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龍擡頭是幾月幾日?
2017年龍擡頭時間:2017年2月27日。農歷二月初二。
二月二龍擡頭的來歷是什麽?
農歷二月初二,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擡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蘇,蟄龍開始活動,預示壹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擡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據資料記載,這句話的來歷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
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主管雲雨,而農歷“二月二”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歷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這是自然規律,但古人認為這是“龍”的功勞。而且,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不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龍擡頭”之說。
其實,所謂“龍擡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蘇醒。民間有“二月二,龍擡頭,蠍子、蜈蚣都露頭”之說。
“二月二,龍擡頭”還有古代天文學方面的解釋,但往往被人忽略。中國古代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斷季節。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壹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龍的角。每到二月春風以後,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壹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稱“龍擡頭”。
天上“龍擡頭”的同時,春天也慢慢來到了人間。此時節,大地返青,春耕從南到北陸續開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
“二月二剃龍頭”二月二為啥要剃頭發?
俗話說“龍不擡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歷二月二,人們祈望龍擡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素有“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中國民間普遍認為在這壹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壹年都有精神頭”。每逢二月二這壹天,家家理發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恭祭華胥氏過“龍頭節”,充滿了崇拜龍的思想觀念,以為龍治水行雨,決定莊稼豐歉,萬萬得罪不可得罪。舊時這天早晨,人們要敬奉碾子,傳說碾子是青龍的化身。有的還把滾子支起來,表示“龍擡頭”。俗話說:“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所以大人小孩多在這天剃頭理發,意思是剃“龍頭”,以顯尊貴、圖吉利。婦女忌做針線怕“紮瞎了龍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車,怕“砸斷了龍腰、龍尾”。
其實,“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壹說實為訛傳,其中的“死舅”其實是“思舊”的變音,這種說法的起因也與沈陽有關。清朝成立後,當時不少漢人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裏不剪發以表示“思舊”,但又不敢公開與清朝政府對抗,於是就有了“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並壹直流傳下來。
二月二這天大多數農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條),俗稱“頂門棍”。為什麽吃“鼓撅”?有人說,吃了“頂門棍”,把門頂住,邪祟不入,壹年太平。有人說,過春節大家都吃悶了、玩昏了,吃壹頓“鼓撅”頂靈性,就開始幹活過日子了。也有在二月二這天吃攪團的,說是給龍糊鱗整甲,使龍抖擻精神升天降雨。有幾句諷刺懶婆娘的民謠說:“過了正月二十三,懶婆娘愁得沒處鉆。又想上了天,沒鞋穿;又想鉆了地,沒鏵尖;又想上了吊,丟不下二月二那頓油攪團。”當地還有在這天炒豆子的習俗,民謠曰:“二月二,龍擡頭,家家鍋裏嘣豆豆,驚醒龍王早升騰,行雲降雨保豐收。”有人還在附近的藥王廟裏燒香叩頭,祈保平安。
地方風俗:山東聊城壹帶二月二這天男性都要理發,龍擡頭這天理發希望壹年好運。青島地區吃棋子和炒豆,象征著“金豆開花”。
炒玉米:傳說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傳說玉龍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並立下規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壹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並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
龍擡頭的傳說
最早起源於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禦駕親耕”。到周武王時,每年二月初二還舉行盛大儀式,號召文武百官都要親耕。
明清時把這天稱之為“龍擡頭”的日子,因為農歷二月初二正值“驚蟄”節氣前後。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動物,壹到冬天便進入了不吃不喝不動的冬眠狀態,這便是“入蟄”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後,天氣漸暖,壹些昆蟲動物好似被春天的陽光和春雷從睡夢中驚醒了壹般,因此這節令名為“驚蟄”。百姓傳說中的大龍實際是沒有的,那種龍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礎上,我們祖先想象加工出來的。二月初二前後,春回大地,人們期望龍出鎮住壹切有害的毒蟲,期望著豐收。這就是“二月二,龍擡頭”的說法。
在北京民間,二月二有很多習俗,比如說“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老百姓要在這天驅除害蟲,點著蠟燭,照著房梁和墻壁驅除蠍子、蜈蚣等,這些蟲兒壹見亮光就掉下來被消滅了。這壹天民間飲食還多以龍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牙”,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這壹天婦女忌動針線,為的是免傷龍的眼睛,就連小孩剃頭也叫“剃龍頭”。
龍擡頭放假安排
龍擡頭放假安排:龍擡頭不是法定節假日,因此不放假。
關於龍擡頭
龍擡頭(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龍擡頭是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擡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壹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晉中地區民俗家家拍簸箕,童謠有“二月二,拍簸箕,跳蚤、壁虱不敢上炕哩”。用石灰在廁所及門前圍上壹條線,稱作除瘟。呂梁地區習慣家家掃除房屋。晉北地區講究“糊狼嘴”,用麻糖或黍米面團粘貼在二郎神哮天犬的嘴邊。
青龍節,在晉南壹些地方稱為“花潮”。人們攜帶酒肴,來到郊外,選地圍坐,亦歌亦舞、盡情歡飲,也稱作“遊春”,“踏青”。晉東南地區習慣用秫粉制作煎餅,慰問婦女。晉中地區兒童習慣放風箏。壹些縣講究此日打灰窖,祀土地神。晉北地區喜食面條、粉條,名為挑龍尾。並要吃糕糊狼嘴和吃梨敗火、打臟氣。呂梁地區喜食煎餅,稱為“揭龍皮”。晉南這天則壹定要吃麻花、饊子,謂之“啃龍骨”。晉西北地區講究青龍節大鬧社火秧歌,壘砌旺火,盛況酷似其他地方的元宵節。
青龍節,晉北地區民間講究吃竈王爺前的棗山。壹家幾口人,將棗山切成幾塊,人均壹份,最上面的三尖部分歸家長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