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作曲家,有用民謠為主題來創作各種樂曲的,如德沃夏克(Antonin Dvorák)的《自新大陸》交響曲、柴可夫斯基(Peter llyitch Tchaikovsky)的《第四交響曲》;丹第(Vincentd'Indy)的《山歌交響曲》;哈利斯(Roy Harris)的《民歌交響曲》;布魯赫(Mar Bruch)的《蘇格蘭民歌協奏曲》;威廉士沃恩(Williams Vaughan)的《英吉利民歌組曲》;杜賓斯基(ArcadyDubensky)的《史蒂芬佛斯特組曲》;以及李亞道夫(Anatol Constantinovitch Liadov)的《八段民歌管弦樂曲》等,皆為美妙動人的音樂,受到世人普遍的歡迎。
(壹) 英格蘭民謠:英國的民族音樂,直到19世紀末期才復活。當時有壹位名叫塞西爾·夏普(Cecil Sharp)者,搜集了將近3000多首的民歌,其中1600多首,傳到了北美阿巴拉契山脈壹帶。說也奇怪,真正的英國傳統音樂,在美國所保存的比英國本土要多。所謂英國傳統音樂,其主要的特色就是壹種以鄉土音樂,加配流行音樂來敘述故事的民歌。
(二) 法蘭西民謠:法國的民謠,通常都充滿著放蕩不羈的情感和世俗的幽默。從他們的民謠之中,不但可以了解法國人民的習性,好像還嘗到了他們的美酒佳肴,仿佛還看到了他們的輕盈妙舞。
(三) 德意誌民謠:流行歌曲和風土音樂的旋律,對於德國的民族音樂所發生的影響很大,而且,流行歌曲和風土音樂都是他們戶外生活及團體活動的壹部分。
(四) 荷蘭民謠:德國的民族音樂,不只是在德國境內流傳,事實上,也盛行在北海附近的幾個國家裏。荷蘭就是其中之壹,主要是因為與德國北鄰的國家,他們的語言習俗也多與德國相似,因此,德國的民族音樂便很自然的被他們接受了。
(五) 愛爾蘭民謠:自中世紀開始,豎琴就成為愛爾蘭最流行的樂器。12世紀時,宮廷詩人所作的歌曲,也多以豎琴為主;可惜那些歌譜多已失傳,只留下其中部分的歌詞。到17世紀,也就是英國統治愛爾蘭時,宮廷詩人漸漸沒落,而豎琴演奏家卻仍然活躍於各角落。另壹種樂器叫風笛,在愛爾蘭也很流行,也許是因為戚爾迪(Celti)人特別喜歡聽那種高而尖銳的聲音吧!
(六) 意大利民謠:意大利的民間音樂,大都是旋律熱情優美並且附有和聲,因其音樂動人,今已遍及全球。手風琴和六弦琴是伴奏這種歌曲的主要樂器,這也可說是意大利民謠的特色。
(七) 挪威民謠:眾所熟知的挪威民謠,曾被遺忘了壹段漫長的時期,直到1840年左右,才被人重視而復蘇過來,當今被傳頌的約有壹萬余首,其內容多為敘述該國美麗的湖光山色。
(八)蘇格蘭民謠:由於印刷術的尚未普及,以及豎琴家的相繼死亡,以致早期的蘇格蘭高山族賈奈(Gales)音樂已大多失傳,直至1781年才被人重視,開始搜集。蘇格蘭音樂粗獷,聽起來頗像愛爾蘭音樂,這是因為蘇格蘭早先的豎琴家多半來自愛爾蘭的原故。在蘇格蘭,豎琴是壹種很普遍的樂器,幾乎家家都有,人人能彈,不過後來由於風笛的興起,而使豎琴家的地位大受影響。因為風笛可在戶外吹奏,而豎琴僅適合於室內彈奏。蘇格蘭的民謠有高地與平地之分,高地民謠比較雄壯,平地民謠則傾向柔和優美。
(九) 西班牙民謠:西班牙的民間音樂,可說多半是舞曲的壹部分,而舞曲也往往是民謠的壹部分。此外,所有的西班牙民謠,都含有濃厚的鄉村情調,這就是西班牙民謠的壹種獨特的風格。
(十) 瑞典民謠:瑞典的民謠,據說在1631年才被人們搜集起來,其中以敘述古代戰士的英勇故事為多,曲調雄壯、激昂、奮發。
(十壹) 威爾斯民謠:威爾斯的傳統音樂,大都是根據豎琴曲調而編成的,其中包括民謠、土風舞、頌歌、贊美詩,且多以豎琴為伴奏樂器。
這世上,有些詞註定為魅力和激動人的心靈而生,青春、校園、理想、民謠、精神、愛情……在這些詞逐漸剝蝕,談論它們都顯得奢侈的年代,如果有人把曾經讓這些語詞綻放得最燦爛的時代與人物重新推到我們眼前,很我讀者免不了要對這位執著的朋友脫帽致敬。這位朋友繼承了校園民謠參與者的光榮歷史和傳統,他低調而真實,為讀者講述著那些“琴弦上的往事”。他不是壹個人,不是壹個人在講述,他的背後有高曉松、老狼、沈慶、郁冬、趙節的歌唱和無數在20世紀90年代度過青春歲月的學子的傾聽。他沒有為善感者留下不陷入沈思和回憶的任何機會。 這本收以如下內容贏得尊敬:《校園民謠》這盤專輯浮出水面的幕後故事;十多位校園民謠風雲人物的采訪錄,講述他們過去與現在的工作生活狀態,以及對校園民謠十年歷程的回憶和感想;校園民謠運動參與者撰寫的壹些回憶性文字。全書配有大量精心搜集的圖片,為走過風雨十年路的校園民謠銘主了壹段成長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