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新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西部第二亞歐大陸橋橋頭堡,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她位於亞歐大陸中心,天山中段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全市轄七區壹縣,總面積1.2萬平方公裏,建成區面積1.66 . 8平方公裏。全市總人口208.2萬人(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居住著維吾爾、漢、哈薩克、回等47個民族。
歷史進化歷史悠久。烏魯木齊是古準噶爾語,意為“美麗的牧場”。早在2000多年前,這裏就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鎮。在漫長的歷史中,烏魯木齊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匯點,中原與西域經濟文化的融合點。古往今來,許多仁人誌士在烏魯木齊駐足,留下了許多描寫烏魯木齊美麗景觀的傑作,如“明月自天高,雲海無垠”,“猶如春天的大風,在夜晚來臨,吹開萬株梨樹的花瓣”,使烏魯木齊遠近聞名。在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中,烏魯木齊作為祖國西北的屏障,為發展我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建設邊疆、鞏固邊疆、維護祖國統壹做出了重要貢獻。?
自然資源豐富。烏魯木齊東有吐哈油田,南有塔裏木油田,北有準東油田,西有克拉瑪依油田。地下煤炭儲量100多億噸,可采煤層總厚度80米,被譽為“油海上的煤城”。湖鹽、芒硝、石膏、油頁巖、銅、錳、鐵礦石也有很大儲量。擁有耕地5.4萬公頃,草場60萬公頃,野生草原植物300多種,可供耕種的水面3600公頃。火電和風電資源極其豐富,擁有中國西部最大的風力發電廠。?
旅遊資源獨特。烏魯木齊地形崎嶇,氣候差異顯著,冰峰峽谷陡峭,地質切面裸露完整,化石產地規模較大,是高山探險、滑冰滑雪、沙海好奇、科學考察等活動的絕佳場所。從巍峨的天山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依次有山地冰雪景觀、山地亞高山草甸草原景觀、山地森林景觀、山地草原景觀、山麓荒漠景觀、荒漠景觀。千變萬化的垂直自然景觀為科學考察和旅遊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市區有紅山、鑒湖、嶽薇草堂等著名的“八景”,郊區有南山風景區、天山天池等旅遊景點。?
民族風情多姿多彩。居住在烏魯木齊的許多民族,團結和諧,建設家園,創造了豐富多彩、神奇的民族文化。他們的民族風俗、宗教文化、建築特色、節日慶典、服飾、土特產、地方美食、娛樂習俗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賽馬、抓羊、追姑娘、達瓦孜表演、阿肯彈唱等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體育活動以及邊疆民族的歌舞、好客深深吸引著外國遊客。?
(2)發展
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進步。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烏魯木齊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以國有企業為中心的各項改革取得顯著成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全方位開放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區級經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公有制為主體、混合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繼續深化,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繼續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功能不斷完善,建成了以中山路商業街、人民路金融街、二道橋民俗街、北京路科技街為主要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城市功能街區。新疆商貿城、中國新疆小商品城、新疆國際大巴紮、華淩、友好百盛等地方特色市場和大型超市相繼建成,逐步形成了南站、二道橋、中山路、大西門、鐵路局等各具特色、初具規模的商圈,肯德基、普爾斯瑪特、世紀金花、百盛、家樂福等壹批國內外知名品牌流通企業落戶我市。2003年,全市生產總值408億元,人均生產總值654.38+0.99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654.38+0.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46654.38+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4.38+0.7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87元。在西部12個省會及省會城市中,綜合競爭力位居前列。?
城市服務功能完善。供水、供熱、供氣、路橋、住宅、環保、綠化等壹大批重點建設項目相繼建成,城市硬件設施明顯改善,服務功能增強。交通通訊比較發達。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是中國六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壹,國際國內航線84條,其中國內航線61條,通達國內62個城市。有23條國際航線通往15個國家和19個國外城市。烏魯木齊火車站是新疆鐵路的總樞紐。蘭新復線鐵路和南疆鐵路建成運營後,承擔內地和中亞地區客貨集散運輸的能力大大增強。道路四通八達。三條國道穿過市區,與新疆、全國及周邊國家相連。市區主幹道河灘高速與土烏高等級公路、武奎高速相連,外環線現已全部貫通,進壹步提高了市區的交通暢通程度。烏魯木齊是新疆的通信和郵政樞紐,已形成以數字微波、衛星、光纜為主體的長途通信傳輸網絡,可與全國1046個市縣和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直撥。亞歐通信光纜、GSM數字移動通信、DDN數字數據網、IP寬帶城域網的開通,大大提高了城市信息化水平,為與國內外大規模、高速的信息交換提供了條件。這些都構築了壹條現代立體的“絲綢之路”。截至2003年底,全年城市供水量4654.38+0.5億噸,天然氣供應總量6543.8+0.3億平方米,用電量47.8億千瓦,有效保障了生產生活用水、供氣和用電。城市公共交通不斷完善,公交車3966輛,出租車6849輛,每萬人公交車19輛,出租車32.9輛,在全國大中城市中居中上水平。集中供熱面積達到3569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3.9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4.16平方米;工業“三廢”和大氣汙染治理成效顯著,空氣質量優良和良好的天氣占全年的50%以上。同時,以創建旅遊名城為契機,不斷完善和實施城市規劃,堅持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同步進行,大力推進以改善市容市貌、控制城市汙染為重點的城市綜合整治步伐,使城市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壹個具有現代氣息的新型城市呈現在人們面前。?
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高。隨著亞歐大陸橋的開通和中國發展戰略向西拓展,烏魯木齊依托周邊八個國家,建成五個二類口岸和近二百個商品交易市場,形成了覆蓋新疆、輻射海內外的多層次、多渠道的貿易網絡,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城市。2003年,烏魯木齊外貿企業和二類口岸進出口總額達20億美元。它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壹個出口加工區。烏洽會的成功舉辦,向全國乃至世界宣傳了烏魯木齊,提高了知名度和吸引力,加快了該市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烏魯木齊的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目前,烏魯木齊已與全區130個縣市和60多個縣市開展了橫向經濟聯合與合作,與五大洲6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良好的貿易合作關系。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它已經成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壹。2003年接待國內外過夜遊客396543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71萬元。?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烏魯木齊被國家確定為“科技興市”、“國家科技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國家清潔能源行動示範城市”、“重要技術標準研究試點城市”、“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示範城市”。積極推進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各類科研機構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大力實施科技計劃項目,依托2個開發區建設5個高新技術孵化基地,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截至2003年底,全市共有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機構73個,專業技術人員65438+30萬人。有13高校,在校生8.6萬人;建成了廣播、電視、無線、有線、調幅、調頻相結合的多層次廣播電視網絡;衛生機構1084個,其中醫院106個,每萬人醫生76人,床位60張。體育場館1403。通過開展“依法治市”、“創建文明城市”等活動,全市各族軍民的凝聚力大大增強。七區壹縣全部建成“雙擁雙模式縣(區)”。烏魯木齊連續五次獲得“雙擁模範城”稱號。
(3)展望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烏魯木齊市委、市人民政府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決定抓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到2010在新疆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目前,市委、市人民政府正帶領全市各族人民,堅持“實力決定壹切,穩定壓倒壹切,人民利益高於壹切”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圍繞“建設現代化國際商貿城”的遠期目標和“建設經濟強市、打造旅遊名城”的近期目標,按照“優化壹產、強化二產、提升三產”的原則?
烏魯木齊,壹個美麗富饒的邊陲小城,21世紀中國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中心城市,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目光,成為海內外投資者在開發建設中施展才華的舞臺。必將對新疆經濟發展乃至西部振興起到越來越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