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服飾藝術追求禮制秩序美 中國倫理道德對中國審美文化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中國數千年的服飾藝術發展中,儒家的禮教思想成了其核心理念。只有遵從了倫理道德規範的服飾才為美,周代制定的冠服制度影響了中國後世幾千年,冠服是服裝根據帽子的不同而命名的各類服裝的總稱。 什麽樣的帽子配什麽樣的衣服,都有嚴格細致的規定。在不同的禮儀場合,不同等級的人必須穿著與其身份相適應的服飾,這些服飾在顏色、材質、尺寸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規定。周代的冠服制度規定極嚴,同為裘服,也要根據皮質、顏色來 劃分等級。天子穿白狐裘,諸侯及大夫、士穿青狐裘、黃狐裘,庶民則穿犬羊裘。 自周以後,冠服形制被歷代傳承相襲,雖按各代統治者之意略有改動,但其基本 形制卻大同小異,尤其是顯示階級差別的內涵始終沒有改變。
二、儒家對服飾的審美觀 “質”與“文”二字在中國哲學中釋義相當寬泛。質指壹個人的資質美,文指壹個人服飾的美,
《論 語·衛靈公》中記載:“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孔 子這裏所說的“質”,是指人內在所具有的倫理品質。
《論 語·泰伯》記述:“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蕩 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在這裏,孔子所謂的 “文章”是指禮服上的紋飾、丹車白馬、雕琢刻鏤之類的文飾或文采。可見,孔 子是極其重視服飾之美的。
儒家在服飾上文質統壹的審美觀,是與 等級觀念緊密地結合在壹起的。中國古代服飾的發展和變化, 受儒家思想影響極 深, 上層社會尤甚。就其文化內涵而言, 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作為“禮”的重要 成分, 已經滲透到穿衣戴帽的許多細節中。無論是“君子”還是貴婦的服飾, 無 壹不受這種觀念的支配, 而忠孝思想對服飾的影響幾乎波及了社會各階層。以上 這些正是形成中國古代服飾獨特風貌的原因之壹。
中國古代服飾的發展和變化, 受儒家思想影響極 深, 上層社會尤甚。 它直接影響了幾千年來國人的服飾觀念和風格。例如,西漢建立以 後,新的統治者吸取了秦朝的教訓,在服飾禮制方面規定得十分用心,不僅對百 官服飾的樣式和色彩進行了嚴格的規定,甚至對民間服飾也做出了限定。在當時, 百姓只能穿著本色的麻布衣,而不得使用其他色彩的服飾。除此,還對生活用品 進行詳細完備的規定,諸如相關的生活基本需求,如衣帽鞋襪、車馬乘騎、日用 雜品等。在漢朝,不論花色、品種、質料,還是色彩,都有嚴格的等級劃分。
我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的唐代, 無論是人們的思想,還是物質的生產都達到了壹定的歷史高度。服飾紋飾以壹種 “標識”的特有形式顯示著封建禮制的等級制度。在《舊唐書·輿服誌》中有壹段關 於中國官服補子起源的記載:“則天天授二年二月朝,集使刺史賜繡袍,各於背上 繡八字銘……諸王飾以盤龍及鹿,宰相飾以鳳池,尚書飾以對雁。”由此可見,武 則天以繡袍賜予百官,是以鳥獸紋樣為主,而且裝飾部位在前襟後背。這壹做法 帶有壹定的標誌性,它直接以壹個有形的文化符號顯示在服裝上,使其具有了明顯的中國禮制文化特點。
宋代,宋人受程朱理學的影響,焚金飾、簡紋衣, 以取純樸淡雅之美,對婦女的裝束也有了詳細嚴格的規定,服飾制度與宋代程朱 理學觀點有著異常密切的聯系。而清代的服飾是我國服飾發展的頂峰,服飾紋樣 在這時的裝飾作用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清代在圖案的設計上承襲十二章的 紋樣,在明代的八吉祥紋樣的基礎上,集圖案的裝飾作用之能事,使之達到了繁 復的程度。這壹時期,服裝出現了壹種叫“補子”的裝飾,以“補子”的紋樣代表官職 “補子”紋樣的差別反映了清代等級的森嚴。 並且清代的帽子壹改歷代的式 的貴賤, 樣裝束,註重帽子上頂戴花翎的裝飾,以花翎的不同反映不同的官職。
清代服飾的發展與歷代服飾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的就是各種服飾裝飾紋樣的繁雜堆砌,以及在圖案上等級觀念的反映。可以說“禮”在中國古代,是法權體系的壹個重要支撐。而服飾在這壹過程中,則體現了相當重要的補充作用。
中國的服飾制度始終與中國禮制思想緊密相連,使中國古代服飾紋樣始終依從著 禮制而發展
