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官窯,五大名瓷之壹。

官窯,五大名瓷之壹。

官窯是中國古代五大瓷窯之壹(柴、汝、關、葛、丁)。宋後五大名瓷之壹,鈞窯代替柴窯而加,如:官窯中的嵇。這種瓷器與、葛、、丁並稱中國五大名瓷。

官窯是北宋大觀、政和年間,政府在汴京(今河南開封)開設的瓷窯。後世泛指官窯是中國歷代政府為其燒制瓷器而建,生產的陶瓷為宮廷所用。

“官瓷”是壹個專門的名詞,指的是宋朝和鄭和時期在都城設立的官窯所制作的瓷器。青瓷釉晶瑩,有裂紋或冰狀,特點是粉紫色。

南宋渡江後,江北的名窯全毀於戰火。在景德鎮之前,江西昌南鎮被賜名為“景德鎮”,元朝忽必烈曾在此設立浮梁瓷局。除了皇家設計,所有在戰爭中被俘的陶瓷工匠都被送往昌南公館。

經過近千年的發展,這個擁有獨特高嶺土資源的昌南古鎮,正式成為中國官窯的集中地,千年窯火延續至今,創造了昌南獨壹無二的盛世。

所以除了著名的宋代官窯,還有遼代官窯和明代官窯。官窯產品必須符合皇家審美標準,這在客觀上制約了陶瓷工匠的藝術發展。清朝以後,官窯產品逐漸衰落。

官窯始於唐代,壹指貢品,二指官工廠。官窯貢品多,官廠貢品少。形式是“官督民燒”,燒出來的瓷器是“千裏挑壹,百裏挑壹”,送給統治階級。這種瓷器稱為貢瓷和官窯。

唐代瓷器產地有秘書。例如,在唐景隆早期,趙被派去監督越州窯的事務。元代設局,促進陶監,後改為總管。“景德年制”和“蜀府”風格的瓷器分別稱為“景德窯”和“蜀府窯”。

廣義

官窯名稱在中國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內涵。廣義上是區別於民窯,由政府專門經營,產品由朝廷專賣的瓷窯。

在宋代瓷器中,官窯是壹種專名,指北宋、南宋時期都城汴京(汴梁,今開封)和臨安(今杭州)的宮廷燒制的青瓷,所以也有“舊官”和“新官”之分。前者是北宋官窯,後者是南宋官窯。

宋官窯又叫汴京官窯。相傳北宋大觀、政和年間,汴京附近設窯燒制宮廷瓷器,即北宋官窯。由於宋代汴京遺址已沈入地下,北宋官窯遺址尚未發掘,北宋官窯遺址缺乏考古發掘遺址資料和充分的文獻支撐。

關於北宋官窯遺址的位置,至今仍有不同的說法。壹般有三種意見:壹種認為北宋官窯是汝窯;第二種學說否認北宋官窯的存在;三、北宋官窯為汴京官窯,與南宋修內寺官窯先後存在。

從忽必烈在元世祖設立“浮梁磁局”到清朝滅亡,景德鎮是元明清皇家瓷廠所在地,官窯制度長達632年,江西景德鎮燒制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精湛。

因此,景德鎮地下埋藏著大量的古碎瓷,成為中國門類最全、年代最可靠、資料最豐富的官窯遺址和“地下瓷都”。

北宋傳世品少,形制、質量、工藝與汝窯相似。器皿多為仿古,主要是碗、瓶、洗等。胎體較厚,胎骨呈深灰、紫色或黑色,釉色為淺藍、粉藍、月光白等。,而且溫雅的琺瑯彩光亮潤澤,尤以釉面大裂紋著稱,與南宋官窯、汝窯、龍泉窯的瓷器有所區別。指甲底部有燒痕,具有“紫口鐵腳”的特征

