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金融保險資產比重

中國金融保險資產比重

壹、中國金融資產結構概述

我國金融資產主要分為流通中現金、金融機構存款、金融機構貸款和有價證券(債券、股票等)。).表1列出了我國主要金融資產分布情況(見表1978、1986、1991、1995)。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資產從單壹的銀行資產向市場化、多元化發展。1981-1995,共發行政府債券4794.39億元,國家投資債券和投資公司債券3654.38+0398億元,金融機構債券118297億元,企業債券182.97億元。這些金融工具的出現為中國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進壹步發展奠定了基礎。然而,中國的大部分金融資產仍然是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存款和貸款。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存貸款占金融資產總額的比例,1978為93%,1986為87%,1991為84%,1995為83%。雖然自改革開放以來比重壹直在下降,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壹直在緩慢下降,這說明我國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金融資產總額占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78年的94%上升到1995年的221%,反映了經濟體制改革中金融深化(貨幣化)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這壹比例迅速上升,但到了90年代,上升速度放緩。

中國的儲蓄主體也在改革中發生了變化,從以前的政府和國企變成了現在的老百姓。據世界銀行專家估計,改革前我國政府積累占總積累的比重壹直在70%以上。1978年國內儲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5.5%,其中居民儲蓄占1.2%,政府儲蓄占15.4%,企業儲蓄占18.9%。也就是說,1978的社會總儲蓄的96.7%來自政府和國有企業。1978年末,我國居民儲蓄余額僅為2106億元,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5.9%,占當年社會總存款的16.2%。

改革前,國家是儲蓄和投資的主體,所以不需要金融中介。國有固定資產投資主要來源於財政撥款,銀行貸款主要作為流動資金。銀行貸款也主要來源於政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存款。1978年,企業存款和財政存款之和為10899億元,占銀行存款總額的83.8%。

1995年末,我國金融機構存款余額5.4萬億元,其中居民儲蓄近3萬億元。儲戶和投資者是分開的。最大的儲蓄者是普通人,最大的投資者是國家。銀行和金融機構的中介作用變得非常重要。國家通過對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控制,用老百姓的錢投資建設國有企業。所以國企真正的主人可以說是在國家銀行存款的普通人。

宏觀金融資產結構必然反映在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上。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貸款是中國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企業很難通過發行債券、股票等直接融資方式獲得資金。從1986到1995,* * *發行公司債券17383億元。1995年末股票市值(a股)4500億左右,其中上市流通的只有1/3。國有股大部分是過去的投資和土地價值折算的,實際的現金投入並不多。法人股和個人股的發行可以使企業籌集現金,但能獲準發行股票的企業太少。這樣,企業通過發行股票所能籌集的資金就非常有限,大部分企業只能依靠銀行貸款。

除主要金融資產外,還有其他金融資產,如民間借貸、民間集資和股份合作制股份等。這些金融資產都擁有壹定意義上的所有權、參與權和處置權,並從中獲取收益。但是,目前民間借貸和民間集資還需要進壹步規範。

我國金融資產結構可以概括為:儲蓄主體在改革開放中由政府變為民間;全國政府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逐年下降,從1978年的31%下降到1995年的10.8%;1985以來,國家對國有企業的投資由撥款轉為貸款,直接融資的資本市場渠道狹窄;其他房地產市場才剛剛起步。這使得民眾將大部分儲蓄存入銀行,銀行將大部分資金貸給國企,成為國企長期投資(固定資本)和流動性的主要來源,導致國企資產負債率不斷上升。

2.為什麽中國廣義貨幣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增長很快?

中國金融資產的變化過程有兩條主線,壹是貨幣化過程,二是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發展。這裏主要分析貨幣化過程。貨幣化有兩層含義:壹是財政赤字貨幣化,即國家通過印鈔來彌補財政赤字。二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貨幣化,即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改革和轉型過程中,對貨幣有超常的需求,減緩了貨幣的流通。本文的貨幣化指的是後壹種意義。

