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田村古民居建築群的特色是與常寧歷史上安全局勢分不開的。根據《同治常寧誌·兵防》的記載,從宋代壹直到清代早起,動亂和土匪,時常沖擊當時的官府和官軍,還對普通的老百姓進行搶掠。據李氏族譜記載,中田村的老祖宗福五郎為武官出身,明朝洪武二年,由茶陵調到桂陽州,後調到常寧駐守。永樂二年,在常寧實行軍屯,並發展生產。由於為朝廷作戰多年,屢屢立下戰功,衣錦還鄉後,定居在這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我祖屯居廟前市,歷年守之仰食於國,時懼民賦不足、衣食難給,命各墾田且耕且守……子榮公配雷氏生子四,長誌恭開派下麻田即今中田”。於是在中田村聚族而居,且耕且守,繁衍子孫,至今已有40多代人,歷時600多年。
在封建宗法制度的影響下,中田村古村落民居表現出的最大特點是規範化、具體表現為:壹是聚族而居,村落中各族宗祠、民居的界域分明;二是村落講究群體布局,以“風水”術為理論依據,如不符合要求,則設法修改或彌補。
以祠堂前半月形水塘為例。從村落入口處看整個村落,總體布局是以祠堂為中心,民居群位於其兩邊與後面。祠堂如眾星拱月壹般被簇擁著,其突出的空間位置不僅便於進行宗族成員議事、祭祀,行駛族權等活動,同時還表明了宗法觀念的至高無上。而且其他民居的規模都不能超過祠堂,更不能影響其風水格局,以此來***同維護宗族的繁榮昌盛。民居內部的空間布局是進門就是過廳,中間跨越壹天井,類似北方民居中的“堂屋”空間,兩邊布置睡房和雜房,左右兩邊並不嚴格對稱,大都布局靈活,這與北方民居差別較大,也反映了宗法制度對於南方民居建築的影響遠不如北方。
中田村古民居建築群最突出的特色是有很強的禦敵作用。追溯歷史,中田村古民居的先祖來自於驍勇善戰的明代地方軍隊,他們駐守在中田村,和平時期下地耕田、枕戈待旦,如果壹旦有戰事發生便英勇應戰。於是,平常生活的村落也就建成退可守、戰可攻的堡壘。因此,中田村古民居群落有著很強的防禦功能,到處散發出強烈的軍事氣息。
箭孔代替木窗戶,巷道裏層層設置了防禦,處處布滿了抵禦外敵入侵的機關。中田村古民居建築群的巷子不寬,非常規整地遵守著同樣的尺寸,職能容下兩三人並排同時通過,易守難攻。每隔幾米遠,石板路上就有壹個長條石,上面布滿了圓孔槽。以前巷子裏有許多木柵欄,這些長條石就是安裝柵欄的構件。這樣巷子裏形成了壹道道關閘,隨時都可以將巷子分割成壹段段的封閉小空間,起到了很好的防禦功能。
中田村古民居建築群與湘南其他古村落的建築風格有些不同,房子基本上無檐無廊,臨巷面的窗戶都是十分狹窄的條形小窗,門檻也高低不壹。其實,這種獨特的建築風格是有它的作用的。不露廊檐是為了不讓外敵輕易燒著房子,而狹窄的條形小窗是為了方便房子裏的人能觀察外面的動靜。門檻是戶主身份的象征,有權有勢有錢的人家,門檻就修的高壹些,無權無勢無錢的人家,門檻就修的低壹些。
中田村是湘中南地區少見的,經過科學規劃的村落,而不是自然生長的村落。整個中田村的布局與大多數村落壹樣,由村口、宗祠、廟宇、街巷、溪河、溝渠、民居院落等要素組成,形成了溪流穿村,巷道縱橫交錯,院落毗鄰相接,宗祠占據中央的肌理形態。又以街巷為骨架,祠堂為文化娛樂活動中心,月光塘與祠堂前的廣場為開放空間,石橋、風水樹等為重要風水點的豐富的村落空間。
中田村的現存祠堂***有四個,為清代中後期建築,大多高大,進深三進,面闊三間,無檐無廊,石、木構件雕刻精美。現內部結構稍有改變,已成私人住房。現保存比較好且按照原貌整修恢復的是公祠堂。公祠堂是古民居裏最高最大的建築,建在古村落的中軸線上,面臨月光塘,在祠堂兩側有兩條縱向的主巷,聯系整個村落的宅居。祠堂內面積有1200平方米,內有戲臺。第壹進為前廳,第二進為中廳,用於議事,第三進為正廳,用於祭祀。
中田村的房屋大多為四周高墻圍合,內部結構無擡梁,少穿鬥,多以檀條直接架設在縱向墻體上來支持上部椽子、瓦和其他屋面荷載。房屋高度較高,多在6m左右,幾乎全是實心墻而沒有空鬥墻。建築裝飾多為石雕,因當地產石,且石構件可年久保存。
在暖陽的照拂下,妳行走在常寧市大義山下,緩緩步入廟前鎮中田村,壹處已有600余年歷史的古民居群依山伴水而建。穿行在幽深的古巷,撫摸斑駁的屋墻,躊躇在庭院與回廊,誦讀著牌匾與檐聯,咀嚼著傳統村落獨特的文化。徜徉在這裏,古村落、古建築、古家風……無不折射出中田村祖輩們的尚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