壽;吃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壹個,大家都真心祝賀。如果孩子拿到了錢,父母就更高興了。他們認為這個孩子很有前途。除了鼓勵,他們也應該得到金錢獎勵,以示祝賀。許多地方在正月初壹吃素餡餃子,這意味著“平靜的壹年”。在臨清,我們吃各種各樣的包子、棗糕、粘窩等。初壹的早餐,輔以各種丸子、粉條、大白菜,稱為“吃全年飯”。
春節期間,餃子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美味。據三國魏人張儀所著《廣雅》記載,當時有壹種月牙形食品叫“餛飩”,與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相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已“形如月牙,天下美食。”據推測,餃子煮的時候並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壹起放在碗裏吃,所以當時人們把餃子叫做“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壹些地區仍然流行。比如河南人、陜西人吃餃子,要在湯裏放壹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食材。大約到了唐朝,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壹模壹樣,撈出來放在盤子裏壹個人吃。
春節吃餃子的民俗在明清時期相當流行。壹般餃子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之前包好,半夜吃。此時,正是農歷正月初壹的開始。吃餃子意味著“年輕時交朋友”,“子”與“餃子”諧音,意味著“團圓”和“好運”。
關於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壹是紀念盤古開天辟地,二是取其諧音“渾沌”,意為“五谷豐登”。另外,還說吃餃子的民間語言和女媧造人有關。
餃子已經成為春節不可或缺的節目食品。原因如下:第壹,餃子形似元寶,春節吃餃子有“生財進寶”的意思;其次,餃子裏有餡,方便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放進餡裏,寄托人們對新的壹年的希望。在壹些地區,當人們吃餃子時,他們不得不搭配壹些副食來顯示他們的好運。如果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子象征萬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征三陽興旺。臺灣省的人吃魚丸、肉丸和海苔,象征團圓和發財。
第壹天新年快樂
新年的第壹天,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穿戴整齊,出門走親訪友,互相祝願來年好運。拜年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是由同壹個族長帶隊挨家挨戶拜年。有的同事請幾個人拜年;還有人聚在壹起互相祝賀,這叫“團拜”。因為在家裏拜年費時費力,後來壹些精英和學者就用貼紙互相祝賀,從而發展出後來的“賀年卡”。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他們健康長壽。長輩可以把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發給晚輩。都說壓歲錢可以鎮邪,因為“老”和“特”諧音,晚輩可以用壓歲錢平安度過壹年。壓歲錢有兩種,壹種是把彩色的繩子穿成龍的形狀放在床腳,這是燕京年記載的;另壹種是最常見的,就是父母把分發給孩子的錢用紅紙包起來。壓歲錢可以在晚輩拜年後當眾給,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入睡時,由父母偷偷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還是很流行的。
在古代,“拜年”壹詞的原意是給老人拜年。第壹天早上,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長輩拜完後,會把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發給晚輩。人們外出見面,也要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吉祥話。在古代,上流社會的文人有用名帖互致問候的習俗。當時的士大夫朋友圈很廣,要到處拜年,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因此,壹些關系不密切的朋友沒有親自去,而是派仆人拿了壹張用梅花信紙剪成的卡片,兩寸寬,三寸長,上面寫著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和祝賀的話。在明朝,人們拜訪而不是拜年。“名刺”和“名蔔”是今天賀年卡的起源。從清朝開始,拜年就加入了“團拜”的形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也在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和形式。如今,人們除了沿用以前的拜年方式,還開始通過禮節性電報、電話和短信、在線QQ等方式拜年。
