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的創始人——程長庚
程長庚(1811-1880),安徽潛山縣成家井人,清代著名京劇表演家、戲曲活動家、京劇創始人。少年時加入“四諺堂”學習戲劇。登臺亮相,壹鳴驚人。入京後,在京都小有名氣。道光至光緒初年,長期擔任“徽州四大班”之壹三清班的臺柱、班主,並擔任京都梨園會“精忠殿”負責人30余年,位列同光十三絕之首。文宗皇帝曾經賞賜過五種帽子,慈禧太後和慈安皇後也賞賜過。他博采眾長,凝聚了眾多優秀彈調專家的心血,濃縮了彈調藝術的精華,融合了徽、京、楚三種聲音,將徽、漢、昆三種曲調融為壹爐,逐漸形成了壹種不斷演變的新劇種——“京劇”。因此,程長庚被譽為“徽派領袖、京劇鼻祖”、“音樂聖人”、“戲劇之神”。
程長庚嗓音渾厚,高音飽滿,字正腔圓。他善於用高亢、清亮的嗓音,吸收昆曲、京腔、漢調的演唱技巧,唱出“聲情和諧”,有“雄渾磅礴”、“沖破雲霧”、“余音繞梁”之勢。他在藝術上重視人物塑造,善於表現優雅莊重的神態。他擅長扮演老人,與余三勝、張二奎並稱當時的“老人三傑”。他因在《文昭關》中扮演吳元,《成功學》中扮演劉璋,《英雄》中扮演魯肅,《長沙之戰》中扮演關羽而聞名於世,他後來的大部分演出都很成功。
程長庚的管理劇團認真以身作則,為了維護班級的利益,堅持拒絕扮演“大老板”。他培養了許多著名的京劇老將,如孫菊仙是他的北子,譚鑫培是他的養子,王桂芬是他的鋼琴家,楊月樓是他指定的第三屆慶祝班的接班人。晚年創辦三清科班,初名小榮春科班,後改為“四珍堂科班”,培養了、錢等演員。
程長庚在中國豐富的傳統戲曲的基礎上,推動了徽劇向京劇的演變。他以自己獨特的唱腔藝術、音量獨特的老派藝術、因材施教的藝術、為公治班的藝術、高超的導演藝術、因材施教的藝術、為公治班的藝術,在中國京劇史上樹起了壹座豐碑。
程長庚是中華民族的光榮,是安徽人民的光榮,是潛山人的驕傲。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位為中國藝術寶庫增添了瑰寶的偉大藝術家在1990年徽班抵京200周年、191年程長庚先生誕辰1996年程長庚先生誕辰185周年之際中國人民、文化部和安徽省人民1996年5月,程長庚展覽館在潛山縣成立,展出了300多件有關程長庚的資料和圖片。1991年,程長庚故居遺址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京劇,彜戲,高戲,絕對是對錯。
標簽:京劇13絕彜戲13絕高戲13絕分類:戲曲博客
作者:戴和冰(2008年8月31)
京劇十三絕、彜戲十三絕、高戲十三絕是清劇史上耳熟能詳的名字。但作為特殊術語,京劇十三絕、彜劇十三絕、高戲十三絕是壹個用了幾十年的錯誤。正因為如此,有必要寫這篇文章。
所謂“是非”,就是“糾錯”。對錯不是因為觀點不同,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甚至有些人和學術權威說,學術問題沒有對錯,只是觀點不同,就像易中天在央視說的那樣。學術需要研究,研究的基礎是知識,但對研究過程中需要的知識有對錯之分。錯誤的知識自然會導致錯誤的結論,而我們今天所說的“十三絕”屬於壹個智力問題。易中天說的話是有限度的。提到易先生只是為了減少阻力,把正確的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尤其是對中國戲曲感興趣的人,避免別人“糾正”我的“是非”,給我壹個“背書”。
這篇文章的正確性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第壹,名字的對錯
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所謂“特殊名詞”,就是作為壹個整體使用的名詞。這些詞是固定的,不能拆卸。比如“十三絕北京話”,不能說是“十三絕北京話”,也不能說是“十三絕北京話”。“北京特有的十三種方言”長期以來壹直作為壹個特殊的項目被列入字典,並被戲曲史和學者頻繁使用,似乎早已成為戲曲史上的壹個專門術語。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看看以下史料:
建國之初,大家還都是高音,壹直延續到乾隆年間,六大名班九門輪換,稱得上極盛。各班各種腳色也壹時雲集,於是程畫了“十三絕像”掛在門檻上(見前男子)。
這是清代楊敬亭《鬥門略》中的壹段話。《杜門紀略》是壹本專門介紹北京的書,類似於北京的旅遊指南或迷妳百科全書,有些像年鑒。雖然欄目大同小異,但是每出壹個新版本,都要增加新的內容,刪除過時的信息,非常實用。
