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國各民族社會結構、經濟類型、生產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千百年來民間舞蹈都是在特定時空、特定群體中傳承的,“特定時空”大多包括宗教儀式、祭祖祈神、年節聚會、生產勞動、婚喪嫁娶、談情說愛等民俗事項;“特定群體”指地處邊疆的少數民族人民,他們大都喜愛用本民族的民間歌舞來表達自己喜、怒、哀、樂的情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小憩或親朋相聚時,他們也要唱唱跳跳歌舞壹番,民間歌舞是他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舞蹈家對原生態的舞蹈進行整理,從純民間風格、動態中提取了大量可以單獨使用的動作素材並使其“元素化”,成為能夠遣詞造句的語素。很顯然,這個過程必然造就壹個不同以往的結果,民間舞被“肢解”了,但是民間舞的功能被擴大了,雖然看上去似乎離“民俗”遠了些,但離舞臺卻更近了。
壹:民族民間舞蹈的文化結構
民間舞蹈是壹種文化現象,它用人類自身的形體動作和思想情感來表現社會生活、體現民族歷史和傳情達意、抒發情懷。民間舞蹈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緊密相連,早在史前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來表達他們激動時的感情,舞蹈活動幾乎滲透到勞動、狩獵、爭戰、祭祀和性愛等壹切領域。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後原始舞蹈也隨之發展分化,壹部分成為為奴隸主表演的舞蹈,以後發展為宮廷舞蹈;另壹部分是奴隸們的舞蹈,從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漸發展成為民間舞蹈,由於各民族歷史發展不平衡,壹些少數民族沒有本民族文字,因此很少在史書中留下其蹤跡。然而極為寶貴的是植根於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間舞蹈,經過數千年的傳承演變,至今仍流傳於各民族群眾生活中,尤其是地處邊疆交通不便的壹些少數民族地區,直至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仍較多地保留著原生態的舞蹈特征,具有史前舞蹈的性質。它們的表演形式、風格特色及其內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內涵,涉及到民族歷史、宗教信仰、生產方式、風土民情、道德倫理、審美情趣等各個方面,可以說民間舞蹈是社會文化交織融合的總匯演。
二:民族民間舞蹈發展的多元、多樣和復雜性
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變遷,首先表現在其內涵和功能的大包容量,在當代社會多元文化的相互滲透浸染下,使其古今交錯、新老混雜。青海玉樹草原的賽馬會是康巴藏區遠近聞名的草原盛會,每年水草豐美、牛肥馬壯的七八月,都要在玉樹結古鎮草灘上進行民族歌舞、格薩爾說唱、賽馬、射箭等表演,以及貿易交流等。90年代初,玉樹的藏傳佛教各教派寺院,把法舞《羌姆》搬上民俗節日賽馬會進行展演,數百年來《羌姆》作為藏傳佛教法事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方式始終恪守傳內不傳外的原則,即遵循在寺院內由喇嘛僧侶表演的規則。現在寺院的活佛和喇嘛自願地把法舞和群眾性民間歌舞聯合演出,從而使《羌姆》沖出了寺院的禁錮,增強了表演性、娛樂性,淡化了佛法的神秘感、威懾感,把宗教和世俗的關系拉近了,這壹做法在全民信教的藏區很有積極意義,可以說,這是新時期黨的民族政策落實的結果。《羌姆》法舞的變化,不僅體現在表演時空的移位和表演程序的簡化,更重要的是加強了宗教世俗化的發展。
三: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建設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建設的定位是,以中國各民族民俗舞蹈文化為基礎、本土文化特征為依據,以加強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本性建設為目標,同時在比較其他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發展研究的基礎上,完善當代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學科體系。我們在研究中國各民族民間舞蹈的歷史及其繼承和發展的同時,還要繼續研究完善中國各民族民間舞蹈學科的師資隊伍建設、教材建設、課群建設、實踐教學交流建設和教學管理建設。更要繼續研究民族民間舞蹈動態的本質特征,在民族、民俗、民間文化的基礎上,深入探討,走到民間,挖掘整理和提煉當前未納入教材的民族民間舞來完善現有教材體系。