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讀罷《二十四孝》

讀罷《二十四孝》

認真讀完壹本名著,妳有什麽感悟?是時候寫個檢討,記錄壹下了。那麽讀後感應該怎麽寫呢?以下是我對二十四孝圖(壹般為10)的壹些想法,僅供參考。讓我們看壹看。

看完二十四孝圖,1捧著魯迅先生的書《晨花夕拾》翻了半天,半天沒憋出壹個字。雖然作者是中國現代文壇當之無愧的大師,但我總覺得他的文筆太過深邃晦澀。也許是我覺悟有點低,甚至思想也有些不壹樣,就像《二十四孝》那篇壹樣。

“孝為先”是古人的基本道德思想,《二十四孝圖》是壹部弘揚儒家孝道觀念的兒童傳統讀物。魯迅先生的文章寫於“反白話文”思潮對立的時代。作者帶著興奮的心情開始寫作,貫穿著辛辣的諷刺,痛斥封建孝道的虛偽,表達自己的愛恨情仇。

並不是要否定魯迅的觀點。的確,新中國需要像他這樣敢說敢做的人才,也確實渴望有壹個打擊封建殘暴的聲音。然而,我不同意他所說的。

不得不承認,《二十四孝》確實有壹些接近神話的不可思議的故事,比如“哭筍”、“臥冰求鯉”。也有壹些人極其盲目,比如“老賴請客”“郭巨埋孩子”。妳可以說它荒謬,但它只是起到警示後人的作用,目的還是好的。真的有人能學會像文章裏那樣趴在冰上乞求鯉魚的到來嗎?真的有白發蒼蒼的師傅裝小孩子嗎?

在古代,不孝順的人極其罕見,屈指可數。但是,現在的社會有很多不孝的孩子。父母含辛茹苦長大,成年後卻對父母不屑壹顧,冷嘲熱諷無處不在。兒子不覺得媽媽醜,家裏窮。我覺得現代人已經漸漸失去了這個傳統!

孝順沒有魯迅說的那麽難。爸媽累了,給我送來壹杯熱乎乎的溫茶,看到妳把家打掃得幹幹凈凈,看到妳成績單上那喜人的成績。我想知道,壹切都足以讓父母皺眉頭。可惜有的人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到,讓父母頭上的白發又添了壹根又壹根。

二十四孝沒有錯,它的終極母親只希望後代更孝順,更懂事。儒家確實以某種方式迫害人,但我們不能完全否定。只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發現其優秀的壹面。所以原諒二十四孝!

對《二十四孝圖》的思考2在魯迅的文章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二十四孝圖》。這樣的文章,雖然名為《二十四孝》,實際上並沒有寫如何孝順父母,並沒有起到教導孝道的目的。

所謂《二十四孝》,就是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的書。其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孝道。但其中的“老賴招待親戚”“郭巨埋葬孩子”“擔心嘗出糞味”就令人發指了。

其中,郭巨埋葬自己的兒子時說,晉代有壹個叫郭巨的人。他原本很富裕。父親去世後,他把財產分成兩份,分給了兩個弟弟。他獨自收養了母親,對母親極其孝順。後來家裏漸漸窮了,他老婆生了個男孩。郭巨擔心撫養這個孩子會不可避免地影響他母親的贍養。他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後不能復活。還不如把他兒子埋了,省吃儉用養他媽。”夫妻倆把兒子抱出來,挖了個坑把他埋了。邢浩挖出壹壇黃金救兒子於死地。

郭巨雖然有孝心,但是殺他的兒子是違反人道的。所以後來有人把這種孝道叫做“愚孝”。

看完了二十四孝圖,寒假通過老師推薦看了《二十四孝》這本書,學到了很多東西。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至今仍為人們所重視。孝是壹切道德的基礎。壹個沒有孝心的人是沒有道德的。孝順是所有品質中最基本的,但也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都沒有做好。孝順是壹輩子的功課。無論妳是萬人之上的富翁,還是流浪街頭的乞丐,都應該孝敬父母,感謝父母。

