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雲南楚雄彜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雲南楚雄彜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壹、建築習俗

彜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村民壹般根據水流走向和山勢,選擇向陽、背風、抽水、交通便利的平坦山坡建房。

平坦地區的彜族房屋壹般是土木結構的瓦房。住宅布局多為三間正房,分別作為廳堂、臥室和倉庫,左右兩間廂房作為廚房和雜物間,俗稱三室雙耳。正房中間是廳堂,有壹個俗稱壺村的大池塘,池塘上放著壹個鐵鼎或三個壺石。壁爐是燒飯做飯的地方,也是全家人圍著火堆吃飯、聊天、休息、待客的地方。

在彜族的傳統民居中,最有特色的是土障房。它以石頭為墻基,以磚為墻體或用當地粘而韌的紅土夯打,在墻體上架設梁,上蓋竹子、樹枝、茅草或稻草,上蓋壹層泥,再蓋上細土,灑水壓實拍平,制成平臺屋頂。土賬房就地取材,易於搭建,冬暖夏涼,舒適宜人。生活在林區的彜族傳統民居是壹座小木屋。這是壹段斷木,交叉堆砌成墻,屋頂用劈開的木板鋪成瓦,再用石塊壓平,俗稱瓦板房。

第二,飲食習慣

在平壩彜族地區,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是平日的主食,而玉米、蕎麥、馬鈴薯是高寒地區的主食。副食是蔬菜、豆類、瓜果,以及羊、豬、雞等肉類。

逢年過節,或者有客人來訪,主人會殺雞、羊,甚至殺豬招待客人。同時,他們殺動物不用刀,用手殺雞鴨,用木棍殺羊豬,所以俗稱打動物,或打羊豬。有意思的是,主人在宰殺前,要提前請客人看牲畜,以示主人的城市意向和對客人的尊重。做菜時,師傅把肉末煮成拳頭大小的塊。味道清新可口。因為肉塊看起來像壹個土堆,又因為是用手吃的,所以叫土堆。

彜族人嗜酒。男女老少都可以喝。當他們喝酒時,他們經常先把酒倒進壹個大碗裏。妳遞給我壹小口,我遞給他。大家輪流喝這碗酒。因此被稱為彜族的飲酒方式。

彜族人民熱情好客。他們招待客人時,往往只有男主人陪著,或者讓客人先吃,女主等客人吃完。所以,去彜家做客,壹定不能把所有的酒菜都吃光。同時,客人吃完飯離開時,要送壹些禮物或留下壹些錢,以示感謝。

第三,服裝習俗

彜族是壹個聰明而有智慧的民族。他們用靈巧的雙手裝扮自己。此外,彜族還有許多支系,他們的服飾在各地都很有名,很有特色。因此,在中國各民族中,彜族服飾是非常豐富多彩的。

在金沙江附近的小涼山地區,彜族男女的服裝樣式簡單。男性壹般會在額頭上留壹根三寸見方的發絲,彜族稱之為子兒,視之為能掌握厄運和好運的神靈所在之地。它神聖不可侵犯,任何人都不能碰它。否則就是對他最大的侮辱,會帶來災難。所以漢族稱天尊。他們還用三四米長的黑布包裹頭部,將頭帕的壹端卷成拇指粗細的長椎形,彜語稱之為紫鐵。因為額頭左側高,顯得英氣逼人,漢族人稱之為英雄髻。男的左耳上還戴著壹串紅黃相間的大耳珠,珠下裝飾著紅色的絲線。壹般穿著窄袖帶花邊的黑色短上衣,寬褶的看起來像裙子的褲子,下端有長流蘇的毛氈。彜族人稱這種毯子為察爾瓦,由黑色和羊毛制成。它的用途很多:防風防沙,晴天防曬,雨天防水,晚上裹在身上可以當被褥,所以壹年四季都有人準備,缺壹不可。

涼山地區的彜族婦女的服飾相當優雅。以中青年女性為例。他們用壹塊繡花的方布手帕蒙住頭,將手帕的前端折成瓦片狀,蓋在額頭上,用毛線和辮子紮起來。雙耳壹般都戴著銀耳環和耳釘,領口用銀排花裝飾。他們穿著刺繡的右排扣上衣,既寬又短,只及腹部。下半身由黑、黃、藍、白四色圍成壹條百褶裙,長長的,婀娜多姿,走路時左右搖擺,婀娜多姿。當他們出去的時候,他們經常穿壹件黑色的夏爾瓦。

楚雄其他地區彜族男子的服飾與涼山彜族不同。他們壹般用黑布裹頭,但不留佛,不紮英雄髻,不戴耳珠。他們通常穿著藍色或黑色的雙排扣窄袖襯衫,襯衫長及腹部,裙子上的兩排布紐扣別致有趣。有的還在油包邊鄉用鮮花裝飾。褲子又肥又短,方便上山下地幹活。他們的節日服裝色彩鮮艷。例如,在火把節期間,許多年輕人戴著帽檐上有紅色和綠色絨球的白色帽子,頂上有漂亮毛皮的雉雞尾巴。據說這是他們動物崇拜觀念在頭飾上的遺跡。

