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壹提起兒童教育,親子話題,便有諸多家長會說,我們家孩子怎麽怎麽不聽話,怎麽怎麽不懂事!其實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的教育的大人!我們通常最容易犯的壹個錯誤是——太高估了自己,太低估了孩子!
壹、我們是如何高估自己,低估孩子的?
——刻板的認為我們需要教育指導孩子,卻忽略了孩子的獨立人格!
孩子是壹個獨立的個體,這句話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說說,做過家長的都有經驗,突然某壹天,妳的孩子會語出驚人!不只是進步,而是提出了獨立、獨特,或者說既包含真相又令妳震驚的觀點!孩子是有自己到壹套獨立思考能力的,但是我們很多大人,設置了太多的條條框框,把這個探索和延展的過程人為的切斷了。
曾經,有壹位在美國生活過的年輕媽媽,提出了這樣類似的情景。
兩個孩子打架
在中國,老師的方法是:先批評,打人是不對的,然後兩個人都叫過來批評完事兒。結果呢,孩子們收獲了什麽?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忍忍吧壓住,或者幹脆找老師告狀!
在美國,同樣情況結果:美國幼兒園老師居然不管不問,最後中國媽媽直接質問——您怎麽不管管孩子呢?美國媽媽們告訴他——孩子之間的競爭和爭鬥不可避免,讓他們在競爭中學會相處和溝通,打兩下不算什麽,比壹上來就壓抑阻止他們沖突要好得多! 等他們知道疼了,也就知道以後還有更好的方法進行溝通,而不只是沖突!
孩子們在生活中、沖突中學習,是最高效的成長!
強勢的孩子更加會運用強勢風格生存,稍微柔弱點的孩子也會被迫尋求其他生存手段以維持環境中的低位。瞧!孩子們其實是通過打架,學習與人交往,解決沖突的能力!
打——是本能!還沒動過手,就不會自然不會想到用更好的辦法去處理沖突!只有疼過,才知道!而我們往往在沖突還剛開始的時候就阻斷了這壹過程。
小的時候,孩子對壹切都充滿了好奇!於是想用小手摸摸水,碰碰火;
去玩地上等的臟水,妳可能會阻止他,因為太臟了!
去玩火更加會阻止,太危險了!
可是,有多少家長會繼續給孩子提供合適的環境,讓他原理臟水後,親近壹下幹凈的水;甚至讓他主動碰碰微弱的火苗,直到他懂了碰到或會燙,會疼;才會牢牢記住——下次再也不去碰了!
二、為什麽有些孩子聽話,有些不聽話?
——家長教育不同,孩子成長大不通!
那些溫和實踐派的家長,容易培養出聽話的孩子!——應該體驗的他都體驗了,包括水的溫柔和與火的傷害!沒有被阻斷的能量,沒有被壓抑的意識,它能夠平靜地處理生活中的各類問題。
那些強勢武斷的家長,容易培養出逆反心強的孩子!——他什麽都還沒好好體驗過,以後的生活,他會爭取壹切機會反抗,反抗只是為了更多的體驗!當然,可能長大了,連他自己都會忘記,原來只是以為內壹個個小興趣沒有被滿足,生出了那麽多較真兒,糾結與爭鬥!
心理學延伸思考:
為什麽現在社會那麽多人際關系的沖突和矛盾?小時候打架沒打夠,打架學到的不是直接競爭,而是背後用語言詆毀和告狀,於是公司政治復雜起來~
別看是小小的鬥爭,這已經是孩子們在學習基本的生存和溝通技能了!壹次學習過程被打斷,非但沒有收獲成果,還有點不太好的副產品,那就是——被壓抑的情緒和鬥誌,會以更強的,甚至扭曲的形式從其他途徑宣泄出來!當然,如果有超級優秀的家長和老師,也可能會被引導向正向和積極的能量! 但是既然爭鬥已經被阻斷,又有多少家長會知道呢?
三 、 尊重孩子獨立人格,該做些什麽
兒童具有巨大的潛能,他生命的發展是走向獨立的。通過具體的練習如生活基本能力練習、五官感覺練習、智能練習(語言、數學、科學)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 在適合的環境裏,孩子在其中學會尊重別人,接受別人,分享自己學會的知識技巧,甚至學習領導人,處理沖突。
夏洛特 梅森是20世紀初英國著名教育家,“教育之家”創始人,她的核心觀點是,兒童是壹個具備所有發展可能性和能力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盡可能地把兒童置於自然生活和思想的活生生的接觸之中;要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人來教育,而不是只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書呆子。
備受推崇的蒙臺梭利也說過:教育孩子,應該“以孩子為中心,反對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點,視兒童有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以“兒童為中心”,迥異於傳統幼兒教育的以老師為中心。老師和家長都不是發號的權威角色了,反而是居於“幫助兒童生命成長”,設計、指導孩子自己學習的客觀立場。以啟發和誘導為手段,而讓孩子樂於自由、自動地去動腦筋,使智力和體能不斷地增長。
JUST do it !
