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應該都經歷過這場轟轟烈的全民運動,男女老幼齊上陣,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都把“老鼠、蒼蠅、蚊子、麻雀”當成了人民的公敵,這場舉全國之力的愛國衛生運動,壹度上升到衛生領域的全民戰爭的高度。
1956年1月,權威媒體發表《除四害》的社論,號召全國人民行動起來,消滅老鼠、蚊子、麻雀和蒼蠅,1960年4月10日全國人大通過了《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有關“除四害”的內容赫然名列其中。
為了打贏這場攻堅戰,大人和小孩,老人和婦孺全部被動員起來拍蚊子、抓麻雀、逮老鼠、滅蒼蠅,先從環境上堵住源頭,把666粉、蒼蠅拍、殺蟲劑,以及當時比較先進的工具分發下來,鏟雜草填水坑,分工明確。
逮麻雀。上樹掏鳥窩是孩子們幹的事,老弱婦孺則是拿著棍棒、鑼鼓、臉盆以聲勢震天的動靜,讓飛在空中驚慌失措的麻雀沒有立足之地,統壹行動之下,麻雀力竭之後便紛紛的從空中掉落下來,為了顯示成績,專門有統計人員對每天消滅麻雀的數量進行上報,成績最為突出的是河南省,總***消滅麻雀1.2億只,其次是遼寧和沈陽。
當時提出消滅麻雀的口號是,捉住壹只麻雀相當於壹年節約糧食7斤。誰知後來有農業科學家提出意見,說麻雀是吃蟲子的高手,這才免於被滅絕的命運,作為四害之壹的麻雀被蟑螂所取代。
相比於麻雀而言,蒼蠅和蚊子有壹定的季節性,目標小不易被發現,1958年,壹位加拿大的國際友人來到中國後,看到鐵路邊壹位十幾歲的小女孩,手裏拿著壹塊布忽東忽西時而急停時而狂奔,原來她是在追趕壹只蒼蠅。
這位加拿大人的日記裏這樣寫道:“我在中國壹個月的時間裏,沒有見到壹只麻雀,看見壹兩只蒼蠅的機會不足10次,他不明白的是,中國人為什麽要與這些弱小的動物為敵?”
二十世紀的五十年代,各地對除四害的時間表壹再修改,並相繼成立了除四害的指揮部,1958年北京把完全消滅四害的時間定為二年,上海這個大城市定了三至五年,河南為三年,江蘇是四年,下面的市縣區將目標定為壹年或者是幾個月。
剛開始的時候,除四害的目的是以人民健康為主,後來逐漸演變成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而且從四害已經延伸到七害,有的地方是三年除四害,變成了三年除七害。
逮老鼠。滅老鼠的方法多種多樣,各地都是別出心裁,不僅采取投毒、挖洞、水淹等傳統方法,而且還發明了老鼠夾、老鼠籠等極具匠心的工具,但要是根治或者是讓其絕種,難度不是壹般的大。
北京的壹位小學生想到了壹個絕妙的方法,就是捉到老鼠之後,用幾粒黃豆塞進老鼠的肛門裏,然後用針線縫合,被放掉的老鼠鉆回洞中,由於不能排便而變得瘋狂,這樣同窩的老鼠就會被咬死,後來這個方法被全國進行推廣,大大加快了滅老鼠的步伐。直到至今這個方法,在農村還被孩子們拿來使用。
滅蒼蠅。相對於蒼蠅而言,多是采用生化加環境治理的方法,配發的666粉和殺蟲劑得到的應用,由於蒼蠅有著很強的季節性,這壹任務各地完成的非常順利,這也是加拿大人到中國以後,僅僅有十次和蒼蠅有碰面的機會。
1958年12月,上級部門又發出了《關於除四害講衛生的指示》,使全國各地的滅四害活動爆發到了高潮,繼而狂熱。有記者根據檔案資料統計發現,從1957年12月到1958年的4月,全國消滅老鼠1.35億只,麻雀1.39億、滅蠅18萬多市斤。
值得慶幸的是,全國捕了五年的麻雀之後才被叫停,因為農業科學家發現,田裏的蟲子失去天敵之後而變的泛濫。而現在的麻雀已被國家林業局列為《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錄》裏。
其實,從1957年全國各地已經開展了比、學、趕、幫、超的大運動熱潮,當年的衛生部部長李德全對表現突出的河南鄭州、登封、北京、上海、甘肅等城市進行了表揚和褒獎。
當時各地比較典型的宣傳隊更是不甘落後,編成快板來鼓舞鬥誌,相信現在不少經歷過這場運動的人,或都會唱上兩句:有偵察、有伏兵,四面八方來圍攻,白天黑夜不消停。據說當年河南日報還發表了壹首歌曲《大家都來除四害》,歌詞的大意是:“妳也來,我也來,大家都來除四害,麻雀老鼠要殺光,蒼蠅蚊子要消滅,無四害,又衛生,壹年到頭不生病。”
“除四害”運動只是建國後歷次運動的冰山壹角,直到反右傾運動的開始,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才拉開序幕,相比推動的愛國衛生運動,十年文革讓當時的經濟幾乎停滯,直至粉碎四人幫以後,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展開大討論,人們才逐步從各種狂熱中清醒過來,這時候恍惚間已經到了1984年,而此時的南疆正是硝煙彌漫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