最美的是少女和少婦的衣服。雖然他們穿的是藍色的褲子,而不是五顏六色的長裙,但他們的右手襯衫大多繡有各種花朵、雲圖或幾何圖案,他們的腰線也鑲嵌著美麗的蕾絲。他們特別註意他們的頭飾。在壹些村莊,婦女戴著看起來像馬立克華英或錦雞的帽子,有的戴著魚形帽和雞冠帽,可謂百花齊放。

第四,婚戀習俗

彜族的婚姻和愛情奇特而有趣。最有意思的是,換了裙子的姑娘可以和心上人在操場上做愛,媒人說親就親,讓新娘餓肚子,哭壹夜,向參加婚禮的客人潑水,搶新娘,洞房打架等傳統婚俗。

(1)姑娘換新娘儀式:彜族姑娘進入成年期(壹般為15歲)時,按習俗舉行隆重的換裙儀式。在換裙子的儀式上,女孩讓姐妹們把她原來的單辮改成雙辮,戴在頭上。還需要將原本佩戴的白色吊墜或舊耳墜線撕掉,換上紅瑪瑙之類的珊瑚珠或銀耳環,以示吉祥。最後,女孩脫下了原來的紅白相間的童裙,換上了壹件繡著蕾絲的上衣和壹件黑藍黃白五顏六色的百褶拖地長裙。穿上新衣服後,女孩可以去跳舞唱歌,參加社交活動,開始尋找她的心上人。

(2)抱新娘:按照彜族習俗,新娘出櫃時,腳不得著地,否則有兒女不富的危險。照顧新娘的年輕人必須背著新娘,並幫助她上馬。回家的路上也有各種各樣的規矩:如果山太高路太窄不能騎馬,照顧新娘的小夥子必須輪流背新娘;過河涉水,更需要人背水過河。新娘的繡花鞋絕不能沾水。

(3)洞房打鬧:按照彜族習俗,洞房之夜如果新娘不反抗打鬧,會被嘲笑:這是不會反抗的女人!據說他們將來生下的孩子不會得到祖先的認可,死後也不會進入冥界!所以宴席賓客散去,洞房的壹對情侶還是打了起來。他們摔著打著,撕扯著衣服,抓撓著臉,洞房裏傳來的砰砰聲把鄰居都震住了。

動詞 (verb的縮寫)宗教習俗

彜族是壹個崇拜火的民族,他們相信火給人類帶來光明、溫暖和熟食,並擺脫野獸的襲擊。彜族人民會堂的火坑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他們壹輩子離不開它,所以才崇拜它。彜族人視火為辟邪,帶來吉祥幸福的神聖之物。在節日裏,人們點燃篝火,圍著火堆彈琴唱歌,跳舞取樂,祭拜火,讓火在離開人的時候留在身邊。火葬時,靈魂回到祖先的出生地,家人為死者立的靈牌放在壁爐旁的前墻上。

(2)彜族還崇拜黑虎的宗教信仰,視黑色為自己的圖騰和祖先。彜族人對黑虎的崇拜觀念也擴大到崇尚黑色的習俗,認為祖先的靈魂喜歡黑色,所以蓋好新房後,必須用煙火熏黑後才能搬進去。火葬習俗:彜族的埋葬方式新穎多樣,有樹葬、陶葬、石葬、火葬、棺葬等。尤其是火葬和棺材葬比較普遍。

6.傳統節日“火把節”是彜族地區最普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通常在夏歷6月24日或6月25日。關於這個古老節日的起源,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傳說。壹個更普遍的傳說是古代天空中有壹個大力士斯傑拉比。他聽說有壹個大力士阿提拉巴,就去人間和阿提拉巴摔跤。結果斯傑拉比輸了。打回給天神後,天神大怒,派害蟲到人間來毀壞莊稼。6月24日,阿提拉巴號召人們點燃松明驅趕昆蟲。結果害蟲被趕走了,神也被打敗了。為了紀念戰勝神靈,從現在開始,每年到今天,都要升火慶祝。每逢火把節,彜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節日的盛裝,打牲畜,獻靈牌,跳舞,唱歌,賽馬,摔跤。晚上,我們舉著火把,繞著房子和田野走,然後聚在壹起點燃篝火,跳舞。

“彜族年”(貴州、滇東北部分彜族地區稱“冬月年”,涼山稱“十月年”)也是彜族重要的傳統民族節日。很久以前,彜歷持續十個月,這個地區的傳統農歷新年日期與漢族不同。後來由於受漢族的影響,大部分彜族人用農歷(夏歷)來計算年份,每年都在夏歷的第壹個月過春節。然而,四川、雲南、涼山、貴州和滇東北的壹些彜族人仍然保留著他們自己的傳統春節節日。

此外,還有壹些節日,如雲南大理彜族的“拜主會”,魯南、彌勒的“米芝節”,其他地區的“楊梅節”、“舞歌會”、“豐收節”、“唐牛節”。

了解更多雲南楚雄彜族風俗習慣,請到:/ask/770 f9d 1615730783 . 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 上一篇:鄉村記憶的婚俗散文
  • 下一篇:傳統京劇看世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