身體皮包骨,受父母影響。從出生到成年,是我們的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教育我們。所以,我們孝敬父母是理所當然的。壹個孝順的皇帝,也可以對人民仁慈;不孝的皇帝,再繁榮的國家也會滅亡。壹個人能不能成功,最基本的還是從他對父母是否孝順來看。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忙”,經常早出晚歸,在外地遊蕩。即使最後有時間陪陪父母,他們也總是疲憊地退出,寧願和朋友呆在壹起發呆,也不願回家見日漸憔悴的父母。

最近有個很火的綜藝節目《旋風孝子》。幾個明星陪了父親或母親六天五夜,用自己的行動彌補失去的孝心。所有的父母都說他們的孩子太忙了,沒有時間。這也引起了各大網絡的關註:孝道是否過於轟轟烈烈,讓我們忘記了自己的本質?父母並不在乎妳的官職,而是希望妳多陪陪她,就像妳小時候父母對妳壹樣。孝順不是壹天兩天的事,每天堅持,為父母做好每壹件小事,讓父母感受到妳最真誠的心,就足夠了。

從現在開始要孝順!我想我們都不想有壹天後悔。

對《二十四孝》的思考4最近讀了《二十四孝》,包括《老萊子》、《鹿奶燕子》、《陸壹順母親敏娟》...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老萊子。

他是春秋時期楚國的隱士。為了避免天下大亂,他在李楠蒙山修身養性。他總是尊敬他的父母,每次都給他們美味的食物。70歲的他並不覺得自己老,還經常穿著五顏六色的皮衣逗父母開心。有壹次,她出去打水,不小心摔倒了,水全灑了。他不想讓父母傷心,靈機壹動,像個孩子壹樣趴在地上玩撥浪鼓。家長看到了,以為他又這樣玩,就笑了。

看完這個故事,不禁想了很多。知道古代人那麽孝順,我們現代人就應該更孝順父母。這讓我想起壹句話“諸德孝為先”。只有做個好人,好好學習,量力而行,才是孝順。這時候我就想,我有沒有像老萊子那樣孝順父母?妳讓父母開心了嗎?

這讓我想起了春節前的壹件事。那天晚上,只有我和媽媽在家。突然,媽媽肚子痛了。我媽讓我帶藥,藥沒了,我只好自己下去買。在這樣黑暗的日子裏,我害怕失明。但為了母親,我咬緊牙關,跺著腳豁出去了。當我出去的時候,我快步走向藥店。當我走回家時,我筋疲力盡了。這時,壹個身影出現在我腦海裏,那是我媽,他給我買藥的時候壹定是壹路小跑。現在,這正好給了我壹個表演的機會,所以我加快了腳步,最後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當我到家時,我已經在流汗了。吃完藥,我媽說:“有個兒子真好。”我高興地說:“還是有用的。”

我相信我以後會從二十四孝中的孝子開始努力學習,做壹個孝順的好孩子。

對《二十四孝》圖片的思考5今天我和父母讀了《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幾個故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他們哭著要竹筍,趴在冰上要鯉魚,棄官尋母...

哭筍講的是三國時壹個叫孟宗的孝子的故事。我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裏很窮。母子相依為命。長大後,母親老了,體弱多病。不管他媽媽想吃什麽,他都盡力滿足她。有壹天,我媽病了,想吃竹筍做的菜,可是當時是冬天,下著大雪。竹筍是從哪裏來的?他很無奈,想不出什麽好辦法,就跑到竹林裏抱著竹子哭了起來。哭了很久,只覺得渾身發燙,風很熱。當他睜開眼睛時,周圍的冰雪融化了,植被由幹變綠。然後他仔細看了看,發現他周圍長著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世界。他讓母親吃了竹筍,她的病就好了。

