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民間藝術活動

中國民間藝術活動

擬鶴舞蹈

高蹺,也稱拐子,是由表演者腳踩木蹺表演。由於表演者高出壹截,觀眾需要仰起頭來或是站在高處觀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蹺稱為“高瞧戲”。這種活動在山西全省境內流行甚為普遍,是壹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文藝活動形式。

高蹺,是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的形式,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壹般人高,便於遠近觀賞,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臺,因此深受群眾喜愛。

高蹺溯源

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見孫作雲《說丹朱》);考古學家認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方起東《甲骨文中商代舞蹈》)兩者可互相印證。

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關於“長股國”的記述,根據古人的註釋,可知“長股國”與踩蹺有關。從“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這壹註釋中,我們不難想象出腳上綁紮著長木蹺,手持長木制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的形象。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著長木蹺在淺海撒網捕魚的風習。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傳承演變

山西省內各地的高蹺高度不壹,高蹺低的低至數寸,高的高至七八尺,在山西芮城、新絳等縣,高蹺的高度達到壹丈五尺甚至壹丈八尺。平時,高蹺以四尺左右的高度為多見。

高蹺在山西的延傳歷史悠久,在晉中壹帶榆社縣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蹺、雜技的圖畫,雖然高蹺無文字記載,但最遲也應從北魏開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蹺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蹺和武高蹺兩種。文高蹺重於扭和踩,武高蹺以表演特技為主。

浮山縣的武高蹺,頭蹺為指揮,二蹺是領隊,戲曲人物居中,最後由醜漢壓陣。表演首先扭各種場圖,然後表演“過仙橋”、“跳桌子”、“跳雙凳”、“大劈叉”等各種難度大的動作。

垣曲縣境內的胡村壹帶,高蹺主要是表演特技。這裏的高蹺表演,不但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鬥等技巧動作,而且還有擡二節、擡三節、坐擡、立擡、組合擡等高難度擡法,並能構成“馬拉車”、“過天橋”的造型。這個縣的高蹺,難度最大的是“上虎梯”。

新絳縣境內的柏壁村和交口縣的雙池鎮的“撲蝴蝶”,是既有故事情節,又有許多高難度動作的高蹺節目。這個節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飾演旦角,挑著蝴蝶前行,男青年飾演小生,持扇撲蝶,小醜搖動撥浪鼓嬉戲追逐,甚為活潑、生動,趣味性很濃。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鷂子翻身”、“越頭跳”、“後滾翻”、“單腿跳”等技巧動作。

稷山縣和右玉縣的“走獸高蹺”,是由兩人表演的連體高蹺。高蹺表演者腳綁木蹺,腰縛獸皮,前系獸頭,上身扮演與之相應的人物,組成壹組造型,在樂曲鑼鼓聲中邊舞邊前進。

夏縣等地的三人合踩的四只蹺,四人***綁五只蹺的“連腿高蹺”,進行表演中要求配合默契,難度是很大的。

在原平、平定、定襄縣境內的高蹺,邊扭秧歌步,邊變換隊形,然後進行評說和演唱,叫做“高蹺秧歌”。在隰縣的幹家莊,還有在蹺腿銜接處拴上個小鈴擋的“響鈴高蹺”表演方式。

山西省境內,高蹺表演形式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不拘壹格。這些高蹺的表演時間,壹般都在農歷正月十五左右的鬧“紅火”活動中,高蹺是整個活動中的壹種表演形式。這種活動內容機動性大,行動比較自如,可以在大場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二三層無蹺)扮演戲曲人物,上層人踩在下層人的肩上照常行進。

京津壹帶的高蹺,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壹躍而下等絕技。

遼南高蹺

東北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範,開始時先要“搭象”(疊起兩層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民間小戲等。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著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壹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亦稱獨木蹺),兩手都持蹺端,制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著木蹺,身著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壹新。

高蹺的有關記載——古文獻《列子.說符篇》記述了壹個叫做蘭子的人,他為宋元公表演蹺技時,小腿上綁著比身體長壹倍的兩根木棍(蹺),快速地跑跳並向空中循環拋棄七把短劍,五把常在空中,元君看後非常吃驚。這故事說明高蹺在魏晉時期已是壹種雜技,並有較高的技藝。今出土北魏時期墓碑上的“百戲圖”也有當時“喬人”形象,可知高蹺歷史源流之久遠。