南宋時,先後建立了“秀內寺窯”和“焦壇夏瑤”。南宋官窯器,胎有黑色、深灰、淺灰、米色等。,粗細不壹,輪胎細膩。釉色不透明多面,釉色有粉藍、淺藍、灰藍、月光白、米色等。因為器皿口部釉薄,略帶紫色;刮釉墊燒時,胎露在腳上,呈淡紅色鐵,故稱“紫鐵足”。

明代采用“官燒民”的形式。最初有官辦工廠,專門燒制貢瓷,又稱景德鎮禦窯廠,有專門的廠官。經費來自地方政府,編了仆役,建了50多個窯,專門燒禦器,也就是貢品。

經過宋代的發展,瓷器燒制在燒制技術和器物種類上達到頂峰,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代表品種,如永樂甜白、永宣青花、成化鬥彩、萬嘉五彩等。

永樂年間,景德鎮瓷器生產繁榮。這壹時期是中國瓷器燒制的重要階段,是宋元承上啟下,內外溝通的重要階段。能工巧匠既繼承了前人的精湛工藝,又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和改進。

燒制出永樂甜白、青花、釉下紅等具有時代特色的新瓷器,尤其是多色低溫釉下瓷器,打破了瓷器大多色彩單調的傳統,使之更加賞心悅目,為後來成化鬥彩、萬嘉五彩乃至康雍幹粉彩瓷器的燒制奠定了基礎。

清朝是中國制瓷歷史的頂峰,制瓷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受等級森嚴的封建統治制度和制瓷歷史傳統的影響,清代官窯瓷器和民窯瓷器的銘文也有壹定的約定俗成,同時又新造了金、墨、琺瑯銘文,各種堂名、花、吉更加多樣。

狹義

嚴格來說,狹義的“官窯瓷”分為兩種,禦窯瓷和官窯瓷。這兩種瓷器都是由“官家”監督收購,所以統稱為官窯民瓷。但是就管理而言,有非常大的區別。

禦窯瓷是指皇室專用的瓷器。在造型和裝飾上有嚴格的禮儀規定,等級森嚴,與“車役制”嚴格對應。誤用或未經授權使用是重罪。

1,禦用瓷:比如清雍正的“黃瓷”就是禦用色,只有皇帝和王公才能用。從圖案上看,皇帝用的是五爪金龍,太子只能用四爪走龍,也叫蟒蛇(清朝只有壹個聖旨,兩個印)。壹人享受過使用黃征、五爪五龍的待遇),這些東西都系統地流傳至今,第壹件是“同治皇帝婚禮用瓷”;

2.王宓瓷器:這種瓷器是專門為包括王子在內的其他皇室成員燒制的。文物中著名的“樂道堂瓷”是王宓瓷器的典範。

3、壹品宮瓷:天下之下,是王之地,統領之地,是王之臣嗎?更多的是為了皇帝的賞賜。早期宮廷瓷器的題材多取自官服上的輔助服元素,如武夷壹品的麒麟、文壹品的鶴。

在民窯瓷器中用多隆藏爪於雲霧水中,是皇家禮儀與民間習俗的相互妥協。

官窯瓷器,主要為龐大官僚所用,對類型要求相對較低,多限於花鳥蟲魚神話等“禮”以外的話題。有時皇室會購買它作為“好玩”的玩具,但多為官員和富商所用。這種瓷器壹般由內務部采購,在景德鎮設專門的陶監,長年燒制。

區別

產品分薄胎薄釉和薄胎厚釉青瓷兩種。胎質疏松,紫灰色。薄胎薄釉青瓷在支釘燒制,釉色飽滿,大底有3到4個或更多的支釘印記。

薄胎薄釉青瓷,用墊餅燒成,釉面不透明。釉色以粉紅色為主,也有淡黃色和青色。花紋少見,有紫口鐵腳現象。有碗、盤子、洗衣機、各種瓶子、爐子等。,而仿古的銅雕和玉雕更為常見。

