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勝有很多供奉孔子的文軒王廟。過去,在各個城市都有這樣的建築。武勝的關公廟數量遠遠多於文勝的孔廟。清代僅北京就有116座寺廟。而且壹些封閉的寺廟規模遠大於孔廟。有人說關羽是壹種文化;有人說關公是壹種精神。否則,為什麽中國和海外有這麽多關公的寺廟?
在中國所有的關帝廟建築中,至今保存最好的有五六處:河南洛陽關林、湖北當陽關嶺、荊州關帝廟、河南許昌巴陵橋關帝廟、關羽故裏山西昌平關帝廟等。其中最大最宏偉的是山西省運城市解州的關帝廟,號稱天下第壹關。
當華僑們來到解州關帝廟時,面對壯觀的正殿牌樓,許多人激動地流下了眼淚:“我們終於找到祠堂了,這才是真正的關帝廟!”
解州關帝廟建於隋朝,盛於宋明。清康熙四十壹年毀於壹場大火,歷經10多年才得以恢復。
這座關帝廟分為兩部分,南部為結義園,四周桃林蔥郁,春暖花開,讓人仿佛置身於劉、關、張桃園結義的場景中。北面是主廟,廟裏的壹切都是按照帝制建造的。過了洛門,過了午門,過了禦圖書館,就到了崇寧殿。
崇寧殿是供奉關帝的大殿,四周是高大寬敞的回廊,26根精雕細刻的盤龍石柱。在中國,除了曲阜的孔廟,只有這個關廟可以用龍來裝飾。
廟外的石板上有壹個巨大的腳印,深深地嵌在石頭裏。據說關公送客時踩在上面,但另壹個腳印卻留在了中條山上。
從崇寧堂出來,往回走。後宮之後,是春秋樓。春秋樓,又稱林箐館,四周有108的窗扇,據說是代表山西所轄的108縣。
這位冠穿龍袍的關聖帝被歷代帝王尊稱為“冰夷幹坤”、“世界之極”。他壹開始也是個普通人。
關羽,雲長命長,生活在東漢三國時期。他的祖籍在河東謝賢縣寶坻裏下馮村,也就是現在的山西省運城市昌平鄉。民間傳說,關羽起初不姓關,因為殺了壹個人才改了名字。那壹年,關玉剛19歲。他從下馮村來到解州城,想見縣令,陳述報國之誌。然而,酋長拒絕會見他,因為他是無名小卒。
當晚,他住在縣城賓館,聽到隔壁有人在哭。壹問,才知道哭的人叫韓守義,他的女兒被城裏的惡霸熊璐抓走蹂躪了。呂雄是壹員,勾結官員,欺男霸女。當時,由於解州城靠近鹽池,地下水鹹鹹的不能食用,只有幾口甜井遍布全城。呂雄讓手下把城裏所有的甜井都填了,只在他家院子裏留了壹口甜井。還有壹個規定,凡是來挑水的,只準年輕漂亮的女子來,否則不準入內。進來的年輕女子不是被他猥褻就是被他強奸。每個人都討厭它,但因為熊璐財大氣粗,沒有人能做什麽。韓守義的女兒被熊璐占領後,氣得老人呼天搶地,喘不過氣來,只好獨自哭泣。關羽聽了大怒。他持劍闖入陸家,殺死壹家,救出韓等良家婦女。之後,他連夜逃往外地。途中經過潼關時,被海關人員盤問。情急之下,他說自己姓“關”,再也不改了。
作為壹個年輕人,他是壹個渴望公共利益和善良,幫助窮人和幫助人民的永恒之星。從此,他以自己不平凡的經歷為後人留下了壹幅絢麗多彩的畫卷。
史書《三國誌》大致記錄了他的人生軌跡。
關羽逃出農村後,到了涿縣(今河北省涿縣),正當劉備在寨中集結兵力時,他和張飛投奔劉備的人馬,三人“不避艱險”,“同睡,同為兄弟”,生死與共,試圖幫助腐朽的漢朝;劉備投靠軍閥公孫瓚,相貌平平,任命關羽為另壹個司馬,與張飛壹分為三,跟隨劉備左右;劉備攻殺徐州刺史車胄,派關羽領徐州守丕;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劉備被袁紹擊敗,關羽被曹操俘虜。曹操非常謙恭,拜為偏將軍,封為漢壽亭侯。但關羽在曹操心中,在漢朝,“不在曹操”;為了報答曹操的接應之恩,他策馬縱橫於千軍萬馬之中,殺了顏良,殺了文醜,解除了曹駿白馬之圍。曹操更愛關羽,派關羽的同鄉張遼去勸。關羽說;“我知道曹公對我很好,但是我以劉備和大恩誓死,絕不會背叛他。”曹操聽後很無奈。後來關羽打聽到了劉備的行蹤,告別曹操,“壹騎千裏”,“過五關斬六將”,終於找到了劉備;劉備收到江南諸郡後,拜關羽為襄陽提督、將軍,領兵駐守江北。關羽西行至益州後,於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奉命鎮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在樊城圍攻曹操大將曹仁,生擒,斬首,龐德“七軍淹沒”,“威震神州”。當時劉備已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假裝“節”;江草、司馬懿、姜姬商議:關羽的成功不是孫權想要的。他派人勸說孫權割背,允許他斷江南,以說明樊城之圍。孫權曾經想為兒子娶關羽的女兒。關羽嗤之以鼻:“虎女怎能配狗!”糜芳與起兵反孫吳,關敗於荊州。他們遭到了夢露和魯迅將軍的伏擊。關羽父子關平敗於麥城,被孫權抓住,大罵。他們在張相(今湖北當陽東北)被殺,壯大了別人。
關羽的人生結局是悲劇性的。麥城的覆滅,讓他“扶漢”的宏願付之東流。"但在他征服之前,他的死常常讓英雄們哭泣."