史海鉤沈

關於高蹺的起源,已故歷史學家孫作雲(公元1912~1978)在他的《說丹朱——中國古代鶴氏族之研究——說高蹺戲出於圖騰跳舞》壹文中,首次提出高蹺源於鶴圖騰崇拜的論點,並以《山海經》古文獻為據:“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發,壹曰長腳”。晉人郭璞註釋為:“或曰有喬國,今伎家喬人蓋象此身”,清人吳任臣註釋為:“喬人,雙木續足之戲,今曰xi(同屣)蹺”。兩種註釋都認為長股國人即用木蹺紮在腳上的長腳人。《說丹朱》中認為:高蹺源於原始圖騰信仰、用於宗教祭祀儀式,又從雜技表演演變為扮演戲曲人物的舞蹈形式。堯舜時的丹朱是以鶴為圖騰的氏族,高蹺戲直接出於古代的鶴圖騰氏族的跳舞。近有學者認為,甲骨文中有壹字可以解釋為“像壹個人雙腳蹈矩棍而舞”,如果得以成立,至遲商代後期,民間獨特的這種踩高蹺舞蹈形式就已經問世。這又是源於圖騰崇拜的補充。不僅如此,非洲紮伊爾巧克威(tchokwe)部落宗教儀式中,也有踩蹺的表演,壹名巫師的腿上綁紮著長木蹺,徐徐走動,兩手緩緩起舞。這當是“圖騰崇拜說”“宗教儀式說”的又壹佐證。

高蹺起源的勞動說,可依據晉人郭璞的另壹條註釋:長臂國人在赤水之東,身體像常人,但臂長三丈。“或曰,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由此聯想到,腳長是綁紮著木蹺,手長是手中拿著長木制作的捕魚工具,所描繪的酷似現今居住在廣西防城“京族三島”的京族漁民踩著木蹺在淺海中撒網捕魚的形象。另據1930年代《藝風》雜誌記載:“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籠街,因地位低濕常被水淹,那裏的住民每當水淹時,差不多都踩著高蹺來往。這又是高蹺源於勞動生活記載。

諸藝集粹

從雜技向扮戲的演變——高蹺不同時代的名稱,說明它從雜技表演向扮演戲曲人物的演變。魏晉前後的“喬人”是從圖騰崇拜向雜技的過渡,高超的驚人之技藝,雖帶有神秘色彩,但已是表演性形式。隋唐時的高蹺從叫作“長蹺伎”名稱中,可知它已是娛樂性表演形式。南宋臨安燈節中“踏蹺”和“村田樂”“撲蝴蝶”壹起出現,說明已成為民間舞蹈。明清文獻記載,高蹺常與秧歌結合扮演戲曲人物,叫作“高蹺秧歌”。如《京都風俗誌》載:“秧歌,以數人扮陀頭、漁翁、樵夫、漁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手鑼、足皆登豎木,謂之'高蹺秧歌'”。現在京津壹帶的高蹺多屬此類,演員12名,分扮陀頭,小二格、漁、樵、耕、讀等人物,或扮成《水遊傳》《白蛇傳》《西遊記》等戲曲人物。表演又有文、武蹺之分,文蹺講究扭、逗,或表演情節簡單的小戲。武蹺強調個人技巧,如“單腿跳”“撲虎”“劈叉”以及“越障礙”“跳高桌”等。北京房山張謝村名為“登雲會”的高蹺,其木蹺長140厘米,技藝精湛的演員可後屈壹腿,只用單蹺從四張疊起的高桌上壹躍而下。

其他地區的高蹺各有所長,所用木蹺高低不同,用於技巧表演的多在l米左右,最高的蹺可達2米,但多用於走和簡單的表演。伴奏樂器有兩類,壹類如京津高蹺,鑼鼓四件(腰鼓、手鑼各二),自敲自舞並為全隊表演伴奏。另壹類用大鼓大鈸等打擊樂伴奏,音量大,氣氛熱烈,如河北、山東高蹺。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作驚險表演:最下層的舞者踩蹺,***用肩扛起兩根長木棍,中層的舞者不踩蹺站在木棍上,他們肩上還站著扮演《白蛇傳》的三名演員,或是站著壹名舞弄小花傘的兒童,最下層的演員還能緩步向前移動。河南嵩縣的“托裝”是高蹺與“肘閣”相結合的表演形式。所謂“肘閣”,是表演者把壹鐵制的特殊道具綁紮於身,另把壹二名兒童穩紮在道具的上端,猶如用手托起,形成兩層或三層的各種戲劇人物造型,名目繁多,如“金錢豹”“醜三打柴”等。該地“托裝”的舞者腳下踩著木蹺,上面有壹二兒童,其表演及道具制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高蹺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擬鶴舞蹈

