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頓(1732— 1809)的創作風格:民間性與專業性的特點在海頓的創作中得到了十分巧妙的結合。奧地利是壹個多民族的國家, 這些民族日常生活中的音樂是海頓音樂作品中的音樂語言的基礎。這是啟蒙運動的民族精神在音樂藝術中的反映。海頓力求藝術的通俗性和大眾性。他廣泛學習與研究人民自己的音樂創作.並且力求自己的創作接近於這種風格, 同時還在專業技巧上豐富與提高了這種風格.
海頓音樂最大的特點就是將輕松、快樂表現在作品中,這種樂觀主義源於他對人民的同情.他常常說貝多芬音樂中有壹種他不喜歡的怪東西。這種怪東西就是指貝多芬音樂作品中的鬥爭性。另外,在藝術趣味上.海頓的作品不僅接近廣大市民階層,而且帶有宮廷音樂典雅、消遣、娛樂的風格,因此他可以被說成是宮廷音樂家的外貌.資產階級音樂家的本質。最後,在藝術手法上。海頓的作品旋律明朗、容易記憶、和聲清晰而富有功能性。
海頓是壹個罕見的多產作曲家, 他壹生創作了不下125首交響樂,其中最著名的是第44《哀悼》、第45《告別》、第92《牛津》、第lOO((軍隊》、第101《時鐘》、第lO3((鼓聲》和第lO4((倫敦》等交響曲。聲樂作品方面最重要的是二部清唱劇《創世紀》,還有彌撒曲、聖母哀悼歌、經文歌和壹些康塔塔。他還寫了24部歌劇,大多數為喜歌劇,例如《奧菲歐》。同時,他也註意復調手法在音樂作品中的運用,如《c小調鋼琴奏鳴曲》、《e小調“哀悼”交響曲》等作品都可以說明他在創作思想上和風格上的這種改變。在海頓的全部創作中,交響樂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確定了古典主義器樂創作的基本原則— — 鮮明的民族特色、深刻的哲理性與完美的藝術形式相結合的創作原則。他在創作手法方面,也有很多大膽的創新:確立了以短小動機加以動力性展開的奏鳴性發展原則,廢除了數字低音的傳統.開始確立了近代管弦樂的編制和配器原則。弦樂四重奏也在他的創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在交響樂中進行的種種革新,在他的四重奏中也可以看到。總的來說,海頓是“維也納古典樂派”音樂風格的真正奠基者,而莫紮特和貝多芬的成就都是在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莫紮特(1756— 1791)從小就顯露出自己非凡的音樂才能,他的作品中表現出特有的富於歌唱性的旋律.精致勻稱的結構和陽光,樂觀的音樂風格,但其實他骨子裏卻常有壹股陰郁的情緒, 特別是在他的小調作品中這種風格會更加強烈壹點。
莫紮特的器樂作品主題完整.有著鮮明的輪廓.細小的結構單位之間也有著精致的、動機的聯系。還有他著名的歌劇作品《魔笛》,其中吸收了很多德國傳統的名歌,同時又借鑒了正歌劇、意大利喜歌劇等體裁的創作特點。莫紮特曾經公開表示過他最喜歡的是歌劇。1781年他為維也納民族劇院所寫的《後宮的誘逃》對劇中人物進行了深刻的描畫,並運用各種戲劇性手法來烘托整部歌劇的氣氛。他在歌劇作品方面的其他代表作品還有《唐璜》和《費加羅的婚禮》等。在莫紮特40多部交響樂作品中,經常被演奏的是第31《巴黎》、第38(布拉格》和第41《朱比特》交響曲。這些作品感情真摯。自然流暢的旋律和精致復雜的技巧引人人勝。不可否認,莫紮特是歐洲音樂發展史上罕見的天才音樂家。更重要的是。在當時這個“暴風雨”來臨前夕的時代,他受到了那麽多現實生活的打擊,但他從未屈服過。從他所流傳下來的優秀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正是由於他的個人品質.使得他的作品直到今天還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貝多芬(1770_I1827)的作品以富有英雄性、戲劇性和思想性而聞名。正如他自己所說:“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例如他最著名的《第五“命運”交響曲》中的“命運動機”描寫了與殘酷的命運鬥爭.並最終獲得勝利的信念。他壹***創作了9部交響曲.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為《第三“英雄”交響曲》、《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六“田園”交響曲》和《第九“合唱”交響曲》。他的鋼琴音樂作品則以熱情豪放和對比強烈的交響性著稱。鋼琴奏嗚曲在他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但體現了他個人音樂創作風格的演變。而且預示了鋼琴音樂從古典主義進入浪漫主義的過程。從他的第二奏鳴曲第三樂章開始.貝多芬用諧謔曲代替了海頓和莫紮特使用的小步舞曲。自此奏鳴曲式的結構為:第壹樂章,戲劇沖突性:第二樂章,抒情或沈思性的慢板,用來表達復雜的內心情感起伏;第三樂章,小步舞曲,貝多芬用諧謔曲替代;第四樂章,回旋曲,熱烈、節慶性特征。在奏嗚曲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熱情》、《悲愴》、《月光》、《黎明》和《暴風雨》五首。在貝多芬的晚年,他還寫了六首四重奏,其中代表作為《降B大調四重奏》。在歌曲創作方面,有聲樂套曲《致遠方的親人》、康92塔塔《莊嚴彌撒》等重要作品。他的最重要的壹部歌劇為《費得裏奧》。
雖然同為古典主義音樂時期的大師,海頓、莫紮特和貝多芬盡管各自有著獨特的個性.但是他們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還是有著***同的基礎的。他們都經歷了歐洲啟蒙運動之後社會進步思潮的熏陶:作為新興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代表人物,他們都具有樂觀主義的生活態度;在藝術上他們都遵循了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實性和鮮明的時代感;他們的作品都以質樸、通俗的音樂語言來創作,所以他們的作品至今都是世界音樂文化中的瑰寶。同時我們又可以通過他們三人之間不同的創作特征,更好地了解整個古典主義音樂的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