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療法是壹種新發展起來的心理治療方法,它關註患者的非功能性認知問題,旨在通過改變患者對自己、對人或對事物的看法和態度來改變和改善患者的心理問題。
由於文化、知識水平和周圍環境背景的差異,人們往往對問題有不同的理解和認知。所謂認知,壹般是指認知活動或認知過程,包括信念和信仰體系、思維和想象。具體來說,“認知”是指壹個人對壹件事或壹個物體的認知和看法,對自己的看法,對人的想法,對環境的認識和對事物的看法等等。比如,同壹個醫院,孩子可能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把它當成壹個“可怕的地方”,會不小心打針;普通人會把它當成“救死扶傷”的地方,幫他們“減輕痛苦”;有些老年人可能會把醫院當成“通向墳墓的門”。所以,關鍵不在於“醫院”客觀上是什麽,而在於不同的人感知到或者視為不同的認知會滋生不同的情緒,從而影響人們的行為反應。所以“認知療法”強調壹個人的非適應性或者非功能性的心理和行為,往往是不正確的認知而不是適應不良的行為。正如認知療法的主要代表A·T·貝克所說:“失調的行為和情緒都來自失調的認知,所以行為矯正療法不如認知療法。”比如,壹個人總“認為”自己表現不夠好,連父母都不喜歡他。所以他做任何事情都沒有信心,自卑,心情不好。認知療法的策略是幫助他重建認知結構,重新評價自己,重建對自己的信心,改變自己“不好”的認知。認知理論認為,人的情緒來自於人們對所遇到的事物的信念、評價、解釋或哲學觀點,而不是來自於事物本身。情緒和行為受制於認知,認知是人的心理活動的決定性因素。認知療法是通過改變人的認知過程以及這個過程所產生的觀念來糾正我的不適應情緒或行為。治療的目標不僅僅是處理行為和情緒的外在表現,還要分析患者的思維活動和應對策略,找出錯誤的認知並加以糾正。
認知療法是以認知重建、心理應對、問題解決等技術為手段的心理咨詢和治療。認知重建的關鍵是如何重建人的認知結構,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認知療法的大師們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埃利斯認為,經歷過某壹事件的個體對某壹事件的解釋和評價、認知和信念是他產生情緒和行為的根本原因。因此,不合理的認知和信念引起不良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只有通過說服和論證,才能改變和重建不合理的認知和信念,達到治療的目的。邁耶·陳鮑姆(Meyer Chenbaum)認為,人類的行為和情緒是由自我命令式語言控制的,這種語言在童年時期就已經內化了。雖然成年後無意識,但仍然控制著人類的行為和情緒。如果自我命令性語言的形成出現錯誤,就會導致情緒障礙和適應不良的行為。所以治療包括學習新的自我指令,利用想象技術解決問題等等。迪克還指出,心理困難和障礙的根源來自不正常或扭曲的思維方式。通過發現和挖掘這些思維方式,並對其進行分析和批判,用合理的、現實的思維方式取而代之,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使其更好地適應環境。
另壹方面,認知療法是針對精神分析療法的缺陷而發展起來的。因為在心理分析和治療中,我們往往著眼於心理和行為的潛意識和情感癥結,而這種潛意識的欲望或情感往往只是治療者的分析和推測,不容易向患者解釋清楚,也不容易被患者接受,也不容易作為治療的重點來操作。治療重在認知。它不必關註那些看不見也抓不到的無意識。它只是需要糾正這些可以用語言描述的概念、想法和信念,處理非功能性的“認知”。很明顯,很具體,很容易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認知療法強調常見心理障礙的中心問題是壹些扭曲的思維。認知療法是為患者提供克服盲目和錯誤認知的有效方法。廣義的認知療法包括解釋、教育、批評、談心等壹切能夠改變錯誤認知的方法。認知療法作為壹種特殊的治療方法,相應地有其特殊的方法、技術和程序。首先,治療者要向治療者解釋壹個人的觀點和態度是如何影響他的情緒和行為的。其次,幫助患者回顧自己對自己、對人、對周圍環境的看法,找到壹些與患者主訴密切相關的“看法”或“態度”,幫助患者回顧這些看法或態度與壹般現實的差距,指出其錯誤認知的非功能性和病理性。最後,督促患者練習改變這些觀點或態度,重建功能性的、健康的觀點和態度,從而以新的觀點或態度產生健康的心理和適應性行為。
認知療法常用的治療技術如下:
1.改變對尋求治療者的現實評價。眾所周知,人在藥物作用、疲勞、意識清晰度下降或過度警覺的狀態下,可能會出現知覺扭曲,從而影響現實評價,如“什麽都怕”。在異常認知風格的影響下,現實測試中也會出現錯誤。比如,固執的患者把別人的言行、笑容都當成和自己有關;抑郁癥患者總覺得壹切不如人,就像行屍走肉壹樣;疑病癥患者將任何身體不適都視為病情嚴重的象征。