現在指官窯。

官窯最早在毛公洞(今江蘇揚州)。南宋官窯瓷器沿襲北宋風格,規整對稱,宮廷氣勢,典雅大氣,壹絲不茍。因胎土含鐵量高,摸起來沈甸甸的,胎土呈黑褐色,後人稱“紫鐵腳”。釉重而亮,釉厚如脂,溫潤如玉。

反復刮釉,釉沈無眩光,紋理布局規整,造型莊重大方。此外,“肉腐剩骨”(露出的部分看起來像死人的骨頭,俗稱“骨董”)也是當時制作的。我們今天所說的官窯,壹般是指歷代官窯燒制的瓷器。其實歷史上他們只是指南宋燒制的瓷器,後世並沒有這個名稱。

拍賣增值

兩宋官窯的深腹碗。

65438元+06684.2萬元

北宋官窯代代相傳,非常難得珍貴。目前上海博物館有四件瓷器,臺灣省鴻禧美術館有壹件,中國文物考古部門在北宋官窯窯址出土的幾件殘跡和瓷器。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完整的瓷器。參與此次拍攝的官窯深腹碗和橢圓形洗,都是海外私人收藏的傳世之作。因為北宋官窯是由汝窯演變而來,所以更加珍貴,其文物價值、歷史價值、收藏價值遠遠超過汝窯。可以肯定的是,官窯的深腹碗橢圓洗(第壹件)的市場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南宋官窯青釉八角紋盤瓶

人民幣965438元+0,9065438元+0,65438元+060元

官窯的顏色青綠,明亮,均勻,淡雅,映著壹片雨後的艷陽,釉開如金線,舞著說著閑話,編織著那無與倫比的經典。不時有龍泉窯,機械學習,後世仿燒之風延續至今。在明朝,人們寫了許多文章,大加贊揚。宣德、成化時期,景德鎮官窯多仿,但形制略小。進入清朝後,雍正曾經把宮中的珍寶拿到景德鎮,命令禦窯主照此焚燒。如果這個產品成型了,也可能在裏面找到。

乾隆皇帝,尤擅古寶,投其所好,入大量宋官入朝,見之以為真,擇其善,並作詩。這類產品困擾世人已久,近幾年才得以區分。1989年,臺北故宮展出並記錄了143件官窯,包括30件瓶等。然而,只有四件是真正的南宋官窯。

南宋修內司官窯海棠瓶

人民幣8040.8萬元

秀內寺官窯,又稱南宋官窯,燒制時間極短。在杭州郊區五桂山的譚官窯遺址中發現了許多瓷器和窯具。胎質深灰或灰褐色,胎質輕薄,釉層較厚,釉色有粉藍、蜜黃等色。經常有盤子、碗、碟子等。和古董器皿受到北宋惠宗的影響,被用作宮殿家具。焦灘官窯遺址出土文物豐富,其特征與歷代文獻記載壹致。

南宋官窯瓷器的釉色以粉青色為主,按色譜顏色看是極淡的藍綠色,但也有以灰綠色、黃綠色調為主的。不透明度好,釉層豐富,紋理上追求玉石粗糙的效果。而秀內寺官窯的存世更是鳳毛麟角。這瓶海棠重量極輕,符合官窯薄胎厚釉的典型特征,釉色也是官窯的極致。紫口鐵腳工藝是南宋官窯的典型特征。雖然經過了歲月的磨礪,但它的釉色依然保持著強烈的玉石質感,如玉!

宋代和北宋官窯的橢圓洗

7465438元+05.2萬元

北宋官窯建於宋徽宗政和年間汝州張公巷,主要燒制青瓷。器皿的造型往往具有典雅的宮廷風格,釉色有月色、粉色、綠色。官窯胎體上的天青釉略帶粉紅色,釉面有大條紋,是北宋官窯的典型特征。

  • 上一篇:二年級疫情作文【五篇】
  • 下一篇:2021臺風臺州關閉景區名單及停運列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