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把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發給晚輩。都說壓歲錢可以鎮邪,因為“老”和“特”諧音,晚輩可以用壓歲錢平安度過壹年。壓歲錢有兩種,壹種是把彩色的繩子穿成龍的形狀放在床腳,這是燕京年記載的;另壹種是最常見的,就是父母把分發給孩子的錢用紅紙包起來。
民間認為,給孩子壓歲錢,當邪靈或“年”傷害兒童時,兒童可以用這些錢賄賂他們,將邪惡轉化為好運。阿清吳曼雲《壓歲錢》詩中說:“百元彩線長,再從枕上收,論鞭炮價,使焦耳忙了壹夜。”目前,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的習俗依然盛行。這些壓歲錢大多是孩子用來買書和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的。新的時尚賦予了壓歲錢新的內容。
吃年糕
據說最早的年糕是在除夕夜用來祭神祭祖的,後來成為春節的食物。
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姚敏書》中,有壹種用米粉做餅的方法:將糯米粉用絲過篩後,加水和蜂蜜制成堅硬的面團,將棗子和栗子粘在面團上,用竹葉包裹,蒸熟。這種糯米糕有中原特色。年糕多由糯米粉制成,糯米是江南特產。北方有糯米之類的粘粒,古代最早推出粘小米(俗稱小米)。這種小米脫殼面,用水蒸熟後,呈黃色,粘粘的,甜甜的,是黃河流域人民慶祝豐收的美味佳肴。年糕種類繁多,南北方風味各異。比較典型的有北方的白餅,塞北農民的黃米餅,水磨的米餅,江南的米餅,臺灣省的紅甲魚餅。
在古代農業社會,從臘月初八開始,家庭主婦們就開始忙著為新年準備食物。因為腌制臘肉需要很長時間,所以壹定要盡早準備。中國很多省份都有腌制臘肉的習俗,其中廣東省的臘肉最為著名。
蒸年糕,因為諧音“高年”,口味多樣,幾乎成了家家戶戶的必備美食。年糕的款式有方形黃白年糕,象征金銀,表達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味道因地而異。北京人喜歡吃紅棗年糕、百果年糕、糯米或黃米做的白年糕。河北人喜歡在年糕裏加入大棗、紅豆、綠豆壹起蒸。在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有吃黃米面炒年糕的習俗,有的還會塞豆沙和棗泥,而山東人則用黃米和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主要是甜的,蒸的或者炒的,有的人幹脆就著糖吃。南方的年糕有甜有鹹,比如蘇州和寧波的年糕,是用粳米做的,口味清淡。除了蒸炒,還可以切片炒或者煲湯。甜年糕是用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花、桂花、薄荷、菜糊等配料做成的。它們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也可以用蛋清煎。
真正過年的前壹天晚上叫團圓夜。背井離鄉的遊子,千裏還要從萬裏之外回家。過年的時候,全家人都要圍坐在壹起包餃子。餃子的做法是先用面粉做餃子皮,然後用皮包餡。餡的內容多種多樣,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都可以塞。正統的餃子做法是用清水煮熟,撈出後拌上醋、蒜末和蔬菜。還有煎餃子和烤餃子(鍋貼)的方法。因為和面中的“和”字就是“他”的意思;餃子的“焦”與“膠”諧音,“和”與“膠”有團圓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征相思團圓;取大齡交友之意,非常吉祥;另外,形狀像元寶的餃子,過年吃餃子,也有“發大財”的吉祥寓意。全家人聚在壹起包餃子,所以慶祝春節很有趣。
大年初二走親訪友。
開學第壹天不出門,但是今天要去親戚家拜年。兄弟情牽,主人留飯,西方人家安排酒宴;來來去去,還有200壓歲錢。
在北京,這壹天要拜訪的人是親密的家庭朋友或長輩的親戚。第壹天的新年問候大多是儀式性的,而第二天的拜訪是實質性的。有了約定,就形成了壹個節日(有些市區叫“二月節”),讓遊客有機會緬懷故人,安慰活著的人,可以互贈錢財,表達不忘逝者,不忘故人的感情。
第壹天送禮是以情代物,第二天拜訪是以物示情。這兩者是不同的。
初壹淩晨,長輩可以給晚輩壓歲錢,但下屬不能給上級壓歲錢和東西,因為有“送禮”的嫌疑。
第二年初二,留校的客人會吃壹頓紮江面,表示不會忘記祖先打獵或行軍時以醬為食的生活。第二天不要奇數送禮。
如果初二女兒回家,說明公婆是“金藍之交”,或者說女兒掌管公婆,雙方親如壹家,非常吉祥。
農歷新年第二天的禁忌:
不能空手回去,給家人帶的禮物壹定要偶數,奇數不吉利。
祭祀財神的禁忌。在過去,有挨家挨戶賣財神雕像的人。不想買的只能回答有什麽,不敢說沒有,以免倒黴。
正月初三,我派女婿兒媳去看望公公。
