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有哪些保護動物?

中國有哪些保護動物?

麋鹿:俗稱偶蹄目,生活在沼澤地區,以草和水生植物為食。1894前飼養於北京南苑,此後其野生種僅少數滅絕。1985後運回英國備貨。

大熊貓:棲息在箭竹林中,怕冷怕夏,性孤獨,男女分開,會遊泳,善於爬樹,生活在樹縫中,喜食竹子、水果和動物骨頭,性情溫順,自衛能力弱,常受天敵危害,分布於中國四川西部和北部。

揚子鱷:也被稱為鯰魚

大鯢:大鯢,兩棲類,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中國特有,棲息山澗,夜間活動,捕食魚蝦類昆蟲,體外受精,在中國廣泛分布,主要分布在華中和華南;哭泣的嬰兒

金絲猴:靈長類,肩部有金色長毛,生活在3000米高山森林中,樹棲,群居,以野果、嫩芽、竹筍為食。是國內少有的特產。

白暨豚:壹種哺乳動物,棲息在洞庭湖和長江中下遊。汛期水位上漲,遊入洞庭湖及其附近繁殖。水位回落長江,多在深水,黎明黃昏捕食淺水附近魚類,瀕臨滅絕。

卷羽鵜鶘,別名塘鵝和鵜鶘,屬於鵜鶘屬。大型涉水鳥。總長約180 cm。全身灰白色。枕頭羽毛變長卷曲。夏天,腰部和尾部以下的羽毛略帶粉紅色。口寬、直、尖,口下有壹個與口相等的可伸縮皮膚。口、眼、喉囊周圍裸露的皮膚呈黃色,腳呈肉色。生活在湖泊、河流和沿海水域,喜歡群居,喜歡遊泳,但不會潛水。以吃魚為主食。成年鵜鶘壹般成雙成對生活,在地上築巢產卵。每個巢產1 ~ 3個蛋。兩性都孵蛋並餵養小雞。剛從蛋殼裏出來的小鵜鶘是灰黑色的,很快它就生了壹身淺白色的絨毛。母鳥用半消化的魚餵幼鳥。雛鳥長大後,把頭伸進母鳥張開的嘴巴的皮膚裏,啄食帶回來的小魚。

產於新疆、青海及山東以南沿海地區。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紅腳鰹鳥——別名鰹鳥,屬於鰹鳥科,學名蘇拉蘇拉。流浪的鳥。總長約75 cm。全身多為白色。雄性有深褐色的翅膀。雌鳥的背部、腰部和尾部覆蓋著灰褐色的羽毛,尾羽的尖端是白色的。臉部側面裸露皮膚發黃。口部灰藍色,基部變粉紅色或僅略飾紅色。紅色的腳。在海洋中露營,群居生活。翅膀長,善於飛翔。繁殖期為3月至初秋。在多巖石的海灘或島嶼上的灌木和樹上築巢,偶爾在地上築巢。每巢產1 ~ 2枚卵,卵圓形,表面粗糙,顏色藍白色。在育雛期,親鳥反芻胃給雛鳥餵食物。產於西沙群島。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Boomers屬於Boomers家族,學名Sula leucogaster。流浪的鳥。總長度約70 cm。上半身為褐色,翅膀和尾羽的羽軸顏色較深,每根羽毛都有白色或棕白色的羽端。前頸和前胸與上半身同色,下半身其余為純白色。嘴巴和眼睛裸露皮膚呈黃綠色。腳發黃。冬候鳥,生活在海洋殖民地,擅長遊泳,以魚為食。繁殖習慣就像紅腳鰹鳥。產於西沙群島。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東方白鸛,別名老鸛,屬於鸛科,學名為Ixobrychus minutus。大型涉水鳥。總長約120 cm。身體的羽毛是白色的。眼睛是紅色的,前頸下部有裝飾物。肩羽、翼羽、飛羽都是黑色閃亮的。嘴巴又長又厚,黑色。腿和腳是紅色的。在沼澤、濕地和池塘中涉水覓食。主要吃魚。青蛙、昆蟲等。安靜機警,飛行或行走時動作緩慢,休息時常單腳站立。3月開始繁殖,在高大的樹上或建築物上築巢,每個巢產3 ~ 5枚卵,白色。雌雄輪流孵蛋,30天左右。中國大約有2500 ~ 3000只東方鸛。東北中北部養殖;在長江下遊及以南地區越冬。

