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佚名《越人歌》含義:山上有樹木,而樹上有樹枝,(這人人都知道), 可是我這麽喜歡妳啊,妳卻不知。2、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納蘭性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含義: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妳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3、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含義:兩人壹生壹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
4、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含義:曾經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若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
5、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溫庭筠《南歌子詞二首 / 新添聲楊柳枝詞》 含義: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紅豆,相思入骨妳是否知道?6、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蔔算子·我住長江頭》 含義:只希望妳的心思像我的意念壹樣, 就壹定不會辜負這互相思念的心意。 7、願得壹心人,白頭不相離。
——卓文君《白頭吟》 含義:滿以為嫁了壹個情意專心的稱心郎,可以相愛到老永遠幸福了。8、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含義:生下來以後還不會相思,才剛剛懂了什麽是相思,卻深受著相思之苦。9、山無陵,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佚名《上邪》 含義:除非凜凜寒冬雷聲翻滾,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紛飛,除非天地相交聚合連接,直到這樣的事情全都發生時,我才敢將對妳的情意拋棄決絕!10、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 / 秋風詞》含義:走入相思之門,知道相思之苦。
1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含義: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12、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含義: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處癡絕,這淒淒別恨不關涉——樓頭的清風,中天的明月。
13、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 邁陂塘》 含義:天啊!請問世間的各位,愛情究竟是什麽,竟會令這兩只飛雁以生死來相對待?14、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
——李清照《壹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含義: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壹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
15、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擊鼓》含義:拉著妳的手,和妳壹起老去。
以下是部分作者的簡介:李商隱: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
因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壹生困頓不得誌。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8年),李商隱在鄭縣病故,死後葬於祖籍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壹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壹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壹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
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註》。
2.關於互相理解的詩句有哪些1、
金縷衣
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2、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3、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4、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關於理解的古詩詞唐代是我國歷史上詩歌最發達的朝代。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有唐壹代,不僅高揚知識的旗幟,以詩取士;而且高張民主的旗幟,讓詩人們自己說話,這樣,不僅詩人們能夠盡氣使才,充分抒發心中的抱負,力爭不負此生、不虛此生,而且使許多平民也加入到詩歌創作的行列。這樣,就使詩歌從貴族的酒筵深院裏走到廣漠的民間,從許多明星的獨唱發展到廣大群眾的***同謳歌。請想壹想,這是壹支多麽雄壯的隊伍,這該有多麽宏偉的氣勢!