高蹺,也稱拐子,是由表演者腳踩木蹺表演。由於表演者高出壹截,觀眾需要仰起頭來或是站在高處觀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蹺稱為“高瞧戲”。這種活動在山西全省境內流行甚為普遍,是壹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文藝活動形式。

高蹺,是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的形式,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壹般人高,便於遠近觀賞,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臺,因此深受群眾喜愛。

高蹺溯源

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見孫作雲《說丹朱》);考古學家認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方起東《甲骨文中商代舞蹈》)兩者可互相印證。

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關於“長股國”的記述,根據古人的註釋,可知“長股國”與踩蹺有關。從“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這壹註釋中,我們不難想象出腳上綁紮著長木蹺,手持長木制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的形象。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著長木蹺在淺海撒網捕魚的風習。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傳承演變

山西省內各地的高蹺高度不壹,高蹺低的低至數寸,高的高至七八尺,在山西芮城、新絳等縣,高蹺的高度達到壹丈五尺甚至壹丈八尺。平時,高蹺以四尺左右的高度為多見。

高蹺在山西的延傳歷史悠久,在晉中壹帶榆社縣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蹺、雜技的圖畫,雖然高蹺無文字記載,但最遲也應從北魏開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蹺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蹺和武高蹺兩種。文高蹺重於扭和踩,武高蹺以表演特技為主。

浮山縣的武高蹺,頭蹺為指揮,二蹺是領隊,戲曲人物居中,最後由醜漢壓陣。表演首先扭各種場圖,然後表演“過仙橋”、“跳桌子”、“跳雙凳”、“大劈叉”等各種難度大的動作。

垣曲縣境內的胡村壹帶,高蹺主要是表演特技。這裏的高蹺表演,不但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鬥等技巧動作,而且還有擡二節、擡三節、坐擡、立擡、組合擡等高難度擡法,並能構成“馬拉車”、“過天橋”的造型。這個縣的高蹺,難度最大的是“上虎梯”。

新絳縣境內的柏壁村和交口縣的雙池鎮的“撲蝴蝶”,是既有故事情節,又有許多高難度動作的高蹺節目。這個節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飾演旦角,挑著蝴蝶前行,男青年飾演小生,持扇撲蝶,小醜搖動撥浪鼓嬉戲追逐,甚為活潑、生動,趣味性很濃。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鷂子翻身”、“越頭跳”、“後滾翻”、“單腿跳”等技巧動作。

稷山縣和右玉縣的“走獸高蹺”,是由兩人表演的連體高蹺。高蹺表演者腳綁木蹺,腰縛獸皮,前系獸頭,上身扮演與之相應的人物,組成壹組造型,在樂曲鑼鼓聲中邊舞邊前進。

夏縣等地的三人合踩的四只蹺,四人***綁五只蹺的“連腿高蹺”,進行表演中要求配合默契,難度是很大的。

在原平、平定、定襄縣境內的高蹺,邊扭秧歌步,邊變換隊形,然後進行評說和演唱,叫做“高蹺秧歌”。在隰縣的幹家莊,還有在蹺腿銜接處拴上個小鈴擋的“響鈴高蹺”表演方式。

山西省境內,高蹺表演形式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不拘壹格。這些高蹺的表演時間,壹般都在農歷正月十五左右的鬧“紅火”活動中,高蹺是整個活動中的壹種表演形式。這種活動內容機動性大,行動比較自如,可以在大場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二三層無蹺)扮演戲曲人物,上層人踩在下層人的肩上照常行進。

京津壹帶的高蹺,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壹躍而下等絕技。

遼南高蹺

東北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範,開始時先要“搭象”(疊起兩層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民間小戲等。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著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壹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亦稱獨木蹺),兩手都持蹺端,制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著木蹺,身著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壹新。

高蹺的有關記載——古文獻《列子.說符篇》記述了壹個叫做蘭子的人,他為宋元公表演蹺技時,小腿上綁著比身體長壹倍的兩根木棍(蹺),快速地跑跳並向空中循環拋棄七把短劍,五把常在空中,元君看後非常吃驚。這故事說明高蹺在魏晉時期已是壹種雜技,並有較高的技藝。今出土北魏時期墓碑上的“百戲圖”也有當時“喬人”形象,可知高蹺歷史源流之久遠。