以兒童為主,為孩子打造的壹個以他們為中心,可以獨立“做自己”的“兒童世界”。
從小桌子小椅子到小玩具,每壹樣都是孩子可控範圍和高度內的物件,它能夠更加主動,不借助大人幫助就完成這壹目標! 聯想類人猿時代,以及現在的大猩猩,他們的孩子並不是生活在壹個大人們建設的環境各種,這壹點上,小猩猩們或許更加容易獲得成長!反而是現代文明的社會環境下,我們的環境太多的“人造”,以至於孩子們也不得不依附於這種人才,樓房越來越高,也令我們的孩子越來越望而生畏。
2、充分的教具提供
孩子是靠感官來學習的,提供給他的良好 *** 愈多就愈能激發他的內在潛能。設計壹個適合孩子的生長環境,提供豐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誘發他自我學習的樂趣。 從玩具到紙筆,都按照孩子的型號縮小出來,孩子們使用起來也會更加簡單,這壹點就無形中鼓勵了主動和積極的探索與學習。
3、不“教”的教育
反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育,而主張籍由良好的學習環境,亮麗豐富的教具,讓兒童主動去接觸、研究,形成智慧。孩子的學習不是大人認為應該學什麽而學什麽,事先要“發現孩子”天賦的方向!每個人的基因、生物基礎不同,出生的家庭環境不同,收到的熏陶教育決定了每個孩子的特點和優勢不盡相同。如果把自己小時候的遺憾依托在孩子身上,希望通過孩子來實現,那簡直就是壹種殘忍! ——孩子不是妳的,不是我的,甚至最初也不是社會的,他是壹個獨立的精神胚胎,應該首先尊重這種存在,進而發揮他所擅長的技能!
4、把握敏感期的學習
0~6歲的兒童,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出現對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種“敏感期”。蒙臺梭利科學幼教法強調掌握兒童“敏感期”,而給予適切的學習。蒙臺梭利教育擁有壹套蘊含無限教育價值的學具,這套學具利用幼兒感覺的敏感性,透過可供幼兒操作的教具,讓孩子們輕松愉快的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吸收許多抽像的概念。尊重幼兒重復練習的特性,所有學具幼兒可以反復操作,滿足幼兒生理心理上的需要。
了解過早教的家長們會知道,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能力有不同的爆發期,抓住這些爆發期,才能很好的引導孩子能力的發展!
5、教師居於協助啟導的地位,父母才是真正的關鍵
教師必須放棄傳統自以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從旁適時地給予兒童協助與引導,讓兒童成為教育的主體,使他們動頭腦、有智慧。孩子的教育,並不只限於學校壹隅,整個社會環境的影響,更是無所不在。在心愛樂園的親子課堂中,家長不僅可以學到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還可以和寶寶壹起上課,在課程中增進親子感情。
如果說家長式孩子的第壹任老師,那麽學會愛孩子,首先要學會放下自己的尊位意識,尊重孩子,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發展。以孩子為中心,要求我們少壹點價值觀批判,少壹點道德批判,多壹點愛的溫暖!孩子不是我們教育的對象,而是與我們***同分享生活的獨立個人!
四、家長的這些行為,損害了孩子的獨立人格
Don't do it !
壹、 居高臨下,指揮壹切
家長高高在上,壹副威嚴的面孔,指揮孩子的壹切,妳必須好好念書,給我考大學;妳的前途,服從我的設計。心理預測:若幹年後,孩子離開父母就不會做決定,變成生活 *** 或者常常逆反
二、 寵愛篤深,過度呵護
視孩子為掌上明珠,特級保護。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吃要高檔,穿要名牌。只要求念書,什麽活也不用幹,即使孩子該幹、能幹的事情,也壹律由家長包辦代替。心理預測:若幹年後,該長大處理生活問題的時候,像個大小孩兒,只會享受,不懂感恩,遇到困難,就踢皮球!
三、 訓字當頭,把自己的價值觀道德觀強加在孩子身上
有的家長誤把“訓”當教育,要求孩子按照大人們的行為準則,因為有壹天孩子也會成為大人,但是忽略孩子個性與特點。很多事情不問緣由就要求孩子按照記得要求去做。批評沒商量!心理預測:若幹年後,成年後往往低自尊,自卑的生活,就算沒人批評,都會自我詆毀!遇到問題,壹切原因都會歸因到外在,並且缺乏主見。
愛孩子,要用“愛教”,而不是“家教”,只要妳心中真的懷著愛,妳就會尊重孩子,而不是以自己的觀念為軸心。觀察孩子,了解孩子,進而掌握它的特點 ,進行引導。
轉載請註明心靈咖啡網 psy.time 和本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