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本文介紹了壹種從2005年開始應用於實踐的新媒體(廣告媒體研究)。

本文介紹了壹種從2005年開始應用於實踐的新媒體(廣告媒體研究)。

-

什麽是新媒體?我們來看看各方的定義:

美國《連線》雜誌對新媒體的定義是“所有人對所有人的交流”。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熊成玉教授:“基於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的媒體形式的產生和影響。”

分眾傳媒CEO江南春:“分眾是為了區分受眾,分眾傳媒是面對特定的受眾群體,是可以清晰描述和定義的。這個群體恰好是某些商品或品牌的主導消費群體或重度消費群體。”

陽光文化集團CEO吳誌:“新媒體與舊媒體相比,第壹個特點是它的溶解力——溶解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通信)之間的界限,溶解國家、社區、行業之間的界限,溶解信息發送者和接收者之間的界限,等等。”

(以下摘自百度知道)—

近兩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註,成為熱門話題。新媒體在行業中的繁榮進壹步加強了學術界對其的研究。2005年,新聞傳播類核心期刊上關於這個話題的文章有幾十篇,從不同角度分析了新媒體。本文將對2005年新媒體研究中的焦點話題進行簡要梳理。

壹、什麽是新媒體

學者們對新媒體的定義眾說紛紜,至今沒有定論。壹些通信類期刊有“新媒體”專欄,但發表文章的研究對象不同,如數字電視、手機電視、手機媒體、IPTV等。壹些出版物還在新媒體欄目中包括博客和播客。那麽,到底什麽是新媒體?

所謂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清華大學熊成玉教授認為,新媒體是壹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在今天的網絡基礎上,還有分機、無線移動問題,還有其他新媒體形式,都和電腦有關。這可以說是新媒體。”

也有專家提出:“只要媒體構成的基本要素不同於傳統媒體,就可以稱之為新媒體。否則最多是在原有基礎上的變形或改進。”“當前的新媒體應該定義為在電信網絡基礎上出現的媒體形態——包括使用有線和無線渠道的方式。”

有學者將新媒體定義為“交互式數字復合媒體”。

二、新媒體的特點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自然有自己的特點。對此,吳誌認為:“與舊媒體相比,新媒體的第壹個特點是它的消解力——消解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和通信)之間的界限,消解國家、社區和行業之間的界限,消解信息發送者和接收者之間的界限,等等”。

金舟指出,新媒體能夠真正與受眾建立聯系,同時也具有互動性和跨時間性的特點。與此同時,新媒體給媒體行業帶來了許多新的理念和模式,比如越來越多的專業節目,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

郭偉華認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在於傳播狀態的改變:從壹對多到多對多。”“從傳播的角度來看,新媒體傳播有四個特點——人人都可以進行大眾傳播;‘信息’與‘意義’無關;觀眾的主動性大大增強;大眾傳播的“利基”。"

有研究者從另壹個角度提出:“新媒體發布信息幾乎是免費的,而且對很多受眾是免費的,這對傳統媒體的新聞產品生產成本提出了挑戰。”張玉強還以“倫敦爆炸案”為例,提出了新媒體的多媒體融合趨勢。“市民威廉·達頓(William Dutton)用手機拍了壹張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幾乎是現場照片的方式‘報道’了災難現場。這些照片迅速登上了各大電視網的頭條。在這份‘報告’中,手機、博客、互聯網、播客緊密配合,牢牢把握住了‘第壹時間、第壹現場’的力量,新媒體形式與媒體工具的結合展現出了巨大的力量。

第三,關註幾個新媒體

2005年的研究,除了對新媒體進行全面的研究,還有壹些文章對新媒體的壹些具體形式進行了細致獨到的分析。

1.手機媒體,開創新媒體時代。

楊春蘭在她的文章中指出:“今天的手機不再僅僅是壹個通訊工具,還扮演著‘第五媒體’的重要角色”。

對手機廣播的研究,無非是對“政策支持”和“運營模式”的探索。有學者分析了其典型的運營模式,指出在手機媒體產業鏈中,“內容提供商、移動網絡運營商、終端設備制造商之間如何合作發展非常關鍵。”

有研究者關註手機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廣告互動,從技術和政策兩個角度認為手機媒體有可能成為新的廣告媒體,並分析了手機媒體與傳統媒體廣告的互動形式以及廣告互動中存在的不足。

對於手機電視的發展趨勢,有學者認為,雖然新技術的狂熱分子和追隨者堅信手機電視是新技術誕生下的又壹枚金蛋,但受到受眾心理、內容和媒體繁榮程度的制約,因此“手機電視是輔助媒體的主流想象”,“技術的指揮棒是人類的下壹站,可能是'技術的高地',也可能是'技術的漩渦'”

有學者認為,“目前,或許沒有人認為手機報的用戶會趕上或超過網絡或印刷報紙的讀者數量。”但手機報確實以21世紀的方式,給渴望新聞、忙碌在路上的大眾提供了壹種快樂的閱讀享受。"

2.IPTV,傳輸和接收是交互的。

IPTV即交互式網絡電視,泛指通過互聯網尤其是寬帶互聯網傳播視頻節目的服務形式。

互動性是IPTV的重要特征之壹。有人指出“IPTV用戶不再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可以根據需要有選擇地觀看節目內容”。

隨著互聯網電視的快速發展,壹些制度性弊端也暴露出來。業內人士提出“IPTV不僅是電信運營商的盛宴,也是節目制作方的巨大市場機會。”但“在新媒體產業領域,廣電不再享有原有的政策保護和市場壟斷優勢,符合市場的企業制度安排非常重要。”