況且他死後被斬首。
傳說關羽死後,孫權把他的人頭裝在木盒裏獻給曹操。曹操打開箱子觀看,只見關羽張著嘴,頭發胡須都張開了,把曹操嚇得魂不附體。他趕緊命人設祭祀儀式,將瑞香科雕為壹體,以太子之禮葬於洛陽。嚇到曹操了。這只是後人的誇張。但關羽死後,他的頭確實葬在河南洛陽,身體葬在湖北當陽。現在兩地各有壹個關嶺。盛傳關羽“頭在洛陽,身臥當陽,魂在山西”。
出身卑微的關羽又壹次幸運了。他死後壹百年,被活著的壹代又壹代人推上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成為千百年來世人敬仰的偶像。
關羽生前的職位只是將軍;“漢壽侯婷”只是壹個“鄉級”待遇。但他死後名聲大振,頭銜不斷升級,奇跡般地跨越時代和歷史,最終達到巔峰。
到了宋代,名不見經傳八百年的關羽,被宋徽宗提升了三級:先是封為“忠公”,再是“忠”,再是封為“昭烈武安王”、“吳勇安王”。
元代文宗封關羽為“武安顯靈勇之王”。
明代神教封關羽為“三界之神,威遠鎮神,天界之神,聖帝”。
死了1000多年的三國名將稱號,最後由侯、公、真君、王四人授予,他成了“皇帝”。
歷代對關羽的封號在清代達到頂峰。清朝光緒皇帝給關羽的封號是最長的:“忠義,忠義,神武精神,仁義,勇威,護國利民,誠心綏靖,贊玄德,贊關勝大帝”,26個字,用了很多漂亮的詞,超過了以往任何壹個朝代。
關羽絕對不會想到,自己身後會獲得如此大的榮耀,歷代皇帝會給他如此美麗而崇高的國璽;他不會想到,自己不僅走上了神壇,還融合了神道教和佛教的尊崇。
除了封建統治者之外,後世關於關羽的傳說也很多,而且大多是褒義的。元末明初羅貫中的不朽名著《三國演義》出版後,關羽成為婦孺皆知的英雄和神奇人物。史傳中沒有記載的東西,在這些文學描寫中是如此的生動感人。桃園三結義,溫酒打華雄,閻良打文醜,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三江口開道,放黃忠,獨騎千裏,丟麥城等故事。,被編為戲曲、活書,直到現代的電影、電視劇、漫畫等。,關公的形象、故事和精神以各種文學形式廣為流傳,深入人心。
在中國戲劇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曾出現過“三國戲”熱潮,許多著名戲劇中都有相當數量的“三國戲”和“關公戲”。以京劇為例。有148個“三國戲”,僅關於關公的就有20個。以關羽的家鄉周浦梆子為例。記載的“三國戲”有88部,其中“關公戲”為18。
在舞臺上,關公的形象是壹個完美的英雄,濃眉大眼,留著長胡子,精神矍鑠。即使在《走向麥城》中,他依然是英雄,可以說是“生是英雄,死是鬼英雄”。元代著名戲劇家關的雜劇《單刀會》通過喬閣老這壹人物形象刻畫了的英雄氣概;
三股美必須漂浮在戰場上,
搖動九尺老虎的身體。
500包關西,
集群擁有壹個活的神道。
敵人壹看,嚇得要死。
每次妳穿上更多的盔甲,
每次妳多穿幾層長袍,
妳敢掀翻千裏馬,
拿住那三把刀!