培養出民族民間舞蹈尖子人才(壹是培養演員尖子人才,壹是培養教師尖子人才),針對不同學員給予不同的學習側重,因為不同的民族民間舞蹈有其完全不同的風格特性。我們知道,壹個學員不可能在短短的四年中將民間舞蹈學習面面俱到。所以,學員必須在全面學習基礎教育的同時對某壹、兩個舞有所作為、有所精通、有所成績。實踐、教學、交流、實習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驗證獲取的知識或教學成果及學生能力的重要步驟。如果抓好舞蹈實踐、教學、交流的建設,就能使學生在學習期間提早得到社會實踐的機會,真正將理論聯系實際。其實,民族民間舞蹈創作無論怎樣的表現和發展,都必須在“民族民間”四個字上下功夫,否則必將在舞蹈的海洋中失去個性,失掉性別,消失在人為的、主觀的舞蹈臆造中。研究民間舞,必須從本質出發到現象,再從現象出發回歸本質,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當然,我們並不固守,我們要以開放的胸懷擁抱世界,變革、創新永遠是繼續生存的標誌,發展才是硬道理。
四:民族民間舞蹈技巧
1.技巧風格化
中國古典舞技巧追求能力素質的極限展示,而中國民間舞技巧追求的是審美風格的完美體現。古典舞中的技巧同身韻可以是各自獨立的,而民間舞中的技術技巧是同舞蹈風格緊密相融、難以分開的。也就是說民間舞的技巧不是純技巧,而是風格化的技巧。中國民間舞的技巧發展趨向,應該是風格化技巧的強化與發展。風格化技巧既包括民間舞蹈中的各種道具性舞蹈技巧,又包括各民族民間舞蹈中特有的旋轉、跳躍、翻身等技巧。中國民間舞系副教授明文軍在《由廈門班畢業課想到的》壹文中,曾提出過將道具的運用往極限上發展而構成民間舞技巧的教學設想。實踐證明,這種教學設想是科學的、可行的。我們的民間舞有許多極富特色的道具舞蹈形式,是可以去挖掘、研究和發展的。比如漢族的手絹、扇子、鼓、傘、棒;藏族的熱巴鼓、辮鼓、背鼓;蒙族的筷子、盅碗;朝鮮族的長鼓、象帽等等。還有民間舞中的各類旋轉,也是風格性很強的技巧。比如維族舞蹈中的各種跪轉、夏克轉、空轉、平轉,講求快速、多姿、戛然靜止,猶如鷹隼迎風回旋。而朝鮮族民間舞蹈中的旋轉則講求平穩,優雅,猶如仙鶴悠然自得。
2.技巧情感化
民間舞中的技巧是與渲泄生命情感和烘托場面氣氛緊密結合的,是民間舞者內心激情的物化。如果沒有情感的投入,再高難、再精湛的技巧形式在民間舞中也會變得蒼白無力,毫無光彩。我曾經從電視錄像中看過壹些民間舞劇目,現在雖已記不起它們的名兒了。但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它們的“技巧性”都很強,表演中動則旋子3600,靜則控腿1800……。但這些技巧成了遊離於舞者情感和舞蹈風格之外的“無情之舉”,因而毫無藝術感染力可言,反倒讓人感到莫名其妙。對此而言,我比較欣賞的是雲南省歌舞團創作的男子三人舞《小夥、四弦、馬櫻花》,其熱情風趣、樸實無華的風格讓人百看不厭、回味無窮。這個劇目也安排了諸如倒踢紫金冠、小翻、搶臉等壹些技巧,但這些技巧是在演員們情感的自然流露中,是在舞蹈情緒的層層推進中恰到好處地完成的。這種情感化了的技巧,極大地豐富了舞者的藝術表現力,增強了舞蹈的藝術感染力。
3.技巧藝術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民間舞從廣場向劇場的轉化,民間舞技巧的功能已不僅限於渲泄情感和渲染氣氛了,它將逐步向塑造舞蹈形象、表現人物心理、營造舞臺意境的藝術化方向發展。有人說,楊麗萍表演的民間舞根本沒什麽技巧,為什麽能獲得大眾的普遍喜愛和專家的如潮好評呢?其實仔細分析起來,楊麗萍那獨特的動作語匯的運用就是民間舞的藝術化技巧的最高體現。《雀之靈》中的舞蹈造型與動態,已不同於廣場原生態的傣族孔雀舞了。它通過藝術化地誇張與變形,將孔雀那高潔、超然的靈性進壹步升華,創造出了壹個似真似幻、虛虛實實的藝術仙境。正如於平教授所評價的那樣:“《雀之靈》的過人之處,在於它以‘技’成‘形’卻又不為‘技’和‘形’所累。當妳在欣賞楊麗萍的《雀之靈》時根本發現不了技巧的痕跡,因為“楊麗萍是用‘技以求道’的生命意識在創造‘生之靈光’。在那翩躍翔舞的孔雀中,楊麗萍傾註了自己全部的人生感興、人生悟覺、人生意趣和人生睿思,使這壹舞蹈獨白充溢著恬靜的生命和諧感與堅毅的生命自信心。”因此,我認為民間舞技巧運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將之藝術化,讓技巧的全過程完全隱匿在舞蹈表演的情理、律動之中,而不“顯山露水”,刻意為之。民族民間舞的繼承和發展的關系,有如地基和房子。“繼承”,是壹幢房子的地基,“發展”,則是建築於地基上面的房子。如果缺少這個地基,就無法談得上建造什麽房子;同樣,如果不是為了建房子,那麽光是打下壹個地基,那又有什麽意義呢?所以說,對民族民間舞的繼承,就是為了發展,而發展卻有賴於繼承,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下面就這壹問題分別談談我們的壹些看法。
五:繼承
