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的偶戲,可分木偶的傀儡戲和皮偶的皮影戲兩種不同的表演型態,布袋戲屬於傀儡戲的壹種。近代閩南布袋戲以漳州最具代表性。
布袋戲是我國傳統的地方戲劇,起源於福建泉州,自明末清初隨閩粵移民傳入臺灣,幾百年來逐漸成為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備受臺灣民間歡迎,因此發展蓬勃迅速、內容更加豐富,儼然成為臺灣最受歡迎的偶戲。特別是上個世紀70年代對電視布袋戲特別迷戀的壹代,如今正是35以上至60歲之間的社會中間層,印象尤其深刻。
因演出使用的戲偶,由於戲偶除頭、手、足以外,軀體部分均用布縫制而成,形狀酷似布袋,故民間稱之為布袋戲。在臺灣,布袋戲又稱掌中戲,因為表演時,要把手伸進戲偶身子的布袋中來操縱,故名。
布袋戲自從清朝普遍流行之後,尤以福建漳州、泉州及潮州壹帶之發展為甚,堪稱布袋戲的最早創始地。起源由於歷時已久,因此不易得到確切的答案,僅能從相關的民間傳說中抽絲剝繭找出比較可能的出處,就各方的論述來看,大部份都認為明末清初有位窮書生梁炳麟(或孫巧仁)進京考試不幸名落孫山,由於落地秀才滿腹經綸不得誌,又夢見老翁掌中題有《功名歸掌上》,因此借藉操弄布袋戲偶編演戲劇暗諷朝廷時政,沒料到布袋戲卻廣受喜愛,逐漸流傳開來揚名各地。
臺灣布袋戲的角色分為生、旦、凈、末、醜。在故事內容上,臺灣布袋戲多取材於我國古老的,尤其是漢、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著名的劇目有《西遊記》、《廖添丁傳奇》等。
布袋戲劇團之組織,可分為前後場。前場由主演及助演組成,主演負責全場口白並操弄主要腳色,助演協助主演操演部分戲偶,以及“撿場”與“贊聲”。後場包括唱曲藝人與演奏樂器之樂師。
演出時,臺上手藝高超的藝人們在幕後,壹面用手熟練地操縱戲偶,表演各種細膩的動作,壹面還要模仿各種人物聲調,繪聲繪色地敘述劇情,其中既有引人入勝的道白,也有典雅婉轉的清唱,時而還插入壹些幽默有趣的語言,配合著後場悠揚的音樂,壹個個雕刻精美的戲偶,活靈活現,逼真傳神。戲臺雖小,卻道盡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善惡美醜。
臺灣傳統布袋戲主要傳自福建漳州、泉州和廣東潮州地區,因此布袋戲音樂通常以南管和潮調作為後場音樂。清末明初北管戲曲盛行,布袋戲也援用北管音樂,所以南管、潮調與北管便成為傳統布袋戲的三種主要後場音樂。南管派是由泉州人傳授的,稱為“白字”,其道白樂曲純為泉州調,重文戲,高雅;南管布袋戲的後場、唱腔、劇目與梨園戲相似,使用南鼓、簫、噯仔、琵琶、三弦等樂器。北管派是由漳州人傳授的,稱為“亂彈”,道白是漳州調,重武戲,神奇;北管布袋戲使用單皮鼓、堂鼓、嗩取⒕┖?⒁?腩箢嗟壤制鰲3鋇魘怯曬楞?敝萑舜?冢?臘桌智?歉哐鐧某鋇鰨?仿反籩掠肽瞎芟廢嗤?懷鋇髦饕?制饔刑黴摹⒌テす摹⒑?佟⑦ 燃邦箢嗟取H?篩骶嚀厴?嗷ビ跋歟?嗷ゴ俳?歡洗蔥路⒄梗?晌?ㄍ迕竇渥盍饜械囊恢忠帳酢
除戲偶外,布袋戲表演尚需各種道具、武器及動物偶。壹般道具有桌椅、文案、扇子、葫蘆、杯、壺、盤及拂塵等。武器有大刀、排帶刀、劍、金錢槍、月牙刀(沙僧用)、錘、青龍偃月刀(關羽用)、判官筆、雌雄劍等。動物偶則視劇情而定,以龍、馬、老虎等最為常見。
布袋戲表演藝術除欣賞戲曲與音樂之美,傳統工藝亦為欣賞重點之壹,舉凡戲棚、戲偶雕刻、臉譜彩繪與服飾,均為藝術之表現。布袋戲頭盔制作融合剪、糊、塑作等多項民俗手工藝。至於布袋戲服飾,則具刺繡之美,基本上是融合漢、唐、宋、元、明歷朝服飾之風格,雖不須因劇情所屬時代之不同而作不同選擇,但壹般有男女、文武及貴賤之分。
日據時期,布袋戲曾被控制與禁演。光復後,這壹藝術形式才得以恢復與發展。60年代,傳統布袋戲在臺灣逐漸轉型為比較活潑多變的金光布袋戲,即使用大型戲偶,以唱片、錄音帶等取代後場,重視特殊效果,劇情自由安排,節奏明快。金光布袋戲不再拘泥於歷史典故、章回小說之曲目,戲偶也由最初的小型掌中戲偶,改良成近乎與人身大小的大型戲偶,由於內容符合時下的流行,快速竄升成為年輕人的壹項休閑娛樂。
70年代,布袋戲還壹度再顯熱潮。此後,與歌仔戲壹樣,逐漸沒落,不再流行,僅在鄉下與特殊節日或場合演出。在各類傳統戲曲中,布袋戲雖擁有最為廣大之觀眾群,亦最具強韌之生命力,但發展至今,除劇本缺乏創新外,布袋戲所講究的念白唱腔,以及操偶技巧,大多蕩然無存,目前只有少數團體有完整的後場伴奏樂隊;壹般野臺劇團多以錄音帶取代後場,前場戲偶更是完全失去傳統布袋戲表演藝術之美。因此,挽救鄉土戲曲成為了臺灣民眾所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伴隨科技的成長,電視布袋戲以其聲光影視效果,獨得年輕觀眾的青睞,“霹靂”布袋戲透過特殊的時空觀念、腳色塑造與媒體的結合,延續布袋戲生存空間,成為媒體、網絡上的熱門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