禮制促進中國古代服飾紋樣的特色發展 中國古代禮制成於“三皇五帝”時代,到堯舜時,已有成文的“五禮”, 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各部聯盟首領在祭祀禮儀活動中以五彩之色施與衣物上,即將十二章花紋用畫與繡的方法施於冕服上。“天子袞服十二章”的起源便是由此而來。十二章花紋紋飾的次序為日、月、星、龍、山、華蟲、火、 宗彜、藻、粉米、黼、黻,這說明當時的服飾圖案已經很有特點了。殷商時代社會已出現了等級,但服飾形制還沒形成。到了周朝時期,已逐步形成了華夏民族的禮樂衣冠體系。隨著各種禮儀制度的確立,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論貴賤尊 卑,都應穿著相應的服飾,皆以“禮”的精神規範自己的生活。“興正禮樂,度 制於是政,而民和睦,頌聲興”,
1.從紋樣題材內容上表現 服飾作為壹種文化形態,貫穿了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歷史。從服飾的演變中可以 看出歷史的變遷、經濟的發展和中國文化審美意識的嬗變。
十二種紋樣各有特定的象征意義,如日、月、星,取其照臨光明,如三 光之耀之意;龍是神明的象征,同時又不可捉摸,取意應變;山,象征王者的崇 高;華蟲(雉),取其有文彩,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宗彜,表示有深淺之知、威猛 之德;藻,象征冰清玉潔;火,取其向上;粉米,代表食祿豐厚;黼為斧形,象 征決斷;黻作兩已相背,象征善惡分明等。紋樣不同,所屬官階不壹樣。天子之 服,十二章全用,諸侯只能用龍以下八種,卿用藻以下六種,大夫用藻、米、粉 米四種圖案,士用藻火兩種圖案,界限分明,不可僭越。而明、清兩個朝代用於 官服上標明品級的補子紋飾,更是在禮制精神下的產物,是封建帝制的標誌之壹。
2.從紋樣色彩上表現 中國傳統服色尊卑有別,等級森嚴,其色彩運用具有 鮮明的特定性,成為統治階級權力與等級差別的標誌與象征。從西周開始直到明 清,歷代制定的輿服制度,從統治者到諸臣百官的服飾紋樣色彩各有等差。例如 《周禮》中規定:“黃帝冕服,玄(黑)衣、赤(紅)裳,用十二章,從公爵起視 帝服降壹等用之。”《尚書大全》中記載十二章紋的色彩是:“山龍純青,華蟲純黃 作會,宗彜純黑,藻純白,火純赤。”另外,統治者祭天時服色要用青,祭祖時服 色要用玄,祭桑時服色要用綠色。“秦漢以來服色轉變,令唯朝廷五服用彩”,厲禁 庶人衣彩,平民只能穿“布衣”“白衣”“皂衣”,而被稱為“白丁”“黔首”。封建社會中 期以後,規定愈加明確詳細,如唐代始以袍服顏色區分官員等級,除皇帝可以穿 黃色衣服外, “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
貞觀四年規定二品以上服紫, 五品以上服緋; 《宋·輿服誌》關於文武官員服飾顏色的規定是:“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緋, 五品淺緋。”而黃色自隋朝開始則逐漸成為皇帝的專用色和王權的象征。
3.從裝飾形式上表現 中國傳統服飾紋樣裝飾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受到服制化、程式化制約,裝飾 如 的位置要按古代服制要求或造型構圖的需要, 將圖案紋飾“對號入座”。 《明史·輿 服誌》記載:“自黃、虞以來,元農、黃裳為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 蟲,其序自上而下為衣之六章。宗彜、藻、火、粉米、黼、黻,其序自下而上為 裳之六章。”永樂三年又定:“元衣八章,日、月、龍在肩,星辰、山在背,火、華 蟲、宗彜在袖……”壹般服飾圖案裝飾位置多選居中式、對稱式、呼應式、滿地式 等形式。
儒家說:“德莫大於和,而道莫正於中。”凡具有特定含義,或具有標誌作 用的圖案多采用居中式,如明清時期的龍袍,團龍居中,為正面造型。
如傳統服飾紋樣中常見的日月對應、龍鳳對應,在裝飾位 置上彼此關聯,相互配合。此裝飾形式在民間服飾應用中比較常見。滿地式,在 女服紋飾中運用較多,有造型逼真的寫實花卉、四通八達的幾何骨架、滿地排列 的地子紋等,其花式豐富,排列自由。 綜上所述,“禮”在中國古代,已經儼然僭越精神文明的界限,而成為法權 體系的壹個重要支撐。而在這壹發展過程中,服飾體現著相當重要的補充作用, 它帶有強烈的“禮”的色彩標誌。
四 儒家思想與古代服飾面面觀,從服飾紋樣的裝飾風格與內 容題材、裝飾色彩以及裝飾形式等方面,闡述了中國古代服飾紋樣在禮制精神下 的發展特色及其傳統文化內涵的體現。
