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今年母親節是幾月幾號?

今年母親節是幾月幾號?

2019年母親節是在5月12日星期日

擴展資料:

西方母親節很“火”,但妳可知中國也有自己的“中華母親節”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復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這是兩千年前人們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歌頌。相比起父親來說,母親對於壹個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為何如此說呢?因為父親對於孩子的影響更多的是精神的勉勖,而母親則是長久的陪伴!

回顧中國的歷史,這壹點殊為明顯。人們常說的壹句話就是“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而對於壹個孩子最大的磨難無過於幼年喪父,因為自此以後,天崩地陷了。這就意味著天塌了,只能自己去頂;也就意味著更無靠山可言了,只能靠自己!孔子如是,孟子如是,嶽飛如是······他們都是幼年喪父之人,但幸運的是還有母親的陪伴!可以毫不誇張的講,古聖先賢正是在母親的耳濡目染之下,所以自小學會了做壹個正直善良、堅強樂觀的人!

仉氏,生卒年不可考,孟子的母親,即孟母_圖

後人常把孟子之母、徐庶之母、嶽飛之母作為“母儀天下”的典範,並冠之以“賢良三母”的美譽。而在這三母之中,孟母又位居其首。甚至因為她,人們將孟子的誕辰定為“中華母親節”。因為這壹天,她生下了孟子。但生養孩子可不是壹件簡單的事情,既要生,還要養。孟母的貢獻不在於生,而在於養。正是因為她對兒子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所以從小就在孟子的心中播下壹顆敦品礪節、勉學上進的種子。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就是說壹個人的人格在此階段就會基本定型。而孟母正是深諳這壹點,所以才有了“孟母三遷”、“子不學、斷機杼”的教子行為。

我們今天十分重視幼兒教育,也逐漸有了“胎教”的觀念。其實“胎教”這壹觀念古已有之、由來有漸。根據《韓詩外傳》記載,“吾懷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周文王的母親妊娠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惡言。而周成王的母親孕子時更是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獨居不倨、雖怒不罵。孟母也是飽讀詩書之人,自然知道這個故事,所以才對兒子的教育格外用心。

孟母教子_圖

那麽,有其母必有其子。孟子,我們自是很熟悉了,但關於孟母,卻知之甚少。我們免不了好奇,到底是壹個怎樣的母親才能夠培養出這樣壹位聖賢!

孟母姓仉,其生年不詳,但卒於公元前317年。是戰國時期的晉國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和多數名人壹樣,孟子的出生也是不凡的。根據《天中》記載,“孟子生時,母夢神人乘祥雲自泰山來,止於孟宅上空,母凝視久之,忽片雲墜而寤,閭巷皆見五色彩雲覆其居”。這個故事看似荒誕不經,但我們深入剖析其背後的用意也就自會理解了。因為我們的文化是沒有彼岸世界的,更沒有創世神話。如果沒有神秘的故事,多少會顯得有些乏味,更無法凸顯聖賢異於常人之處。

孟子的父親叫孟孫激,字公宜,是魯國三桓之壹的孟孫氏的後代。後來因為在壹次與盜賊的搏鬥中不幸殞命。這壹消息傳到孟母的耳朵裏,無疑是五雷轟頂,而孟子此時只有3歲。如此小的孩子,就已失怙,不啻是天崩地陷!

就這樣,只剩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但孟母是壹個堅強的人,失去丈夫雖然是悲痛的,但沒有奪去她對生活的信心。尤其還有這麽小的孩子,她便暗下決心要將孟子培養成為壹個正直善良,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

孟母三遷_圖

接下來的故事,我們就清楚了。

首先是“孟母三遷”的故事。根據劉向《列女傳》記載,“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_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處子也。’乃去,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處子也。’舍市,近於屠,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處子矣。’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壹壹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處子也。’遂居於此。”

《三字經》裏講“昔孟母,擇鄰處”,說的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初開始的時候,孟子家住在墳墓旁邊。小孩子嘛,天生好奇,模仿心也重,於是便跟著這些人學習葬禮,不好好學習。孟母覺得此非久留之地,就搬到了鬧市邊。可是,孟子正處於活潑好動的年紀,怎能安分呢?便又學起了做生意,就是不好好學習。這可怎麽辦呀?真是愁壞了孟母,於是又不得不搬到學宮旁邊。這下子,孟子見到的都是“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的事情,他也就自然跟著學起了禮儀。孟母看到孟子拱手敬禮的樣子,會心的笑了,這才是該居住的地方呀!