唐詩在宋代文人的心中,是壹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於是,他們除了另辟蹊徑,孜孜不倦地繼續在詩的形式上狠下工夫,還努力改變詩只是抒情的特點,重視緣情言理,力爭獨樹壹幟。同時,就詞這壹唐人還沒有真正努力開拓的文學樣式上不惜花費心血,樂此不疲,讓詞充分發揮其能唱能誦的特點,從貴族宴會上搬到勾欄瓦肆,成為壹種獨立的文學形式,為廣大市民所享受。
與詩不同的是,詞從壹開始產生,它存在的全部目的就是用來享受的。填好以後,便讓歌女謳歌,甚至有人伴舞;而詩歌雖然也可以唱,但寫詩的動機是抒發心中的感情,而不是為了給別人唱的(那些應制詩除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有經濟繁榮,才能迎來詞的大量出現。
宋朝是我國古代經濟最發達的朝代,市民生活的也特別豐富,大小城市為許多文人商賈提供了許多遊玩享樂的場所。勾欄瓦肆,比比皆是,依紅偎翠,隨處皆可。有了壹點錢就可以到歌館青樓裏欣賞歌女引吭壹曲。這為詞的進壹步發展提供了外部條件。無論是王公大臣,還是平民布衣;無論在殿閣樓臺,還是青樓酒館,處處征歌逐舞,這就需要大量的委婉清麗的新詞。尤其是那些大臣貴族的宴會上,歌女唱著文人新制的詞曲,是那樣的宛轉悠揚,那樣的深情纏綿,那樣的流麗嫵媚,聽者沈浸其中而喜不自勝,歌女也因此而身價百倍,連同此類的宴會也名聲遠播,為社會傳揚。聽歌的時候,那些粗知文墨略曉音律者往往心癢難熬,自己也即席填上壹首,讓歌女唱上幾遍。久而久之,詞人如林,既有達官貴人,也有落魄文士,連壹些民間百姓也能填上壹首。這樣,佳作紛呈,蔚為大觀,使詞終於走出了詩的邊疆,成為了我國的文學寶庫中壹顆特別璀璨的明珠。
古人說:詩莊詞媚。其實,在詞剛產生的時候,並不嫵媚。詩人在創作過程中,感到詩的形式太單調、死板,在歌唱時容許變化的區域不大,故用詞這壹形式嘗試對詩的改革。譬如王維的《送元二之安西》,四句詩反復唱,已經是改變了,但還是比較單調、刻板。於是,壹些詩人偶爾試寫些句子長短錯落,更加註意詩歌的音律美、力求音韻和諧的小詞讓歌女唱。如白居易的《憶江南》、張子和的《漁歌子》、韋應物的《調笑令》、劉禹錫的《瀟湘神》等即是。
目前,較詩而言,青年人尤其喜歡詞。宋詞裏那婉約旖旎的情調總會使做著甜美春夢的少年情懷溢滿柔情蜜意。筆者在那個時代就最喜歡讀晏殊父子、歐陽修、秦觀,到年紀大壹點後,就喜歡讀蘇軾、嶽飛、辛棄疾、文天祥了。總之,宋詞影響了我們這代熱愛文學的人們,也繼續會影響現在無數的讀書人。
4.關於理解的古詩歲暮到家
(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哭母詩
[近代]瞿秋白
親到貧時不算親,藍衫添得新淚痕。
饑寒此日無人問,落上靈前愛子身。
改詩贈父親
毛澤東
孩兒立誌出鄉關,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壹九壹○年秋天,毛澤東離開家鄉韶山,
臨行前寫的這首詩,夾在父親每天必看的帳簿裏,以作告別。
5.寫“對生活的理解”的古詩詞有哪些1、《題西林壁》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側:側面。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緣:因為;由於。此山:這座山,指廬山。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裏墻壁上的。
2、《觀祈雨》唐 ·李約
桑條無葉土生煙,蕭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耽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桑條”句:寫旱情嚴重,桑葉枯落,只剩光禿禿的枝條;土地久旱,塵土飛揚,仿佛燃燒冒煙。簫管:樂器名,此處指吹奏各種樂器。水廟:龍王廟。
朱門:富豪權貴之家。古代王侯貴族的住宅大門漆成紅色,後用“朱門”代稱富貴之家。杜甫有“朱門酒肉臭”之句。幾處:多少處,猶言處處。春陰:陰雨的春天。咽(yè):凝塞,使樂器發聲不響。
3、《濰縣署中畫竹》清 ·鄭燮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壹枝壹葉總關情。
在書齋躺著休息,聽見風吹竹葉發出蕭蕭之聲,立即聯想是百姓啼饑號寒的怨聲。
我們雖然只是些小小的州縣官吏,但是老百姓的壹舉壹動都牽動著我們(州縣官吏)的感情。
4、《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壹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尋常:平常。三五:壹十五,指農歷每月十五日,通常稱為“望日”,此日當太陽西下時,月亮正從東面升起,呈現出日月東西相望的情景。嬋娟:本意指女子容貌姿態的美好,此處借指月光柔曼秀美。有時即以“嬋娟”代指月亮,蘇軾《水調歌頭》中有“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之句。
中秋:本為農歷八月十五日,此處擴展其意指八月十八日。
皓魄:皎潔的月亮。魄通霸,是月始生或將滅時的微光,此處代指月亮或月光。
5、《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宋·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壹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壹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古人為何愛寫對生活理解的詩句?
古人對詩歌生活的理解,是把詩歌寫作作為壹種生命活動的人生意義,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體認。從歷時性的角度看,這些不同的體認不僅構成中國傳統詩歌價值觀的多個層面,同時也形成中國古代對詩歌認識理解的階段性。具體說,就是由"不巧之盛事"、"其文在即其人在"、"以詩為性命"到"文字流傳勝子孫",人們對詩歌生活理解愈益向人生本身回歸,並最終影響到文學批評的觀念和基本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