這份史料明明說的是“十三絕像”,而且僅限於“十三絕像”,既沒有說“京劇十三絕像”,也沒有說“彜劇十三絕像”,更沒有說“高戲十三絕像”。所謂“十三絕京腔”、“十三絕彜腔”、“十三絕高腔”,都是後世研究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創造的現代新名詞。為方便起見,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在“京劇十三絕”前加了“京劇”、“彜戲”或“高戲”的聲符,如《清代戲劇發展史》中的“京劇十三絕”,並在書名中加了“京劇”二字。
高腔是壹個包羅萬象的名詞,而不是聲腔的特定名稱。簡單來說,“高強”的範圍大,而“精強”和“易強”的範圍小,包括前後兩者。我們可以說“京劇”、“彜劇”是“高戲”,但不能反過來說“高戲”是“京劇”,“高戲”是“彜劇”。這是壹種邏輯關系。把“北京腔”、“彜語腔”、“高腔”循環劃等號又是壹個錯誤,我再寫壹篇博文解釋壹下。
從史料來看,“大家好高音”不壹定是“京腔”或“彜腔”,也不能說“十三絕”都是京腔或彜腔的藝人。
二、“十三絕”名稱的正誤
說了“十三絕”,接下來十三位藝人是誰就看妳自己了。偏偏這十三個人的名單又出問題了,而且是壹個錯誤之後的幾十年。
為了弄清這十三人是誰,藏書家傅希華和著名學者王誌章都曾專門考證過,但都是短文。1931傅先生在《北京畫報》上發表了《考論高腔十三絕圖》壹文,他評價的十三絕圖如下:
大頭官、獨魯虎、老公李三、楊達標、馬年、唐濤兒、遲才官、張虎、稀飯、連Xi、王七八、金醜、火六(如火如荼)...
三年後,在1934中,王先生也在《音考》壹書中談到了“十三絕”,並進行了考證,指出“十三絕”是:
大頭官、張虎、池才官、獨魯虎、楊達標、粥夫、馬年、連、霍六、唐濤兒、王七派、陳醜子。
但他們的考證過於依賴田野調查,推測的意味也很重。其中,難免有自己的學術偏見。其實楊敬亭的《鬥門略》裏就有現成的“十三絕”表,比傅希華和王誌章早100年。後來有學者根據這個列表,按順序記錄下來。即:
霍六、王三巴迪、開泰、蔡冠、沙四、、張虎、恒大頭、陸老、李老福、陳醜子、王順、連。
然而,這個列表中有壹個句子閱讀錯誤。此後,“十三絕”的名稱就采用了上述三個榜單,大同小異,固定不變。如趣學的《中國大辭典》和《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都有“京劇十三絕”詞條,都采用了讀錯句表和王誌章考證表,打亂了原有的排列順序;《中國戲曲通史》和《京劇通史》被列入王誌章的名單,原來的順序也被打亂了。
三錯名單影響惡劣,以至於誤傳。傅老師和王二老師在檢查中出現的錯誤就不用說了,都是標點符號錯誤,純屬低級錯誤。
眾所周知,清代印刷的書籍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所以在使用古籍的時候需要斷句。斷句之差,顯示了對史料理解的不同,可謂“微差千裏”。《杜門集略·莫寒門》中記載“十三絕”名單的“成”壹文,已由本人再次標點,全文如下:
人匾當時是何世奎畫的,畫的人都是詞學大家。霍六、禿子、開泰、蔡關、沙四、趙五虎、滾滾、大頭、陸老、李老、陳醜子、虞舜、連,以十三為號絕。他的衣服都是劇院裏的裝扮,紙上生動,看著熱鬧,來的人絡繹不絕。
把“吳釗胡滾大頭”三個名字破成“吳釗、張虎、恒大頭”,形成了壹種非常獨特的斷句方式,這顯然是壹個錯誤,也沒有用文字說明。此外,這三個名字順序不對。按照常理,“趙五華,滾滾,大頭”應該破為“趙五華,滾滾,大頭”——以姓氏為主,兼顧謚號是合理的,這也是讀名句的依據和原則。正是因為讀句錯誤,所以無法從這三個名字的考證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比如“張箐”對應“張虎”和“滾滾”;將“大頭冠”、“恒大頭”、“大頭官”對應“大頭”;用“吳釗”對應“吳釗胡”太勉強,自然讓人不能認為是同壹個人。而且,認定“王琦”或“王順”或“王琦的父親”都是錯誤的,因為“王順”不姓王,而是“虞舜”的相似和錯誤造成的。
另外,上述史料稱藝人為“十三絕技”,並不叫“北京話十三絕技”。
《京劇十三絕》的錯誤是很明顯的。但出於對學者的尊重和辭書的權威,國人對眼前的錯誤深信不疑,以至於這些“成果”被戲曲史書吸收,載入史書。戲曲史上的常識問題值得我們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