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普通居民的投資選擇。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CPI數據顯示,中國已經第五次進入負利率時代。所謂負利率,是指壹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小於同期CPI的漲幅。對於普通人來說,負利率時代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貨幣購買力下降,存款縮水。中國第五次進入負利率時代,互聯網金融可能迎來重大發展機遇。作為衡量通脹的指標,CPI的漲幅超過了銀行壹年期存款基準利率1.75%,這意味著目前的存款利率已經變成了真正的負利率。缺乏理財觀念的普通人,壹定要正視這種損失,提高自己的理財觀念,進行多元化理財,避免財富縮水。互聯網金融拓展了普通居民的投資理財渠道,是眾多投資者的首選,不僅釋放了人們的投資熱情,也提高了居民的投資理財收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僅中國P2P點對點借貸投資人數量在2014年就達到1160000人,當年累計成交額超過2500億元。
二、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
與傳統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互聯網金融可以激活基層、中小企業的需求。經濟危機的根源是基礎經濟停滯不前,停止流動。傳統銀行,因為市場規律,不會選擇小微企業,因為風險高,投資回報小。但是,互聯網金融不壹樣。就像壹劑中草藥,正在滲入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和毛孔,刺激中國經濟快速復蘇。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中重要的金融元素。通過互聯網金融,資本可以為中國數百萬中小企業、創新機構和個體工商戶提供源源不斷的低成本資金支持。
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最大的區別就是想象力豐富,媒體屬性敏感。因為空間大,風險投資積極湧入,極其敏感,容易造成平臺“踩踏”事件。應該有效分流變現,實現客戶群的忠誠度和穩定性。互聯網金融的藍海是虛擬經濟為實體經濟服務。單純追求數據、導流、營銷、市值炒作的企業,眼光都不長遠,做不了多少。比如他們需要深入到農民穩定投入產出比的管理,深入到農村征信大數據,深入到農產品供應鏈,深入到農產品電商,深入到農產品物流,深入到三農支付的創新等等,這些都是大有可為,有無限想象空間的,比如速食、冷藏、冷凍。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領先於國內其他行業協會,為會員單位提供綜合服務,為企業人員組織專業培訓服務,定期舉辦課程培訓,學習沙龍,發布行業研究報告,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2015年發布9份研究報告,涵蓋互聯網金融能夠輻射的所有主要領域。其中包括《2065 438+05-2065 438+08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的影響及對策研究報告》、《互聯網金融對民間金融的影響及對策研究報告》。每份研究報告都詳細闡述了未來各行業利用互聯網金融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具體落地措施,供相關行業的企業和會員單位參考。
第三,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1)有利於普惠金融的發展,彌補了傳統金融發展的不足。互聯網金融的定位主要體現在小微企業,這種小額、快捷、便利的特點具有促進包容性增長的功能。
(2)有利於發揮民間資本的作用,引導民間金融走向規範。中國民間資本龐大,長期缺乏正確的投資渠道。客觀上需要陽光化、規範化運營。通過發展P2P網貸,可以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國家鼓勵的項目,遏制高利貸,讓民間資本更好地服務於世界經濟。
(3)它增加了銀行監管信貸的難度。互聯網金融創新使得銀行政策中間出現壹系列挑戰,互聯網金融削弱了中央信貸政策的效果。互聯網金融有助於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和金融質量,第三方支付形成的龐大數據庫和數據挖掘技術顯著降低了成本。為傳統銀行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全方位壹站式金融服務,提高了資金效率和服務質量。
第四,各行各業聚焦互聯網金融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成立於2013,11。是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權威智庫,國內最具影響力、規模最大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組織,線上註冊會員超過1200人。2015 165438+10月7-8日將召開協會1200會員大會,為會員單位整合更好的互聯網金融產業鏈資源,幫助涉足互聯網金融的企業利用金融創新工具實現轉型升級。
協會成員來自互聯網金融產業鏈,包括支付、互聯網金融門戶、互聯網信息技術、P2P、眾籌、政府產業園區、國企、央企等實體企業,特別是有國企、央企等大型實體企業以及國有控股的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多家會員單位參與,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這也是國企改革的重要壹步。
國企、央企紛紛擁抱互聯網金融,爭相加入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目標是通過協會作為資源整合的平臺,解決國有企業的發展瓶頸,通過互聯網金融進行資本運作,促進傳統行業的並購和資源整合。加快移動互聯網與傳統產業對接模式創新,形成傳統企業經濟集群,構建產業新生態,推動傳統產業整體業態升級。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還會產生另壹個意想不到的效果,幫助中國平衡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資料顯示,目前大部分平臺的投資人有三分之二來自北上廣壹線城市,而借款人大多來自二三四線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地區。資金在區域間流動,將壹線城市投資者的閑置資金轉移到急需資金的中西部小微企業,助力二三四線城市發展,優化中國不同區域的資源配置。
動詞 (verb的縮寫)協會代表作《中國未來經濟模式——互聯網金融如何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洪灝於2015年8月發表互聯網金融新力作《中國未來經濟模式——互聯網金融如何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該書詳細分析了中國九大支柱產業面臨的轉型升級困惑,以及利用互聯網金融幫助其轉型升級的具體措施。對未來中國經濟起到了指導作用,是適合國家高層決策者、傳統行業和互聯網金融企業的互聯網金融實踐經典。
互聯網金融結合了傳統金融的運作模式,彌補了我國傳統金融體系的不足,尤其是在小額信貸服務領域,為我國金融體系的發展和完善註入了新的活力。互聯網金融加快了金融脫媒和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提高了金融資源的可獲得性,促進了惠普金融體系的建設,為金融創新提供了新思路,倒逼傳統金融業加快創新步伐,從而更有利於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隨著社交網絡的繁榮和金融脫媒的形成,人類迎來了互聯網金融時代。互聯網金融的序幕壹拉開,就在中國打響了。互聯網金融的誕生是人類歷史上劃時代的事件。雖然互聯網金融還有很多缺點和問題,但它和飛機、汽車、電腦的誕生壹樣偉大,壹樣有缺陷。互聯網金融的誕生也會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它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著各行各業的發展。未來,只有中國各行各業都開始使用互聯網金融這個工具,互聯網金融的精彩大戲才會開始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