從1978到1995,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7%,通貨膨脹率平均為7.5%,廣義貨幣(M2)年均增長25%。如此長時期的廣義貨幣增速遠超GDP增速和通脹率之和,這在各國經濟發展史上並不多見。據筆者保守估計,從1978年到1992年,中央政府每年的鑄幣收入平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左右。謝平(1994)估計,在1986-1993年,中央政府平均每年從貨幣發行中獲得國民生產總值的5.4%。海外經濟學家往往不明白,為什麽中國政府的實際綜合赤字這麽高(約占GNP的8-9%),而通貨膨脹率卻不是很高。其中壹個重要原因就是貨幣化帶來的鑄幣收入。

表2給出了中國貨幣化進程的主要指標。改革期間,中國的廣義貨幣(M2)與國民生產總值(GNP)之比呈快速上升趨勢。從1978的32%上升到1995的105%,這在發展中國家金融深化的情況下並不多見。1994-1995期間,廣義貨幣占GNP的比例美國為59%,英國為104%,日本為114%,德國為70%,印度尼西亞為46%,韓國為44%,馬來西亞為89%。中國這壹比例遠超周邊發展中國家,即使與英美日德等發達國家相比也相當高,僅次於日本。

我國廣義貨幣與國民生產總值之比的快速增長是改革中金融深化的必然,也反映了我國金融資產結構的問題。在改革開放中,中國的儲蓄主體由國家變為老百姓,收入分配向居民傾斜。但普通人投資金融資產的選擇並不多,銀行儲蓄壹直是主要渠道。這主要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滯後造成的。我國廣義貨幣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高,不是經濟主體的自然選擇,而是現有體制和政策約束下的必然。表2中的貨幣與廣義貨幣之比(M1/M2)從另壹個側面證明了這壹點。貨幣占廣義貨幣的比重從1978的82%下降到1995的39%。換句話說,不僅廣義貨幣增長迅速,而且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居民儲蓄占廣義貨幣的比重越來越大,反映出居民持有的大部分金融資產是銀行存款。65438-0995年,凈投放現金600億元,全社會流通中現金僅比上年增長8.3%;M1增長16.8%;M2增長29.5%,比25%的控制目標高出4.5個百分點。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滯後也可以從各國金融資產結構的比較中看出。表3給出了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壹些發達國家金融資產結構的比較。1993中國股票市值占GDP的9%,債券市值占GDP的11%。周邊國家股票市值平均占GDP的148%,債券市值平均占GDP的30%。英美德日四個發達國家的股票市值平均占GDP的75%,債券市值占GDP的74%。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不僅落後於發達國家,也遠遠落後於周邊的發展中國家。

第三,中國金融資產結構異常的後果

1.企業負債率高。根據國資局的數字,1980年國有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僅為18.7%。從1990到1993,分別為58.4%、60.5%、61.5%和71.7%。1994年,在核實124000家國有企業資產時,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已經上升到75.1%,如果扣除掛帳賬戶的實際損失,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達到83.3%(吳曉靈,1995)。

2.金融運行風險高。首先,銀行信貸資金周轉速度放緩。全國銀行貸款年周轉率從193年的1.32次下降到195年的1.15次,即每313天只有壹次。二是國有企業相互拖欠嚴重。1995年全國銀行應收未收利息達2200多億元,比上年增加近6543.8億元。三是國有銀行信貸資產質量逐步下降。1995年末,不良貸款占全部貸款的22.3%。如果國開行1995年末的貸款余額是4萬億,那麽不良貸款大概有9000億。第四,國有銀行經營困難。中、農、工、建1992年上繳利潤343億元,1994年降至166億元。1995上半年除中國銀行外全行業虧損。

3.國有企業債務負擔沈重。1996壹季度,全國國有工業企業在整體經濟平穩發展的同時出現凈虧損,共虧損341億元。虧損企業占比從1995同期的40.8%上升到44.9%,大中型國有企業中,占比從1995的45.1%上升到51.4%(石剛,1996)。1996二三季度情況略有好轉,但整體經濟效益仍不樂觀。國有企業虧損的重要原因之壹是債務負擔沈重,很多國有企業資金短缺。特別是在1985撥貸改革後,壹些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金完全依賴銀行貸款。國企的血汗錢都還給了銀行。

延伸閱讀:如何買保險,哪個好,教妳如何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 上一篇:管理會計與企業價值創造
  • 下一篇:傳統車企對比新勢力的劣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