在表演“關公戲”時,不同的劇種有許多不同的規則和規定。例如,周浦梆子表演“關公戲”。每屆開場關羽登臺時,戲班門口都會燒壹張黃紙,表示祝願和好運,希望演出順利成功。當關羽出現在舞臺上時,演員們總是閉上眼睛。據說關公壹睜開眼睛就會殺人。這種重視和規矩是長期遵循的,劇團和演員都自覺而虔誠地遵守,不敢打破規矩。在其他壹些戲曲中,也有壹些講究,比如扮演關羽的演員要洗澡、燒香、放鞭炮等等,但始終是恭敬的、神聖的。
千百年來,經過歷代統治者的封侯,以及戲曲、文學中的描寫,壹個代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完美形象關羽出現在世人面前,“精忠報國,與人為善,以智行事,以義交友,以勇作戰。”他從“千古奇人”上升為“神中之神”,成為戰神、財神、文神、農神。他是壹個全能的神,受到歷代統治者和人民的崇拜,中國和日本在海外,在國內和國外。
歷代封建統治者對關羽的崇敬自不必說,就連李自成、張、洪秀全等農民起義領袖,都把關羽當作英雄來崇拜。
不僅如此,在中國、日本、東南亞和海外華人中,對關羽的崇拜依然歷歷在目。
在人口2000多萬的臺灣省,關公的信徒多達800萬,幾乎家家戶戶都為關公擺好香案、立好牌位、掛上聖像。臺灣省關公畫像的年銷售量遠遠超過他們最崇敬的神媽祖。
美國“龍崗總會”是壹個非政府組織,其祖先是關羽,在華人居住的世界各地有140多個分會。
南亞各國競相修建寺廟供奉關公教,泰國最為興盛。
在日本,早在清朝就有關帝廟。幾年前新建了壹座關帝廟,據說是海外最大的關帝廟。
這些不同的階級和社會群體,有的同舟共濟,有的互相傾慕,有的利益對立,但對關羽的崇拜卻是矛盾又是收斂的,壹切都是統壹的。這種矛盾統壹的歷史組合是怎樣的?是什麽神奇的力量在起著凝聚和同化的作用?面對關羽的“拜如日月,尊如聖物”,祭祀廟宇遍布天下,寺廟焚香遍地,是什麽讓這種超民族、超民族、超信仰、超時代、超漢文化圈的價值趨同現象如此?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人類學教授、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大衛克·喬丹先生曾經說過壹句很有意思的話。“我尊敬妳這位大神,他值得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義、智、勇,直到現在仍然有意義。仁是愛,義是信譽,智是文化,勇不怕難。如果上帝的子民都像妳們關公壹樣,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這位美國學者的話頗有見地。
在深入研究了關羽的生平事跡和他背後的輝煌之後,我們會得出這樣壹個結論:在中國,文學上有孔子,武術上有龔。壹文壹武,兩聖相映,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不同的是,孔子只有壹個形象,我們面前的關羽也不是壹個形象,而是三個,恰恰是三者的統壹,也就是文化偶像的三位壹體。
作為歷史人物,他是三國蜀漢五虎將之首,南征北戰,忠義仁德,對中國震動很大;作為文藝的典型,他是中國傳統美德的縮影,成為壹個沒有瑕疵的完美超人。作為老百姓崇敬的神,迷信他是降魔護國、止匪斷賊、消災助民的全能中國神。綜合三者,關羽其實體現了中國壹種傳統的道德精神。
首先是忠誠。如果只把這種精神理解為壹個愚蠢的忠君,在20世紀即將結束的今天,那將是愚蠢可笑的。中華民族五千年,浩浩蕩蕩,多少忠誠的先烈,對祖國,對人民,對偉大的事業,就是靠這種精神凈化和升華了自己和他人的心靈,凝聚成壹股不可戰勝的力量,推動了歷史的前進。
其次,信仰的精神。當然,由於人生觀和世界觀的不同,這種精神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響。但是,正確理解、倡導和堅持這種精神,使之成為高尚的人生行為準則,成為人類社會的主流。
第三是仁智精神。這種精神的本質是博愛和文明。
四是勇敢精神,其本質是激勵人們奮進、奮鬥、創新、探索。
“日頭如鏡,春秋只是薄雲”,這是關岸的形象。
“武穆先成神於大宋,而後徐安妮成聖於魯,壹聖於陜”,是關羽的偉大靈魂。
“廟堂食之,名歸婦孺”,這是關羽博大的文化精神。
凝聚在關羽身上,被千古* * * *所壓抑的忠義信智仁勇,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和理想,滲透著春秋時期儒家思想的精髓,與佛道思想交匯融合。本質上是中國人的靈魂,像太陽和月亮壹樣發光,有壹種崇高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