臥冰乞鯉講的是晉朝的時候,有壹個人叫王祥,心地善良。他小時候就失去了母親。後來繼母對他不好,經常在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他的父親開始虐待他。王翔的繼母喜歡吃鯉魚。有壹年冬天,天太冷了,凍了三尺。為了得到鯉魚,王翔赤裸著躺在冰上。他凍得通紅,還在乞求冰上鯉魚。就在他乞討的時候,他右邊的冰突然裂開了。王翔喜出望外。當他準備跳入河中抓魚時,突然從冰縫中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翔高興極了,她帶了兩條鯉魚回家,煮給繼母吃。他的行為是十裏村的壹段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翔是世界上少有的孝子。

看了這兩個故事,我知道我長大了,要報答父母的恩情,要孝順父母。

看完《二十四孝》,最喜歡《拾奇器》這個小故事。講述了壹個叫蔡順的人,少年時喪父,對母親極其孝順的故事。那時候環境不好,只能采桑葚充饑。

有壹天,蔡順遇到了赤眉軍,他們問他為什麽把紅色和黑色的桑葚放在兩個分開的桑葚裏。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是留給她媽吃的,紅色的是她自己吃的。赤眉軍聽了,憐惜他的孝心,給了他三鬥白米和壹頭牛回去侍奉母親,以表敬仰。

這個故事讓我感動了很久:蔡順對母親的孝順,只體現在這麽壹件小事上,卻值得銘記。

我也很佩服蔡順,他的孝順,壹切都是為了我媽。看完這個故事,我認真反思,發現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事是孝敬父母的。雖然這樣的小事很常見,不太引人註意,但卻蘊含著愛和孝心。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諸德孝為先”,所以我們應該孝敬父母,只要從蔡順“拾遺補缺”這件小事做起!

對《二十四孝》圖片的思考7這兩天,我們學習了《二十四孝》的前十二孝,我深深明白了什麽是孝。父親去世的董永,以前只從電視劇裏知道他和七仙女的故事,卻不知道我佩服的是他的孝順。為了埋葬父親,他甘願做壹個有錢人家的奴隸。他的孝心終於感動了天帝...

老師和我們討論,天上的神可能是假的,但是葬父這件事肯定是真的,我也這麽認為。知道了這個故事,想想自己都慚愧。跟他比,那就不孝了。上次父親生病,我還是不管,好像跟我沒關系。我每天都在外面玩,只有爸爸答應給我買東西我才會回去。他壹出事就發脾氣,在外面連電話都懶得接,更別說孝順了。

學習了古人的孝道,我明白了自己的錯誤。父母生我們,我們就應該孝敬他們,不忘自己的根。父母是為了孩子好,批評我們也是為了我們好。我們也要虛心接受。父母是我們最大的恩人,我們應該報答他們,感謝他們,這樣才對得起我們的心。

接下來的十二孝我壹定好好學習,以後壹定好好孝敬父母。

看完這篇文章,我終於明白,做壹個孝子真的不容易!

我以前覺得,孝順就是聽父母的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是現在我終於明白,有些事情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麽簡單。例如,“郭巨埋葬他的兒子”的故事是關於埋葬他不到三歲的兒子,以便養活他的母親。我不禁倒吸壹口涼氣:如果我父親學郭巨,他豈不是會死?還好家裏比較寬裕,這點還是沒落到我身上。但不僅母親和郭巨是骨肉至親,三歲的兒子也是人,是自己的骨肉!這麽虛偽太可惜了!

其實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前我們覺得孝順是壹件好事,現在沒必要誇大。正如魯迅先生所寫,“君子難得赤條條臥冰面,將軍跳車擔飯。”這是不必要的。如果是在以前,妳的行為會大受贊揚。如果妳現在躺在冰面上,用妳的體溫融化它,不被當成外星人才怪。幸好只有少數人會這麽做,否則世界上就只剩下年屆七旬的老人了。