《列女傳》_圖

接下來就是“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了。孟子小時候和別的孩子都壹樣,也不愛學習。《列女傳》記載:“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廢學,若我斷斯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於斯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謂孟母知為人母之道矣。”

孟子由於對待學習漫不經心,他母親便當著他的面,把辛辛苦苦織好的布用剪子剪斷。到底孟子還是個孝子,能夠看得到母親的辛勞。於是感到非常的害怕,自此以後就開始好好學習了。經過壹番努力後,終於成為聞名天下的大儒。

“君子謂孟母知為人母之道矣。”正是因為孟母的言傳身教,悉心教育,使得孟子終成大才,堪為天下母親的典範。而孟子出生的這壹天正好是農歷的四月初二。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_圖

歷代對於孟母的賢德都廣為稱頌,如明代的山東監察禦使鐘化民就曾作《祭孟母文》贊揚道:“子之聖即母之聖”、“人生教子,誌在青紫。夫人教子,誌在孔子。古今以來,壹人而已。”到了乾隆二年,朝廷加封孟母為“邾國端範宣獻夫人”。

直到今天,人們對於孟母依然傳頌有加。如在2007年12月13日,母親節促進會成立大會暨第壹次全體會議在孟子故裏——山東省鄒城市舉行。與此同時也發出了《創建中華母親節》倡議書。其中說到:“孟母堪可作為中華母親節的形象代表,用以彰顯母親的偉大和偉大的母愛,激勵壹代代母親,激發作為人子的愛心、孝德。生兒育女是為人母之始,以孟母為旗幟的中華母親節選定在孟母生孟子之日,因為這壹天仉氏才成為孟母。有些孩子過生日只想到自己的快樂,而在傳統美德中生日應當感激母恩,因此稱生日為‘母難日’,或徑稱‘母難’。把孟子的生日定為以孟母為形象代表的母親節,意味著在慶祝自己生日時應感激母恩、感謝母愛。”

的確如此,我們仿佛又聽到了兩千多年前的那壹聲歌頌。“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復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母親花 萱草_圖

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母親節是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在這壹天會為母親獻上壹束康乃馨。但這畢竟是起源於美國的節日,跟我們的傳統無關。我們也可能會模仿他們的行為,但畢竟是霧裏看花,有樣學樣而已。真正和我們的文化命脈相關的還是“中華母親節”,因為這是孝文化的體現。西方雖然強調尊敬母親,但絕對沒有“孝”的概念。因此看似是時間的不同,實則是文化的不同。我們血脈裏就流著傳統文化的血液,因此以孟子誕辰日作為“中華母親節”才是名正言順的,不是隨意的模仿別人。模仿來的終究缺乏真正的精神內核,只有自己的才是發自內心的,做起來才並非“東施效顰”!

而在中國古代,萱草則有“母親花”的美譽。遠在《詩經》裏就有“焉得諼草,言樹之背?”的記載。就是說我到哪裏才能找到壹束萱草,把它種在母親的屋前,好讓母親樂而忘憂呢?因為“萱草”又有“忘憂草”之稱。如孟郊的《遊子詩》雲:“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見萱草花。”葉夢得也有詩雲:“白發萱堂上,孩兒更***懷。”

所謂“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平時都是母親為兒女操勞,所以是時候讓母親樂而忘憂了!

在中華母親節這天,送上壹束“萱草”不正是對母親最好的祝福嗎?

  • 上一篇:什麽是塑料地板?
  • 下一篇:壹篇關於傳統文化的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