中國以周禮為基礎形成的壹整套服飾制度, 與“禮”和道德 教化是融為壹體的。穿衣戴帽不是生活小節, 而是道德大節。對此, 我們從君子 之德、婦人之德和忠孝思想三方面來加以闡述。 “君子之德”是上層社會男子 的道德標準。“君子”是與“小人”相對而言的。君子指社會地位高和有道德的 人; 小人指社會地位低和無道德的人。君子服飾的基本準則是“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必須按禮法的規定穿戴, 既不僭上, 也不逼下。以此為原則, 形成了壹系列貴族男子服飾的規範。
不但有如何穿戴的問題, 有些服飾形制 本身也被註入了道德的內容。甚至對待服飾的態度也與道德有關。首先是把穿著 方式作為壹種道德規範。
古代男子二十歲行隆重的 冠禮, 並有字,以示成人。而庶人只能用巾。因此, 冠也是士以上階層的身分 誌, 壹般情況下均不能免冠。就是常說的“衣冠不整”。
儒家的清規。其次是視“奇裝異服”為大逆不道, 嚴加譴責和禁止。古時稱奇裝異服 為“服妖”, 被 視為預示人事變亂的不祥之兆, 即所謂“天反時為災, 地反物為妖 ”
其實, 奇裝異服 往往出現在朝綱不振、禮法不嚴的時期, 隨後發生的人事變亂甚至朝代更叠也是必 然的。第三是以服飾象征道德, 把穿著與道德教化統壹起來。某些服飾的形制或含 意用道德標準來加以詮釋, 使之成為穿在身上的教科書, 這可以說是中國的創 造, 也可從中看出道德教化的細致入微。服裝中最典型的是深衣。深衣是壹種上下 連屬的男服, 上至君王下至庶人皆可穿著。 它雖然不是法服, 但聖人服之, 先王(周文 王) 愛之, 而庶人吉服只有深衣。古制的的深衣形制上也是十分嚴格,
喪祭是禮的重點, 因為人在壹生中只能死壹次, 所以特別重要。因 而, 主張既要厚養又要厚葬。〕”“飾終”就是給死者以隆重的禮祭, 包括準備與其身份相應的棺木明器 衣飾, 這是孝的壹個方面。同時, 為寄托生者對死者的感情, 就有了喪服。由於 中國自西周以來確立的龐大而復雜的宗法制度, 使家族制長盛不衰。壹族聚居地 達數十、數百裏。往往是壹家有喜百家慶, 壹家有喪百家哀。堂表姑舅、三親四 戚則是層層疊疊、盤根錯結, 自然有近親遠親之分。根據禮法分親疏的原則, 喪 服也分五種, 稱為“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 按死者的親疏分 別使用。親越近, 用的麻布越粗。如斬衰用粗麻布, 左右和下邊不縫, 同時用麻 冠、草纓、麻腰帶和草鞋, 是對父母、祖父母、公婆和丈夫的喪服, 也是五服中 最重的壹種。齊衰用粗麻布, 輯邊縫齊, 是對繼母、妻、曾祖父母等的喪服。因 對象不同, 服喪時間也不同, 多則三年(實為二十五個月) , 少則三月。這種極齊 備的系列喪服, 與禮法嚴格直接相關, 也是中國所特有。素而不加任何裝飾的白 衣也用於天子自責。
遇到大的天災, 天子也以此兇服自責。時至今日, 以素為兇喪之服的習俗尚有殘 留, 又有歐洲以黑為喪的浸滲, 往往是黑白並用, 已無禮法可考。祭服與喪服有 所不同, 多精美莊嚴, 屬吉服。禮書中常說的“黼黻文繡”就是指祭服。死人入 葬前的禮稱奠, 入葬後的禮才稱祭。祭祖是古代多種祭儀中最重要的壹種。天子 祭太廟穿冕服。此時已不再是哀傷, 而是“宗廟饗之, 子孫保之”, “事死如事 生, 事亡如事存, 孝之至也。。
歷代章服制度中有壹些服飾被直接賦予忠孝的意思。如明代的“忠靖冠服”, 崇禎時為百官 燕居時用, 即取“進思盡忠, 退思補過”之意。清代的“忠孝帶”是掛在腰上的巾分, 為 闊而短的帶子, 初用布, 後用綢。它的用途說法不壹, 其中壹說是皇帝賜死時自縊 用, 不很可信。清後期在帶上繡忠孝二字, 使官吏們時刻不忘忠孝。而且, 讀書人壹 入宦門就要佩忠孝帶。光緒二十九年, 山東人王壽彭因名字有王者長壽之意, 被慈 禧欽定為狀元。讀卷官呼其大名時, 他已驚喜變色不知所措, 是同鄉代為應答, 又為 他佩上忠孝帶和荷色, 扶他走上丹陛, 然後入宮朝見皇帝。現在, 歷史已經翻開了嶄 新的壹頁, 中國古代服飾走完了她的全部歷程, 中國人的衣冠服飾不可能再受儒家 思想的束縛。然而, 中國畢竟是中國, 現代服飾也有我們的規範。至於如何對儒家 道德觀念批判繼承, 那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另壹個問題。 中國古代服飾藝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中國其 他藝術及其美學思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並形成了自身獨立完整的美學思想體 系。中國服飾古代藝術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獨特的風格特色存在於世界文 化寶庫中。“衣冠古國”服飾之淵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體現和繼承中國古 代服飾精髓,是現代服飾文化不可缺少的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