正常人可以區分主觀和客觀,假設和現實;在接受假設之前,知道要測試它。例如,如果這兩者被混淆,焦慮的病人會將任何麻煩視為危險信號。有些患者雖然經過檢驗,但只接受與自己觀點壹致的證據,拒絕與自己觀點相反的證據,使患者的認知評價不能正確反映現實。要幫助患者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患者要充分認識到自身認知的局限性。治療者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將認識論的原理應用於患者,以解釋以下問題:①對現實的感知不同於現實本身,最多只能接近現實,因為感覺器官的功能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反映現實,尤其是在病理情況下;②知覺的解釋依賴於認知過程,如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過程都容易出現錯誤,任何生理和心理問題都可以影響認知過程。
壹般來說,如果患者尋求治療的主要問題與非功能性認知有關,則是根據異常認知形成的,如對人的偏見、對自己的自卑、對事物的錯誤或消極態度等。,都適合認知療法。臨床上,認知療法適用於各種神經癥,但主要用於治療抑郁癥,尤其是單相抑郁癥(內源性抑郁癥)的成年患者。還可用於治療神經性厭食癥、性功能障礙、酒精中毒患者,也適用於治療焦慮癥、社交恐懼癥、偏頭痛、考前焦慮、情緒刺激、慢性疼痛患者。
認知療法壹般分為四個治療過程。
(1)建立尋求幫助的動機:在這個過程中,要認清適應不良的認知-情緒-行為類型。患者和治療師對他們問題的認知解釋達成共識;解釋不良表現並估計糾正的預期結果。例如,患者可以自我監控自己的思維、情緒和行為,治療師可以給予指導、解釋和認知示範。
(2)適應不良認知的矯正:在這個過程中,患者要發展出新的認知和行為來替代適應不良的認知和行為。例如,治療師指導病人廣泛應用新的認知和行為。
(3)在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培養觀念的競爭,用新的認知去對抗原有的認知。在這個過程中,患者應該練習將新的認知模型應用到社交情境中,以取代原有的認知模型。例如,患者可以用想象的方式練習解決問題,或者模擬某些情況,或者在某些條件下用實踐經驗進行訓練。
(4)改變自我認知: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新的認知和訓練的結果,要求患者重新評估自我效能和自我在處理認知和情境中的作用。比如在練習的過程中,讓患者自我監控自己的行為和認知。
認知療法不同於傳統的行為療法,因為它不僅註重糾正不健康的行為,更註重改變患者的認知方式以及認知、情感和行為之間的和諧。同時,認知療法也不同於傳統的內省療法或精神分析,因為它關註的是患者的認知對其身心的影響,即關註意識中的事件而非無意識中的事件。內省療法關註過去的經歷,尤其是童年經歷對當前問題的影響,重視無意識,忽視意識中的事件。認知療法的基本觀點是,認知過程及其導致的錯誤觀念是行為和情緒的中介,適應不良的行為和情緒與適應不良的認知有關。醫生的任務就是和患者壹起找出這些不適應的認知,並提供“學習”或訓練的方法來糾正這些認知,使患者的認知更接近現實和真實。隨著不良認知的糾正,患者的心理障礙逐漸改善。
指示
情緒障礙、抑郁癥、焦慮癥、抑郁性神經癥、強迫癥、恐懼癥、行為障礙、人格障礙、性變態、性心理障礙、偏頭痛、慢性結腸炎等身心疾病。
該理論是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艾伯特·埃利斯在20世紀60年代創立的壹種心理治療體系。他認為人有其固有的本性,人的先天傾向中既有積極的壹面,也有消極的壹面。換句話說,人有壹種內在的成長和實現自我的傾向,同時也有壹種不利於生存和發展的非理性的生活態度。而且,埃利斯強調的是後壹種傾向。他認為正是這種非理性的生活態度導致了心理障礙。埃利斯將人類常見的非理性信念歸納為以下幾類:
(1)傾向於異常思維(如強迫思維)。
②傾向太容易受暗示。
③有過度泛化的傾向。
4傾向於要求完美,認為不完美或者沒用。
⑤傾向於對別人要求過高。
6傾向於追求絕對和肯定,受不了不確定性。
⑦傾向於誇大負面事件的危害性。
8傾向於自暴自棄。
⑨傾向於貶低自己。
主治往往過於關註自己身體的變化。
埃利斯認為,人的情緒來自於人們對所遇到的事物的信念、評價、解釋或哲學觀點,而不是來自於事物本身。情緒和行為受制於認知,認知是人的心理活動的“牛鼻子”。如果把認知的“牛鼻子”弄直了,情感和行為的困擾就會大大改善。