二十四年孝畫之我見。老人老,年輕人年輕,年輕人年輕。

在我的記憶中,《打遊戲娛親》講的是壹個故事:春秋時期楚國的隱士老萊子,為了躲避天下大亂,在蒙山南麓修身養性。他孝順父母,選擇美味的食物提供給他們。他70歲了還不老。他經常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像孩子壹樣玩撥浪鼓,逗他的父母笑。有壹次他給父母送水,進屋就摔倒了。他怕父母傷心,幹脆躺在地上上學去了。孩子們哭了,父母笑了。

董永的“賣身埋父”更是從小耳熟能詳。他出身貧寒,幼年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靠種地和做幫工養家。他的父親體弱多病,董永多方求醫,卻因診治無效而去世。父親去世後,董永因為家裏沒錢,願意賣身安葬父親。傳說董永在回主人家的路上,在壹棵大槐樹下遇到壹位美女,她願意做董永的妻子,幫助董永得到救贖。就這樣,兩人壹起去了主人家。師傅讓他們織300絲作為贖款。董永的妻子在十天內織完了絲綢,絲綢的顏色非常好,讓她的主人感到驚訝。當他們再次回到槐樹下時,妻子的話解開了董永心中的謎團。她說她是從天上下來的織女星,是董永的孝順讓她嫁給了董永度過了難關。

都具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即中華民族優秀品質、優秀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感情、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而這僅僅包括孝順。

那麽什麽是孝順呢?

俗話說,萬德之孝為先,孝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理論思想之壹。孝是壹個知字。意思是孩子們對壹個有胡子的老人很貪婪。以前我壹直認為孝順是父母的物質供給;後來,在懵懂中,我意識到,我還是需要精神供給才能讓父母開心;現在,我知道如何做壹個正直的人,讓父母放心。

時間的流逝會讓妳明白尊重親人和老人的意義。最基本的是贍養父母,報答父母的恩情;再深壹點就是尊重父母;不要給父母精神負擔,兄弟姐妹之前互相幫助過...

尊重親人,尊重老人,從壹點壹滴做起。

看完二十四孝圖的孝心感受是10,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特別強調的壹種。在弟子規則中,對長輩的態度無疑是寫得很清楚的。“孝”的觀念本應成為中華民族傳統中不可磨滅的觀念,體現在“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的故事中。

文章說,當作者看到《二十四孝》,看到做壹個孝子這麽難的時候,原來做壹個孝子的打算就徹底放棄了。其實我覺得沒必要把案子推到我頭上做個孝子。太直白了。只要妳真的為媽媽爸爸著想,不讓他們為自己操心,為他們分擔壹些家務,也是壹種孝順。雖然沒有案件那麽驚天動地,但至少是壹份普通的孝心!

把案子強加給自己是行不通的。畢竟時代在變。妳說有壹天妳爸媽想吃鯉魚。妳說:“好吧,我要做個孝子,躺在冰上求鯉魚!”" .有用嗎?冬天不像古代那麽冷,湖面上通常會結壹層薄冰。恐怕人們還沒來得及站起來躺下,冰就已經破了。那時候我爸媽恐怕都要跑到湖裏去救人了,更別說吃不到鯉魚了。況且現在市面上也有鯉魚,何必多此壹舉呢?

其實這些例子想表現的是孝的精神,孝不是壹種東西,而是壹種精神。普通的孝順更是溫暖,迷上了家裏壹股淡淡的清香,讓每個人都感受到淡淡的幸福。

沒有那麽驚天動地,普通的“孝順”,壹句話,壹個眼神,壹個動作,更多的是溫暖和幸福。

  • 上一篇:中國的教育發展如何?

    自從人類社會及其教育活動開始以來,就有了教師工作。但是,出現了專門的師範教育機構和系統,以及教師

    範教育的大規模發展,是近代以來二三百年的事情。師範教育作為壹種社會現象和實踐活動,是隨著大工業的發展和教育的大眾化而產生的。從世界師範教育的發展歷程來看,經歷了從初等師範教育到中等師範教育再到高等師範教育三個階段,呈現出從初級到高級、從數量增加到質量提高、從單壹封

  • 下一篇:以“日歷”為話題作文600字兩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