壹般來說,第三年正月初三送是習俗。
正月初三是女媧放羊的日子,所以叫“羊日”。這壹天,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意味著羊會養得好,養羊的人今年會有好收成。
燒門神紙
舊社會,初三這天,松柏樹枝和掛在節日上的看門人的紙條壹起焚燒,以示新年已過,又到了開始營業的時候。俗話說“燒了看門人的紙,壹個人就求生理”。
谷子生日
人們認為正月初三是小米的生日。在這壹天,人們希望犧牲和祈禱新的壹年,他們不吃米飯。
小年潮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為有天書而流傳於世,於是真宗頒布聖旨,將正月初三定為天慶節,官員等人放假五天。後來叫小年朝,不掃地,不討火,不打水,跟舊王朝壹樣。
貼吧“紅嘴”
在中國南方,除夕第三天早上貼“紅嘴”(禁嘴)。認為這壹天容易吵架,不適合拜年。所謂“紅口”,通常是用壹張長約七八寸、寬約壹寸的紅色紙條做成,紙條上寫著壹些有關平安吉祥的文字(內容有壹定格式,如“1994年正月初三,徐佳的前門被釘在諸神的前門上, 紅嘴大盜的男女偷火星的竟然都是幸運的”),還有壹個放在前門後門頂上挑出來倒掉。 這些垃圾都是初壹初二堆積的,到初三都要壹起清理傾倒。否則相當於家裏金銀財寶外流。總之,貼“紅嘴”就是要讓人覺得壹年四季都能平安進出,不會和別人吵架,也不會遭遇各種不幸的災難,家裏多賺錢,萬事如意。
"發送年份"
壹般來說,送神和祖先回天堂的儀式在晚上舉行。
/200901/220140 . html
燒門神紙在舊社會,年節上掛的松柏枝和門神文具在初三壹起燒,以示壹年已過,又該開始營業了。俗話說“燒了看門人的紙,壹個人就求生理”。
小米生日人們認為正月初三是小米的生日。在這壹天,人們希望犧牲和祈禱新的壹年,不吃米飯。
早些年,是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為有天書而流傳於世,於是真宗頒布聖旨,將正月初三定為天慶節,官員等人放假五天。後來叫小年朝,不掃地,不討火,不打水,跟舊王朝壹樣。
正月初三——“省親”節,女婿看公公和媳婦回娘家。
正月初三是女婿拜訪公公,女兒回娘家看父母的日子。
這壹天,出嫁的女兒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有壹大包餅幹糖果,由母親分發給左鄰右舍,如同過年的情景。如果家裏有很多女兒,而這些女兒沒有在同壹天回來,那麽我們就必須壹次分享壹個。禮物挺薄的,就四塊餅幹。但卻體現了濃濃的親情,真正的“禮輕情意重”,表達了姑娘對鄉親們的思念。女孩子回家,如果家裏有外甥,姨媽又要出錢。雖然她在大年初壹給了壓歲錢,但這壹次有了不同的意義。
回娘家要註意的事情很多。妳必須帶偶數,而不是奇數,通常是四個。妳媽媽不能全部接受。回婆家的時候要帶壹些回去。我只在回父母家的時候吃午飯,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女兒回娘家,如果家裏有侄子,阿姨壹定要給侄子紅包。
傳統上認為,已故的祖先在年底從天而降,回到家中享受祭祀。如果祖先在家裏看到“外人”,他們不會進入家中,因為已婚婦女被認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性不能在家過除夕和初壹。祖先享用祭品後,初壹(或初二)晚上回天,女兒就可以回家了。這個規定在舊社會是很嚴格的,尤其是在農村。違反它就是不尊重。新社會的人雖然不信鬼神,但還是嚴格遵守。如果因為某種特殊原因,壹個已婚的女兒在家過年,那麽也許她的父母、家人和她自己都會很不開心。這也是壹種沿襲已久的文化現象,可能會長期實行。
“回家”也叫“省親”。過去新娘回娘家有很多禁忌,但只是指新娘回娘家的禁忌。新娘回歸後,身份發生了變化,屬於別人,家人往往會“防著她”。
在中國古代,男尊女卑,女性地位很低,所以嫁出去,跟著老公走。民間也曾有壹句諺語“嫁女潑的水”,意思是嫁出去的女人不要平白無故回娘家,多花時間伺候公婆和丈夫。春節期間,女人必須呆在丈夫家,這是壹個規定。女兒要給父母拜年,只能等到初六以後。但隨著社會的進步,男女平等觀念的萌發,女方開學第壹天住在婆家,開學第二天、第三天會馬上回娘家,體現了女性地位的上升。
正月初四竈神節——迎竈神歸人。
農歷正月初四,也叫“羊日”。自秦漢以來,傳統觀點認為,正月初壹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在創造萬物時,先創造了六畜,後創造了人,所以初壹至初六是六畜之日。(來源:春節,新華社)
農歷大年三十的第四天,羊在舊皇歷中被占了,所以人們常說“三羊(陽)開泰”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歡迎竈神回歸民間的日子。
民俗有壹種說法
◆“迎竈神送火神”壹家人壹起吃飯。
◆北方有壹些農村習俗,綁火神,用玉米稈或小麥稈在棍子上幫忙,然後點燃,從自己家裏送到河裏,表示家裏壹年沒有火。
◆竈神要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待在家裏,準備豐富的水果,燒香,點蠟燭,放鞭炮,以示歡迎。
從初壹到初四,商店關門,婦女不需要縫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