我們在上面把繼承比作壹幢房子的地基,那麽說,繼承便是根本了。這個基礎打得怎樣?是否牢固?直接影響著房子。我們搞舞蹈、戲劇、體操的不是常有這樣壹句“七分鍵子三分提”的口訣嗎?若想以後的“提”翻得好,翻得高,就得下苦功練好這“七分鍵子”。基礎打好了,以後要如何“翻”,建什麽房子,那就能駕輕就熟,水到渠成了。繼承既是根本,在比分上,它也應該是“七分”了,因此,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尤其在當今而言,我們認為更應著重這壹工作。為什麽這樣說呢?原因有四。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我們的民族民間藝術之花,被摧殘至雕零枯萎的境地。民間藝人,有的已死去,剩下的年紀也相當大了,只能口授不能身教,鑒於這種情況,如不及時挖掘、整理,就有失傳的危險。由於“四人幫”出於反革命的需要,在文藝領域中提出“文藝必須為當前的政治服務”,作品主題思想必須“以階級鬥爭為綱”,在創作方法上必須遵循“三突出”。使得文學藝術走上了壹條形而上學的創作道路,壹切被概念化的口號所代替。舞蹈的內容不是“獻蘋果”,就是“獻香茶”、“獻披肩”等等,家鄉有什麽就獻什麽。要不然就是毛主席來到我家鄉,來到我邊寨;好象毛主席看過的麥穗不用施肥也能長得好,毛主席看過的牛羊不用料理也能長得肥又壯。這種沒有真情實感的概念化的舞蹈,怎會受群眾的歡迎?我們的民族民間舞蹈本來是多姿多彩的,但那時在舞臺上只能運用那麽幾個為數不多的、作為壹種政治術語的舞蹈語匯。只要妳稍微越出這條界線,就說妳是資產階級低級庸俗的情調,不健康的表現等等。就是這種所謂“革命文藝”,使得我們寶貴的民族遺產失去了原有的光彩。我們的演員雖也穿著各民族的服裝,但跳的不再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民族舞蹈。在這樣的局面下,我們的演員不愛演,觀眾不愛看,編導不知所措。要盡快扭轉這種局面,就有必要從溫祖先給我們留下的遺產。雖然我們的壹些老專家,老編導曾經掌握了壹些傳統的東西,但他們在十年浩劫中給“四人幫”的“棍子”打得暈頭轉向,現在多少還有些“腦震蕩後遺癥”,原來熟悉的東西變得生疏或遺忘了,曾收集到的民族民間素材被燒毀或丟失,而我們年青的壹代和民族民間藝術又隔絕了十年之久。這些都說明了繼承民族民間傳統藝術,是當務之急。然而,要繼承和發展民族民間藝術,必須要有深厚的民族感情——民族的自尊和自豪感;而這種自尊和自豪感,也只有在向民族民間藝術學習、不斷地了解、熟悉民族民間豐富多彩的藝術的過程中,逐步得到增強的。
在大連的單項舞蹈比賽中出現了壹些優秀的民族民間舞,如《水》、《追魚》、《金山戰鼓》等節目,同時也湧現出壹大批反映自然景物和花鳥蟲魚的節目,我們認為這是壹個非常可喜的現象,我們的民族本來就是最擅長於通過描寫大自然和大自然的生靈來表達和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的。“觸景生情,寓情於景”,素來就是我們民族民間藝術的特色和傳統手法,這在我們的古典文學、民間傳說中尤為盛行,在我們的詩歌、詞賦及國畫中就更為突出。而這些成功的藝術珍品,在世界的藝術寶庫中也永遠閃爍著其奪目的光彩。本來,在舞蹈藝術上采用這壹傳統的藝術手法,是無可非議的。但為什麽會有壹些同誌指責這次單項舞蹈比賽中出現太多的“花鳥蟲魚”?我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質量不高。這正如:好花雖多還嫌其少,惡草雖少卻厭其多。這種質量不高的現象,進壹步說明了我們必須盡早老老實實地向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學習,從中吮吸其豐富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和提高我們的創作內容和質量。這幾年和外界加強了文化交流,西方文化湧進來,在文化交流中,我們開闊了視野,吸取了不少有益的東西,對我們的創作實踐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如《割不斷的琴弦》、《刑場上的婚禮》、《希望》、《再見吧!媽媽》等節目,在借鑒和吸收外來東西方面做出很大成績,相形之下,我們覺得民族民間舞的創新就不夠。原因是我們的根子在民間中紮得不深。就拿廣東省來講,打倒“四人幫”至今已好幾年了,但對廣東的民族民間舞的重視仍然停留在口頭上,編導還是浮在上面(這不是編導的責任,而是沒錢下去)。這也是造成這次廣東參加單項舞蹈比賽的節目質量不高的原因之壹。去年我觀看了“英歌會”,發現專業編導掌握的素材遠不如群眾。這幾年群眾已把他們的“英歌”發展得更為健壯有力了。後來我們去粵北漢族地區看“舞獅”,群眾也把它發展了,而我們手頭上的素材還是五十年代的。據說汕尾壹帶的“錢鼓”,也有豐富的隊形和動作,但我們都沒有很好的去繼承、去挖掘,就忙於創新,創不來就生吞活剝地加幾個現代派舞蹈動作進去謂之創新。這不是好辦法。要真有所創新,就得老老實實地,認真地,在挖掘、繼承和整理我們民族民間舞的工作上下功夫。
文章有點零亂,盡供樓主借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