Alice壹般將上述觀點稱為ABC理論,其中A代表激活事件,B代表信念,C代表結果,即癥狀。愛麗絲認為癥狀C不是由誘發事件A直接引起的,A和C之間存在中介因素,這個中介因素就是人們對A的信念、認知、評價或看法,即信念b .愛麗絲認為,人們很少能純粹客觀地感知體驗A,總是帶著或根據大量已有的信念、期望、價值觀、願望、欲望、動機和偏好來體驗A。所以A的經歷永遠是主觀的,因人而異。同樣的A在不同的人身上會造成不同的C,主要是因為他們的信仰不同,也就是B不同。換句話說,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並不是情緒反應的直接原因。個人對刺激情境的認知解讀和評價是情緒反應的直接原因。
在ABC理論中,D代表通過D治療B,如果認知偏差得到糾正,情緒和行為上的困擾會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或減輕,最終達到E效果,負面情緒得到糾正。
認知療法。近10年來,認知療法興起並迅速發展。阿登納、艾裏斯、戈弗雷、貝克和麥生寶對認知療法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認知療法有不同的類型,側重點不同,采用的技術也不同,但有很多共同的原則。其基本理論是:行為和情緒是以認知為中介的,適應不健康的行為和情緒與適應不健康的認知有關。醫生的任務就是識別這些認知,並提供適當的方法或學習技巧來糾正這些不適應的認知。因為適應的不良認知得到糾正,會導致心理障礙的改善。雖然認知療法也使用行為技術,但認知療法的目標是改變認知過程,而不是某些行為。認知療法目前仍在發展中,約10篇報道證明貝克認知療法對抑郁癥有明顯療效,與三環類抗抑郁藥相當或略高。Rush等人報道,83%的中重度抑郁癥患者經過12周的認知治療後出院。肖也取得了類似的成績。認知療法沒有令人滿意的分類,主要有艾的理性情緒療法、戈弗雷的系統理性重建法、貝克的認知療法(CT)和麥聖保的自我定向訓練和應激接種訓練。
認知療法是根據認知過程影響情緒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改變患者不良認知的壹種心理治療方法。所謂認知,壹般是指認知活動或認知過程,包括信念和信仰體系、思維和想象。認知過程壹般由三部分組成:(1)接受和評價信息的過程;(2)生成應對和處理問題的方法的過程;(3)預測和估計結果的過程。
認知療法非常重視對患者不良認知和思維方式的研究,將弄巧成拙的行為視為患者不良認知的結果。所謂不良認知,是指扭曲不合理;消極的信念或想法往往會導致情緒障礙和不適應行為。治療的目的就是糾正這些不合理的認知,使患者的情緒和行為得到相應的改變。認知療法不同於傳統的行為療法,因為它不僅重視適應不健康行為的矯正;重視改變患者的認知方式,重視認知、情感和行為的和諧。同樣,認知療法也不同於傳統的內省療法或精神分析,因為它重視患者的認知對其身心的影響,即重視意識中的事件而非潛意識中的事件;內省療法關註過去的經歷,尤其是童年經歷對當前問題的影響,重視潛意識,忽視意識中的事件。
認知療法的基本觀點是:認知過程是行為和情緒的中介;不良適應行為和情緒與不良適應認知有關。醫生的任務就是和患者壹起找出這些不適應的認知,並提供“學習”或訓練的方法來糾正這些認知,使患者的認知和出院更接近現實和現實。隨著不良認知的糾正,患者的心理障礙逐漸改善。有研究資料表明,認知可能在不良行為過程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人提出只有通過認知矯正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Rush等人采用認知療法和丙咪嗪治療41門診單相抑郁癥患者,比較兩組療效。發現經過12周的治療後,認知治療組患者在自我報告和臨床量表評分方面均有明顯改善。此外,認知療法組對治療采取合作態度的患者多於藥物組(分別為78.9%和22.7%)。隨訪6-12個月,療效穩定。
目前,認知療法的理論和範圍正在不斷得到補充和擴展,產生了動機認知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前者是韋納所提倡和發展的。他認為認知過程(即知覺、記憶、推理、評價、解決問題和學習方法)的發展離不開個體的成長和人際交往。只有不分離,才能有自尊和認同感,才能發泄和控制沖動,才能和他人接觸。受過創傷,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孩子,往往存在部分或全面的認知缺陷。動態認知療法在於用合適的認知結構替代有缺陷的認知結構。後者是馬爾奈斯和阿恩科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系統闡述和發展的。其基本假設是對不良行為的適應是由心理因素、生物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產生的,治療方法在於綜合應用認知技術和行為技術來矯正不良行為。(車季建林、徐俊勉撰文)心理治療手冊中認知療法的理論基礎是什麽?