屬於國家壹級保護動物。

黑鸛——別名黑鸛,屬於鸛科,學名為黑鸛。大型涉水鳥。總長約110 cm。嘴巴又長又厚。上半身、翅膀、尾巴和胸部為黑色,有紫綠色光澤。眼睛周圍裸露的皮膚發紅。胸部以下的下體是白色的。嘴巴和腳都是紅色的。沿著河,在沼澤的山的溪附近的棲息地。涉水尋找魚、青蛙、蛇和甲殼類動物。4月開始繁殖,在巖石懸崖或大樹的縫隙中築巢。每個巢產3-6枚卵,卵為乳白色,有少量淡橙色暗斑。潛伏期為31 ~ 34天。65 ~ 70日齡幼鳥具有飛翔能力。在東北、河北、新疆、甘肅北部繁殖;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越冬。

屬於國家壹級保護動物。

朱鹮,別名朱鷺,屬於Eriodidae科,學名為Nipponia nippon。總長約79 cm,重量約1.8 kg。雌雄羽毛顏色相近,體羽白色,羽底略粉。後枕骨上有長長的柳葉狀羽冠;從額頭到臉頰的皮膚光禿禿的,鮮紅的。初級飛羽的基部是粉紅色的。口細長,末端向下彎曲,長約18 cm,黑褐色,末端紅色。腿長約9厘米,朱紅色。棲息在海拔1200 ~ 1400米的疏林地帶。在附近的溪流、沼澤、稻田中涉水,漫步尋找小魚、螃蟹、青蛙、蝸牛等水生動物,吃昆蟲。在高高的樹上休息過夜。居民在秋冬季節三五成群地遊蕩到低矮的山地和平原。4-5月開始築巢,每年繁殖壹窩,每窩產2-4枚卵,卵淡藍色,有褐色斑點。由父母孵化和育雛,小雞在大約30天後破殼,在大約40天後離巢。產於陜西省洋縣秦嶺南麓。朱鹮是壹種稀有鳥類,曾經生活在中國東部。俄羅斯、朝鮮等地已廣泛分布。由於環境惡化等因素,種群銳減,70年代已在野外消失。中國鳥類學家經過多年調查,於1981年5月在陜西洋縣重新發現了朱鹮種群,這也是世界上僅存的種群。

屬於國家壹級保護動物。

白朱鹮——屬於朱鹮科,學名蘇氏朱鹮。大型涉水鳥。總長度約70 cm。全身白色,有羽毛。頭部和上頸部皮膚裸露,呈黑色。背部和頸部下部有灰色的羽毛(冬天沒有)。嘴巴又長又彎,黑色。黑腳。棲息於河流、湖泊和沼澤。涉水啄食小魚等水生動物。繁殖期,雌雄均在靠近水岸的樹上築巢,每個巢產2-4枚卵,卵為淡藍色,斑點很少或沒有。在東北繁殖;廣東、福建越冬。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白琵鷺,別名篦鷺和琵琶嘴白鷺,屬於鷺科,學名Platalea leucorodia。大型涉水鳥。總長度約85 cm。全身白色,有羽毛。首先是眼睛,眼睛周圍,下巴和上喉嚨是裸露的皮膚黃色。嘴長而直,扁而寬如琵琶,故名。胸部和頭部的冠羽為黃色(冬季為純白色)。脖子和腿都很長,腿的下部光禿禿的,黑黑的。棲息於沼澤、洪泛平原、湯唯等地。涉水啄食小動物,有時也啄食水生植物。在水邊的樹上或蘆葦叢中築巢,每巢產3 ~ 4枚卵,鈍端有白斑或稀疏斑點。雌雄輪流孵蛋,25天左右,雛鳥期40天左右。東北、華北、西北地區養殖;在長江下遊和華南地區越冬。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黑臉琵鷺——別名黑臉琵鷺,屬於Orodidae科,學名Platalea minor。大型涉水鳥。總長約80厘米,通體白色。枕部有長羽簇組成的羽冠;從額頭到臉的皮膚都是光禿禿的黑色。口黑色,長約20厘米,先端扁平,呈勺形。腿長約12 cm,腿和腳趾均為黑色。雌雄羽毛顏色相近,但冬羽與夏羽不同:冬羽為純白色,羽冠較短;於霞王冠和胸部的羽毛被染成黃色。棲息於湖泊、沼澤和海岸沙灘。涉水尋找小魚、蝦、蟹和蝸牛。產於中國東北至華南沿海、長江流域、海南島、臺灣省和香港。黑臉琵鷺約有400只,主要分布在中國、俄羅斯、朝鮮和日本。東北地區可能有孳生地,但至今未能證實。在中國發現的大多數種是遷徙和越冬種群。臺灣省臺南縣曾文溪口的海岸沙灘是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種群棲息地,壹次多達200只。在海南東寨港自然保護區、廣東福田自然保護區和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也記錄到數十只越冬鳥群。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上一篇:中國工業設計的特點和發展方向
  • 下一篇:中小學足球培訓計劃江蘇618中小學足球特色學校。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