史海鉤沈

關於高蹺的起源,已故歷史學家孫作雲(公元1912~1978)在他的《說丹朱——中國古代鶴氏族之研究——說高蹺戲出於圖騰跳舞》壹文中,首次提出高蹺源於鶴圖騰崇拜的論點,並以《山海經》古文獻為據:“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發,壹曰長腳”。晉人郭璞註釋為:“或曰有喬國,今伎家喬人蓋象此身”,清人吳任臣註釋為:“喬人,雙木續足之戲,今曰xi(同屣)蹺”。兩種註釋都認為長股國人即用木蹺紮在腳上的長腳人。《說丹朱》中認為:高蹺源於原始圖騰信仰、用於宗教祭祀儀式,又從雜技表演演變為扮演戲曲人物的舞蹈形式。堯舜時的丹朱是以鶴為圖騰的氏族,高蹺戲直接出於古代的鶴圖騰氏族的跳舞。近有學者認為,甲骨文中有壹字可以解釋為“像壹個人雙腳蹈矩棍而舞”,如果得以成立,至遲商代後期,民間獨特的這種踩高蹺舞蹈形式就已經問世。這又是源於圖騰崇拜的補充。不僅如此,非洲紮伊爾巧克威(tchokwe)部落宗教儀式中,也有踩蹺的表演,壹名巫師的腿上綁紮著長木蹺,徐徐走動,兩手緩緩起舞。這當是“圖騰崇拜說”“宗教儀式說”的又壹佐證。

高蹺起源的勞動說,可依據晉人郭璞的另壹條註釋:長臂國人在赤水之東,身體像常人,但臂長三丈。“或曰,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由此聯想到,腳長是綁紮著木蹺,手長是手中拿著長木制作的捕魚工具,所描繪的酷似現今居住在廣西防城“京族三島”的京族漁民踩著木蹺在淺海中撒網捕魚的形象。另據1930年代《藝風》雜誌記載:“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籠街,因地位低濕常被水淹,那裏的住民每當水淹時,差不多都踩著高蹺來往。這又是高蹺源於勞動生活記載。

諸藝集粹

從雜技向扮戲的演變——高蹺不同時代的名稱,說明它從雜技表演向扮演戲曲人物的演變。魏晉前後的“喬人”是從圖騰崇拜向雜技的過渡,高超的驚人之技藝,雖帶有神秘色彩,但已是表演性形式。隋唐時的高蹺從叫作“長蹺伎”名稱中,可知它已是娛樂性表演形式。南宋臨安燈節中“踏蹺”和“村田樂”“撲蝴蝶”壹起出現,說明已成為民間舞蹈。明清文獻記載,高蹺常與秧歌結合扮演戲曲人物,叫作“高蹺秧歌”。如《京都風俗誌》載:“秧歌,以數人扮陀頭、漁翁、樵夫、漁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手鑼、足皆登豎木,謂之'高蹺秧歌'”。現在京津壹帶的高蹺多屬此類,演員12名,分扮陀頭,小二格、漁、樵、耕、讀等人物,或扮成《水遊傳》《白蛇傳》《西遊記》等戲曲人物。表演又有文、武蹺之分,文蹺講究扭、逗,或表演情節簡單的小戲。武蹺強調個人技巧,如“單腿跳”“撲虎”“劈叉”以及“越障礙”“跳高桌”等。北京房山張謝村名為“登雲會”的高蹺,其木蹺長140厘米,技藝精湛的演員可後屈壹腿,只用單蹺從四張疊起的高桌上壹躍而下。

其他地區的高蹺各有所長,所用木蹺高低不同,用於技巧表演的多在l米左右,最高的蹺可達2米,但多用於走和簡單的表演。伴奏樂器有兩類,壹類如京津高蹺,鑼鼓四件(腰鼓、手鑼各二),自敲自舞並為全隊表演伴奏。另壹類用大鼓大鈸等打擊樂伴奏,音量大,氣氛熱烈,如河北、山東高蹺。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作驚險表演:最下層的舞者踩蹺,***用肩扛起兩根長木棍,中層的舞者不踩蹺站在木棍上,他們肩上還站著扮演《白蛇傳》的三名演員,或是站著壹名舞弄小花傘的兒童,最下層的演員還能緩步向前移動。河南嵩縣的“托裝”是高蹺與“肘閣”相結合的表演形式。所謂“肘閣”,是表演者把壹鐵制的特殊道具綁紮於身,另把壹二名兒童穩紮在道具的上端,猶如用手托起,形成兩層或三層的各種戲劇人物造型,名目繁多,如“金錢豹”“醜三打柴”等。該地“托裝”的舞者腳下踩著木蹺,上面有壹二兒童,其表演及道具制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高蹺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上一篇: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什麽角色?
  • 下一篇:中國蔬菜出口新加坡的市場分析及前景展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