認知療法的理論基礎是亞倫·貝克的情緒障礙認知理論。他認為,心理問題“不壹定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的。相反,它們可能是由普通事件引起的,如錯誤的學習,根據片面或不正確的信息做出錯誤的推斷,以及無法正確區分現實和理想的差異。”他指出,每個人的情緒和行為很大程度上是由他自己認識世界和處理世界的方式決定的,即壹個人的思想決定了他的內心體驗和反應。
認知理論的出發點是確認思想和信念是情緒狀態和行為表現的原因。貝克辯稱,抑郁癥患者往往會因為邏輯判斷失誤而變得抑郁並扭曲事物的意義和譴責自己;正常情況下的壹件小事(比如打翻壹杯飲料)都會被他視為人生徹底絕望的標誌。所以抑郁癥患者總是對自己做出不合邏輯的推論,用自嘲和自責來解釋所有事件。
貝克將人們認知過程中常見的認知扭曲歸納為五種形式:
(1)任意推斷:即在證據缺乏或不足的情況下妄下結論,如“我沒用是因為我去購物時商店關門了。”
(2)選擇性概括僅依據個別細節而不考慮其他情況就對整個事件下結論,是壹種盲人摸象、概括整體的認知方式。比如“單位裏有很多沒文化的人在工作,這是我作為領導的錯。”
(3)過度引申:或稱過度概括,是指在單壹事件的基礎上做出關於能力、操作或價值的壹般性結論,即從壹個瑣碎的事件中得出結論。比如“我是個笨蛋,因為我不懂這個問題。”或者“我不是壹個好媽媽,因為我打碎了壹個碗。”
(4)誇大或縮小:對客觀事件的意義做出扭曲的評價,如“因為壹個偶然的玩笑,說了壹個沒有惡意的謊言,所以我認為我已經完全失去了真誠。”
(5)極端思維:即要麽全對,要麽全錯,患者往往將生活視為壹個沒有中間色的單色世界。如果我沒有被聘為電視播音員,這將導致:“我感到非常沮喪,因為沒有地方再雇用我了;我現在連整理房間的能力都沒有了。我已經成了壹個無用的人。"
壹般認為,抑郁癥患者的思維內容表現為失落,對未來失去信心,對工作失去興趣,生理功能(如性功能、食欲、體重等)喪失。).患者往往以“負面認知傾向”作為自己的認知特征。“他們常常認為自己是被剝奪的、失敗的或有缺陷的人;他們周圍的世界充滿荊棘和困難,幾乎沒有成功的喜悅;他們的未來沒有自我滿足的希望,只有痛苦和沮喪。”這些概念被稱為抑郁癥的認知三聯癥。患者對自己認知範圍的大小、內容、本質往往是扭曲的,形成的觀點往往是固執的、消極的。許多實驗研究證實和支持了認知理論的壹些主要觀點。例如,已證實抑郁癥患者與非抑郁癥患者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差異:對未來的期望、夢的內容、對想象情境的解釋、認知功能的問卷得分(如自主思維問卷ATQ)。認知引導技術也被證明對抑郁情緒和消極思維有心理矯正作用。
貝克的病理心理學認知模型已廣泛用於焦慮癥、恐怖癥、偏執狀態、藥物濫用、性功能障礙和神經性厭食癥的理論分析。所有這些分析都是基於貝克的理論假設,即信息形成過程中的曲解和謬誤導致情緒障礙。
Marnais和Arnkoff (1978)總結了目前認知學習理論家常用的三個基本觀點,對學習認知療法有重要意義:
(1)人對不健康行為和情緒類型的適應性或適應是通過認知過程產生的;
(2)這些認知過程可以被某種“圖式”(貝克稱之為非邏輯推理圖式)激活;
(3)治療師的主要角色既是診斷醫生又是教育者。即評價適應不健康認知的過程,安排壹定的學習訓練任務,糾正認知、行為、情緒的類型。(車季建林、徐俊勉撰文)認知療法適用於哪些問題和疾病?