數字互動電視是融合了傳統影視節目電視傳輸優勢和網絡互動傳播優勢的新型電視媒體。它的發展帶來了電視傳播方式的革新。有學者指出,數字互動電視“顛覆了電視觀眾作為觀眾,電視媒體作為傳播者的定位”。“數字互動電視的互動傳播使得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的位置不再是固定的或預先指定的,而是不斷地相互分享和移動。”數字互動電視的發展也將大眾傳播研究的重點轉移到了信息用戶。

3.數字電視,產業鏈有望成長

作為新媒體之壹,數字電視也正引起人們的關註。國家廣電總局正式將2004年定為“數字電視年”,並計劃在2005年實現3000萬用戶的目標。2005年對數字電視的研究仍然集中在呼籲加快制定廣電政策,促進數字電視產業鏈的成長。有人指出,“可以預見,快速增長的數字電視用戶將推動媒體產業價值鏈的快速發展。雖然實現市場意義上的盈利還需要壹段時間,但作為政府作用的體現,傳媒產業政策的放開和數字電視產業政策的推進,為傳媒企業指明了發展路徑,提供了新的發展平臺。”

還有壹篇文章從實證調查的角度對數字電視進行了深入分析。浙江傳媒學院課題組的市場調查數據顯示,“數字電視節目潛在用戶的經濟承受能力是影響數字電視發展前景的決定性因素”。

此外,有學者提出了數字付費推廣的USP(Unique Sel l in gProposi t ion)發展模式,即數字電視應該有獨特的銷售主張,因為數字電視是“技術層面”和“內容層面”的結合體,後者必須是核心,否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人們越來越重視老年人觀眾。壹些專家認為,老年觀眾是付費數字電視的潛在用戶之壹。因此,付費數字電視應該考慮老年人,啟動老年人市場。

4.手機電視,強制觀看的是與非。

作為壹種新媒體,手機電視的快速發展是意料之外的。具有覆蓋面廣、反映快、機動性強的特點。它除了具有傳統媒體的宣傳和欣賞功能外,還具有發布城市突發事件信息的功能。

對於公交手機電視來說,“強行觀看”是其最大的特點。有學者認為:“公交手機電視的強制傳播使得公交車上的觀眾,沒有選擇電視頻道的余地。觀眾的這種被動接收狀態無疑會降低公交手機電視的收視率,但目前還沒有好的策略來改變這種狀態。”

但也有人持相反的觀點,他們提出“內容的強制傳播有利於拓展‘無聊經濟’的巨大盈利空間”,並認為“手機電視抓住了觀眾坐公交、等電梯等短暫的無聊空間進行強制傳播,讓消費者在沒有選擇的時候被它俘獲,對壹些預設的內容(如廣告)更好”。

有學者從另壹個角度提出了強制收視的缺陷:“公交手機電視雖然為乘客提供了電視節目,但也必須保護乘客的公共利益”。

5.博客,顛覆傳統的交流方式

自2002年博客在中國正式興起以來,學術界對它的研究壹直沒有中斷過。2005年,關於博客的研究仍然方興未艾,比以往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多樣化。博客的發展讓壹些研究者對其充滿信心。“信息爆炸的互聯網確實需要收集、解讀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時提供個人想法的信息收集者,無論是否在商道上,無論是代表個人、機構還是政府組織,博主都有望成為公共網絡信息代言人。”

有學者分析博客傳播中的傳播者,認為博客實現了多重傳播效果,“即跨越了人際傳播、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三種類型。”同時也指出博主的傳播動機與“外部環境的擠壓、內部需求和經濟利益的驅動”等幾個因素有關。

在傳播學視角下的博客研究中,有學者總結了博客的傳播方式和本質,認為“博客突破了傳統的網絡傳播,實現了個性化和公共性的結合”。

對於博客的自由,有學者認為,博客的即時性、自主性、開放性和互動性為人們提供了壹定程度的言論自由,顛覆了“把關人”的觀念,但實際上,博客世界的自由也帶來了很多負面的東西,需要網民有自律意識。

6.播客,新壹代廣播?

“播客”是2005年新聞傳播學術期刊中又壹個令人耳目壹新的詞匯。“與20世紀初低調誕生的博客相比,播客似乎壹問世就引起了人們的特別關註。”“它通常指的是那些錄制自己的廣播節目並通過互聯網以播客形式發布的人。”

2005年8月,上海還舉辦了首屆中國播客大賽。對“播客”的研究不能避免與“博客”的比較。有人認為,“如果博客是新壹代的報紙,那麽播客就是新壹代的廣播。”

朱紅梅的文章主要從傳播學的角度分析了“播客”現象。她認為,播客實現了從文字傳播到音視頻傳播的轉變,增加了娛樂元素。播客也滿足了人們自我表達和個性的需求,也加強了媒體的融合和互動。而且未來播客會從業余走向專業,從免費走向付費,免費和付費的播客都會保留。

第四,簡短的結論

總的來說,2005年,學術界對新媒體的研究還是比較充分的,文章也比較多。各大核心期刊都開辟了相關專題,但也存在壹些不足。相關研究文章多達30篇,但研究重點基本集中,主題相似,創新不多。有些文章給人壹種重復和雷同的感覺。有的學者提出了粗淺的看法,有的提出了問題卻沒有闡述解決方案。

  • 上一篇:人體切片與影像解剖學參考書目
  • 下一篇:我國會計電算化存在哪些問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