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糧食生產
從1950年到1984年,世界糧食產量的增幅遠遠超過了人口的增長速度,但此後糧食產量的增長壹直落後於人口的增長速度。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人均糧食產量下降了7%(每年下降0.5%)。1984年以來世界糧食產量增長減緩。
其原因是缺少新墾土地和減少了灌溉和用肥的投入增長量,所以土地回報率下降。既然農業已元尚待開發的耕地供開墾,那麽未來糧食產量的增長幾乎完全要靠提高現存土地的生產率來實現。令人遺憾的是這正變得越來越困難。
在人均耕地面積日益減少,人均灌溉量下降和作物產量隨過量用化肥而減少時,世界農業正面臨著扭轉這種日漸下滑局面的挑戰。
2、耕地
從本世紀中葉以來,產糧面積——通常作為耕地的代名詞——增加了19%,而世界人口卻增長了132%。人口增長使耕地退化、產量減少,乃至挪作他用。隨著人均糧食面積的縮減,越來越多的國家承受著失去糧食自給自足能力的危險。
世界上人口增長最快4個國家的情況十分明顯他說明這種發展趨向。在1960-1998年問,巴基斯但、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和伊朗等國人均耕地面積減少了40~50%,預計到205O年將進而減至60-70%——這只是假定農耕地不再減少條件下的壹項保守估計。
其結果會使上述4國人口總數在10億以上,而人均耕地面積僅僅在300-600平方米——小於1950年人均耕地面積的1/4。
3、淡水
不斷擴延的缺水或許是當代世界最被看輕的資源問題。但凡是人口還在增長的地區,人均淡水供給量都在減少。河流幹枯和地下水位下降,被視作水資源緊缺的證據,如尼羅河、黃河和科羅拉多河幾乎無水人海。
包括主要產糧區的世界各大洲地下水位正在下降,美國南部的大平原、中國華北平原和印度的大部分地區,地下蓄水層正日益桔竭。國際水資源管理研究所預測,到刀50年有些國家***約10億人口生活將面臨絕對缺水的狀況。
這些國家必將減少農業用水,以滿足居民和工業的用水需求,中國和印度被認為世界兩個灌溉農業大國,將要大量減少灌溉供水。
4、海洋捕撈
1950年以來:人類對海味的攝人量增長了5倍,使大部分漁業資源的捕撈量已達到或超出其可承受的極限。海洋生物學家認為全球各海洋水域不能承受大大高於9300萬噸的年捕撈量。人類在二十世紀行將結束時,對漁業的過度捕撈已成慣例而不例外。
在全球15個主要海洋漁業區中,就有11個漁場捕撈量下降。大西洋鱈——長期來壹直為西歐人的主要食品——其捕撈從l968年的最高數量減少了70%。自1970年以來,西大西洋的金槍魚貯量下降了80%。隨著目前海洋漁業資源日漸枯竭,未來對海味需求的增加只能靠漁業養殖來滿足。
而當世界轉向以水產養殖滿足其需求時,魚類便開始與家畜家禽爭奪飼料,如谷類、大豆粉和魚粉等。在下個世紀上半葉,很有可能出現某些魚種絕跡於世,捕撈到的海味也質量下降,但其價格會居高不下,並且為爭奪漁業資源國家而矛盾加劇。
與1988年人均17.2公斤(37.8磅)的最高捕撈量相比,未來海洋每年人均捕撈量下降大致相當於人口的增長量,而到2050年會降至人均9.9公斤(22磅)的海產品捕撈量。
5、肉類產品
在壹些傳統低工資人群中,當人們的收入開始增加時首先使其飲食多樣化,這要消費更多的家畜產品。自從1950年以來,世界肉食產品增加速度幾乎是人口增長速度的兩倍。肉食產品的增長最初集中在西方工業化國家和日本,但近20多年來在東亞、中東和拉丁美洲地區也快速增長。
牛肉、豬肉和家禽占世界肉類產品消耗量的絕大部分。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在1998年世界18.7億噸的糧食產量中,估計37%將被用於餵養家畜家禽,生產牛奶、雞蛋及肉食類產品。現在糧食被用作餵養家禽家畜,如發生世界糧食危機時,是主要的食物儲備。
估計全球肉食品消耗總量將從:1997年的2.11億噸上升到2050年的5.13億噸,會增大世界糧食供給的壓力。環境與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