認知療法可用於治療許多疾病和心理障礙。最重要的是對情緒抑郁癥患者進行治療,尤其是對成年單相抑郁癥患者,這是壹種有效的短期治療方法。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報告,認知療法主要適用於單相抑郁癥的門診患者的治療。壹般經過12周的認知治療,80%的患者有明顯改善,療效優於用丙咪嗪治療的對照組。經過壹年的隨訪,療效穩定。此外,愛丁堡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匹茲堡大學的研究小組也報告稱,認知療法可以達到與抗抑郁藥相同的效果。其中愛丁堡大學black born(1981)等人報道將原發性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藥物治療組、認知治療組和藥物-認知治療聯合治療組。經過20周的積極治療,發現綜合治療的門診患者療效優於其他兩組。然而,對於精神病性抑郁癥患者,認知療法可能無效。
認知療法也可作為神經性厭食癥、性功能障礙和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療方法之壹。例如,酗酒者往往存在壹定程度的認知缺陷,尤其是在戒酒的前幾周,他們往往表現出記憶和解決問題的困難。所以在治療初期,要重復幾次單獨的談話,要求患者做好談話的筆記,每天記錄家庭認知和行為作業的完成情況。通過言語交談、行為操作、想象技術、電教等多種渠道向患者輸入信息,也有助於酒精中毒的治療。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有效地應用這些技術。有些患者在治療初期往往拒絕配合,甚至停止治療。對此,醫生可能會認為這些患者“沒有尋求治療的動力”或者“沒有做好治療的準備”。本質上可能是治療方法不完全適合這些患者。因此,在對這類患者的治療中,治療師要了解和識別患者的認知錯誤,並進行適當的質疑和糾正,讓患者配合治療師戒酒。
在神經性厭食癥患者的治療中,除了藥物治療、飲食治療、家庭治療外,還要註意這類患者的認知扭曲,因為這類患者往往對自己的外貌和面容有認知異常,所以壹定要糾正自己的錯誤認知。比如可以通過以下合理的認知對話和自我監控來進行:“瘦子吃得太少”、“瘦子吃得和正常體重的人不壹樣”、“瘦子不如正常體重的人健美”。要求患者完成壹定熱量的食物攝入,並自我監測體重、情緒、自動思維,逐步改變不良認知。神經性厭食癥患者治療不積極,處理好醫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非常重要。
性功能障礙患者的治療,尤其是性欲減退的患者,除了行為治療外,還可以輔以認知矯正。認知療法的策略是改變那些抑制患者性欲的不合理信念,為後續使用性感集中技術創造必要條件。比如有的患者認為“性欲旺盛是惡,這樣的人是壞人”。在治療中,要開導和解釋患者抑制性欲的錯誤信念,提供必要的性知識。鼓勵患者采納以下指示:“即使我對性感興趣,也不代表我是壞人。”治療師也可以用反問的方式,讓患者識別和評價自己對不健康思維的適應,比如:“如果妳變得很性感,會怎麽樣?”然後引導和告誡患者,人的行為大多是由自己控制的,往往要為自己當時的所作所為負責,很少會做出違背理智和法律的事情。從而糾正不合理的認知,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恐懼,為進壹步的行為治療創造條件。
此外,認知療法也適用於治療焦慮癥、社交恐懼癥、偏頭痛、考前焦慮、情緒憤怒和慢性疼痛的患者。對於海洛因依賴者,可以采用認知療法作為輔助治療,以加強治療效果。近年來,有報道認為認知療法與藥物治療相結合可以治療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